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

臨汧。秦軍中軍大帳旁,木塔望臺之上。

大小戰旗在剛烈的勁風中,被此起彼伏的鼓起,呼啦啦飛舞。身軀雄壯的兵卒,長身而立,紋絲不動竟如雕塑。無數的刀矛筆直向天,映着日光難以直視。與肅殺的戰陣氣息相融合,韓雍面上越發顯得刀削斧刻一般,凌厲的雙目陷在深邃眼窩中,竟如鷹隼。

耳旁呼嘯有聲的風,恍如未聞。韓雍雙手撐在欄杆上,半身略略前傾,披掛得當的明光甲耀眼奪目。他居高臨下,視線掠過本軍中井然有序的一片片軍帳、掠過營前警衛的兵卒,放眼遠眺,遠處,一座小山巒下,敵人的軍營密密麻麻鋪天蓋地,數不清的戰旗和狼纛,似乎直向天際。

他默默地看了一陣,若有所思,面上愈發沉冷似水。身後,秦軍諸將圍攏簇擁在旁,本來一片肅靜,見他收回了目光,便俱都開始有些活泛起來。

“將軍!我軍與敵人這般對峙,已過半月。再耗下去,糧秣與士氣,都會慢慢降低。且敵人有三四萬人馬,我軍兵少,不利久滯,不如一鼓作氣衝殺過去,我願意當先突陣!”

楊堅頭一身細密柔軟的鎖子甲,襯得他愈發英武靈敏。本來分配給他的乃是明光甲,明光甲與當時的兩檔具裝鎧等其他相比,不僅華麗,而且重量更加輕,但是防禦力卻大大的提升。襄武軍械司打造出精良的一批,高嶽下令爲軍中高級將領,優先分發裝備起來。

可楊堅頭不願,只要相對輕薄、不受限制的鎖甲。鎖甲對於防禦箭矢的貫穿有很大的作用,但對刀槍近距離的砍擊捅刺等,卻比較難以抵擋。楊堅頭自恃勇武,認爲只要能防得住流矢,至於近戰,很難有人能傷他,可謂自信滿滿。

此前韓雍率兩萬大軍疾馳而來,楊堅頭便是隨軍前鋒。等到了臨汧,也是他一馬當先領了精銳部下,反覆數次衝擊敵陣,爲主力部隊做先期試探性攻擊。

眼下,楊堅頭見本軍始終堅守不出,雖然牢牢阻擋住敵軍,但日以繼夜便是如此對峙,勝負不分,使有徒勞之感。且他生性本就勇悍好戰,無所畏懼,只想縱馬舞刀,衝出去狂殺一陣,用無上武力,硬生生地擊敗敵人。

聽他這般請命,韓雍沒有立時答他,只望了一眼,似乎還在思想。旁邊雷七指突然道:“要說損耗,敵人遠來疲敝,供給方面更加吃力。正應該拖到他師老兵疲的時候,然後再出其不意雷霆一擊,便可大獲全勝。現在正面出擊,很不明智。”

雷七指的意見乃是截然相反。故而楊堅頭聽得字字句句,都彷彿是在與自己作對般,當即把臉一垮,橫着眼道:“久則生變,時間拖長了,什麼意外情況都能發生。你莫不是見敵軍勢大,所以怯懦畏戰了吧。”

雷七指冷哼一聲,卻不看他,只望着天,悠悠道:“有些人,把行兵打仗與操刀砍人,竟然當作一回事。算啦!和個莽夫,

有什麼好說的。”

樊勝與雷七指共事日久,較爲熟稔,當下不由暗自偏頗道:“孫子有言,爲將者不輕敵冒進。老七如今變得沉穩起來,我倒很是贊同。”

楊堅頭鬱悶,就要上前攘臂辯駁,韓雍卻在此刻轉過身來,彭俊見狀一把拉住了楊堅頭,衝着他搖搖頭。

韓雍目光沉冷,梭視左右,於是衆人都暫且不作聲。韓雍直截了當道:“這些時日來,非是我被動不戰,而是爲了要捕捉時機。現在我已有了定策,你們來看。”

諸將忙圍上來,俱都放眼眺望。韓雍將手臂一伸,指點道:“……敵軍倚山而立營,這點倒是正確的。但仔細看,其中蒲洪所部在最前端,多爲步兵。陳安軍的位置卻是比蒲洪要錯後偏左,緊貼在山腳處,騎兵較多。而匈奴軍卻處於敵陣的最後方,也是騎兵居多。”

他頓了頓,又道:“此前,據斥候帶回的消息,蒲洪、陳安、靳衝三軍,存在着互相推諉、各自保存實力的現象,誰都不願先與我軍正面交戰。爭執一番後,實力相對最弱的蒲洪被迫成爲前軍,我料他心中必然懷有怨懟——這就給了我趁虛而入、避實擊虛的機會。”

“將軍可是要集中優勢兵力,迎頭擊潰較弱的蒲洪軍,便可以挫動敵方整體士氣,動搖其軍心,然後便可擴大戰果,一舉戰而勝之?”

