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

馮亮凜然道:“是。我早已派出得力人手,一方面潛入首陽,想將曹莫救出來。一方面在考慮可否在襄武城外就近挖條隱蔽的簡易地道,萬一事有不諧,可將吳夏搶出來。”

“此外,我已命令內衙駐上邽的斥候,加大破壞活動,暗中煽動人心,從內部牽住敵人的動作,使其分心。必要時,我會親自出馬,串聯各方。”

高嶽點點頭,再叮囑幾句,又轉向韓雍道:“目前我們共有多少人馬?”

涉及軍事,韓雍忙應道:“好教主公得知。李豹叛變後,意欲強挾孫隆的四千部衆一同投敵。但很多弟兄感念主公平日厚待,且忿於李豹殺害孫校尉,對其不恥,故而堅決不願意爲逆。於是當日臨洮城譁亂,李豹控制不住,有近三千士卒衝出城來,在一個叫邱陽的隊副率領下,歸來宕昌。且孫校尉不願投敵結果被李豹刺殺等情事,也虧這個邱陽回來爲之公佈,否則孫校尉恐將死不瞑目。”

“邱陽先拔擢爲都尉,等事畢,我來親自接見慰勞。你再繼續說。”高嶽點點頭,神色間明顯閃過一絲哀傷。孫隆自當初歸順以來,對他高嶽和一衆上下同僚,都是恭謹客氣,雖然能力也不算頂尖出衆,但勝在遇事也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盡力去完成。如今這位年近五十的老將,竟以這種殘酷的方式被自己人給殺害,實在讓人唏噓傷感。

“如今,我宕昌守卒本有千人。屬下從陰平城帶來三千人,另留有三千軍力駐守,同時楊長史等同僚從襄武撤回來兩千兵馬。”韓雍對楊茂搜微微欠一欠身,又道:“有勞左賢王親率四千氐家精銳前來助陣,再加上主公帶回的四千人馬,故而我軍目前共有一萬七千人左右的戰兵。”

骨思朵騰地往起一站,粗聲大氣道:“主公!咱們的兵,本來個個都是好樣的,一萬七八千人,也絕對不算少,完全可以放手一戰。請主公將前鋒大印還交給我,我老骨保證砍死這幫狗東西。”

高嶽沒有怪他的無禮,對他把頭點點,以示嘉許。他想了想,站起身來,卻走向堂側牆面上掛着的一幅行軍圖,這是韓雍等軍將,前些時日憑着斥候探報及本州地圖等,精心制掛出來的。

高嶽揹負雙手,站在行軍圖前,目不轉睛地看,一言不發。他不做聲,所有人都沉默下來,雙雙眼睛都系在他身上。

良久,高嶽轉過身來,雙目炯炯,先掃視一遍衆人,復大聲道:“骨思朵所言不錯。眼下,我

軍兵力足夠,戰意昂揚,且諸君與我同心共志,又有左賢王父子傾力相助,正是可以放手反擊的時候。只不過,行軍打仗,非比尋常,如今敵軍大舉來攻,我們卻不可只憑一時怒氣,蜂擁而上,自壞陣腳。”

“本來,我想從臨洮出兵,佯攻襄武,待敵軍重點防範於襄武城下時,中途再突然折返西上,一舉打下首陽,用以緩解當前困頓局面。但是既然臨洮如今已然不復我有,這個初步計劃也要隨之調整。”

“依我之意,佯攻襄武城,還是必要的,畢竟襄武作爲我隴西的大本營,如今被團團圍攻,從正常角度出發,我軍斷然沒有不去救援的道理,我料敵人恐怕也會這般去想,故而眼下所有的注意力,必然都會集中在襄武。但是從我們實際情況來看,襄武城下集結了敵方重兵,正面去救,恐將一時難以奏效,且會有失利的危險從而嚴重動搖軍心。所以,不如另闢蹊徑,想法子從側翼來減輕襄武的壓力。”

一衆人等,大都不甚明瞭。唯有楊軻閉着眼睛,顯然是跟上了思路,正在推算着什麼。韓勇雙眉緊鎖,接口問道:“主公的意思,是圍魏救趙麼。”

