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

四千餘名秦軍,被圍困在土山上,已經過去二十三天了。這度過的每一日,都是在驚惶和煎熬中,苦苦捱過去的,每個夜晚,大家都生怕再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山下圍得水泄不通的趙軍,發動了十數次的強攻,但秦軍都曉得此番若是不拼命,死得絕對比狗還慘,於是都不用動員鼓舞,俱是發狠般極力阻擊,再加上山上巨石、斷木等等,比比皆是,又是居高臨下對防守更是有利,故而雖然從最初逃上山的六千多人,減員到如今的不足四千,土山這最後一處保命的據點,還是被秦軍頑強的守住。

石閔帶着近兩萬趙軍,數次仰攻難以得手,便令在山下四處縱火,想索性將秦軍全部燒死了事。不過天幸,山上竟然有一處小小的積水湖,秦軍主帥楊韜卻讓所有兵卒,用兜鍪舀水不停潑灑,只管澆溼山腰處的樹木土地,到最後火雖然不能夠被撲滅,但也總算沒有能力燒上來,只留着環山的四面濃煙餘燼,焦黑翻騰的良久不散。

楊韜早有所備,見山下一時失措停手,忙組織千名勇烈的勁卒,趁着濃煙目所難視,主動衝下去,大呼着闖入猝不及防的趙軍中,瘋狂砍殺一陣,又一窩蜂的迅速逃回山上去了。

石閔大怒,便急令兵卒們立即跟着反擊,卻有隱身在尚未消散的煙霧後的秦軍弩手,此前爲了節約箭矢,被楊韜嚴令不準亂放,此番卻躲在山石後、樹木後,兜頭打出幾陣箭雨,射翻了一大片,攻了幾次,趙軍沒法子只好丟下滿山腰的屍首,鎩羽而歸。

石閔暴跳如雷,卻一時無可奈何。但他曉得秦軍是倉促間逃上山的,所攜物資必然單薄,便再令將土山牢牢圍住,斷絕秦軍的糧道和水源,打算將其困死。不過石閔並不知道山上竟然有個小湖窪,再加上野兔野鼠頗多,偶爾還躥出幾隻山豬,總管保住衆人不會被活活餓死渴死。於是上下兩面對峙相持,二十多天便這麼熬着過去了。

山上,一處小坡後,楊韜正箕腿坐在地上,和一幫子士兵一起,都斜靠着坡石,抓緊時間在閉目養神。爲了進一步加緊防禦措施,方纔他親自帶領兵卒,在山腰處,密集樹立尖柵,多挖陷阱,縱橫交錯的拉開藤條做絆索,用以抵禦隨時可能到來的又一波攻勢。

連番的強力勞作下來,楊韜很有些吃不消。倒不是說他身體素質不行,關鍵好幾天前,山上便基本算是斷糧了。野兔野鼠已基本被捕盡,各處蛇窩也被挖掘一空,剩餘的大小山禽走獸,也俱是逃之夭夭,想捉也捉不到。如今,三千多人,就靠着野菜、樹皮勉強支撐,實在忍不住的時候便是猛喝水。人是鐵,飯是鋼,填不飽肚子,任你是鋼澆鐵鑄的壯漢,時間一長也得軟成爛稀泥。包括楊韜在內,秦軍一個個都是喝水喝的肚腹滾瓜溜圓,但卻面色蠟黃、消瘦憔悴,雙目深陷無光

有空隙的時候,衆人都是抓緊時間休息,節省和保存僅剩的體力。楊韜閉着眼睛,眉頭卻不自覺地鎖起,作爲主帥,作爲山上秦軍的支柱和主心骨,他不能不時時都要考慮思索。

如今被圍困在山上,已經將近一個月了。此前,他也曾派出精幹靈敏的斥候,潛伏下山,飛速回洛陽向皇帝彙報並求援。但直到今天,一個斥候也沒有回來,不曉得是命喪趙軍之手,還是出了什麼其他意外情況。現在苦等外援不至,而本軍前鋒雷七指部,倒是取得了聯繫,當時雷七指猝聞主帥遇襲,立刻回軍數次攻擊石閔,想打通重圍,但難以奏效。急中生智之時,雷七指不得已只好行下策,乾脆奔襲空虛的交城,但剛剛進佔交城,便突然遭到了趙帝石虎親領的三萬大軍的圍攻,如今雷七指所部一萬人,也是坐困愁城,朝夕難保。

昨日,有名晉陽城內的內衙斥候,突然冒險摸上山來,帶來了一個更加令人沮喪驚怒的壞消息。原來,秦軍倉促遇襲、被攔腰斬成兩部、各自被圍困而不得呼應、俱都陷入危險境地的局面,乃是石虎一手策劃促成。其中最關鍵的因素乃是:石堪又投降了石虎,並聽從石虎的命令,將秦軍誘惑而來,陷入早有預備的趙軍伏擊圈。

