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

汪楷之事,在秦國朝野上下,彷彿是一塊大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面,驀然引發了巨大的漣漪。衆文武沒有不議論紛紛的,連楊軻私下與韓雍談及,二人都是震驚愕然,百思不得其解。事情持續發酵,衍生出了各種版本的飯後談資,直到好幾個月後,方纔慢慢平息,終致忘卻。

這一日,高嶽在後宮,陪着嵇雲舒、姚池及司馬妙菱,圍坐一處晚飯,共用家宴。此前,因聽從了嵇雲舒的勸諫和懇求,高嶽也意識到遷怒而殺,實不可取,便及時收回了成命,赦免了前趙宗室貴族的數百遺屬,並下令有願改嫁者,或迴歸原籍者,抑或出家者,皆聽之任之,各地各級官府嚴禁刁難報復,並可以酌情給予適當救助,以示國家寬宥之心。

衆遺屬逃出生天,並最終能得到全憑自由的妥善安排,無一不是喜出望外,對出言救護的嵇雲舒,感激涕零,不知如何回報纔好,在宮門外流淚遙拜良久,方纔離開,各自歸去。而袁箏因爲曾是趙國皇后,身份特殊,且眼下實在無處可去,又不能寄住在秦王宮裡,最後經高嶽默許,便在在長安城外的神犀寺棲身,帶髮修行。好在嵇雲舒經常請她來宮中相聚,並還數次親自去往寺中看望,且廟中諸尼,曉得她非是等閒,平日裡對待也是客氣友善,故而袁箏的日子,也算從此安定下來。

且說高嶽用罷飯後,三位后妃還在細嚼慢嚥。女子吃飯,本就不同男人的迅速,而高嶽今晚又格外吃得飛快。司馬妙菱如今已經剛剛懷有身孕,胃口很淺,邊挑着有味道的菜餚吃,邊聽姚池低聲說着什麼,繼而莞爾發笑,湊過頭去又回幾句什麼,於是兩女咯咯樂到一處。司馬妙菱現在和高嶽及嵇、姚等都相熟相知,並相處的非常和睦歡愉。且隨着播種了希望孕育新生命,司馬妙菱早已理所當然將這裡當做了自己真正的家。午夜夢迴時,她經常深深感慨,當初能夠被遣送來長安,還曾認爲從此命運慘淡,卻未料這實在是一生最大的運氣。

姚池生性帶些直來直往的粗疏,不甚細膩;而司馬妙菱畢竟還是少女性子,做不到那麼深沉細緻。唯有嵇雲舒,沉穩恢廓,心細如髮,卻暗中觀察到,雖然高嶽和家人們在一起用餐時,也是發自肺腑的面帶笑意,但神色間總帶些心不在焉,彷彿有什麼心事。

“大王。如今國家外消戰事,內無災荒,好算一時安康。大王也當多放鬆些,不要太過操心,想那些不必要的煩惱,還是保重身體爲要。”

高嶽回望着嵇雲舒點點頭,笑了起來。無論什麼時候,嵇雲舒都是不緊不慢溫婉從容,給人春風化雨的暖意,彷彿縱有天大的焦慮和煩憂,在她的關懷潤澤下,都能被慢慢融化。

姚池忙接過話頭,百無禁忌沒心沒肺的打趣一通,引得大家都大笑起來,反而使氣氛更加歡喜溫馨。其樂融融了好一陣,高嶽便隨意似的說了句還有公事,讓三女晚上各自安睡,不用等待。說罷便就離去,姚池及妙菱忙不迭的答應,嵇雲舒卻望着高嶽的背影,若有所思。她的直覺告訴她,高嶽似乎是在壓抑什麼,但終究會猛烈爆發。

夜幕遮天蓋地的鋪了下來,黑絲絨般的濃重,一切已經萬籟無聲。秦王府偏殿的小書房內,一支如豆般的燭火,孤獨無力的燃着。高嶽無聲的靠坐在案桌後,閉着雙目,面色難辨,彷彿化作了一座石雕。只是偶然跳動的火光下,映照着他的臉,輪廓間顯得很是冷硬。

不知過了多長時候,門外突然傳來周盤龍的低聲呼喚:“……大王!人來了。”

高嶽猛然睜開了雙眼,虎目在幽暗裡中精光閃爍。他嗯了一聲,沉冷道:“讓他進來。”

須臾,一個身影迅速地閃進來,趨步來到案桌前,立時匍匐在地三叩首,恭恭敬敬道:“微臣拜見大王,大王千歲千千歲!”

