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軍令

第286章 軍令

劉景水軍的出現,立時擊碎了蔡瑁心底僅有的矜持,驚懼之下,發出了全軍撤退的命令。

爲了避免引起敵人注意,蔡瑁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樓船座艦,轉而換乘一艘不甚顯眼的艨艟。

眼見荊州水軍無心應戰,倉皇出逃,劉宗自然不會輕易放任他們離去,此時不趁機擴大戰果,盡力削弱敵人,那就太對不起這樣千載難逢的良機了。

在劉宗的率領下,水軍將士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對逃竄的荊州水軍諸艦展開圍追堵截。

蔡瑁撤退的決定終究還是下晚了,只有約半數的船艦衝破了劉景水軍的包圍網,剩下的船艦皆落入重圍,有些更是連營塢大門都沒出去,全成了甕中之鱉。

倘若陸地上沒有積水,荊州軍將士或許還能棄船上岸,從陸上撤退,可惜耒水北岸同樣遭到洪水淹沒,雖然不像酃縣南郊那般水深數丈,卻也難以通行。

水、陸皆難以脫身,打又打不過對方,無奈之下,荊州軍將士開始成批成批投降。

大局初定,劉宗派劉祝率兵船象徵性的北上追擊逃敵,他則和王彊逐一消滅不肯歸附的敵人,接收束手就擒的降人,自此,水上戰鬥逐漸落下帷幕。

僅僅一個早晨,劉景水軍就獲得了兩場堪稱輝煌的勝利,這兩戰下來,劉景水軍俘獲敵艦過百艘,戰士、棹卒數千人,而己方相比之下,損失卻微乎其微。

營塢內的軍資糧秣頗豐,令劉宗都忍不住眼前一亮,以最快的速度搬空了所有物資,而後與歸來的劉祝部會合,優哉遊哉返回酃縣。

在劉宗眼中,被洪水圍困的荊州軍,就是一塊俎上之肉,想什麼時候宰割,就什麼時候宰割,因此顯得不慌不忙。

由於酃縣城外已是一片澤國,劉宗帶領艦隊直抵酃縣城下。

劉景冒雨迎於城牆之上,他一手拉着劉宗,一手拉着王彊,回到城門樓內,笑着說道:“從兄,子健,此戰你們二人居功至偉,無人能及。”

衆將雖心有不甘,卻也都認同劉景的話,一一向兩人祝賀。

劉宗朗聲笑道:“此戰之所以能大破北軍,皆子健之謀。”

劉宗乃是水軍主帥,論功勞,他必然排第一,誰也爭不過他,根本沒必要往自己身上攬功。

不過讓劉景驚訝的是,劉宗居然會替王彊邀功,這可真是令劉景頗感意外,一直勢如水火的兩人,什麼時候關係這麼好了?不過這卻是劉景樂於看到的,以前他時常爲兩人不睦感到頭疼。

王彊一臉謙虛地道:“司馬過譽了。自古成敗在於決斷,我只是根據以往的經驗給出建議,洪水到底會不會發生,誰也不敢肯定,司馬能夠當機立斷採納我的建議,方纔有此大勝。”

“子健言之有理,《書》雲:‘惟克果斷,乃罔後艱。’”劉景對劉宗不吝誇獎道:“從兄爲人素有決斷,此我亦不及也。”

劉宗笑着搖頭道:“你們再這麼誇下去,我真要把自己當成當世名將了。”

劉景吹捧道:“現在稱從兄爲‘當世名將’雖稍顯過早,但稱爲‘楚之名將’卻不爲過。”

劉祝附和道:“蔡瑁乃荊州名將,卻三番五次敗於司馬之手,司馬確實當得起名將之名。”

聽到劉祝提起蔡瑁,劉宗面色不由一沉,恨聲道:“這次算蔡瑁跑得快,不然讓我抓到,必斷其狗頭,收藏於木盒之中,整日賞玩。”顯然劉宗還在爲蔡瑁之前贈送木盒之舉而耿耿於懷。

劉景失笑道:“從兄開戰以來,於水上四戰四捷,荊州水軍幾遭全滅,蔡瑁望風而逃,即使如此,仍不能令從兄氣消嗎?”

劉宗斬釘截鐵地道:“不斬蔡瑁狗頭,我氣難平。”

劉景緩緩搖頭道:“也不知道經過這一場大敗後,劉荊州還會不會繼續任用蔡瑁爲將。”

劉宗道:“劉景升乃是儒人,不習武事,麾下本就缺少領兵之人,如今喪師數萬,更乏人用,蔡瑁勉強也算一個人才,又是劉景升妻弟,以後說不定會更受重用。”

劉景擊掌而笑道:“若日後由蔡瑁統領北軍,江北之地,豈不是任由我等縱橫馳騁?”

