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

城中的府衙,還是早些年高嶽做隴西太守時候的建築,只是略作修繕以作堅固,在規模上並沒有什麼擴建。如今高嶽已是赫赫秦公,也早有很多人建議,府衙狹小,與高嶽尊貴的身份不負,應當重建,高嶽都笑着婉拒了。府衙雖說確實不算雄闊,但日常辦公、集會、商討等等,也是足夠,現在沒必要爲了一些虛無的名頭,而無端破費。他的態度表明出來,反倒引起了很多由衷的崇敬,連楊軻也讚歎道吾主愛惜民力,果非常人,於是大興土木的建議便慢慢被擱置下來,再也無人來提。

“胡使君安好?下官有禮了。”

“……苗別駕!久違久違,有些富態了,呵呵。”

“下官見過裴長史,恕下官直言,想必邊塞辛苦,尊駕可是曬黑了不少哇,哈哈。……”

眼下,平常尚算明亮寬敞的大堂裡,顯得很有些擁擠,人聲鼎沸身影攢動之間,竟是秦國內外的中高級官員。大家難得的相聚於此,各種熱情的招呼聲問候聲此起彼伏。有的是老友重逢,譬如夏州長史裴詵與雍州刺史胡崧面對面言談甚歡;還有的是故舊袍澤,楊軻正微笑着在對韓雍說着什麼,面色親切從容,旁邊是陰平太守何成,也笑眯眯地聽着,間或也插言幾句。此外要麼是湊在一處竊竊私語,要麼是圍做一堆高談闊論。

細看時,武都氐族王儲楊難敵、羌族大首領姚弋仲竟然也在此。在接到高嶽的詔令後,這二人立即動身,前來襄武。雖然詔令中沒有明說原因,但他們也清楚,高嶽等閒是不會將他們親自召來的,故而來之安之。

此刻姚弋仲正在和兒子姚襄說話,而楊堅頭站在堂中,先是一一回應了很多官員的招呼和問候,繼而看見了自家兄弟楊堅頭,便招了招手。楊堅頭上來見過禮,問過父親楊茂搜安康與否,兄弟二人略略說了幾句,竟然再無話可說。他二人從前本來就一向不睦,如今分別良久,更是話不投機,面面相覷之間,頗覺冷場尷尬。正好楊軻走過來,楊難敵忙迎上去拉住攀談起來。楊軻從前是楊難敵的布衣之交,如今更是秦國內首屈一指的大佬級別高官,楊難敵想着於公於私,都是要格外再將關係拉親近些。

楊堅頭也覺得鬆一口氣,轉過身沒走幾步,正面撞見雷七指。二人先是一怔,然後同時將頭撇開,彼此冷哼幾聲,撞着肩膀擦身而過。雷七指自去尋李虎說話,楊堅頭卻跑去找老熟人、天水長史萬宏了。

“韓君候,胡某這廂有禮,君候遠在塞外,一向安好?”

“胡使君!韓某有禮。有勞掛念,感激不已。”

胡崧與韓雍不知什麼時候,走到一處,彼此客客氣氣的問過禮,就當前軍政事等各方面,聊說起來。兩人從前曾爲領軍對壘的敵手,有惺惺相惜之感,如今已是同殿之臣,更是彼此很爲重視,難得能夠聚首,定要當面溝通探討一番。

周邊的人,不知不覺的便略略避開了些,大家連說話的聲音也有意的壓低了點。韓雍、胡崧二人,乃是高嶽麾下目前僅有的兩名刺史,

是獨掌一州的封疆大吏,又且一是侯爵,一是伯爵,無論官職名望,位秩都遠邁同僚。尤其韓雍地位更且突出,非比尋常,故而大家見這兩位大佬在單獨交談,都開始自覺的避免打擾。

正在衆說紛紜的時候,卻聽周盤龍一聲宏亮的高叫傳來:“秦公駕到!”

接着,屏風後,高嶽腳步輕快而穩健的轉了出來,繼而在上首正中安坐下來。

“臣等拜見主公!”

大禮參拜完畢,羣臣以韓雍、楊軻爲首,文武分列兩旁。

高嶽滿面春風,衝着衆人點點頭,左右略梭視片刻,笑道:“喔。韓鎮北迴來了。寡人聽說,你在邊塞鎮撫數年,被當地各族敬畏,視若天神,可謂是聲名赫赫了。”

韓雍立即上前躬身道:“臣不敢,臣惶恐。”

高嶽見韓雍一臉儼然,忽而想起他本來就不是習慣開玩笑的人,且方纔自己那番話,可能會讓素來謹慎持重的韓雍,暗裡自疑不安,於是忙再褒獎撫慰幾句,才又轉向旁人,一一招呼。

“祁復延,很久沒有見着你了,長安那邊的情報,多虧你精心主持,辛苦。”

祁復延忙快步上前連聲應道臣的本職,不當主公誇獎。其實能夠在衆人面前,被高嶽單獨點名褒獎,對他而言,實在很是光榮的一樁事。

高嶽笑着點點頭又道:“聽說你最近家裡弄璋之喜,寡人還沒有恭賀你哪,待此次廷議結束,寡人當有所表示。”

“……什麼?”

