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心意

第312章 心意

蒯良的話一點沒錯,南征軍主要是以南郡、章陵、南陽三郡組建,其中又以南郡爲最,目前只有襄陽及防備劉璋的巫縣尚有駐軍,其他地方再無可用之兵。

江夏郡的情況未必比南郡強出多少,去年末孫策進伐江夏,上表稱:“獲黃祖妻息男女七人,斬劉虎、韓晞以下二萬餘級,赴水溺者一萬餘口,船六千餘艘。”當然了,破賊文書,舊以一爲十,孫策無疑誇大了自己的戰功,可江夏也確實精銳盡喪,元氣大傷。此時讓黃祖派兵增援巴丘,不免有些強人所難。

而荊南的武陵郡本就漢少蠻多,之前已派遣三千漢兵隨軍征戰,再抽調兵力,少了無濟於事,多了連自身亦會出現不穩。

總之,目前劉表已是無兵可派,強制調兵,必會引發連鎖反應,甚至可能危及自己的統治。

可如果就此放棄巴丘,讓劉景小生得志,劉表又頗不甘心。

然則再不甘心又能如何?

他現在需要擔心的,是南征失敗的消息傳出後,曹操正在忙於應對袁紹,或許無暇南顧,但江東孫氏、巴蜀劉璋呢?他們會不會由此生出覬覦之心?

劉表沉默良久,嘆道:“告訴蔡德珪,孤已無兵可派,其能守則守,不能守便退回江北。”劉表雖是這麼說,可蔡瑁倘若真的輕易放棄巴丘,其必追述其前時連戰連敗之罪,重重懲之。

龐季道:“將軍,劉仲達此番賴天時相助,方纔僥倖獲勝,今雖得志,實力卻有限。且其僅是張羨僞舉零陵太守,‘名不正,言不順’,何以統領三郡?

張羨舉三郡而叛,犯上作亂,其子張懌繼之,將軍屠臨湘、擒張懌,但囚禁而已,未曾殺戮,可謂仁矣。下吏素聞張懌與劉景不睦,不若將張懌放歸南方,使二人相鬥。待時機成熟,將軍再興大軍,荊南一舉可定也。”

龐季的這番建言,令室中衆人眼前皆是一亮,雖然張懌必然鬥不過劉景,可只要能夠給後者添亂就行了,此事對他們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爲呢?

劉先、蒯良、劉琦幾人先後表示贊同,劉表也認爲此計可行,說道:“先將張懌移除牢獄,暫時安置於都亭之中,待過幾日,孤親自接見。”

“諾。”

不久,醫曹幾位良醫趕到,衆吏不敢繼續打擾,齊齊告退。

衆吏離開後,室中僅剩劉表、劉琦父子及醫者,劉表不再強撐,氣色頓時大衰,身心萎靡。

“大人……”劉琦大驚失色道。

劉表無力地擺了擺手,說道:“爲父沒事,不必緊張。”

爲劉表看病的幾位醫者,皆爲州中良醫,他們在仔細檢查了劉表的身體後,得出了一致的結論,爲首者代表其他醫者說道:“使君心肺本就有疾,今日乍聞噩耗,氣急攻心,才導致嘔血,我等開幾副湯藥,使君每日按時服用,身體當可無大礙。”

未等劉表、劉琦鬆一口氣,便聽醫者又道:“不過……使君心肺之疾,目前藥石難以徹底根除,只能平日多加養護。再有,使君日後切不可像今天這般大動肝火,否則身體必爲所累,到時候藥石多半亦無用矣。”

劉表嘆道:“孤亦不想激憤滿胸,國家多難,如之奈何?”

醫者勸道:“使君安危,關乎荊楚萬民,非一人之事,望使君能保重身體,使百姓安心。”

劉表聽得心有觸動,輕輕點頭道:“卿之言,孤記下了。”

衆醫告退後,劉表拉住劉琦的手,說道:“伯瑋,此番喪軍數萬,諸將凋零,蔡德珪亦難堪大用,爲父環顧左右,竟找不出一個可以坐鎮南方的人……”

劉琦聽出父親想讓自己接手南方,他雖心有不願,可眼下從兄劉虎、從弟劉磐相繼戰死,父親除了自己,還能依靠誰呢?

