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攻城

第209章 攻城

《孫子兵法》在談及攻城前的準備,有言:“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

即建造攻城器械,需要三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然後堆積土山,同樣需要三個月時間。

不過現在已不是七百年前的春秋時代,荊州軍抵達臨湘城下,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攻城前的所有準備。

這還是因爲臨湘乃是堅城之故,否則準備期還會大幅縮短。

九月末的臨湘,可以說是一年當中最好的時節,天氣不再陰雨連綿,秋高氣爽,舒適宜人。

蒯越站在一座高達近十丈的雲車上,居高臨下,俯瞰臨湘城中。雲車即樓車,由於車上高懸望樓,如鳥之巢,又名巢車,乃是專供觀察敵情所用的瞭望車。

雲車之上,除了蒯越,還有一名青年侍立,其年約二十餘歲,身材修長挺拔,一張國字臉,五官頗爲出衆。

他名叫蒯祺,字子壽,乃是蒯越的從子,亦是襄陽中廬蒯氏一族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蒯越對他十分看重,此番跨江南下,令蒯祺侍奉於左右。

蒯越眺望臨湘城頭良久,下令道:“子壽,傳我將令,開始攻城。”

“諾。”蒯祺肅容應道,隨即衝着下方揮舞手中的旗幟。

“咚……”

有若悶雷一般的戰鼓聲驟然響起,瞬間傳遍戰場各個角落。

“咚、咚、咚……”

伴隨着一聲聲鼓響,臨湘城郭東、南兩個方向,數以萬計的荊州軍步卒方陣開始井然有序的向臨湘城下逼近。

位於荊州軍方陣最前方的是數千名弓弩手,其中披甲者不在少數,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壓制臨湘守軍的弓弩遠射,儘量爲後續攻城的同袍創造一個有利環境。

褚方此時站在臨湘東面城牆上,側身倚着女牆,觀察敵陣,其頭戴鐵兜鍪,身着延至膝下,覆蓋全身的魚鱗袍鎧,身形雖不算高大,卻有一股威武的氣質。

隨着荊州軍方陣的步步逼近,褚方命令城上守軍弓弩上弦,他自己亦取下二石重弓,悄然搭上長箭,默默計算距離。

“射……”待荊州軍一進入射程,褚方立刻探身射出手中之箭,數十步轉瞬即至,準確命中走在方陣最前端的持旗之人。

褚方的射擊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數百支弓弩箭矢緊隨其後,如雨點般砸進荊州軍方陣,在密集的方陣人羣中砸出一個個缺口。

由於臨湘守軍居高臨下,因此弓弩射程更遠,荊州軍的弓弩方陣短時間內毫無還手之力。

不過臨湘城牆寬度有限,守軍無法安置太多的弓弩手,樓櫓亦然,是以荊州軍弓弩方陣頂着臨湘守軍的箭雨,快速推進至射程範圍內,在令旗的指揮下,開始準備還擊。

弓、弩列陣射擊,有着異常嚴格的程序,即搭箭、拉弦、放箭三個步驟,所有人必須做到統一行動,不聽命令者,將會被後方的督軍當場斬首,以正軍紀。

數千名荊州軍弓弩手,在令旗的指揮下,經過緊張而又快速的填裝,對準城頭,齊齊攢射。

“嘣”的一聲,數以千計的弓弩箭矢離弦而出,霎時間佈滿整個天空,幾有遮天蔽日之勢。

身處前列的臨湘守軍,第一時間藏身於女牆城垛之下,而後方的守軍,則只能儘可能捲曲身體,高舉大楯遮蔽箭雨的打擊。

並在一起,連成一排的楯棚轉眼間就插滿了箭矢,期間不斷有箭矢從縫隙飛入,射中守軍。

就在守軍尚未從第一輪打擊中回過神來,荊州弓弩的第二輪箭雨又接踵而至。

荊州軍的弓弩方陣密度遠非城牆上、樓櫓內的臨湘守軍可比,從他們發起進攻的那一刻起,就一舉壓制住了臨湘守軍。

臨湘守軍沒有能力與荊州軍拉開對戰,只能依靠樓櫓、女牆的掩護,尋找空隙反擊敵人。

荊州軍的弓弩方陣成功壓制住臨湘守軍後,井闌、雲梯、衝車等攻城器械開始緩緩駛出方陣,直衝臨湘城下。

數十架與臨湘城牆齊高的井闌可謂是攻城器械中的先鋒,大批身披襦鎧的弓弩手站在上面,配合地上的弓弩方陣,對臨湘城上的守軍展開猛烈攻擊。

井闌之後,是爲數衆多的雲梯,而一批批手持刀楯、矛楯的精銳甲士,則排成一列列縱隊,緊隨雲梯後面。攻城之所以要排成縱隊,除了利用率更高,也是爲了減少城上敵軍的打擊面。

