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

冷兵器時代,沒有強大的騎兵就不可能成爲軍事強國。漢武帝爲對抗匈奴,組建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才得以主動出擊,大漠逐鹿;唐太宗則最喜選擇敵陣薄弱部位,親率騎兵衝鋒,“敵無不潰敗”,一騎飛馳於前,數萬騎兵緊隨其後的場面,今日想來,尤叫人神往。

正是精銳的騎兵,使漢唐帝國威震四方。然而自從中唐以來,漢人失去了西北的產馬地,北方遊牧民族興起,於是中原王朝軍隊開始逐漸轉爲以步兵爲主,宋代便是將重裝步兵的防護與攻擊,發揮到極致的朝代。

雖然宋代給後世的印象是重文輕武。但鮮爲人知的是,宋朝擁有中國古代防護最好的重裝步兵。據載,宋朝步兵所穿戴的步人甲,由近兩千枚甲葉組成,重量驚達30公斤,還要配備長槍、大刀、勁弩等等武器裝備,所以能夠上的戰場的步兵,無一不是膀大腰圓、氣力強橫之人。

紹興十年,宋軍和金兵郾城之戰,岳飛就把裝備有大刀、大斧的裝甲步兵按兩翼擺開陣勢,有效地阻止了金兵裝甲騎兵的進攻。當時,用盾兵抵擋住敵騎的遠射,待敵騎接近時,使藤牌兵用大刀劈砍防禦比較弱的馬腿,然後,趁敵騎陷入己方陣中難以動彈時,重裝步兵便大肆砍殺,敵軍因此傷亡慘重。

高嶽所在的西北邊境,關隴地區,歷來便經常遭到各方盜匪和胡人侵掠。這裡自古民衆從秦漢起就有自發習武、結隊抵抗入侵的習慣,導致民間普遍有尚武之風。本地自古就民風兇悍,這裡出產的士兵與中原地區風格迥異,不僅身材魁梧健碩且好勇鬥狠,而且作戰時從不怕死且普遍有抱團死戰的氣魄,訓練成軍以後,一向便以兇悍暴虐、勇猛善戰着稱於世。

俗話說,好馬還需配好鞍。有優良素質的兵,更應有想配備的裝備。放在如今,士卒易得,裝備難求。除了馬匹,想要提升戰鬥力,還需要相當規模的鎧甲裝備。這就要有數量龐大的生鐵,和人數衆多專司冶煉鍛造的匠人。如今高嶽手上,經過收繳、收購和蒐集的生鐵,倒有不少,有手藝的匠人卻比較稀少。襄武城內,連帶招募,也只有不到兩百人,高嶽還爲此專門組建了一個軍械司,使其擔負隴西全軍上下的武器裝備的打造和維修。

當初攻下西和,高嶽並未待多久,便與楊茂搜和議,隨後退出,他並不十分了解這座城市。現在聽阿池言道,竟然有近百戶鍛戶,他不由一下眼睛發亮,宛如餓慌了的狼,陡然見着大塊鮮肉般。

有了工匠,便可以加快裝備開發和鍛造。除了步兵,便如宋朝聞名天下的鎮西軍,也是重裝鋼甲騎兵軍團,士兵皆戴鋼製頭盔,披掛的則是最精良的鋼製環鎖鎧。環鎖鎧重量遠輕於其他金屬甲冑,而且由於是典型的柔性鎧甲,穿着要比其他金屬甲冑舒適且動作靈活,非常適合騎兵使用。

雖然輕盈

,但環鎖鎧防護力卻絲毫不差甚至比一般鐵甲更好。鎮西軍的鋼製環鎖鎧,除了對抗當時強勁無匹的複合弓有些難度以外,對於一般生鐵刀劍的砍削或單體弓箭的射擊,防護能力完全沒有問題。此外,鎮西軍的戰馬也披掛着馬甲,馬甲裡面是皮革,外面是一層鐵製魚鱗甲,馬頭上還戴着鐵製護面。

至於後來的背嵬軍,更加講究,在鎖子甲外,又罩上一層鐵葉片,加強防護。高嶽本身就是宋軍,對於這些瞭若指掌。來到此世,他不斷髮展,兵卒的素質比起前世來,似乎還要強悍的多,但論及武器裝備,簡直不是一個層次。

不過飯要一口口吃,想要達到前世那般精良的配備,似乎還要很長時間。但高嶽已經在初步籌劃,步人甲和環鎖甲,就算不能全軍裝備,當下也可以挑出若干精銳兵卒,先期裝備千餘人也是好的。

西夏的鐵鷂子軍,當真也是兇名赫赫,戰力極強,其實也不過只有三千人的建制。可見實力提升的首要,不在兵多,而在兵精。高嶽如此興奮地想着,眼前似乎有屬於他自己的隴西步人甲和背嵬軍。

高嶽嘿嘿一笑,渾身立時充滿的動力,他決定,等下一出門,便立時將西和工匠遷來襄武一事,安排落實下去。不是說大部分工匠生活貧苦嗎,那麼凡是願意來的,一律開出豐厚報酬,有顧慮不願意來的,也不強迫,慢慢開導勸化便是,只要趨勢有了,終究會是以多帶少,慢慢將軍械司的規模建制擴大起來。