劉琦主動開口道:“兒願爲大人分憂,親自南下江陵,整合諸軍,南御劉景、西備劉璋,使大人不以西、南爲憂。”

“真我佳兒也。”劉表面上露出欣慰之色,拍了拍長子的手,說道:“爲父表你爲南郡太守,即日率兵前往江陵。”

“諾。”劉琦領命道。

…………

南征大軍全軍覆沒,蒯越自刎而死的消息,如同驚濤駭浪一般,瞬間便席捲了整個襄陽。

去年蔡瑁水軍大敗,死傷萬計,就已經在襄陽引起了強烈的大地震,而今南征大軍竟然全軍覆沒,造成的轟動可想而知。上至官吏,下至小民,莫不議論紛紛。

與劉景關係密切的潘濬毫無疑問再次成爲了衆人的焦點。好不容易捱到下職,潘濬不敢再回吏舍,立刻告假歸家,並閉門謝客,告誡門僕,誰也不見。

不過這個誰也不見也是相對而言,王粲就暢通無阻的走進潘家,見到了坐在書室,心緒不寧的潘濬。

王粲身體瘦弱矮小,偏偏穿着寬大的褒衣,顯得頗爲滑稽,然而他卻神色從容,氣質翩然。

王粲笑道:“承明,我就猜你一定會躲回家中,是以直奔你家而來,果然被我猜對了。”

潘濬起身相迎,苦笑道:“若是留在吏舍,只怕難有片刻安寧,唯有回家中暫避紛擾。”

王粲落座後擊掌讚道:“劉仲達以一縣之地,而覆一國之軍,雖古之田單,何以過之?”

王粲現在雖然依附於劉表,但馬援曾有言:“亂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矣。”劉表以刀筆吏視之,王粲自然也對他沒什麼忠心可言。甚至看到劉表倒黴,王粲心裡油然生出一絲快意。

潘濬見王粲容顏喜悅,倒也稍稍能夠理解對方的心情,王粲十來歲便名動長安,被大儒蔡邕譽爲“有異才”,聞其登門拜訪,倒履相迎,禮之甚重。而就是這樣一位大才,劉表卻不肯重用,只讓他寫些文賦以娛人。換成是潘濬,他也會心懷不滿。

潘濬感嘆道:“劉仲達少年時,僅是中人之姿,並沒有顯露特殊之處,待其年長,竟然百家博覽,政事文辯,用兵韜略,楚國無匹,真乃有世祖之風!”

世祖光武早時亦未顯露過人之處,一度埋首田間,操弄鋤禾,常常被其兄劉縯取笑胸無大志,就像高祖的二兄劉仲一樣沒出息。結果沒過幾年,光武乘勢一朝而起,十數年間即掃平天下,囊括四海,中興漢室。

王粲笑道:“今劉仲達一戰定鼎三郡,據有江南,憑江自恃,劉牧已無能爲也。承明,你和劉仲達既是同門,又是知己,你若南下投奔劉仲達,必受其重用,豈不好過在此碌碌無爲?”

潘濬聞言一陣默然,王粲可謂一語中的,說中了他的心事。

他是荊南武陵郡人,爲此還曾設想幫助劉景奪取武陵郡,拔除劉表在大江以南的最後一顆釘子,使劉景全據荊南四郡之地。

但他並非沒有顧慮,王粲說他在襄陽碌碌無爲,乃是誇張之言。事實上他頗受劉表重用,二十餘歲就已是州部從事了。

因此,他若是背叛劉表,投敵南方,必定會背上罵名。

不過潘濬雖有疑慮,仍然決定投奔劉景,原因很簡單,他在劉表帳下,三五年都未必能夠成爲一縣之長,而若投奔劉景,馬上就能成爲百里之宰,三五年後,未嘗不能坐到太守之位。相信任何人都該知道如何選擇。

當然了,如今正處在風口浪尖上,潘濬絕不會輕舉妄動,待過幾個月,局勢逐漸平穩下來,他再找機會以疾辭職“返鄉”。

潘濬相信王粲不會出賣自己,可爲了小心起見,並未向他吐露心聲,說道:“在下雖與劉仲達有舊,然使君亦待我不薄,我現在心亂如麻,難下決定。”

王粲是何等聰明之人,一眼就看穿了潘濬的心思,笑着搖頭道:“承明之言,多有不實。”

