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

石生退走不過百里,身後殺聲大起。回身張望,遠處煙塵滾滾,旌旗旋舞,乃是秦軍出關來追擊了。石生忙令全軍暫停,讓蒲洪去前鋒衝突,自督中軍壓陣。

不多時,秦軍鋪天蓋地疾速而來,聲勢驚人。陣中主將旗席捲舒展,上有‘平東將軍’的軍號,旗下一員黑麪濃髯、烏盔鐵甲的上將,縱馬舞刀,嗔目厲呼卻叫石生留下頭來!蒲洪仔細看去,那秦兵主將,竟是雷七指。

雷七指本來就任秦州都護,晉升爲平東將軍。但考慮到今後可能將持續地對東方用兵,高嶽便使彭俊替任秦州都護,將雷七指與楊堅頭兩名驍勇冠絕一時的悍將,都調到長安來,隨時出征軍事。此番高嶽因李大眼敗死,弘農丟失,局勢一時緊張,便委派雷七指去反擊,指望他旗開得勝,振奮軍心。

雷七指揮兵大進時,擡眼便瞧見了迎面而來的蒲洪。雖然詫異此人消失許久,如何又出現了,但因爲從前每次打蒲洪,雷七指幾乎都是得心應手鮮有敗績,時間久了便有種能專門剋制他的傲然感覺。眼下見是蒲洪來迎戰,雷七指很是不屑,拍着馬狂叫道:“蒲洪!你被老子攆得像狗一樣跑沒了影,眼下竟然還有膽子來與我戰麼?老子今天一定殺了你,省得你再東躲西藏到處亂竄!”

而蒲洪亡國敗家,到了如今寄人籬下,都是拜雷七指從前屢次予他重創所賜。當下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又仗着石生在後督陣爲援,蒲洪羞怒交加,也不答話立時便與秦軍戰做一處。

廝殺一陣,蒲洪果然仍是不敵。但他的反應速度與保命的本領,經過多年的歷練,早已是純熟無比,見勢不妙當即便將馬轡扭轉,親自去向石生告急。

石生雖然已經貴爲王公將相,但他從年少時便真刀實槍的在戰場上廝殺,也掙下了猛銳的勇名。當下聽聞來者乃是久有耳聞的秦將雷七指,還口口聲聲叫着要來取自己的性命,石生當即便躍躍欲試,起了不忿之心,便策動全軍攻擊,自己在親兵護衛下,直奔雷七指而來。

“本公便是石生!無名之將怎敢猖狂,速來受死!”

千軍萬馬之中,飛矢如蝗刀槍並舉。石生面無懼色,一行縱橫似電,所向披靡。臨到近前,石生嗔目攘臂,整個人探出身去,奮起丈八鋼矛,惡狠狠便往雷七指胸前刺來。

見他來勢非同小可,雷七指也不敢託大,扭身便閃過的同時,大刀早已換到左手,逆着方向便往石生脖項處橫斬而去。石生果然武技精良,在上身前探

、衝刺之勢未消時,竟然能夠在馬背上硬生生地立時收手,將鋼矛斜刺裡迅速回護,堪堪架住了雷七指的大刀,只聽‘鐺’的一聲巨響,那刀從鋼矛上直溜溜得滑開,擦起了一串刺眼的火星。

手下各自親兵護衛隊,也急促地相互一陣亂砍亂刺。兩人將馬撥開,同時將轡頭連縱,又復撞在一處。刀來矛去,兩人便戰過了百餘合。雷七指刀勢照舊,嘴裡卻一直在不停地辱罵石生,從祖宗十八代問候到親生父母,囉裡囉嗦毫不間斷。那粗魯刺耳的聒噪聲,終於擾得石生心煩意亂氣急敗壞,有心回嘴又罵不過雷七指那般行雲流水,當下分了心,被雷七指一刀照頭砍來,石生慌忙縮起腦袋,森寒的刀鋒立時削掉一塊頭皮,將那盔帽砍落在地,像個人頭般滴溜溜滾出老遠。石生嚇得一個激靈,顧不上揩去流了滿面的鮮血,披散着亂髮,急忙撥馬便走。

雷七指立時便揮兵追擊,追出百餘里,趁勢搶回了弘農郡西的湖縣,方纔罷手得勝而歸,倒俘獲了兩千多後趙兵卒,連帶着一批數目客觀的軍械物資。

石生失利而回,石勒無奈,便寫了封親筆信給高嶽,言道只要能交出傳國寶璽,那麼不要說弘農郡,便是洛陽都可以割讓給高嶽,甚至虎牢關以西,都可以轉贈給秦國。不多時高嶽便回信,只有十個字:足下本無天命,強求何用?

