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

“主公可醒了麼?臣有重要事情稟報。”

“唔。盤龍啊,什麼事你進來說吧。”

高嶽站起身來,自去倒了盞溫水,先漱了漱口,也好將精神提起,清醒一下。那邊門簾一掀,周盤龍魁偉的身軀急忙走了進來。

“主公,今日五更時分,涼州方面突然來了人,急着向主公稟報,涼州生亂。”

高嶽正咕咚咚大口喝水,不由停下咦了一聲,頗覺驚訝:“涼州?向寡人稟報?生亂了自有主子,什麼時候涼州的事也歸寡人管轄了麼?”

周盤龍低聲道:“來的其實是一支軍隊,但只有六七百人的樣子。胡使君恐其擾亂我軍,便就先讓他們在二里外紮營,讓領隊的十數人自來見主公。臣問明身份後,感覺事情重大,所以急忙來稟報主公——爲首之人,竟然是西平公世子張駿!”

高嶽大吃一驚,欲要再端盞來飲的手,不由僵在半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麼!西平公世子?”

周盤龍的面色開始變得玄妙,應道:“是!臣本來也極爲吃驚,但勘驗之後,絕無冒充,又有隴西郡將邱陽的奏疏爲佐證。此外,涼州都護王該王將軍,竟也寸步不離隨侍在西平公世子左右。王將軍從前在長安的時候,與臣相處過不少時候,彼此認得,臣總不會認錯他。”

高嶽仍在直愣愣的望着,明顯還沒有反應過來。周盤龍接着道:“臣看他們一行,雖然並不明說目的,又強打精神竭力裝作平靜的樣子,但仔細看,還是能看出哀慼焦急的倉皇神色,臣感覺,姑臧城裡是不是真出了什麼大事。”

猜來想去也不得要領,還是趕快將正主請來便立知緣由。須臾,一個少年趨步進來,走了幾步便轉爲小跑,來到近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臣侄張駿,拜見秦公!”

高嶽見那張駿,面目白皙,眉清目朗,形象與那豪族世家子弟並無二樣,便應道:“世子突然來見寡人,有何要事?另外稱侄可也,奈何稱臣?”一面說着,一面略擡了擡手,讓張駿先起身再說話。

張駿卻不起身,伏地恭恭敬敬地頓首道:“秦公駕前,稱侄可也,更需稱臣。”

高嶽一時也不知道他爲什麼非要執着於這個稱謂區別,便轉而探詢道:“西平公多時未見,康健如昔否?世子且請起身安坐便是,毋須如此多禮。”

張駿仍然死活不肯起身,再叩了首後,突然情緒崩壞,再也支撐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先公已然薨逝矣!”

兜頭先公二字,將高嶽驚得似半截木頭般愣怔,一時不知說什麼好。不過這話由他兒子張駿親口說出,那麼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河西霸主涼州牧、

西平郡公張寔,便是當真死了。可是就算張寔身故,報喪訃告等,也絕無可能讓儲君、世子親自前來,這根本不合禮制。高嶽瞬間便覺得眼前的事,透着說不出的迷惑甚至詭譎。

當下高嶽不由失聲道:“什麼!西平公竟然……!寡人雖然與他分別數載,不過當時視之很是健康,幾年間時常通問也得知他並無抱恙。最近一次書信,不過纔是二十天之前,寡人賀他五十大壽,難道他隨繼便得了什麼極爲厲害的暴病麼?”

張駿愈發痛哭流涕,卻咬牙切齒道:“先公素來身體康健,哪裡是得了什麼暴病!他是被家賊所害,幕後的主使,便是我那奸叔張茂!”

一波接一波的震驚,讓高嶽目瞪口呆幾乎失態。於是張駿將來龍去脈,一股腦兒倒出來,詳細說與高嶽知曉。

原來,涼州境內的天梯山,有一散道,名叫劉弘,藉着傳道延壽的名義,迷惑世間,自立什麼混一道,暗中拉攏教徒。他在姑臧城中,也開始成爲達官貴人的座上賓,後來連主君張寔,都曉得有混一道主劉弘這麼號人,不過認爲其是民間道士,傳道也盡是修身養性的內容,便沒有加以抑制懲處。但劉弘交際一廣,便開始自命不凡,暗暗滋生了奸邪之心,以漢末張角爲楷模,竟癡心妄想要做涼州之主。

此事被張寔之弟張茂知曉。張茂平日裡素來示人謙謙君子,生性寬和,在朝野上下贏得一片交相讚譽,便是張寔,對這個親弟也是青眼有加。但實際上,數年之前,張茂便開始有了異心,覬覦涼州之主的大位,早就暗裡各種籌謀策劃,只是苦於希望渺茫不能得手。但張茂能夠按捺的住,不露聲色可以深深地隱藏自己。

