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

張茂得報,不由既驚且恨,便向國內大肆宣揚秦人貪得無厭,悍然撕毀多年盟好誓約,而要來侵略涼州。故而涼人憤怒,上下一心要求出兵抵禦,堅決抗擊秦軍。氣氛已經達到毋須再費口舌,張茂便‘順應民心’,以領袖之尊,親自出面向百姓悲憤地保證,絕不向強敵低頭,誓與家國子民共存亡,於是又贏得了廣泛的尊崇和讚譽。見人心已然凝聚齊整,張茂便令老將、輕車將軍竇濤爲主將,滅寇將軍田齊、撫戎將軍張閬爲副貳,統帥精銳涼軍五萬,東出阻擊秦軍。

俄而秦軍討逆檄文遍發涼州。文中詳細揭露了張茂弒兄自立、追殺親侄的醜事,大義凜然言道秦公替天行道,只誅首惡餘者不問,並明確表示秦軍乃是仗義討逆,對涼州的土地、財帛、人口等,不取分毫的的堅決態度,號召涼州人民認清張茂的僞裝嘴臉,響應義師,早日推翻張茂,迎回世子張駿爲君。

檄文中除了蓋有秦公大印,還有西平世子張駿、涼州都護王該的印信。雖然張茂早已指斥張駿王該等人乃是叛國逆賊,但檄文還是在涼州上下引起了不少的疑惑和非議。張茂氣急敗壞,嚴令竇濤務必將戰而勝之,只要能夠打贏,那麼所有的罪過,都可以不是一筆帶過。

這邊廂,秦軍進軍順利,不數日便進入了涼州之東,金城郡內。據斥候來報,涼軍也已經到達郡西允街城,正迎頭趕來。秦軍未及休整,涼軍仗着西涼大馬格外神速,竟然瞬息趕到,兜頭便主動發起了猛烈進攻。

秦軍素有善戰之稱,但涼軍亦是有名勁旅。當下兩強相遇,真刀實槍開始搏命,旌旗及戈矛一時遮蔽天空,喊殺聲震動原野。秦軍奮勇向前,但涼人挾怒而來大呼酣戰,數萬鐵騎縱橫決蕩,猶如山崩地裂,秦軍前軍拼死抵禦,威虜將軍邱陽馬刀生生砍缺三把,重傷昏厥,此外將校尉等都當場戰死了二十三人,終究有所不支,敗下陣來。

事態已急,高嶽不得已親自披掛上陣,縱馬舞槍,使周盤龍在旁護翼,親率全部求死軍三千人,橫衝戰陣。見君主親冒矢石,秦軍感奮,決死向前,纔好歹打退了涼軍攻勢,高嶽便帶領餘部,後撤二十里,暫做喘息。

初戰失利,衆將既慚且恨,俱來向高嶽請罪。高嶽雖然也是憤懣,但親眼所見衆將都曾死戰不退,並沒有臨陣怯懦的行爲。此時哪裡還會當真有所罪責,便勉勵一番,讓大家勿要多想,只管先去好好休養,且待來日再戰便是。

隨後數日,高嶽嚴密督陣甚至親身上陣,率軍與涼軍大戰,卻始終佔不得明顯優勢。退下來後,高嶽忍不住感慨,西涼勁旅,

果然是名不虛傳。晉末時候,胡人肆虐,神州沸騰,前後二趙帝國,鼎盛之時更是如日中天。多少強盛的力量都擋不住他們的鐵蹄與鋼刀,而不斷地被征服、被消滅。

可偏隅一方的涼州,卻生生的做到了。前涼從立國伊始,始終能夠在夾縫中生存,歷經風雲變幻,坐看晉、漢、前趙、後趙等各路中原王朝興衰,直到後秦大帝苻堅一統北方,才最後走向消亡。若說前涼只是靠着一味服軟求和,便能夠生存下來,這顯然是無法讓人信服的,因爲彼時佔據中原的異族政權,不僅強大,甚且狼子野心,冷酷無情,不會放過任何一點滅亡對方的機會。那麼,涼之所以可以屹立不倒,有所憑恃的,應該還是戰力極高無所畏懼的西涼鐵騎。

涼軍數勝的消息傳回,張茂大喜過望。爲進一步提高威望收攏人心,張茂竟悍然稱王,建國號大涼,改元永元,正式建立了獨立於東晉政府之外的割據政權。

但局部的勝利容易,整體的勝利困難。高嶽堅信,秦國的綜合實力,較之涼國,仍然高出一籌。在秦州、梁州接連發來兩萬援軍後,北方也傳來飛報,夏州軍穿過河套,突然出現在姑臧城外,並立即展開了強大的攻勢。城中守軍出城迎戰,被兜頭擊潰,姑臧城外的衛戍部隊,係數來攻,也是不敵。於是夏州軍將姑臧圍得水泄不通,隨即趁勢攻城。