故而石堪寫急信給楊韜,說石虎離開交城,圍攻晉陽,讓秦軍速來夾擊,並反覆催促。楊韜一直保持警惕,但哪裡能想得到石堪與石虎互相醜讎良久,轉眼便又能媾和到一處?被石堪催逼不過,又擔心戰機稍縱即逝,待探明瞭前方確實如他所說之後,楊韜便不由略有放鬆,加快了速度行軍。

而石虎先前曉得秦軍必然會有斥候來探,便在晉陽城下,裝模作樣圍攻幾天,等算得日子差不多了,立即撤圍,令石閔率一萬人在交城南的某處山地處埋伏,等秦軍逶迤而過的時候,先是隱忍不發放過秦軍前部,等過去半數的時候,突然衝擊中軍,打了個措手不及。而石虎自己故意空出交城,專等着雷七指部走投無路搶佔進去,然後再火速圍城,用此計便將整支秦軍分割成遙遙相望卻無法互援的兩部,從而以多打少,分割殲滅。

山上秦軍,待曉得陷入了敵人早已設計好的陰謀之後,不禁皆是既驚且憤,尤其對反覆無常的石堪更是破口大罵、恨不得食其血肉。但眼下事已如此,罵又何益?楊韜雖然氣得幾欲咬碎鋼牙,但還是出言安撫並勸慰了麾下,將騷動的氣氛先穩定下來。

楊韜向那內衙斥候再問了一番晉陽及趙軍的當前動向後,再無什麼有利消息,又曉得這些內衙斥候,都有過人的隱秘之處,且聯絡通訊更有獨特且迅捷的方式,便拜託他速回洛陽向朝廷求援。斥候慨然允諾,便迅速離去了。

楊韜怔怔地望着斥候遠去的方向,心中焦急、憤懣、擔憂、驚

惶等等情緒,交織襲擾,令人心煩意亂。

因爲奇缺物資、不能保障足夠的休息和食物、長時間的激烈戰鬥等等因素,山上的減員每天都在發生。最要命的是,援軍仍然不至,又難以和外界取得及時有效的聯繫,大家陷入了絕境,又等不到希望,士氣和意志,彷彿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消磨殆盡。雖然眼下,衆兵將都心照不宣的儘量迴避現實,但不可忽視的是,若再長此以往,包括他楊韜在內,所有人怕是都撐不了多長時間了。一旦被敵人攻上來,大家怕是連舉刀自盡的力氣都沒有,只能眼睜睜地坐視被生俘,然後再被殘忍的虐殺。

楊韜心如刀絞。打了半輩子仗,出生入死,不料如今卻要命喪幷州這處無名山上。死就死吧,軍人當馬革裹屍,這點他自有覺悟。但關鍵是,他只想在沙場上兵戈相見血染徵袍,如古來英雄般壯烈捐軀。若像這樣被人當狗一樣的圍困從而慢慢的被耗死,死得毫無尊嚴毫無價值,誰能甘心!

說來說去,楊韜又對石堪恨之入骨。此人竟然無恥卑鄙到這種地步,雖然不曉得石虎用什麼花言巧語,又將其哄騙過去,但石堪竟能聽從石虎的教唆,誘惑秦軍速來被伏擊,實在讓人切齒不已。

再說自己作爲徵北行營統帥,沒有將警惕保留到最後,相信了石堪的虛僞嘴臉,一朝不慎便連累數萬大軍陷入危局,將來便是有幸保住性命,他又如何有臉去見高嶽,如何有臉相見同僚,如何有臉再面對萬千部下!

悔恨、懊喪、焦慮、驚憂。正胡思亂想的時候,不遠處,山峰一塊高聳的大石上,負責登高瞭望的哨兵,七手八腳翻下來,一溜煙跑了過來:“大帥!敵人有,有援軍來了!”

楊韜心頭急跳,三步並作兩步跳上了哨臺,身後一衆兵將也忙不迭都爬了上來,大家緊張地簇在一起,屏住呼吸去看,山下的遠方里許地外,果然有黑壓壓的無數趙軍,踏着氛塵,氣勢洶洶地奔來,密密麻麻的刀矛,反射出的寒光閃爍刺眼。再遠些,有杆碩大的猩紅大纛,在衆人視線中若隱若現,聲勢格外逼人。

楊韜將眼睛睜得溜圓,張大嘴想要喊些什麼,又猛地牽動了脣邊大大小小的火氣瘡皰,一下子撕裂的疼痛又讓他失語。他緊緊咬住了牙,兩腮隆起的像石塊般鐵硬,而他的面色,已是陰沉黯淡的可怕。

“快看!那是!……”

“怎麼會!……”

“完了,我們完了!……”

旁邊,十數名將校,俱已將心沉到谷底,衆人先是亂嘈嘈的驚呼亂叫,繼而面面相覷,都從別人的眼中,看出了清晰的驚恐和憂慮。

趙帝石虎親自來了!

山上的氣氛,在這一刻,突然變得死一般的沉寂。

(本章完)

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
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