在弓弩方陣及井闌的掩護下,數十架雲梯陸續抵達臨湘城下。

“放火箭、快放火箭,射井闌……”褚方揮舞大戟吼道。由於井闌高度與城牆等齊,上面的弓弩手可以毫無阻礙的攻擊守軍,距離越近,對他們的威脅就越大,接戰前必須先將井闌毀去。

井闌目標大,移動遲緩,最是怕火。臨湘守軍提前準備了浸泡於油脂中的布料,纏於箭身,點燃後射向井闌,不一刻便引燃了十餘座井闌,其上弓弩手難以躲避,亦被延燒,或是活活燒死,或是跳下摔死,慘不忍睹。

與此同時,荊州軍也沒閒着,一隊隊甲士,沿着搭建好的雲梯攀爬而上,衝擊臨湘城牆。

自古軍旅之中,先登陷陣,最是危險,所謂先登,便是先於衆人而登,非勇士不能擔此重任,有些時候甚至需要在軍中以重金招募。荊州軍的先登亦不例外,都是軍中精挑細選的健者。

他們身披重鎧,手持刀矛,冒着密集如雨的矢石,心存必死之念衝上城頭,與臨湘守軍展開激烈廝殺。

褚方並沒有自恃勇武,而下場與荊州軍先登搏殺,他已經不是過去那個一營之將了,他現在是督諸營兵的臨湘守軍主帥,手中可供他驅使的兵力超過萬人,個人勇武已然微不足道。

他武藝超羣,勇冠三軍,可是就算讓他放開了拼命殺,一場戰鬥下來,最多也就能斬首個十級八級,對於戰局毫無幫助,更有受傷乃至戰死的風險。而他坐鎮中軍指揮,取得的效果將會是親自衝鋒陷陣的無數倍。

當然了,世事無絕對,這裡指的是開戰初始階段,一旦臨湘城牆防線支撐不住,搖搖欲墜時,他就必須站出來身先士卒了,這樣做能極大提升己方的士氣,令防線重新變得穩固。

東面戰場如火如荼,南面亦不遑多讓,城頭上,雙方士卒犬牙交錯,到處都是喊殺聲、吼叫聲、慘嚎聲,久久盤旋於上空。

別部司馬霍篤處於荊州步軍方陣中,觀望遠方臨湘城頭的戰況。他是南郡枝江人,出身地方豪族,少年時代以遊俠著名,前些年地方不寧,宗賊橫行,他憑藉着自己的威望與勢力,於鄉里合部曲數百人,保衛家鄉。

劉表單騎入荊州,大發印綬,招募豪傑,霍篤亦被任命爲別部司馬,率部曲留駐枝江。

此次劉表興兵荊南,由於缺少兵力,幾乎所有地方勢力都接到了徵召命令,霍篤也不例外。

劉表此舉可謂是一箭雙鵰,既增加了己方兵力,又削弱了地方勢力,霍篤等豪強都知道劉表心裡的打算,卻沒有一人敢反抗。

劉表如今大勢已成,整個荊州,怕是隻有張羨敢反抗他了。

霍篤扭頭對身旁一名容貌相似的青年嘆道:“阿弟,看來我們短時間內很難回到家鄉了。”

青年是其同胞兄弟,名叫霍峻,他雖然才弱冠出頭,爲人卻沉穩果敢,亦有韜略,霍篤一直認爲弟弟的才能在自己之上。

霍峻年輕的臉上眉頭微皺,道:“這不是顯而易見嗎。整整一個月了,連臨湘外圍的北津水城都沒能打下來,想要短時間內攻克臨湘,無異於癡人說夢。”

霍篤隱隱擔憂道:“一開始,蒯長史爲了穩住我等,肯定不會派我等攻打臨湘,不過時間一久,就不好說了。”

霍峻一陣沉默,兄長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他們都屬於地方私人部曲,披甲者寥寥無幾,若是被蒯越驅趕上前線,蟻附攻城,以他們麾下那點人馬,恐怕不出幾天就會死傷殆盡。

