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

而另一位副使,叫做羅大海,只是一直在靜聽,並不說話,大多數時間頻頻點頭而已。他算是個陌生面孔,在座半數人都不大知道是何方神聖。他從前是內衙揚州分衙的副總管,長期潛伏建康,很是低調,但據說極擅暗中偵查刺探等手段,還有人說李鬆年能夠扳倒馮亮,靠他出了很大的力,甚至有說其實羅大海是李鬆年的多年的親信老友。

李鬆年把手壓了壓,示意衆人安靜,方纔道:“大家聚到一起,於公是同僚袍澤,於私也是親密戰友,這種緣分很是不易,我不想將來哪一位犯了事,轉眼便從自己人變成了不得不除掉的敵人。故而本座希望你們都能老老實實做人做事,始終保持克己奉公的本心,這是本座的第三點意思。”

“最後,本座總結一句話。”李鬆年目光突然變得凌厲,梭視片刻後道:“承蒙大王擡愛,讓本座來管理內衙,既如此,本座不得不竭盡全力,將本職差事辦好,不使大王失望便是。本座不讓大王失望,你們也不要讓本座失望。記着!誰要讓本座失望,本座讓他絕望!”

“好了,話盡於此。時間緊迫,散會後,大家將手頭上的私事處理處理,最遲明日上午便就趕赴各自任上吧。環境惡劣任務艱險,本座衷心祝願大家在建功立業的同時,萬萬注意安全,期待凱旋之日再相見時。諸位,且努力!

衆人施禮散去後,二位副使自然再留一步。李鬆年對着蒯老三,便緩了些面色,懇切道:“三兄!如今領頭內衙的重擔,交到了你我的手中。我連日來,都沒睡過安穩覺,總想在其位便要謀其事,無論如何總歸要將本職做好。但我畢竟能力有限,羅副使呢實力是有,但畢竟也是驟登高位,還要有個過程。而三兄乃是咱們內衙的前輩老人,本領及經驗都過硬,所以還望三兄多多指導鼎力襄助纔是!”

羅大海也站起身來,向蒯老三客客氣氣的施禮,表示雖然同爲副使,但自己乃是後進,還望蒯老三時加照拂。

“一家人如何說起兩家話來?都帥及羅副使都不必如此客氣。”蒯老三忙謙遜了一番,才道:“不待都帥垂詢,下官正要稟告。如今,我內衙陷入低谷,多少雙眼睛在盯着咱們,又因爲馮亮得罪太多,有人甚至巴不得咱們內衙倒閉纔好。而大王雖然要咱們整頓內務爲先,但應該也是希望咱們建立新功,才能堵住悠悠衆口。所以呢,下官從前在趙國埋下的暗線,可以就此啓動,從而減輕我軍一段時間內的壓力。”

羅大海低聲道:“如今,趙國的石生,屢屢前來犯境,最是不安分。蒯副使是說,要暗中將他除掉?”

蒯老三輕輕搖搖頭:“世人皆說我內衙專擅暗殺之道。雖然此話不假,但其實真講起來,暗殺哪裡像市井中傳言的那樣簡單!培養一個心智、手段、察言觀色還有膽略都過硬的殺手,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

,更不要說,大多時候,往往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是始終找不到合適時機來具體操作,局面瞬息萬變,機會確實稍縱即逝,所以暗殺的成功率其實是很低的,目標的地位越高,越是極難得手。”

“故而暗殺之事,要麼不動,要麼就要用殺手換取最大利益!石生在趙國內,也是地位顯赫的名王大將了,非比尋常。但譬如一棵大樹,砍斷枝葉,不多久又會新長,只有將根基掘斷,才能算徹底終結。所以我這次的目標,還不僅僅是石生,我的目標直接是趙王石勒!”

李、羅二人都大吃一驚。蒯老三神秘一笑道:“我的內線,絕對是可靠人選,且潛伏數年,如今已經取得了石勒的信任。雖然啓動他,最終會讓他陷入致命的危險,但用一個殺手,來換石勒的性命,簡直是微本暴利的事情。一旦石勒死去,趙國必然陷入混論,無論如何,半年到一年時間內,根本無法顧及外部事務,我軍便可以抽出手來,有條不紊部署下一步的各項有效應對措施,這豈不是大功一件麼?”

李鬆年沉吟片刻,有些激動道:“趙王都將身死我內衙之手,這豈是大功,簡直是驚天奇功!好,三兄這大手筆,果然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來,咱們再當面細細策劃,有何需要協助配合的,本座當全力支持!”

