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

冰冷堅硬的刀刃,輕鬆地劃開人體的肌膚,鮮血立時涌了出來。在感到無比森寒的同時,更令人心驚肉跳的,是近在咫尺的死亡的冷酷氣息。楊韜的刀,在脖頸間割開了一個淺淺的口子後,稍停了停,終於還是橫下一條心,用力的刎下去。

“大帥!不可啊!”

千鈞一髮之時,楊韜的手臂,被一雙有力的臂膀給把住,硬生生阻斷了奪命的刀刃繼續切拉。楊韜一陣頭暈目眩,定了定神,睜開眼看,是自己的親兵張湖。

“滾開!你難道非要陷我於恥辱境地麼!”

楊韜極度不願被石虎生俘,與其被殘酷的折磨死,還不如自我了斷來得痛快。再者,他的身份地位崇高,一旦被擒,便是秦軍中高級將領中的首開先河者,將來必將受到各種非議甚至嗤笑,那種身後之辱,想想都令人無法忍受。若是自裁,起碼還能得到追諡褒獎,達到生榮死哀的讚譽。眼下,楊韜死志已決。

雖然被連聲呵斥,但張湖緊緊攥住楊韜的臂膀,死活不放手。張湖急得滿頭大汗,想解釋什麼卻根本說不利索,只將手往山下遠方處猛戳:“大帥大帥!你自己看,你自己看!”

楊韜擡眼望去,心口陡然一震。遠方,不知何時出現了鋪天蓋地的無數人馬,正在迅猛殺來。那黑壓壓的軍隊,猶如海潮般,洶涌捲來,黑色的甲冑、黑色的戰旗,遮天蔽日,似乎將明亮的日色也一時壓得昏暗無光,天地間,只有這一股猛烈的浪潮在奔涌,吞噬掉擋在前方的所有事物。

只不過片刻,那支黑海般的大軍,便從身後惡狠狠地殺進了趙軍中,不多時便淹沒了圍攻土山的半數趙軍,繼而喊殺聲四下大作,幾乎要震落山石。

“快!秦軍的援兵來啦!快擋住!”

“是哪一路的,哪一路?哪,啊!”

“前面的,快讓開,……陛下……走……”

趙兵亂嘈嘈的紛沓聲,不絕於耳,遠遠望去,似乎是受了驚嚇的蟻羣,開始首尾不相顧的亂轉起來。本已越過山腰的趙兵,也紛紛驚惶的扭頭向下張望,繼而隨着各種叫喊聲,相繼急匆匆地又跑下山去了。

“……啊!那,那,莫不是!”

楊韜眼皮狂跳起來,順着張湖的指引,他看見了那最前方的一撥兵卒,全都持着藤盾,抄着明晃晃的柳葉刀,奔走廝殺之時,顯得格外迅捷凌厲。隨着距離的越來越近,那前軍中的將旗上,“安北將軍李”五個大字,已是醒目可見。

“那是川兵!是漢昌侯李鳳將軍來了!”

“援兵來了

!”

楊韜身旁,很多人驚喜的失聲叫喊起來,繼而瘋狂的歡呼聲立時響徹山頭。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的倖存殘兵們,大悲大喜之下,都激動到無法自持,有的甚至抱着頭痛哭起來。

“報大帥!山下上來了個自己人!”

隨着喊聲,楊韜忙扭過頭來,卻見幾名部下,滿面笑意連拉帶拽的擁上來一名玄色勁服的斥候,果然是自己人。

“稟楊大將軍!奉陛下旨令,並及貴部雷七指將軍的親自求援,我盛州四萬大軍,一路兼程南下,以襄助貴部,殲滅僞趙主從。卑職乃是李將軍的部下,先期上來通報訊息,我家盛公爺也親自來了,就在後面,楊大將軍但可寬心!”

斥候也是精明機靈、懂得到什麼場合說什麼話。明明是來救人,但不好當着楊韜面直截了當使人下不來臺,便變着法的說是來襄助,共同消滅敵人。又說了幾句聯絡的重點,斥候急匆匆地又潛下山去了。

巨大的歡呼聲,登時響徹山頭。山上的人,都毫不憐惜自己本來就已沙啞的嗓子,紛紛拼了命似得,手舞足蹈地蹦跳、擁抱,瘋狂叫喊起來,良久不息,方能發泄些許心中的激動情緒。震耳的歡聲中,楊韜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連脖間的血也忘了擦,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淚流滿面,只顧喃喃道:“起死回生!起死回生!”