荊州軍自日出開始發起進攻,一直持續到黃昏之時,整整一天時間,幾乎片刻都沒有停歇,而付出的代價也極爲驚人,戰死者超過五百人,傷者亦不在少數。

如果一直按照這樣的強度進行下去,可能不出十天,霍篤的擔憂就要成真了,所有地方豪強都會因荊州軍兵力變得捉襟見肘,而被蒯越強行拉上戰場。

所幸猛攻三日後,蒯越終於接受了臨湘難以卒下的現實,放緩了進攻的腳步,甚至隨着時間的推移,戰鬥烈度不斷下降。

等到時間進入到十二月,天氣逐漸變得惡劣,蒯越徹底放棄了攻城,而改爲以圍困爲主。

荊州軍唯一的好消息是,在經過三個月的不懈努力,蔡瑁率衆攻下了臨湘西北的北津水城,總算掃清了臨湘的外圍,將其徹底變成一座孤城。

爲此,蔡瑁在蒯越面前,頗顯志得意滿,並生出南下之意。

(本章完)

第295章 召見第10章 劉伯嗣第127章 襦鎧第278章 射中第441章 大罵第262章 水戰(上)第377章 再孕第48章 取字第264章 突襲第68章 俠客行第351章 班底第81章 必須死第518章 海昏第170章 斬首第130章 親迎第286章 軍令第533章 勸止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291章 召見第76章 新左史第483章 定議第525章 劉曄第386章 面曹第167章 收穫第6章 葛生第494章 戰臨第534章 歸心第184章 七夕第313章 隆中第432章 獻計 (2)第101章 招撫第332章 徐庶第319章 還禮第117章 清茶第444章 東曹掾第421章 三英第182章 慈幼第132章 同席第487章 盛匡第163章 解土第1章 重生第195章 韓廣第107章 轟動第251章 入主第278章 射中第541章 有望第286章 軍令第135章 歸來第356章 請婚第44章 單程第66章 徙邊第67章 掌權第164章 動手第448章 下馬威第240章 說和第360章 獻計第528章 惡氣第411章 不義第61章 鞭笞第62章 拔刃第501章 彭虎第129章 雙戟第455章 投降第219章 開戰第140章 二年第270章 醫所第469章 重法第64章 擒獲第462章 郊迎第440章 匕見第148章 警鼓第382章 西進第494章 戰臨第120章 茂才第167章 收穫第254章 突圍第507章 占卜第541章 有望第169章 奔襲第231章 勸降第187章 袍鎧第321章 瀏陽第197章 喜事第308章 遺願第389章 戰死第125章 新野第433章 堅韌第364章 使者第374章 圍攻第1章 重生第121章 王粲第133章 鄧芝第163章 解土第4章 賴慈第181章 棄嬰第128章 甘寧第113章 啓程第264章 突襲第274章 攻城(下)第203章 魄力
第295章 召見第10章 劉伯嗣第127章 襦鎧第278章 射中第441章 大罵第262章 水戰(上)第377章 再孕第48章 取字第264章 突襲第68章 俠客行第351章 班底第81章 必須死第518章 海昏第170章 斬首第130章 親迎第286章 軍令第533章 勸止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291章 召見第76章 新左史第483章 定議第525章 劉曄第386章 面曹第167章 收穫第6章 葛生第494章 戰臨第534章 歸心第184章 七夕第313章 隆中第432章 獻計 (2)第101章 招撫第332章 徐庶第319章 還禮第117章 清茶第444章 東曹掾第421章 三英第182章 慈幼第132章 同席第487章 盛匡第163章 解土第1章 重生第195章 韓廣第107章 轟動第251章 入主第278章 射中第541章 有望第286章 軍令第135章 歸來第356章 請婚第44章 單程第66章 徙邊第67章 掌權第164章 動手第448章 下馬威第240章 說和第360章 獻計第528章 惡氣第411章 不義第61章 鞭笞第62章 拔刃第501章 彭虎第129章 雙戟第455章 投降第219章 開戰第140章 二年第270章 醫所第469章 重法第64章 擒獲第462章 郊迎第440章 匕見第148章 警鼓第382章 西進第494章 戰臨第120章 茂才第167章 收穫第254章 突圍第507章 占卜第541章 有望第169章 奔襲第231章 勸降第187章 袍鎧第321章 瀏陽第197章 喜事第308章 遺願第389章 戰死第125章 新野第433章 堅韌第364章 使者第374章 圍攻第1章 重生第121章 王粲第133章 鄧芝第163章 解土第4章 賴慈第181章 棄嬰第128章 甘寧第113章 啓程第264章 突襲第274章 攻城(下)第203章 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