高嶽轉過頭來望着韓雍,將頭一點,“我長話短說。宕昌,留三千人馬,以何成爲主將,日夜監視叛變的臨洮城有否南下陰平的異動。若有,可全權調動陰平城全部駐守兵力抵抗。韓雍率一萬大軍,可打着我的旗號,大張旗鼓的北上,並做足聲勢,越大越好,先試探性攻打臨洮,再揚言無論如何要去救援襄武,總之要吸引所有敵軍的注意力。我自己親領四千精銳,從祁山繞道北上,趁敵不備攻打……”

他話音未落,彭俊忍不住擔憂道:“主公可是想直接奔襲上邽?這條聲東擊西的計策好則好,但上邽乃是敵人的老巢,防備力量肯定不弱。主公縱然神勇過人,但屬下還是擔心四千人的兵力相對薄弱,難以一舉攻下上邽。萬一事有不諧,會不會使局面更加敗壞?”

他的話,登時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楊茂搜也道:“明府一身重要干係,乃是我方支柱。上邽至少可以旦夕調動集結兩萬人以上的兵力用來防禦,就算偷襲,也確實很難得手。明府這般以身犯險,我不贊成,還是從長計議爲好。”

韓雍默然不語,楊軻卻陡然睜開雙目,神情微妙。高嶽肅殺的面上突然難得的露出神秘的一笑。他目光閃爍,掃視一圈,炯然道:“我的真實意圖,大家都沒有猜到,那麼我的

信心倒增加了不少。上邽堅城,我豈不知,所以此次我的奔襲目標並不是上邽,而是這裡!”

說着,高嶽轉身在行軍圖上某處,重重一戳。所有人立時急擡眼去看,有站的遠的,顧不上許多,趕忙趨步上前,瞧個究竟。

“新興城?”

一片驚疑的議論聲響起,不少人莫名其妙,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韓雍目光閃動,微微頷首,沉吟道:“……新興城,乃是上邽所在天水郡的最西端之城,從圖上看,其位置差不多就處在襄武和上邽的之間,且襄武至新興,再無一城一鎮。嘶……主公難道是想?”

“不錯,就是新興城!”

高嶽神色飛躍,一股強烈的自信氣場,竟似觸手可及。“新興,正好位於我襄武和他上邽之間,且處於司馬保直控的天水郡轄內,也算屬於敵軍後方,守衛定然相對薄弱,更不會料到我會打這般主意。若是攻下新興,便等於是在司馬保的喉嚨上紮下了一根刺,咽不下又吐不出,不由他不難受。”

“大家來仔細看,新興城一旦被我攻下,那麼襄武城下的敵軍,登時便斷了和上邽的聯繫,在某種意義上,成爲了孤軍。屆時,張春既無糧草,也無援軍,又等不來任何音訊,勞師坐困日久,軍心定然愈發渙散,戰力一減,襄武城就此可以釋去壓力。”

“控制新興城後,我既可以左右牽制上邽與張春所部,還可以尋機威脅略陽郡,使其無法再置身事外泰然自處。總之,新興城位置重要,務必在敵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拿下而改變眼前劣勢。”

馮亮振奮道:“對,新興與襄武之間,只有一條官道。破壞的事,都交給我了。即日起,我便多派得力人手,四處潛伏,專門截殺上邽方面的信使、斥候。讓他們都不得不變成聾子瞎子。此外,敵軍糧草物資軍械等等,也不要再想安然無恙的往來運輸了。”

衆人很有些歎服的點頭不已。督郵汪楷不禁道:“敵將張春,手中好歹也有兩萬多人,他既然一時打不下襄武,會不會就乾脆舍了襄武回攻新興?”

高嶽哂笑道:“張春,庸人耳!坐擁近三萬大軍,卻被吳夏孤城所阻,攻不能下,走又不甘,愚不可及。他這樣的廢人,要來便來,我根本不放他在眼裡。此外,所謂軍令如山。我想張春接到的命令,肯定是不惜一切代價,攻下襄武,所以他才坐困至今,所以不可能捨大逐小,本末倒置。”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統一回復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報到+抱歉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統一回復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
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統一回復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報到+抱歉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六十三章 字字珠璣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統一回復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