在盛州生力軍突然的橫厲攻勢下,趙軍開始抵擋不住。趙帝石虎,雖然從軍多年,更是曾號稱著名猛將,但是他並不是只曉得埋頭廝殺的莽漢。相反,石虎打仗,只有在己方穩操勝券的前提下,纔會像打了雞血似的窮追猛打;若是勢均力敵、甚至處於劣勢,石虎便一定會審時度勢,見機避走。雖然他名曰爲虎,實則爲狐。

眼下,局面陡然扭轉,石虎氣恨如狂,但也沒有傻到強扭着去硬拼。見勢不妙,石虎立即帶着嫡系主力,先行撤離戰場,殺出重圍,往東朝着自家地盤冀州常山郡呼嘯而去。

戰場被迅速掃清,戰死者、被俘者、各種軍馬物資等等,都有人在有條不紊清點。被困了一個月,楊韜終於下了山,重新站在了堅實的大地上,他感覺恍如隔世。遠遠望見援軍中,一杆鑲着寬碩紅邊的大纛迅速靠近,楊韜來不及感慨別的,忙收拾了心情,快步迎了上去。

‘車騎將軍’大纛之下,顧盼自雄的昂揚坐騎上,無數虎狼之卒簇擁着的一員披掛絢爛明光甲、威風凜凜的秦軍大元帥,正向着楊韜,點頭招手。此人,正是秦國車騎將軍、侍中、持節、盛州牧、盛公胡崧。

“下官楊韜,拜見盛公!”

將及照面,胡崧翻身下馬,但不待他說話,楊韜快步上前,在衆目睽睽之下,朝着胡崧單膝下拜,深深拱手,無比動容道:“下官被賊虜圍困日久,自忖必死,正欲自裁以報國家,幸有盛公來救。全我楊某及一衆將士性命者,盛公也!大恩難以言報,請受楊某三拜!”

說着話,楊韜就要拜伏下來。他身後,逃得性命的山上兵卒,都早已呼啦啦的跪下,不停叩首。胡崧趕緊搶上前,一把緊緊扶住了楊韜。

楊韜和胡崧,說起來乃是相識很久的老同僚,且本就私交不壞。二人從前都是供職於晉朝政府軍中,後來洛陽城破晉懷帝被俘,兩將便先後投奔了南陽王父子,再到後來,高嶽強勢崛起,並最終擊敗司馬保,得有秦州,胡楊二人,又相繼歸附高嶽麾下,繼續一殿爲臣。因爲同樣的出身,昔年同樣的不得志,同樣政府軍職業軍人的過人素養,楊韜與胡崧自然而然關係愈發親近,友善相待。

但無論是從前的晉軍體系中,還是如今的秦軍體系中,論起軍職、爵位、名聲、人望,甚至出身和資歷,楊韜都無法和胡崧相比。當年他還只不過是偏裨時,胡崧已是晉廷當朝響噹噹的巨頭子弟,憑着父祖之名,胡家三代無人不知。等楊韜成長爲中級將領的時候,胡崧早已承襲父職,是位列上品的鎮軍將軍,名動朝野。而投入秦軍陣營後,憑着果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低調平實的個人作風,以及報答明主知遇之恩的忠忱,胡崧深得高嶽的青睞,從一員降將,做到了如今秦國軍屆中,僅次於韓雍的二號人物。別的不說,高嶽稱帝后,滿朝文武多少故舊,但最高的國公爵位,僅封三人,胡崧便有其一。

楊韜雖然也已是頂尖的高級將領、顯赫大員,一聲軍令,下面多少驕兵悍將也要凜然聽命不敢有違,好算是威風顯赫。但是在胡崧面前,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他確實是自覺不如,甘附驥尾。眼下,他大禮參拜胡崧,一半是下屬對於老上官的衷心尊敬,一半也是從絕路逃出生天後,對救他性命的恩人,自然而然有發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萬勿如此!”

胡崧緊緊攙住他,無論如何也不肯受他的大禮:“撫軍萬勿如此!本公此來,不僅是奉了聖意,也是顧着袍澤友誼,不忍撫軍身陷敵手。換做本公被困,撫軍也必然會全力相救,這是情分、本分所在,撫軍又爲什麼要行這樣的大禮?”

楊韜紅了眼圈,不停地說着感激的話。二人敘了一番,楊韜又穩定了些情緒,便問胡崧如何會來相救。胡崧便將前因後果當面交待。

(本章完)

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二十章 金屋有嬌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章 少年驕狂特殊情況說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七章 消弭禍事
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二十章 金屋有嬌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章 少年驕狂特殊情況說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七章 消弭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