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未婚妻

第21章 未婚妻

漢代以前,結婚儀式並不熱鬧,《禮記》曰:“婚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婚禮不賀,人之序也。”

人們固守周禮,不奏樂、不慶賀,直到漢初仍是如此。然而婚姻終究是“大吉也,非常之吉也”的喜事,隨着大漢承平百年,世間風氣大變,人們安於享樂,“婚禮不慶”不僅名存實亡,更加發展出了與周禮完全相反的極端情況:

“今嫁娶之初,男女無別,反以爲榮。”

“今嫁娶之會,錘杖以督之戲謔。”

泰山太守應劭所作《風俗通》就記載了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汝南張妙參加杜士的婚禮,“酒後相戲,縛杜士,捶二十,又懸足指,士遂至死。”新郎婚禮當日慘死,紅事變成白事,喜事變成悲劇。

桓家三子桓纂與臨湘大族王氏女郎,便在這種充滿熱烈、喜氣、吉祥,甚至是略顯嬉鬧的氣氛下完成了婚禮。

午後,劉景、劉蟠從桓家府邸出來,後者休沐了六天,明日便要回曹治事,索性不再還家,劉景唯有獨自乘車返回龍丘。

天黑前順利到家,劉景下車後,發現自家大槐樹下坐着兩個面孔陌生的人,二人見到他,起身長長一揖,其中爲首的中年男子開口說道:“小人鄭當,拜見劉郎君。近兩載未見,不知劉郎君還記不記得小人?”

鄭當一邊躬身行禮,一邊暗暗打量劉景,相比於兩年前,劉景五官總體變化不大,只是更成熟了一些,但氣質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如今他已徹底褪去少年人的輕浮之氣,背脊挺直,目光明澈,從容自信,風儀氣度之佳,即使放眼冠蓋如雲、才俊輩出的南陽郡,也少有人及。

劉景仔細辨認一番,說道:“你是……你是鄧家的鄭監?”

“正是小人,郎君真是好記性。”鄭當又說道:“小人此番前來,一是代我家主人奔君兄之喪,二是替我家女郎送一封信給劉郎君。”

劉景心跳霎時快了幾拍,鄧氏女郎名叫鄧瑗,字少君,是劉景的未婚之妻,兩人乃是指腹爲婚。

指腹婚最早始於光武帝劉秀,當年其麾下大將賈復以作戰勇猛著稱,一次重傷垂死,劉秀爲安其心,當衆宣稱“聞其婦有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不令其憂妻子也。”這便是指腹婚的由來。

劉景幼時聰明可愛,恰逢鄧攸妻子有孕,鄧攸便和劉景之父劉尚開玩笑說:“若生女,當嫁作劉家婦。”

不想鄧攸竟一語成箴,隨着鄧瑗的降生,兩家就此訂下婚約。

劉景七歲父親去世,離京還鄉,記憶已然模糊,只隱約記得鄧瑗是一個沉靜聰慧的女童。

兩人再次見面,已經是八年之後,前身負笈遊學襄陽,而襄陽距離新野不過二百里,前身自然要登門拜訪。

鄧瑗比前身小兩歲,其時年芳十三,秀髮覆額,體質修長,娟好如同玉人。

鄧瑗非但容貌美麗,且才氣逼人,兩人談起五經要義、史集典故,前身發覺自己的學問居然還不如面前的小丫頭,自尊心受到了嚴重打擊,心中既慚愧又羞惱,偏偏還要故作鎮定,更聞鄧氏子弟背後奚落嘲諷,悲憤之下,負氣而走。

最後一次見面,則是在今年年初,前身只敢在淯水河畔遠遠望鄧瑗一眼。

彼時剛剛及笄的鄧瑗已是南陽遠近聞名的女郎,有絕世之姿,其臨河而立,耳聆淙淙、目眺波瀾,衣袂迎風拂揚,軒軒然若霞舉,宛若神女。

前身內心不禁自慚形穢,認爲自己沒有一點配得上她,連上前相見的勇氣都失去了。

“足下請隨我來。”劉景平復心情,邀鄭當去室中敘話。

二人落座後,劉景並沒有立刻看信,將信暫時放到一邊,詢問鄭當是何時到達的長沙。

“日落前才至貴邸。”鄭當答道。劉景不看信,而是先與他寒暄的舉動,令他心情舒暢,對劉景印象更好了。

“足下可曾用過餐飯?”

