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

彼時的軍隊,多是由一羣魚龍混雜、素質參差不齊、想法各異的人組成。但要從“四方亡命、狂縱之徒”,最終發展成“奉令承教,無敢違戾”的真正軍隊,那就要堅決鍛鍊士卒的抗壓能力以及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毅力,更要貫徹軍人“服從命令、軍紀如山”的天職。

不管長官讓你做什麼、不管你做起來難度如何,你只需要絕對服從——絕對的服從意味着絕對不找藉口,你只能把心思全放在如何去完成任務上。故而優秀的士兵不找藉口,優秀的將領不聽藉口。這樣雖然看似蠻橫刻板,但真正殘酷的戰爭一旦到來,也只有這種上下一心渾然一體的軍隊才能保證打勝仗。

兩千降卒震悚不已,忙齊聲迴應。從前在劉曜麾下,雖然劉曜也是號稱治軍嚴明,但那也是相對於匈奴漢國其他肆虐如匪的將領而言,且嚴明之處只是體現在戰陣之上,日常中,些許微枝末節,並不大計較。且劉曜本身身爲匈奴人,經年攻戰不休,其本人也帶了嗜殺放縱的性子,默許甚至縱容部下搶掠、屠城等等,時有發生。

卻沒想到,這曾屢屢是手下敗兵的漢人晉軍中,新近崛起中的這位將官,卻嚴格若斯,看來往後要格外注意了。

事已至此,樊勝身爲在場朝廷兵卒的最高軍官,不好再無動於衷。眼見雨勢開始轉小,他一咬牙,也扔去了雨傘,噔噔噔幾步來到高嶽身旁。

“在場所有新兵老卒都聽着!高將軍用心良苦以身作則,給我們深刻的教誨,此後,爾等更當始終把軍紀謹記在心,若再有此般玩忽,本將一經查出,絕不姑息!”

隨着他的喊聲,晉軍士卒也自覺慚愧,忙振奮了士氣,昂首肅立齊聲迴應,精神面貌登時煥然一新。

樊勝點點頭,又朝着高嶽道:“高將軍,勸教之情,我等深感,可是將軍何必自處風雨之下,這樣自苦呢。”

高嶽目光銳利,望望樊勝,儼然道:“本來我是可以自顧避雨便是。但叫部下去受苦,主帥斷然沒有視若無睹自行享受的道理!愛兵如子、同甘共苦八個字,我曾受先人教導,始終不敢忘卻。”

這番話,場上場下的軍卒聽了,都很是感動。這樣簡簡單單的道理,人人都會說,說起來也容易,可古往今來,喝兵血吮兵髓的上官比比皆是,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愛兵如子!孰不知一將功成萬骨枯,歷史上只記載了叱詫風雲的名王大將,那千千萬不知名姓的士卒,那用生命和吶喊來堆砌出各種功名事蹟的最普通的士卒,卻都被埋沒在了浩瀚書海里。

雷週二人聽在心裡,真正覺得無比的溫暖和親熱,均想主公仁義如此,哪有什麼道理不去爲他賣命,眼下便是再這般一動不動淋上幾個時辰,也是心甘情願不在話下。

樊勝嘆道:“初時,下官見將軍以區區三千之衆,就能擊敗數萬勁敵,雖然佩服,但心中總也不解。今日見

了將軍治軍風範,才明白了同樣的兵,放在將軍手中,便即有了不一樣的戰鬥力,下官服了。”

高嶽面色稍緩,對樊勝抱拳道:“嚴明軍紀,一視同仁,方能鑄成威武百勝之師。樊將軍,高某與你共勉。”

收編降卒儀式結束後,雨也明顯的變小了。高嶽方纔顧上對渾身滴着水的雷七指、周盤龍招招手,溫言以道:“適才我見軍紀渙散,不得已拿你二人給衆人來做個示範和警誡,有勞受苦,我心中倒有些過意不去。”

聽他這般說,不惟周盤龍,連雷七指也是受寵若驚,二人連面上的雨水也來不及抹去,慌忙遜謝一番,只道莫說淋雨,便是刀山火海,也但憑主公一句話而已。

望着兩員愛將,高嶽日常冷靜犀利的目光,此刻也流露出溫厚和煦來。他讚賞的點點頭,略停了停,又正色低聲囑咐道:“降卒新附,人心總有不穩。且從前都是劉曜部下,非比尋常,這段時間要格外警醒。你二人從現在起,不用再時刻跟在我身側了,約束降卒,自去城外我軍大營駐紮,切記,你二人要和睦共處,共同將上下秩序統管好,不可造次。如遇有疑問,可隨時來報我知曉,去吧。”

二人便就要去,高嶽想想又喊住,“等等。你二人回軍營後,首要之事,要迅速更換乾淨衣物,再每人喝碗薑湯祛寒,這是命令,不容有違!”