得知劉茂張揚行事之後,張茂心中一動,於是想利用愚蠢的劉弘來收漁翁之利。他自己從不出面,但授意死忠親隨開始暗裡結交劉弘,假稱某富商名,資助大批錢糧,攛掇蠱惑劉弘速行不法之事,姑臧城內,開始暗流涌動兇險難測。也有忠良之士頗覺不安,向張寔諫阻應當立即驅逐劉弘等,張寔沒有放在心上,終致局面崩壞。

半月之前,張寔五十大壽,這乃是姑臧城乃至整個涼州,一時間頭等的大事,於是朝野上下都歡慶不已。爲不至破壞熱烈氣氛,牧府防禦有所放鬆。張茂暗自遣人,催促劉弘等可藉此良機速度施行大事。宴會結束後,張寔返回內室,張茂卻進來將劉弘欲要作反的消息當面附耳彙報,並極力請求立即誅殺劉弘。

張寔微醺,聞言很是生氣,同時讚賞了張茂忠悌,未加思索便答應了他的請求,張茂便以張寔名義,命令侍衛寢宮的州主親將史初,率領衛戍部隊前去抓捕劉弘。史初並不知情,奉令便出。那邊劉弘得到張茂遣人暗報,曉得當下寢宮防務稀薄,於是率領黨徒一窩蜂衝入,竟然真的就此將張寔亂刀殺死,終年五十歲。

張茂立時發難,將早已預備好的親衛隊調出,做那身後黃雀

,猛力圍剿劉弘,三下五除二便將一幫亂賊全部拿下,在姑臧城中公開車裂,隨即發佈訃告,自己以副刺史的名義,開始主持喪事。從公開層面上來講,君臨涼州多年的主公張寔,一朝被刺身亡,朝野上下統皆駭異非常,俱是手足無措,搞到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得虧有張茂挺身而出,捕殺凶逆,安撫人心,使涼州局面不至動盪難安,故而人心一時都聚集到了張茂身上。

涼州長史宋配、左司馬陰元等朝中大臣,認爲世子張駿的年齡幼小,於是推舉張茂正式繼位,張茂終於得做涼州刺史、西平公,在境內大赦,不動聲色的轉任張駿爲撫軍將軍。

本來張茂也算天衣無縫的謀劃,將兄長除去,奪得大位。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慢慢便開始有流言傳出,說張寔之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背後的水非常深。世子張駿,雖然才年方十三,但驟臨巨喪,哀痛之餘反倒能夠靜下心來,細細思想,也覺得流言不是空穴來風,遣出得力家臣刺探,經過多少努力和驚險,成功拉攏策反了曾參與事變的某位張茂部下,於是得到了可怕的真相,先公張寔之死,果然是張茂一手策劃謀殺!

張駿如雷轟頂,一度只欲去與賊子拼命。但是此時朝野文武,都已經效忠張茂,局勢早已穩定下來。他自己勢單力薄,身邊險象環伺,說不定會有性命之憂,只好隱忍不動。

張茂暗裡聯絡了忠於張寔願意效忠世子的都護王該、中領軍辛韜等寥寥幾位文武,兩下一說,俱都是激憤流淚,圖謀鋤奸。孰料張茂暗裡早想除掉張駿,只是緩一緩,過了這段風口時候再說。張駿正欲有所行動的時候,事泄爲張茂所知,於是張茂正好找到藉口,下詔公開斥責王該、辛韜等人妖言惑衆,蠱動幼侄,挑撥離間欲行不法之事,派遣兵卒前來圍剿。

一番短接,辛韜被捕殺,王該拼死護着張茂倉皇逃出姑臧城,張茂哪肯放過此等不會落人口實又能就此除去心腹之患的好機會,於是立命使滅寇將軍田齊,率精騎五千銜尾疾追,必欲置親侄於死地。張駿所部相繼戰死,只剩傷兵滿營的千餘人,不由萬念俱灰,更不願落入張茂之手,便要拔劍自戕。王該連忙阻止,提議索性東行襄武,向秦公高嶽哭訴求援,或許能夠報仇雪恨。於是一路逃遁亡命驚魂,失去了多少忠肝義膽的舊部,王該始終護持着幼主安全,終於逃入秦州隴西境內。

隴西郡將邱陽,乍見涼州儲君突然如此狼狽而至,很是心驚。但張駿年歲雖小,口風甚緊,輕易不願具體相告,只是說有天大事情要求急見秦公本尊。邱陽於是飛書襄武,據實奏報,一面嚴陣以待,申令追至涼秦邊境遊弋徘徊的田齊,不得無故入境,然後揀選精兵護衛,用快馬禮送張駿一行離開。到了襄武后,得聞高嶽東征雍州,張駿便馬不停蹄徑直找來禮泉,終於見到高嶽本人後,張駿再也支撐不住,哀哭求告,錐心瀝血。

(本章完)

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報到+抱歉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
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報到+抱歉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