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百石

第75章 百石

張羨沉着臉上樓,跟在後面的劉景見桓階遞過來一個詢問的眼神,緩緩搖了搖頭,桓階立知情況不妙。

他上次來市樓,黃秋就滿身酒氣,不過神智倒是清醒,桓階也就沒有和他一般見識。然而像他這樣嗜酒如命,不治行檢的人,就算躲得過一時,也躲不過一世,終究會有露餡的一天,這種人根本不值得同情。

“砰”地一聲,張羨用力推開掾室大門,便看到黃秋醉臥於榻上,呼呼大睡,鼻息如雷,書案擺放着酒具,滿室皆飄着酒香。

“黃秋!”張羨雙目圓瞪,大怒喝道。

“呼嚕……呼嚕……”

鼾聲絲毫不見減弱,仍然在衆人耳邊不住迴響,顯然黃秋飲酒過度,以致沉睡不醒。

張羨氣急而笑,即使他向來待下寬和,見到此景亦不由大爲惱火,轉頭對謝良道:“謝史,速去取來一盆水,將他澆醒。”

謝良不敢有違,苦笑應命。不一會端着水盆回來,張羨叫他將水潑在黃秋身上,謝良面露難色,遲遲不敢行動,張羨怒而奪過水盆,對着黃秋兜頭揚下。

驟然遭襲,黃秋從夢中驚醒,暈頭轉向的爬起來,待看清眼前之人,心上也彷彿被潑了一盆水,從裡到外,一片冰涼。

“府君……”黃秋“噗通”一聲跪倒地上,將臉深深埋入席間。

張羨憤怒道:“之前你在倉曹就屢出紕漏,《禮》曰:‘知恥近乎勇。’僕憐你是大族子弟,又熟讀詩書,當有幾分廉恥之心,便沒有施以嚴懲,而是又給了你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下吏有負府君期望,罪該萬死、罪該萬死……”黃秋磕頭如搗蒜,他已經意識到,這次不僅職位難保,甚至或有刑法之憂。

張羨又道:“劉仲達,奇才也,上任不過數月,就令市井無紛擾之音,無桴鼓之鳴,百姓大悅,凡事何須你操心?你只需端坐掾室,畫諾坐嘯即可。”

畫諾坐嘯之語,出自於百姓間歌謠:“汝南太守範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晉但坐嘯。”意指將政務交予手下,自己無爲而治。

張羨不理黃秋百般告罪,斥道:“就是這樣簡單的事情,你都做不好,反而故態復萌,在市樓公然飲酒醉臥,世間怎有你這樣的無恥之徒?!若是再讓你繼續留在監市掾的位置,市樓諸吏心必怨之。——賊曹何在?”

成績出列抱拳道:“下吏在。”

“將他叉出去!”

“諾。”

成績指派兩名賊曹吏,將黃秋架出掾室。

此時黃秋心裡反倒鬆了口氣,張羨到底是仁慈之主,雖然免了他的職,卻沒有治他的罪。

劉景由始至終都在冷眼旁觀,一語不發,而謝良則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擠出了幾滴眼淚。

桓階忍不住嘆道:“《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放任自己的慾望而不堅守自己的德行,早晚會受到這樣的羞辱。”

張羨叫人將掾室收拾乾淨,重新換上一張蒲席,然後只留下桓階、劉景二人,其他人,包括成績在內皆被拒之於門外。

三人坐定,張羨對劉景道:“仲達,想必在黃秋這種人手下任事,一定心懷不服吧?”

人都走了,劉景豈會做出落井下石的事?說道:“黃君私德固然有虧,但對下吏一向信任有加,如非黃君在背後鼎力相助,政策也不會推行得如此順利。”

張羨冷哼一聲道:“他唯一做對的地方就是任用仲達治理市井,否則僕豈能輕饒他?算了,不談他了,仲達,日後便由你接替其位,擔任監市掾一職。”

“諾。”劉景拜道:“下吏必當竭盡全力,不負府君之望。”從此以後,他就是一位百石吏了,月俸長到錢八百,米四斛八斗。

也就是長沙地處偏僻,時局穩定,才能如數發放俸祿,像是中原、關中一帶,官吏連飯都吃不上了,根本不敢奢望俸祿。

今日天氣頗爲悶熱,張羨從衣袖中取出一把摺扇,熟練的展開,對着自己連扇之。

劉景仔細一看,這赫然是他送給族兄劉蟠的那把摺扇。

張羨笑道:“這把摺扇是出自於仲達之手吧?爲了它,僕三番五次開口,才從元龍手裡討到。”略微停頓了一下,複道:“仲達才華驚人,前有《勸農》,後有《猗蘭操》,南北衣冠之士,無不歎服仲達之才。”

劉景搖頭道:“詩賦小道,但愉人耳,無足道哉。”

“仲達詩才驚人,治才亦不遑多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桓階出言讚道:“孔子曰:‘如有用我者,三年有成。’今仲達入市樓爲吏尚不滿三個月,已經令市井大治,百姓作歌謠以美之,治理之才,天下罕有,不得不叫人心悅誠服。”

劉景不禁失笑道:“綱紀過譽了,區區市井之地,方圓不過數百步,數月而治並非難事。”

張羨插話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仲達治理市井也是一樣的道理,仲達之才幹,我等盡知,不必太過自謙。”

桓階說道:“我之前曾和府君明言,仲達有宰相之才。”

張羨道:“仲達大才,置於市井完全是大材小用,待明年,不若到我門下擔任主記如何?”