劉宗聽得微微一怔,隨即心裡忍不住感慨道:“仲達果然不是甘居一隅之人。如今尚未據有荊南,就生出窺北之念,其志之宏廣,真非常人也。”

蔡升拍案而起道:“北軍舉兵南下已有兩載,令我荊南之地山田盡蕪,屋宇空寂,百姓流離,此仇不報,枉爲人也。待劉君北伐之日,我願爲前鋒,定將荊南所受之苦,十倍還於江北。”

馬周亦道:“宏超說得對,必須要讓荊北人血債血償。”

劉景搖頭道:“宏超、子謹既然知道荊南百姓遭受的苦難,又怎忍心變本加厲施於他人?”

“這個……”蔡升、馬周被問愣住了,一時間無言以對。

劉景麾下基本都是荊南本地人,過去的活動範圍也僅限於酃縣周邊,是以不用太擔心軍紀問題。不過當他接下來進入高速發展期,乃至跨境作戰,軍紀就會變成一個大問題,他現在這番話,也是提前給衆將打打預防針。

劉景沒有深說,很快就結束了這個話題,而室中的氣氛也隨着話題的轉換重新變得輕鬆起來。

日中,水軍將士飽餐一頓後,準備奔赴最後的戰場,一鼓作氣解決被洪水圍困的荊州軍。

劉景不顧劉宗等人的勸說,執意登艦親往戰場,他給出的理由很充分,要想最大程度招降敵人,他本人不露面怎麼行?

爲此,劉景向全軍將士下達了一個軍令:“敵人凡降者,任何人不得侵害,違令者,斬!”

蔡升本來在和劉祝商量着爲祝阿報仇一事,聽到劉景的命令,兩人頓時感到事情不妙,他們都是跟隨劉景多年的老人,知道劉景軍法嚴格,言出必踐。只希望那人能夠頑抗到底,否則的話他們就不好直接對其出手了。

(本章完)

第213章 女誡第70章 攤牌第288章 義士第52章 歸家第327章 西鄂第90章 朝會第178章 來接第410章 中箭第227章 火攻第179章 到來第305章 內附第83章 預言第488章 柴桑第308章 遺願第259章 送禮第95章 別部司馬第286章 軍令第243章 學官第265章 再勝第328章 許都第104章 軍法第57章 示好第543章 刺孫第270章 醫所第137章 洞房第384章 招攬第441章 大罵第454章 委蛇第285章 敗逃第490章 盡出第195章 韓廣第394章 夜襲第331章 倚仗第333章第97章 目的第334章 洗兵第275章 交趾第397章 攻城(1)第51章 區雄第54章 鄧攸第384章 招攬第6章 葛生第277章 急報第124章 宴會第517章 古樟第87章 請醫第206章 逃亡第220章 拍擊第429章 逆轉第192章 開戰第309章 終抵第164章 動手第220章 拍擊第336章 區景第532章 用意第433章 堅韌第227章 火攻第269章 地突第317章 祭祖第44章 單程第226章 死第380章 津鄉第316章 禁酒第499章 縊殺第188章 三年第476章 冬至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23章 赴任第170章 斬首第319章 還禮第15章 救命恩人第507章 占卜第442章 破局第513章 斬當第195章 韓廣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07章 合兵第65章 後續第281章 面見第444章 東曹掾第43章 荊蠻第67章 掌權第252章 週歲第228章 斬首第87章 請醫第10章 劉伯嗣第165章 猛將第424章 入陣第483章 定議第139章 於徵第151章 全殲第397章 攻城(1)第501章 彭虎第30章 陶觀第192章 開戰第243章 學官第218章 樓船第123章 赴宴第184章 七夕第220章 拍擊
第213章 女誡第70章 攤牌第288章 義士第52章 歸家第327章 西鄂第90章 朝會第178章 來接第410章 中箭第227章 火攻第179章 到來第305章 內附第83章 預言第488章 柴桑第308章 遺願第259章 送禮第95章 別部司馬第286章 軍令第243章 學官第265章 再勝第328章 許都第104章 軍法第57章 示好第543章 刺孫第270章 醫所第137章 洞房第384章 招攬第441章 大罵第454章 委蛇第285章 敗逃第490章 盡出第195章 韓廣第394章 夜襲第331章 倚仗第333章第97章 目的第334章 洗兵第275章 交趾第397章 攻城(1)第51章 區雄第54章 鄧攸第384章 招攬第6章 葛生第277章 急報第124章 宴會第517章 古樟第87章 請醫第206章 逃亡第220章 拍擊第429章 逆轉第192章 開戰第309章 終抵第164章 動手第220章 拍擊第336章 區景第532章 用意第433章 堅韌第227章 火攻第269章 地突第317章 祭祖第44章 單程第226章 死第380章 津鄉第316章 禁酒第499章 縊殺第188章 三年第476章 冬至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23章 赴任第170章 斬首第319章 還禮第15章 救命恩人第507章 占卜第442章 破局第513章 斬當第195章 韓廣第15章 救命恩人第207章 合兵第65章 後續第281章 面見第444章 東曹掾第43章 荊蠻第67章 掌權第252章 週歲第228章 斬首第87章 請醫第10章 劉伯嗣第165章 猛將第424章 入陣第483章 定議第139章 於徵第151章 全殲第397章 攻城(1)第501章 彭虎第30章 陶觀第192章 開戰第243章 學官第218章 樓船第123章 赴宴第184章 七夕第220章 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