洛陽城中,大將郭權蹬蹬蹬幾步進了牧府,當面拜見了石生,面色嚴峻道:“稟大帥,長安那邊的最新消息,高嶽親自整肅了內衙,馮亮完了,閆森也死了。”

閆森是內衙馮亮的親信,不久前才被石生想法設法暗中拉攏到手,正準備通過他再與馮亮搭上頭,結果兩人都倒臺了。這下,從前的各種花費,都算作了流水賬,好算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費了力氣。

石生思忖良久,方纔皺着眉道:“咱們這條線,看來是斷了,長安暫時沒有咱們的主要耳目了。不過也沒關係,咱們將目標換換,可以從另一面着手……這樣,你去如此如此安排一下,一旦有機會便立即下手!”

且說到了太寧三年年末的時候,皇帝司馬紹病重,不久後駕崩,享年才二十七歲,追諡爲明皇帝,廟號肅宗。皇太子司馬衍繼位,年方五歲,由三朝元老司徒王導、新貴外戚中書令庾亮等七大臣共同輔政,但此時朝廷一切政務都由庾亮最終決策定奪。

庾亮乃是皇帝司馬衍的舅父。他上臺執政後,一改從前王導的寬和之風,改以嚴厲峻急之法,且庾亮本身又自命不凡,往往聽不進各種規勸,故而導致大失人心。朝廷內,南頓王司馬宗等權貴心懷不滿;朝廷外,豫州刺史祖約、荊州刺史陶侃、歷陽內史蘇峻等強藩更是怨氣沖天,朝野上下一度混亂。

高嶽雖然曾與先帝司馬紹不睦,到了後期更是與朝廷毫不往來形同陌路,但國喪凶信傳來時,高嶽還是按照藩鎮規格,以人臣之禮致哀、祭祀

,並上疏回報。等到朝廷詔書復來,言辭間對高嶽表示讚許,多有撫慰之意。高嶽很是高興,爲進一步主動破冰,遣使團去往建康,當面呈上各種奠儀,轉達秦王真摯的心意。

不久,使者回到長安,向高嶽呈上朝廷實際主政者、中書令庾亮的私人密信,卻是向高嶽索取傳國玉璽,並暗示說若是不給,那麼高嶽便是叛逆無疑,將爲朝廷乃至天下所不容。高嶽當即怒起,再不做隻言片語的回覆,斷絕與建康的一切往來,並密令駐兵新野的梁州刺史謝艾,可以隨時尋機攻討荊州,不須再有顧慮。

西南梁州方面,軍需充其量勉強自給自足,但在中原及北方,秦國不得不採取守勢。歸根結底,還是因爲物資糧餉的問題,後勤補給跟不上,便無法主動進擊。此間,高嶽特地召見了曹莫,詢問專業事宜。曹莫長期活躍在田間,如今鬚髮更白,愈顯滄桑,但精神面貌仍然神采奕奕,他對目前的窘迫狀況仍保持樂觀,說這只是暫時性的問題,河套的農事頗爲興盛,基礎是好的,只是此前幾年戰事太過頻繁,供小於求,才致使庫存餘額緊張。他向高嶽保證,只要給他兩年時間緩睱,屆時保證又可以讓國庫充盈起來。

故而眼下,高嶽一度想攻討洛陽而不可得。而後趙自河北、江淮、東北乃至幷州等地,大肆搶掠徵集糧食,並且佔領洛陽之後,得到了前趙來不及帶走的諸多財物,在供給方面一時充足。石勒屢次向高嶽索取傳國寶璽軟硬兼施而皆不得,於是憤恨不已,命令司州牧石生頻繁舉兵西向,迭相進攻,秦軍只內恃潼關,外倚弘農郡湖縣,雷七指與吳夏二人竭力據守抗衡,確保長安無虞。

但石趙也無法盡全力來專攻關中謀取長安。除去東北方向的段部、青州方面的軍閥徐龕、南方的東晉豫州刺史祖約等各處隱患還在外,一個主要原因,乃是北方的秦國盛州,不停地出兵南下襲擾,也牽扯了趙國的很大一部分精力。

秦盛州刺史胡崧,雖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遠討,但刻意每每南侵,往往都是小股輕騎,往來飆忽,滋擾縣城掃蕩鄉鎮,專門劫掠物資遷走人口,後趙幷州雁門郡一帶,無有寧日。後趙幷州牧石堪,也曾出兵抵禦甚至擬進入代地報復,但胡崧的策略卻是從不正面迎戰,往往都是你來我便走,帶着敵人四處兜圈沒有目的。後趙大軍若是進了盛州境內,胡崧又是憑着地利,四處設伏,斷絕趙軍水源糧道,石堪多半無功而返,很是頭疼不已。後來聽從幕僚建議,乾脆也化整爲零,派出多批士兵,潛入代地境內殺戮牧民掠奪牛羊,和盛州針鋒相對。

故而眼下情況,石趙與高秦兩國,一個是憋足了勁想一拳徹底打倒對方,但無奈對方防禦堅固找不到下手之處;另一個卻是在嚴密防禦的表面下,想快速的養精蓄銳積攢力量,然後突然爆發,將對頭一擊致命。

(本章完)

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十八章 我是靠山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
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十八章 我是靠山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