石勒恚怒,發兵數次西去攻打,秦軍毫無畏懼,頻頻反擊,後趙兵將佔不得什麼便宜,兩軍相持了小半年,石勒覺得沒有益處,便就下令暫且作罷,讓司州牧石生鎮守洛陽,自己率了大軍,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襄國。

趙軍方退,北方代國已被秦軍略定。北伐軍主帥樊勝,自率軍圍攻代國都城盛樂以來,不僅屢次強攻,更且斷水斷糧斷絕一切援助,使盛樂成爲孤城。惟氏也曾派死士潛出,四方求助,但代國曾經得罪近鄰遠邦太多,值此危急關頭,竟沒有一家願意來救他,都抱着幸災樂禍的態度,看起熱鬧。趙王石勒雖然已與高嶽敵對,但更厭憎代人,情願看着他亡國,也不想派出一兵半卒。

城中驚惶動盪不堪。太后惟氏沒有辦法,再投書於樊勝,言道自去王號,遠避東北,哀求放一條生路。樊勝拒絕。惟氏又覥顏道,自己雖然年過四十,但容顏及身體都保持良好,只要樊勝饒恕她,她願意以身侍奉。樊勝此番遠涉而來,眼見大功即將告成,更不容半點疏忽紕漏,此番發了狠必欲要拿住城中代王等宗室以奏功勞,故而見此信,簡直是又好氣又好笑,

嚴詞斥責再度拒絕,要求惟氏以下拓跋王族,只有獻城投降,去向秦王當面請求,纔是唯一的生路。

惟氏連連答應,但到了約定時日,又首鼠兩端起來,找出種種藉口,不願就降。樊勝當然憤怒不已,於是再不與她囉嗦,下了死令,只管讓大軍猛烈攻城,並傳令回朔州夏州,再發糧秣援兵過來,樊勝決絕地與楊韜以下各級將領立誓,不破盛樂城,便情願死在這裡。

盛樂滿城絕望。在巨大的壓力下,各種情緒終於爆發。某夜,拓跋屈之弟、宗室拓跋孤率同黨等發動政變,直闖禁宮,將衣衫不整的惟氏從暖帳中揪起,令衆人淫辱後便一刀砍死,又將代王拓跋賀縟也殺斃,繼而索性將王宮洗劫一空,再放起火來焚燒。亂兵失去控制,開始在城中肆意劫掠燒殺,奸*淫擄掠,盛樂城火光沖天,哭喊嘶叫聲響徹夜空。

秦軍警醒,嚴陣以待,並推斷城中必然是出了重大變故,或者有暴動而起。到了五更時分,拓跋孤果然派了使者出來,獻上惟氏及代王的人頭,向秦軍請降,並求饒恕。

樊勝進佔盛樂,並飭令軍隊迅速控制住城中局勢,並隨時撲滅餘火。天明時,樊勝知曉了具體情況,以拓跋孤殘暴無義、殺戮過甚爲由,嚴詞斥責一番,下令綁縛城中,公開問罪斬首示衆。又爲收買及安撫民心,秦軍貼出告示,三令五申嚴禁再有各種暴行發生,並派出大量兵卒巡視,一旦有不良份子,立時捕獲處死,於是城中反而因秦軍入駐而穩定下來,居民不恃代兵,反而皆以秦軍爲安全屏障。

惟氏本來就不得人心,身死之後,國家跟着覆亡。很多從前的反對派,畏懼秦軍強大,有的遠遠逃走代地終身不返,有的便向樊勝請降,只要保住部落首領的富貴,管他誰做主子也無所謂。樊勝順勢申明只罪主犯,餘者不問,並飛書報捷長安。

代地平定,使高嶽歡慰不已。連番征戰,其實他已經捉襟見肘難以支持。從前,河套地區立州之後,能手曹莫替他全權負責農糧之事,仗着河套水土豐美,資源豐富,又大力招攬四方流民以充戶口。仗着西涼的不斷貢獻與曹莫的竭盡所能,才保證了秦軍與前趙的經年廝殺中後勤基本無憂,並隨後源源不斷的供應荊湘、河洛、代北等多處連續的大小戰爭,秦國國庫中的錢糧積蓄,已經開始所剩無幾。不久前,曹莫終於來信,直截了當的向高嶽訴求,屢屢這般入不敷出,無論如何也得暫且緩上一兩年,否則將要坐吃山空無以爲繼了。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報到+抱歉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特殊情況說明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
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報到+抱歉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特殊情況說明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