李虎忍不住出言探詢。此番他也隨軍出征,雖然仍是中壘校尉職銜,但韓雍也知道他的身份不比尋常,又且算是干將,所以並不是當真將他做普通校尉對待,而是讓他隨列中軍,參議軍事。當下聽聞李虎之言,其餘諸將都情不自禁地頻頻點頭,這個方案,很是可行,應就是主將所擬定的計策了。

孰料韓雍嘴角竟然浮起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搖了搖頭,斷然道:“不。”

衆將一片愕然,卻聽韓雍已大聲令道:“樊勝、雷七指率兵馬三千,出大營之外,多張旗幟,盡豎槍矛,以主力態勢,迷惑、牽制,吸引敵軍注意。彭俊率兵馬三千,列於雷七指部身後,以強攻勁弩嚴陣以待,等見我主將之旗搖動時,便只管萬箭齊發。我自率大軍,繞出山巒之後,全力橫擊靳衝所部。”

韓雍沉聲道:“無論現在有無疑問,各部都照我軍令,速去安排。半個時辰後,必須全部到位,不得有誤。”他嚴肅的掃視一圈,加重了語氣,“若有懈怠者,當以延誤軍機之罪,軍法處置,聽見沒有?都去罷!”

數日後,高嶽親領求死軍,馳赴臨汧,韓雍以下,盡皆來拜。高嶽未及安坐,便急問當前戰況,待得知已然大勝之後,驚訝之餘,欣喜異常。

原來,三部聯軍的弱點在意見不統一。蒲洪、陳安都是幾乎傾之力而來,兩家兵力近三萬人之衆,但兩家素來戰鬥力不強,特別是作爲前鋒的蒲洪軍,更是差強人意,所以都指望匈奴軍來撐起大局;但是靳衝自

忖此番來助戰的,兵力才五千人,自然不想替人受刀,率先與秦軍惡鬥。

這種微妙的心理和戰況,被韓雍捕捉到了。他再三思量,認爲蒲洪軍雖然戰力相對最弱,但兵卒人數衆多,乃是敵軍三部之中,兵力最多的一部。若是將蒲洪作爲主攻方向,就算先期能佔了上風,但蒲洪可以依靠衆多兵力而苦苦支撐,等到後方陳安、靳衝都迅速趕來支援,那麼雙方立時就變成正面攻堅戰,局勢對我不利。

而靳衝所部,雖然戰力很強,但人數少,不過區區四五千人。只要出其不意,從山後繞出從其背後發起猛攻,靳衝毫無防備,必會措手不及,倉促間被迫應戰,怎有不輸之理。因爲我軍聲東擊西,那麼敵軍三部陣形,本來就不及統一調度,紛亂各自爲戰,等到匈奴兵被擊潰,蒲洪、陳安所部膽寒,且腹背受敵,多半便會潰逃而走,就算有拼死反擊的,在彭俊所部強力攢射下,也無濟於事,從而被徹底打敗。

此戰,因爲採取了避實就虛、各個擊破的有效策略,秦軍大勝。蒲洪不出所料,敗勢初顯時,爲保存實力,便慌忙從戰場上撤出,迅疾遠飆;而陳安竭力反擊,奈何大局已定,不得已也只有狼狽逃走。此外匈奴軍幾乎全軍覆沒,主將鎮北將軍靳衝僅以身免。

劉曜接得敗報,勃然大怒。將靳衝降職爲折衝將軍,狠狠鞭笞一番。再派遣宗室、右將軍劉幹爲主將,令靳衝作爲副將,隨軍出征將功贖罪。二人率精騎一萬,迅速趕赴臨汧,穩控局勢,並再度發起攻擊。因劉幹帶來的,是匈奴本軍中,久經廝殺的百戰騎兵,身披堅甲,摧鋒推進,極爲兇悍。雷七指與楊堅頭二人,率秦軍騎兵,合力衝陣,也是難敵,在數次交手之後,暫時無法擊敗劉幹,故而,雖然此前大勝,但秦軍仍被迫頓兵於此。

聽韓雍將前因後果等等一番詳細述說,高嶽連連點頭,對其成功擊潰三部聯軍並陣斬靳衝的戰功,深表肯定,並將謝艾略作介紹,還言道韓將軍卻敵之計,與此人先前所言不謀而合。韓雍見謝艾年輕如此卻精通將略,有些驚奇,又看出高嶽似乎頗爲重視,便當面誇讚了幾句。謝艾很是激動,上前來見禮不迭。

高嶽思忖一番,命人快馬前往天水,令胡崧奔襲新平,意圖開闢側翼戰場,趁蒲洪惶恐未定且無有援手時,再加討伐。同時將隨軍而來的姚襄喚至身前,交待道:“……景國,你現在便速回南安,讓你父親發兵五千交給你,做爲胡崧副貳,同去收復新平,必要凱旋而歸。蒲洪乃是你家大仇,全力以赴的道理,相信毋須我多言了。”

姚襄振奮,領命而去。高嶽停了停,轉過頭來道:“胡崧如去,我料蒲洪多半不敵。新平即使不能全境而定,也基本上要被我攻佔大半了,那邊應是無憂。那麼此間難題,正是劉幹帶來的敵軍強大騎兵,導致我軍進退兩難,可是如此麼?”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報到+抱歉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報到+抱歉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