周盤龍迅疾上前,又點燃了一支大燭,屋內登時明亮不少,使得狹小的空間裡,總算多些人間生氣。

看似無意實是有意,周盤龍燃起燭火後,便不再出去,手按劍柄,侍立於高嶽身側。高嶽恍如未覺,便叫那人站起說話,那人擡頭現出真面目來,原來竟然是內衙幹探李鬆年!

“你來時,可有人盯梢麼。”

高嶽的聲音,不怒不喜,平淡如水,但卻沒來由地使人有幾分害怕。李鬆年躬身道:“回稟大王。絕對沒有,微臣行走間,十分警惕,可保證沒有任何紕漏。且他雖然已有疑心,但還沒有注意到微臣身上。”

“好。你素來幹練本領過硬,孤早已深深瞭解。但孤更需要的,是你的忠心,希望你不會讓孤失望。”

李鬆年立即復又跪倒在地,重重叩首道:“微臣對大王的忠誠,天地可鑑!若是有半分背叛違逆之心,將來必然子孫斷絕,永無後嗣!”

這已經是一等一的重誓了。高嶽緩了聲道:“所謂作繭自縛養虎爲患,古人誠不我欺。孤不懼任何明槍,卻擔憂冷不防的暗箭。局勢如此,孤不得不謹慎。你起來吧,結果如何,說於孤知。”

李鬆年稱是,便站起身來,從懷中摸出一本厚厚的冊子,雙手呈上道:“自從奉大王密令以來,微臣避人耳目,歷時良久,多方挖掘搜尋親自查證,果然誠如大王之言。具體隱情,樁樁件件,微臣都已親筆記錄在此,請大王一閱便知。”

周盤龍走過來,接過冊子,小心地放在鼻下仔細吸嗅,毫

無異味斷定冊子並未浸毒,便轉身呈交給高嶽。

高嶽湊近燈火,開始逐頁逐頁地仔細翻看,他的雙眉緊緊皺在一處,面色也越來越陰沉得可怕,但終於還是忍耐下來沒有當場發作。李鬆年垂首屏息站立下首,高嶽間或詢問,他便據實奏答,有時就某件事,兩人又低聲的細細討論良久。火燭越燃越少,但屋內的光線卻越來越明,天色,不知不覺終於又放亮了。

長安城西的內衙公署,乃是新修建成,殿宇廊廡皆蕭牆粉壁,氣勢不凡。這座秦國的內衙總據點,佔地頗廣,便是大廳正門外的廣場,便就能容納百人,寬闊敞亮。

正堂內,多柴與祁復延相鄰而坐,正東扯西拉的隨意閒聊。他二人貴爲內衙副使,讓多少人聞風喪膽,其實憑得也是親臨一線靠前實戰,才能辦成件件大事。長時間來,多柴派駐塞北,祁復延卻是在中原及河北活動,並不是留在總部遙控。此次,二人乃是回京述職,逗留了幾日,便要向馮亮面辭。

二人從小卒位至權貴,一路走來相互扶持幫襯,乃是多年來的親密戰友。但近兩年來,多柴自忖與祁復延,總感覺似乎有了些隔閡,逢着見面,有的不再是說不完的話,喝不完的酒,而是走過場似的點頭寒暄,便是請客吃飯的言語,也多半是客氣話,雙方都不當真。

但這種隔閡,其實根本不是因爲身處兩地很少見面造成的。究其根本,其實是兩人對於行爲處事方面的準則開始有不同意見,多柴認爲,祁復延已經背離了當初身入內衙的誓言,他的日常重心方向,已經不再是在隱蔽戰線裡,一心對敵爲國爲君的公義,而是越來越熱衷於官場沉浮勾心鬥角,越來越追逐權力,對此多柴頗有微詞。

其實多柴也知道,祁復延只是表象,真實的內因,是因爲內衙的領頭人,帶偏了路。對於馮亮如今的變化,多柴私下裡曾數次暗示,也掏心掏肺的將肺腑之言,化作長篇鴻雁,寄於祁復延和馮亮,希望通過自己的苦口婆心,讓摯友有所醒悟和改變。但祁復延初時還曾回覆,隱晦地表示自己也是有所奉迎身不由己,後來可能是心中有愧,也可能根本就是厭煩了,祁復延再沒回過信。至於馮亮,更是直接斥責多柴冒犯。

今日兩人又難得的聚首,算起來已經有小半年沒有見過面了。雖然竭力裝出很隨意的樣子,但多柴敏感的察覺出,尷尬生疏的氣氛,一直都在縈繞,從前的親密無間,似乎再也找不回來了,這讓他悵然若失,甚至很有些難過。

正有一搭沒一搭的說着,外面腳步聲響,回頭望去,果然是都指揮使馮亮不緊不慢的晃了進來。多柴與祁復延,便就站起躬身行禮。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統一回復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
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統一回復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