祁復延聽不懂什麼意思,一頭霧水,又不敢向高嶽追問,只好半偏着頭,眨巴着眼睛看向身後同僚求援。胡崧笑着低聲提醒他,主公說恭喜你生了個兒子!祁復延才恍然大悟,笑得合不攏嘴。

“是是!臣的婆娘,是給臣才生了個犬兒子,這完全都是主公的功勞呀!”

衆人聞言,愕然不已,繼而傳出一陣壓抑不住的鬨堂大笑。高嶽不禁又好氣又好笑:“混話!你的妾室給你生子,這關寡人何事?如何卻是寡人的功勞?盡說些不着調的渾話。還有犬子便是犬子,什麼叫做犬兒子!”

祁復延也立即反應過來自己的重大語病,當下也很是尷尬,撓撓頭皮賠笑道:“臣嘴笨,臣嘴笨,主公恕罪!臣的意思是,臣沾了主公的光,託了主公的福,才能得了個大胖小子。”

高嶽點點頭,將手一揮:“罷了。你的兒子,取了什麼名字呀。”

“回稟主公,臣已經給犬子取了個名,叫做沮渠法弘。”

“沮渠法弘?”

本來只是客套的寒暄,但高嶽聞言,卻不禁訝異道:“卿不是姓祁麼?你的兒子爲何不叫祁法弘?”

祁復延擡起頭,眨巴着眼道:“大家都知道臣叫祁復延,但實際上,臣的姓,就是沮渠,祖先因爲是匈奴的左沮渠(匈奴官名),於是便以官名作爲姓氏,一直流傳下來。臣的全名,乃是沮渠祁復延,只不過行走之間,簡稱祁復延而已。”

高嶽差點拍了大腿,心中立

時恍然大悟。聽聞沮渠之姓,又聽到沮渠法弘的名字,高嶽便立時想起了面前這位沮渠祁復延的真實面目。

其實沮渠祁復延根本不出名,他的兒子沮渠法弘,也不很出名,史書中對他二人的記載,只不過寥寥數語,還是因爲祁復延的孫子沮渠蒙遜的緣故,他的孫子沮渠蒙遜,便是十六國之一、北涼王國的建立者,也是獨霸一方稱王稱帝的梟雄。,顯然比祖、父有名的多。

高嶽暗自感慨,玩味不已。當年收留並提拔祁復延這個粗疏鷙猛的蠻族漢子,哪裡想得到此人竟然也是一方開國之君的祖宗,實在是令人有震撼之感。

又問了幾句,收拾妥當情緒,高嶽讓祁復延先退下。緊接着,有一人上前來恭敬參拜,擡眼去看,乃是楊難敵。

“大王子!上次你我相聚,還是在好幾年前。如今時光流逝,寡人卻感覺彷彿就在昨日。左賢王身體可安好麼?”

武都氐族楊家,目前情況與南安羌族姚家,又有所區別。兩者相比,姚弋仲本身領地、實力、名望等等,都略遜一籌,而且在萬分危急的時候,被高嶽伸出援手力挽狂瀾,保住了南安不失,對其有大恩。故而於公於私,姚弋仲對高嶽都感激涕零一心追隨,甘願將自己徹底歸爲高嶽的下屬,算是無條件的歸附,他在高嶽麾下,基本上和旁的同僚差不多,可以隨時驅使召喚。

而楊家則不同。楊家對高嶽,雖然也是無比推崇和恭順,但楊茂搜乃是晉廷御筆親封的左賢王、驃騎將軍,氐王。無論職銜和聲望,都是一時名流,算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也是毫無問題。且當時和高嶽訂立盟約的時候,也並不是完全歸附,而保持了相對的獨立性,算作盟友,武都郡也可以看做是國中之國。所以高嶽對待楊家,不同於是自己的屬下,不好隨意指示,而要多幾分客氣,講究隨時保持禮節。

說白了,一個算作家裡人,另一個乃是關係非常親密的老朋友。所以他對姚弋仲只是略說幾句,對楊難敵卻要寒暄客氣一番。

楊難敵恭恭敬敬施禮道:“家父安康,有勞國主掛念。外臣啓稟國主:外臣一家,得蒙祖宗護佑,能夠在這紛紛亂世中,有幸結實和追隨國主,上則爲國主廓清天下出些微薄之力,下也能保家族的香火不至斷絕。這次外臣臨來時,家父再三叮囑,國主的事,便是我楊家的事,無論如何,也不能失了本分,上山下海,聽憑國主吩咐便是。”

“賢父子有心了。”

高嶽遜謝,又寒暄幾句,再和堂下數名多時不見的文武屬下,和顏悅色溫言與語。閒聊片刻,業已暖場,高嶽便清了清嗓子,轉到正題上來。

“諸卿,寡人今天將大家召集於此,一則,因爲與很多老部下、老兄弟多時未見,甚爲想念,故而便只好勞動各位,跋涉而來。二則,也確實因爲我軍已休養良久,眼下已是靜極思動的時候。所以連日來,寡人與楊長史時時商討,定出一個大致方向來,所以還是要和大家當面來談一談。先說第一件事。”

(本章完)

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報到+抱歉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統一回復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
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報到+抱歉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統一回復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