城中兵力薄弱,又加猝不及防,駭然不知所措。同時,姑臧城內,一直蟄伏的內衙斥候、密探緊密配合,利用各種破壞煽動暗殺手段,瓦解開始惶然的民心和鬥志。

關鍵時候,張茂極爲沉鷙,不僅親自登上城頭,指揮防守,竭力抵禦;同時,他竟然傳令前線的竇濤所部,不要以姑臧爲念,更不可回師救援,以防中了秦軍之計,當務之急乃是迅速擊敗高嶽,纔好沒有後顧之憂。

竇濤接令,也是深以爲然。但是軍心這種東西,是肉眼看不見的微妙所在。往往高級將領決意死戰到底的時候,中下層官兵的意識卻已悄然發生了變化。得知相對空虛的姑臧城被激烈圍攻,擔心一旦城破,王公貴族們多有辦法或者投降賄賂自保,但普通民衆包括兵卒們的親人,便難免會遭到忿怒的秦軍屠戮,前線涼兵的心理,不知不覺開始急躁,很多人要求應該立即回師姑臧,不應在此徒然消耗戰機。

高嶽麾下此時剛剛大換血,立時便重新有了近三萬戰意高昂、康健勇銳的生力軍。在得知夏州軍深入敵境正猛攻姑臧時,高嶽當機立斷,在如此這般安排之後,開始傳令撤退!

接到秦軍主力有條不紊開始緩緩撤退的消息,涼軍

主將竇濤頓時覺得進退兩難。若是追擊高嶽,那麼便會裡京師姑臧城越來越遠,屆時姑臧遲遲等不來大軍回援,隨時都有陷落的可能;若是不理會高嶽,立即回援姑臧,那麼可以肯定,秦軍主力必然會掉過頭來,緊隨身後不斷襲擾,從而找到機會擊敗涼軍。

這樣典型的以退爲進的方法,狠狠地將了竇濤一軍。竇濤召集衆將,緊急商議,最後多數人都提議,若是追擊高嶽,便會深入秦國境內,屆時對本軍的危險性就會越來越大;不如眼下放棄與他交戰,速回姑臧援救根本,至少可保證國土無虞。唯一要注意的是,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嚴密注意防止身後被秦軍尾隨反擊就是了。

於是涼軍心憂姑臧,再不延遲,拔營便就回師。預料之中的是,秦軍果然又迴轉身,反過來追擊涼軍。竇濤仗着早已有備,將秦軍擊退,殊不知此乃高嶽特地安排。隨後數日內,秦軍一連三撥攻勢,都被防禦嚴密的涼軍打敗,似乎不得已只好又掉頭跑了。但實際上,秦軍以三千求死軍爲中堅,復挑選一萬精銳,在高嶽親自率領下,迅速回返,開始繞道,以和涼軍平行方向,始終在十里外屏息緊隨,其餘兵馬仍舊大張旗鼓,做足聲勢頭也不回的往秦州撤退。

得報後,竇濤以爲秦軍一去不返,終於放下心來,下令全軍加速前行,時間緊迫務必要回報姑臧,於是全軍歸心似箭,一門心思狂奔往回。撫戎將軍張閬,奉令斷後,總道秦軍一敗再敗,今朝遁去無有能力再來追擊,但縱騎遊獵,沒有設備。

秦軍在高嶽親領下,人馬噤聲,晝夜兼行,到了姑臧之西百十里之外的烏鞘嶺。因奉高嶽密令,姑臧城下的夏州軍,早先已然分出三千悍卒,掩人耳目的潛行,提前埋伏在了嶺上,以和主力形成前後夾擊之勢,但涼軍至此尚未察覺。

俄而清晨天降白霧,蒼穹無光。涼軍夜宿方醒,正擬整軍啓行,哪知山上已鼓角亂鳴,震動幽谷。駭然開營仰望,見不知何處的秦軍正從山腰殺下來,好似泰山壓卵一般。涼兵早起,人人皆還帶些昏沉,又腹中飢餓尚未進食,這番倉猝遇敵,登時便起慌亂。

主將竇濤,還算知兵,忙調弩手繞出陣前,欲以箭雨抵住陣腳,爭取時間;一面急令全軍結陣,準備反擊。孰料高嶽主力,早就在旁覷得真切,突然從身後猛烈殺出,正如風掃殘葉,所過皆靡。前後夾擊短兵交接之下,涼軍鐵騎又急切間施展不開,於是四萬多涼軍或死或傷,連逃帶降,悉數崩潰。數千將佐,護着主帥竇濤,拼死殺出一條血路,踉蹌走脫,副將田齊被生俘,張閬戰死。

(本章完)

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報到+抱歉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
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報到+抱歉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