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

高嶽也深以爲然,曉得曹莫不是到了無法可想的時候,也不會來向他囉嗦。收支平衡一旦被打破,縱使將士們仍然勇猛富有鬥志,但打仗時填不飽肚子,打勝時發不下賞酬,時間稍長,絕對避免不了軍心渙散甚至軍隊譁變的嚴重後果。

正好此時代國被平定,戰事告一段落的同時,多少也可以從彼處得到物質補償。高嶽大大鬆一口氣,嘉獎樊勝等人同時,也告誡勿要橫暴凌辱代人,總歸要安撫爲上,不要再節外生枝,徒惹是非,屆時又怕耗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幸而樊勝等所作所爲,與高嶽的要求不謀而合,代北態勢日趨平穩。楊軻建議,代地的管理,當與從前夏朔之地有所區別,應該立即建立新州,宣示主權予以羈絆,使彼處人民早日有歸屬感,便有益於更好的收治代地。

高嶽便正式下令,因其首府盛樂城之故,在代地建立盛州。思來想去,還是讓能力更爲全面的宿將胡崧,轉任盛州刺史,拔擢李鳳升任盛州都護,秦州因地處腹地,主官暫時空缺。

照例奏報建康後,未幾聖旨到來。皇帝司馬紹竟然直接表達了不滿,責問高嶽建立新州,爲何不事前請示朝廷定奪,而是在州立之後纔來通報,有何意義?

高嶽不禁動怒,竟也回信,暗諷朝廷刻薄寡恩,有鳥盡弓藏之意。並索性直言道,先帝之德,今不見矣。且北方局勢詭譎多變,胡虜勢盛劇寇橫行,朝廷既然鞭長莫及,還是不要太多操心的好。

晉明帝司馬紹向稱英武,但與乃父相比,確實多了一層明顯的尖銳與峻急。他從身爲琅琊王世子時,隨父親司馬睿南渡建康,眼見父親就算做了皇帝,也是被權貴大臣們架空挾制,到死都是鬱悶難解。司馬紹不禁感同身受,並養成了獨特的心理和性格,對皇權的旁落極爲忌恨,急迫地想在最短時間內,重振皇綱集中皇權,使天下臣民無分南北,都誠惶誠恐匍匐在大晉天子的腳前,纔好心滿意足。他對叛臣王敦等人固然是深恨不已,但對各地實力強大的藩鎮,或者平叛有功的武將等,都心存猜疑,想法設法地打擊壓迫,想將可能存在的隱患,全都消滅在萌芽中。後來蘇峻之亂,雖然發於成帝之世,實則起於明帝之時。

對於高嶽,明帝司馬紹不同於元帝司馬睿的寬厚友好,對父皇的拉攏苦心也很是不以爲然。他認爲無論如何,高嶽畢竟是大晉的臣子,作爲皇帝,與臣子那般往來通聘,乃是自降身份,壞了規矩。不管什麼現狀,作爲臣子,你高嶽就必須要無條件地向朝廷低

頭,不準有異議。故而他一旦上位,立時便要擺高姿態,總是明裡暗裡強調自己至尊地位。但倨傲的言行舉止,又顯然使高嶽頗爲反感,不可能還像司馬紹盼望的那樣,一味的低聲下氣同他求好。

司馬紹接到高嶽回信後,敏感的自尊心被刺激,自覺至高無上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當即龍顏大怒,再發去聖旨,措辭愈發嚴厲,其中竟有“忠奸之分,一念之間。欲成董卓或是義真,卿自忖之。但必欲爲逆,朕亦不懼,王敦前車之鑑,朕不虛言。”等激烈語句,逼得高嶽當着欽使之面拂袖而去,此後秦國與東晉朝廷彼此不滿日漸生疏,並一度不再通訊。

且說南使南去,西使西來。過得數月,涼州牧張駿,遣來右長史馬謨來拜謁秦王,除了照例奉上財物以示忠順之外,此次馬謨竟然還當衆奉上了一串死人頭,視之,竟然是前趙皇帝劉胤及劉敦、王彰等十數位前趙朝廷的宗室及重臣等。

高嶽本來正在發怒,要處理某件事務,見到涼使頗爲吃驚,便問究竟情形。馬謨便將來龍去脈道個清楚。原來劉胤餘部,一路遠遁,果然給他逃到了西域。涼主張駿,本來也不欲管他,但劉胤緩口氣後,便意欲在西域開疆拓土,重建趙基。他雖然在中原一敗塗地,幾無立足,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隨行還帶着萬名從前拱衛京師的宿衛軍,戰力不俗,在西域基本是鮮有敵手,力量懸殊。一時間,西域諸國驚懼忿怒,東躲西藏之際,便聯名向涼州上書,或者請秦王來發兵援救。