主記全稱主記室,主要負責記錄文書等事,和功曹桓階、左賊曹掾成績一樣,皆爲太守門下五吏之一。

主記堪稱張羨的絕對親信,一旦擔任此職,就意味着進入了長沙權力核心。

然而這卻不是劉景的心意,他語氣委婉又堅定地道:“下吏惟願治理一方,惠及百姓,在筆硯間打轉非下吏之志也。”

張羨聽得一愣,他沒想到劉景居然毫不猶豫拒絕了他,寧願待在市井這種不潔之地,也不願到他身邊擔任要職。

桓階早料到劉景會這麼說,急忙出來打圓場:“哈哈,不瞞府君,當初下吏可是屢次邀他入功曹,皆被他以此理由拒絕。”

(本章完)

第161章 良法第160章 搶權第337章 同符第135章 歸來第435章 裴司第46章 馬周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72章 出兵第357章 鄧芝第397章 攻城(1)第289章 倒戈第138章 徵辟第75章 百石第374章 圍攻第483章 定議第336章 區景第485章 誓師第516章 夜取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57章 爭執第291章 召見第63章 突襲第445章 薦才第61章 鞭笞第234章 耀功第107章 轟動第534章 歸心第274章 攻城(下)第135章 歸來第20章 南陽來客第37章 邀請第331章 倚仗第276章 張津第507章 占卜第215章 南下第440章 匕見第239章 嚴法第159章 退讓第405章 防疫第437章 薨第187章 袍鎧第217章 牀弩第381章 江陵第527章 有君第126章 六禮第480章 買馬第49章 醫聖第519章 抵達第320章 來投第152章 改名第470章 策論第453章 攔路第461章 守節第137章 洞房第436章 託孤第505章 周鳳第219章 開戰第147章 衡山第282章 建言第150章 開戰第126章 六禮第209章 攻城第475章 妹夫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401章 城塌第264章 突襲第231章 勸降第339章 出戰第417章 柤中第22章 交談第52章 歸家第377章 再孕第75章 百石第526章 薄行第352章 尊卑第1章 重生第542章 出兵第340章 部督第316章 禁酒第248章 心絞第296章 捷報第249章 聞訊第279章 連雨第370章 同州第520章 厚禮第467章 射策(中)第295章 召見第95章 別部司馬第317章 祭祖第491章 徐宗第137章 洞房第99章 王彊第10章 劉伯嗣第198章 招降第426章 拔箭第304章 北上第175章 授田第479章 蒼梧第16章 決定
第161章 良法第160章 搶權第337章 同符第135章 歸來第435章 裴司第46章 馬周第11章 帶經耕鋤第172章 出兵第357章 鄧芝第397章 攻城(1)第289章 倒戈第138章 徵辟第75章 百石第374章 圍攻第483章 定議第336章 區景第485章 誓師第516章 夜取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57章 爭執第291章 召見第63章 突襲第445章 薦才第61章 鞭笞第234章 耀功第107章 轟動第534章 歸心第274章 攻城(下)第135章 歸來第20章 南陽來客第37章 邀請第331章 倚仗第276章 張津第507章 占卜第215章 南下第440章 匕見第239章 嚴法第159章 退讓第405章 防疫第437章 薨第187章 袍鎧第217章 牀弩第381章 江陵第527章 有君第126章 六禮第480章 買馬第49章 醫聖第519章 抵達第320章 來投第152章 改名第470章 策論第453章 攔路第461章 守節第137章 洞房第436章 託孤第505章 周鳳第219章 開戰第147章 衡山第282章 建言第150章 開戰第126章 六禮第209章 攻城第475章 妹夫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401章 城塌第264章 突襲第231章 勸降第339章 出戰第417章 柤中第22章 交談第52章 歸家第377章 再孕第75章 百石第526章 薄行第352章 尊卑第1章 重生第542章 出兵第340章 部督第316章 禁酒第248章 心絞第296章 捷報第249章 聞訊第279章 連雨第370章 同州第520章 厚禮第467章 射策(中)第295章 召見第95章 別部司馬第317章 祭祖第491章 徐宗第137章 洞房第99章 王彊第10章 劉伯嗣第198章 招降第426章 拔箭第304章 北上第175章 授田第479章 蒼梧第16章 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