“多謝郎君記掛,已經食過晚飯了。”

劉景頷首,繼而感慨道:“不知不覺已經兩年了——鄧君的身體一向還好麼?”

鄭當回道:“主人今已年過五旬,身體雖然大不如前,倒也沒生過什麼大病。只是前些時候突然聽聞劉郎君兄長劉伯明病故的消息,常常爲此感到傷懷,君父壯年而逝,已經叫人無比痛惜,沒想到君兄年紀輕輕亦遭厄難。”

劉景嘆息道:“兄喪這等大事,本應由我親自登門告知鄧君。當時乍聞兄長噩耗,心中失了方寸——足下請代我向鄧君致歉。”

“諾。”

隨着二人交流的深入,劉景言談舉止,令鄭當心中不禁生出如沐春風之感。再聯想之前聽到的種種傳聞,鄭當隱隱意識到,主人鄧攸的目的,怕是要落空了。

至少,鄭當現在心中的天平已經開始慢慢向劉景一側傾斜。

不過最終做決定的是主人鄧攸,他要做的是返回南陽後,儘可能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如實稟報鄧攸,相信以主人的智慧,絕對會慎重考慮。

其實劉景並沒有刻意討好鄭當,只是他的靈魂畢竟來自於現代社會,待人接物有別於古人,鄭當雖是鄧氏的大管事,依然沒有擺脫下人的地位,被劉景平等對待,自是會感到無比受用。

話談得差不多了,劉景示意鄭當“稍待”,藉着燈火,緩緩打開鄧瑗之信。

信上通篇皆作八分書,字體婉約,筆勢圓潤,輕而不浮,柔中帶剛,書法造詣很高。

鄧瑗書信開端即雲:“四月八日,瑗頓首頓首。”

劉景不由啞然失笑。漢世女子寫信,一般自稱姓氏,如鄧氏,只有男子纔會直接稱名。鄧瑗不拘俗禮,自稱名瑗,一位灑脫自信的仕女形象躍然紙上。

難怪前身被打擊得體無完膚,這樣一位未婚妻絕非一般人所能駕馭。

“歲月易得,二載不見,君尚安否?近聞君兄病逝,心下悽然……”

開篇簡單的問候過後,鄧瑗文筆似化爲娟娟細語,訴說對劉景兄長劉遠去世的惋惜,並勸慰劉景節哀順變、保重身體,希望他能夠儘快從悲傷中走出,像一名大丈夫一樣肩負起家庭重擔。

“君父與家父,同殿爲臣,志趣相投,爲莫逆之交,遂指腹爲婚……”

信至中篇,鄧瑗筆鋒一轉,並沒有任何避諱,直接提到了兩人的婚約,而且出乎劉景預料的是,她要嫁入劉家之心極爲堅決。

兩人長大後僅相處了短短一日時間,並且他表現得十分糟糕,要說鄧瑗對他一見鍾情,純屬無稽之談,就算對方拒絕婚約,他也不覺意外。

況且鄭當這次來,“丈人”鄧攸卻是沒有半分表示,顯然心裡對他不是很滿意,兩相比較,鄧瑗的堅持就顯得尤爲珍貴了。

“荀子曰:‘學不可以已。’學業精於勤,荒於嬉……”

信的最後,鄧瑗引用荀子之言,如同真正的妻子一般殷殷規勸劉景,讓他不要因返鄉而心生懈怠,即使不能重回襄陽繼續求學,也要在家用心讀書,以他的家世,只要肯付出努力,日後必會受到州郡的賞識,到那時他們就可以成親了。