張駿得報,暗忖西域諸國,如今和他一樣,皆奉秦國爲宗主,但畢竟從前一直都是他涼州的附庸。眼下前趙殘餘肆虐,不容他視若無睹。再者,張駿暗想高嶽是不是因爲某種原因,而不方便對劉胤下手,所以放任劉胤遠來西域,就是要假借他張駿的手來除掉劉胤。一念及此便似乎恍然大悟,於公於私,張駿都再坐不住,於是立遣大軍一萬前去徵繳。

劉胤所部,雖然仍有戰力,但真正遇上兵精糧足、士氣飽滿的西涼鐵騎,高下便立見分曉。又加上西域諸國憑着地利,各種襲擾破壞,劉胤大敗,欲要再見機遠遁時,已被涼兵射下馬來,當即便被斬首,餘部大臣宗室等無論降否,涼軍依着張駿的密囑全數處死,皇后及以下衆內室家眷被俘獲,前趙至此徹底滅亡,不復存在。

既滅前趙,張駿便將一衆俘虜及劉胤首級等,盡數呈送高嶽,並親筆書信,暗示自己已經替高嶽解了隱患,從此可以不用擔憂。高嶽得信,暫時沒有心思管到這上面來,

便順水推舟先大大讚譽和感謝了張駿,又賞了涼使,使他歡喜而去。

太極殿後宮,一名容顏憔悴的年輕少婦,正坐立不安的在室內來回走動,雖然已感到口渴,但桌上的香茶卻沒有心思來飲上一口。她頻繁地朝門外張望,想邁出門去,但門外全副武裝、長身肅立的衛卒,讓她又心有餘悸,不敢妄動半步。

正左右難耐的時候,聽聞門外衆兵卒身上的甲葉大動,便全數下拜,齊齊恭聲道:“拜見王后娘娘!”

“都起來吧。”

聽見了那個熟悉的聲音,少婦猛地回身,只見久候的那道倩影,一個盛裝華服的絕美女子,終於邁進門來,女子似乎瞬間有些恍惚,倚着門口,目不轉瞬地打量着那少婦,繼而驚喜的叫了一聲:“箏兒!”

“……雲娘!”

少婦乾裂的嘴脣張了張,終於還是輕輕顫顫地回叫出聲,面上已經淌下淚來。進來的絕美女子,乃是秦王后嵇雲舒,而屋內這少婦,便是從前嵇雲舒在長安時,唯一的閨中密友,後來成爲前趙太子妃甚至皇后、而今淪落成失國喪夫的淒涼未亡人袁箏。

稍早時候,聽聞前趙皇族眷屬等被押送來長安,嵇雲舒想念故友,便趕忙命人傳話,萬勿傷害趙皇后袁箏,並讓釋去束縛,然後禮送至後宮來。王后親令,有司怎敢怠慢,便在一衆俘囚中,將袁箏請出,爲避免失禮,還專門給她簡單沐浴了下,才客客氣氣送來見嵇雲舒。

袁箏自從被時爲太子的劉胤看中後,立爲太子妃,專受寵愛,也確實過了幾年愜意的日子,心中既美且慰,常常自矜自誇命中帶有大富大貴。但隨即前趙國勢一再衰頹,及至君主劉曜敗死,前趙帝國便如形體被剝離了靈魂,轉成行屍走肉,日漸僵死難以挽回。劉胤匆匆繼位,袁箏也相應做了皇后,但此時朝不保夕驚惶憂懼之時,哪裡還能體會到至尊之貴!

到了劉胤決意棄守洛陽倉皇逃走時候,袁箏也被迫跟隨,一路風聲鶴唳顛沛流離,也不知吃了多少未曾吃過的苦楚,好容易到了西域,滿指望可以在此從此重新立國安享太平,但方鬆口氣時候,涼軍氣勢洶洶撲來催命,兩下接戰,皇帝劉胤等當陣被殺,前趙亡國。袁箏猶如五雷轟頂,雖然貴爲一國之後,但連她在內的眷屬等女流之輩,到了此時,都好似羔羊般毫無反抗之力,被兇悍粗魯的大兵狂笑着肆意侮辱,折磨得生不如死時,纔好歹留住性命,被捆縛住獻給張駿充做戰功,繼而又被張駿當做戰利品獻於高嶽。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
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