雷、周鄭重施禮,高嶽目送二人大踏步自去。樊勝上前道:“高將軍,下官本想與將軍再多暢談一番,奈何即刻便要回轉,與麴大都督和索太尉等,彙報交割手續。高將軍,只好先請你自便了,待抽得空閒,再與將軍多多請教。”

樊勝將竹傘無論如何塞到了高嶽手中,高嶽拗不過,謝過就收了。便也請樊勝也自去忙公務,不用顧及自己,言道這便也就先回驛館,二人抱拳告別。高嶽望望天,暗道這栽雨下得不早不晚還真會挑時候。眼下淅淅瀝瀝的小雨絲,更加不爽利,他渾身衣衫反正也溼透了,心想打不打傘也無所謂,只不過溼漉漉的貼着很是難受,還是先回去拾掇一番。

出了校場,高嶽倒提着傘,大步流星便往回走。方纔一場雨下得急,路面上溼噠噠的,有些地方還積了小水窪,也有不少行人如高嶽一樣被澆溼了身,卻紛紛在雨中抱着頭一路小跑,行色匆匆間踩踏的積水四濺,又引來一片亂哄哄的埋怨聲,街面上倒顯得生機勃勃。

“咦,那人明明有傘卻不打,非要淋個透溼,怪得很。”

“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呼吸着清新溼潤的空氣,有些發燥的心似乎也溫潤了些。路旁的議論聲偶入耳中,只引來自嘲一笑。高嶽腳步雖沒放慢,但面色舒緩了很多,他帶着欣賞的目光隨意地四下看看,不由想雖然戰火暫熄,前途依然兇險,但黎民百姓卻在這萬般艱難的時局縫隙中,頑強的活着,既讓人憐憫更使

人感嘆,真正是生亦何歡死亦何苦,興衰都是百姓苦。

轉過個街角,才走開兩步,卻聽得有人喚道:“高都督,高公子!”高嶽循聲訝然而望,路邊是一張面熟的臉,靚麗的面容上,神采飛揚。

“啊……是你,袁姑娘!”

喚住他的,正是在街邊屋檐下躲雨的袁箏。袁箏年方十六,性格活潑跳脫,在家中呆不住,今日正帶了兩名侍女,要往好友家中去閒耍,在街上卻適逢大雨,她一溜煙出的門哪裡想到帶傘,無奈只有先尋個屋檐避一避再說。雨下得急,現在雖然不大了,但尾子還沒有收乾淨,滴滴答答的,她站的不耐煩,正猶豫到底是再等一等,還是小跑着衝出去,此時便看見高嶽從街角轉了過來。

有緣自會再相見。袁箏的笑意隨着嘴角的輪廓盪漾開去,一瞬間滿臉都是笑了,毫不掩飾。她連蹦帶跳,不停招手:“快來,快過來呀。”

這真是一個自來熟性子的姑娘。高嶽笑笑,便即走了過去。袁箏身後兩名侍女連忙行了禮,高嶽正要謝過,袁箏早已不顧高嶽溼漉漉的衣衫,一把攥住了他的袖子,俊目流盼道:“奴家說過,不要叫你什麼都督將軍的,奴家就要叫你高公子,你不會介意吧?”

“呵呵……袁姑娘性格真是爽朗活潑,我不會介意。”

“我就知道你不會生氣的。”袁箏粉臉含春,又一下張大了嘴巴,忙用白皙纖巧的手遮住,驚訝道:“你爲何淋成這般模樣?”

“適才隨樊將軍去校場檢視軍卒,我身爲主將,不好在……”

話還沒說完,袁箏早打斷他道:“既然是主將,就應該及時避雨呀,樊將軍真是的,哪裡有讓你淋溼的道理。”

和這樣一個貌似從前錦衣玉食、嬌生慣養的世家小姐,談什麼以身作則等等的道理,說了也是沒用。高嶽笑笑,岔開話題道:“袁姑娘外出有事吧,怎的卻在這裡避雨。”

袁箏轉了轉黑莓子似的眼珠,神秘一笑,反問道:“你要去哪裡?哦,回驛館呀?正好正好,我和你順路的。”其實她要造訪的友家,與高嶽所住的驛館,真正是南轅北轍,但袁箏早在心裡做好了打算,朋友家,等下是不打算去了。

見袁箏擺明了要和自己一路走,高嶽便就撐開了傘,總也不好讓人家姑娘家平白無故淋雨。袁箏小鹿兒般跳進來,仰起光豔照人的臉,一雙嫵媚的眼直直看向高嶽,笑道:“我們走吧。”

近距離下,袁箏那微張的、像玫瑰花般鮮紅的脣,溼潤而又飽滿,豐腴的肉感十分誘人。高嶽不敢多看,忙移了目光道:“這……姑娘身邊的那兩位姐妹,如何安排?”

袁箏回首便對兩名侍女吩咐道:“你們便先在這裡暫時避一避,等雨停了就先回府,不用來找我了。”兩名侍女心中暗笑,面上卻不敢表現出來,忙低頭輕聲應允。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
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