“阿池,我打算將西和的工匠,都遷到襄武來,擴充軍械司,呃,也就是說,擴大咱們製作鍛造軍械的人手。”

阿池吃了一驚,“西和的工匠雖然多,不過他們祖祖輩輩都居住在那裡,你突然要他們都遷到這裡,就怕會有些牴觸,夫君,他們都是我的父老鄉親,你答應我,萬萬不可強迫,不然我還怎麼有臉回去呀。”

阿池見高嶽模樣,曉得他必然是對什麼軍政事情有了新的籌劃。不過這些她並不感興趣,也曉得作爲婦人,不幹政少議論,纔是明智之舉。她只擔心作爲最高長官的夫君,一紙遷徙令下,會引起各種牴觸,從而引發矛盾不斷,最終壞了夫君英明名聲,導致民心大失,這是她很擔心的地方。

高嶽哈哈一笑,溫言道:“你放心吧。我對百姓從沒有過強橫暴力,更何況是對你的父老鄉親?我會開出豐厚的報酬,願意來的,我好生對待,不願意來的,我也不會強迫,慢慢勸一勸,總之不會讓你爲難便是。”

“既然如此,這些我也不懂,你自管去做吧,需要用到我的地方,聽你指派便是。”阿池垂下眼睛,轉了話題道:“這麻餅,都是我們民間百姓自己做的,你來嚐嚐看?我小時候,想吃還吃不到,心裡老是盼着,只有逢年過節或者別家有喜事的時候,才能分得一點。你不要嫌棄,這總是他

們的一番心意。”

軍政之事,心中既然已有了個大方向,高嶽便也暫時放下。此刻聞言,忙握住阿池的手,“你這說的哪裡話,便是送鵝毛來,也是禮輕情意重,人家能念着咱們,我也感激的很,又怎會是那般不近人情尖酸刻薄之人。”

“我這不是擔心你這大官兒,擺起譜來嗎。”阿池撲哧一笑,很享受高嶽結實有力的手掌中,傳遞來的溫暖。

高嶽拿起麻餅,咬了一口,酥軟甜糯,倒真的很是可口,比想象中要好吃的多。“唔?味道還真不錯,咱們一人兩個,都吃了罷。”

阿池卻拈起一塊,放在旁邊,又拿出個紅蛋來,和麻餅放在一處道:“等下給落梅也嚐嚐,也給她分享一點這番心意,好歹讓人家小丫頭覺得,咱們從來不曾冷落她。”

高嶽點點頭,“難得你這樣寬厚細心。”他嚥下口中的食物,喝了口水,站起身來,走到窗邊,窗子開的縫隙裡,透進來的清冷空氣,讓人精神一振,高嶽連着吸了幾口,轉過身來,一臉的寵愛。

“阿池,你離開家鄉也有多時,心中必定很是想念父母吧。再過一個月,便是清明時節。若是屆時無事,我陪你回西和城祭祖,正好也可以和家人歡聚一番,如何?”

“真的?”阿池一雙美目登時便笑彎了,情不自禁鼓起掌來。她從西和遠嫁到襄武,人地兩生疏,唯一的倚仗便是高嶽,雖然生活美滿幸福,但是對父母雙親的思念,也是與日俱增,越來越濃。只不過,阿池只在心中默默去想,並不說不口,她知道高嶽的公事繁雜,所以從不以此來攪擾。

現下高嶽善解人意,將她心中念想主動提了出來,不由她不歡呼雀躍。阿池走過來,一把抱住了高嶽,將臉緊緊貼在那寬厚的胸膛上蹭來蹭去,喃喃道:“夫君,你真好。”

阿池的臉上泛起幸福的微笑。一綹頭髮散下來,遮住了她的眼睛,高嶽便伸過手來,輕輕的把那一綹青絲撩到耳丫上,又溫柔的撫摸着她的臉,輕輕捏着她的纖挺鼻樑。阿池就閉上眼睛,心怦怦跳,任由高嶽擺佈。

高嶽忽而道:“光吃別人的喜*蛋喜餅了,我到什麼時候能抱孫子?”

阿池一下擡起頭,帶着霧氣的美目一眨一眨,“連兒子都還沒有哪,就想着抱孫子了?”

高嶽就等她這一句,低下頭來,在阿池耳邊蹭着聞着她特有的淡淡體香,輕輕的問,“那我什麼時候能抱上兒子呀?”

阿池立即反應過來,高嶽這是在暗示她呢。她光潔的面上,倏然掠過了大片紅暈。一陣醉人的甜蜜快意浸透了她的心。氐族女子熱情奔放的性子一下子釋放出來,阿池猛地擡起頭,熱辣如火的目光毫不躲閃直勾勾的盯着高嶽,飽滿的胸脯緊緊貼了上去,環抱着高嶽的雙手,卻箍得更牢了。

(本章完)

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統一回復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上架感言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報到+抱歉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
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統一回復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上架感言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報到+抱歉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