劉景能夠看出鄧瑗這段話用詞上顯得格外小心謹慎,既要達到勸導劉景的目的,又要顧及未婚夫的自尊,想必她一定費了不少心思吧。

“真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啊!”劉景讀完信,心中不由感嘆道。

(本章完)

第327章 西鄂第160章 搶權第98章 高利貸第1章 重生第383章 李嚴第103章 營壘第274章 攻城(下)第440章 匕見第346章 青綬第89章 桃板第258章第466章 射策(上)第344章 中箭第367章 跛馬第395章 悲涼第170章 斬首第70章 攤牌第225章 勇悍第186章 八月第84章 魚梁洲第362章 臨衝第187章 袍鎧第323章 爲壽第435章 裴司第405章 防疫第367章 跛馬第401章 城塌第535章 人望第105章 八陣第491章 徐宗第160章 搶權第327章 西鄂第206章 逃亡第413章 潘濬第307章 談判第129章 雙戟第117章 清茶第110章 主簿第242章 三爵第185章 許願第455章 投降第380章 津鄉第538章 董和第483章 定議第418章 預備第423章 戰死第484章 丹陽第478章 黃鐘第317章 祭祖第521章 傾出第134章 流淚第248章 心絞第136章 婚宴第134章 流淚第446章 入城第159章 退讓第88章 臘月第338章 烏滸第327章 西鄂第431章 獻計第483章 定議第225章 勇悍第446章 入城第25章 吏舍第269章 地突第413章 潘濬第157章 仁和第178章 來接第541章 有望第404章 赴死第416章 暢談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99章 王彊第154章 縣舍第1章 重生第296章 捷報第76章 新左史第132章 同席第541章 有望第68章 俠客行第86章 醉鄉居第164章 動手第447章 高義第383章 李嚴第85章 囚徒第105章 八陣第239章 嚴法第493章 猝遇第65章 後續第328章 許都第187章 袍鎧第296章 捷報第479章 蒼梧第209章 攻城第64章 擒獲第401章 城塌第86章 醉鄉居第246章 名字第198章 招降
第327章 西鄂第160章 搶權第98章 高利貸第1章 重生第383章 李嚴第103章 營壘第274章 攻城(下)第440章 匕見第346章 青綬第89章 桃板第258章第466章 射策(上)第344章 中箭第367章 跛馬第395章 悲涼第170章 斬首第70章 攤牌第225章 勇悍第186章 八月第84章 魚梁洲第362章 臨衝第187章 袍鎧第323章 爲壽第435章 裴司第405章 防疫第367章 跛馬第401章 城塌第535章 人望第105章 八陣第491章 徐宗第160章 搶權第327章 西鄂第206章 逃亡第413章 潘濬第307章 談判第129章 雙戟第117章 清茶第110章 主簿第242章 三爵第185章 許願第455章 投降第380章 津鄉第538章 董和第483章 定議第418章 預備第423章 戰死第484章 丹陽第478章 黃鐘第317章 祭祖第521章 傾出第134章 流淚第248章 心絞第136章 婚宴第134章 流淚第446章 入城第159章 退讓第88章 臘月第338章 烏滸第327章 西鄂第431章 獻計第483章 定議第225章 勇悍第446章 入城第25章 吏舍第269章 地突第413章 潘濬第157章 仁和第178章 來接第541章 有望第404章 赴死第416章 暢談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99章 王彊第154章 縣舍第1章 重生第296章 捷報第76章 新左史第132章 同席第541章 有望第68章 俠客行第86章 醉鄉居第164章 動手第447章 高義第383章 李嚴第85章 囚徒第105章 八陣第239章 嚴法第493章 猝遇第65章 後續第328章 許都第187章 袍鎧第296章 捷報第479章 蒼梧第209章 攻城第64章 擒獲第401章 城塌第86章 醉鄉居第246章 名字第198章 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