潘濬面不改色地回道:“王君的指責,在下不敢認。”

王粲笑而不語,卻也不再逼他,正所謂禍從口出,當前敏感時期,謹慎一點沒什麼不對。

潘濬反問道:“不知王君可否想過南下?之前劉仲達與我通信,常常讚歎王君有王佐之才,亦惋惜王君不受重用,只恨自己官職低微,難於共事。王君若願赴江南,劉仲達必禮重之至。”

王粲不由失笑道:“承明還說自己心意未定,這還沒投奔劉仲達,就開始迫不及待爲他招攬我,承明不嫌操之過急嗎?”

接着王粲搖頭婉拒了潘濬的招攬,道:“荊南乃下溼之地,自古瘴氣滋生,丈夫早夭,我從小身體孱弱,前往長沙,恐怕用不了幾個月便會一命嗚呼。”

潘濬嘆息道:“王君有王佐之才,本該輔佐明君,匡扶天下,如今卻困頓沔南,志向難伸,真是令人痛惜。”

王粲嘿然無語,他雖不得重用,但襄陽好歹也是亂世的一方淨土。眼下北方局勢混亂,南方瘴疫橫行,皆非善地,他現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劉景早日北上。

(本章完)

第479章 蒼梧第232章 負傷第260章第451章 水鏡第440章 匕見第28章 暢談第484章 丹陽第93章 墓祭第433章 堅韌第78章 曬書第515章 不忠第474章 柤中第332章 徐庶第204章 曲轅第290章 可惜第460章 趙戩第192章 開戰第317章 祭祖第189章 噩耗第507章 占卜第125章 新野第393章 破城第41章 吟詩第284章 澤國第141章 酃縣第320章 來投第271章 火攻第196章 招攬第359章 八月第352章 尊卑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9章 醫聖第306章 遣使第360章 獻計第11章 帶經耕鋤第454章 委蛇第478章 黃鐘第494章 戰臨第295章 召見第150章 開戰第253章 戰死第8章 腫足第491章 徐宗第253章 戰死第325章 泉陵第410章 中箭第128章 甘寧第162章 免役第155章 拜訪第394章 夜襲第386章 面曹第467章 射策(中)第135章 歸來第227章 火攻第205章 失望第110章 主簿第248章 心絞第381章 江陵第31章 蔡升第483章 定議第483章 定議第145章 離開第284章 澤國第376章 出征第458章 斬羽第539章 所求第425章 中箭第263章 水戰(下)第231章 勸降第352章 尊卑第321章 瀏陽第102章 劉修第70章 攤牌第380章 津鄉第147章 衡山第413章 潘濬第125章 新野第256章 說客第180章 回鄉第542章 出兵第350章 歸來第213章 女誡第315章 甘寧第199章 撤離第52章 歸家第14章 市井第247章 病逝第68章 俠客行第259章 送禮第496章 鐵壁第254章 突圍第127章 襦鎧第125章 新野第295章 召見第6章 葛生第191章 計議第141章 酃縣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218章 樓船第174章 滅族
第479章 蒼梧第232章 負傷第260章第451章 水鏡第440章 匕見第28章 暢談第484章 丹陽第93章 墓祭第433章 堅韌第78章 曬書第515章 不忠第474章 柤中第332章 徐庶第204章 曲轅第290章 可惜第460章 趙戩第192章 開戰第317章 祭祖第189章 噩耗第507章 占卜第125章 新野第393章 破城第41章 吟詩第284章 澤國第141章 酃縣第320章 來投第271章 火攻第196章 招攬第359章 八月第352章 尊卑第95章 別部司馬第49章 醫聖第306章 遣使第360章 獻計第11章 帶經耕鋤第454章 委蛇第478章 黃鐘第494章 戰臨第295章 召見第150章 開戰第253章 戰死第8章 腫足第491章 徐宗第253章 戰死第325章 泉陵第410章 中箭第128章 甘寧第162章 免役第155章 拜訪第394章 夜襲第386章 面曹第467章 射策(中)第135章 歸來第227章 火攻第205章 失望第110章 主簿第248章 心絞第381章 江陵第31章 蔡升第483章 定議第483章 定議第145章 離開第284章 澤國第376章 出征第458章 斬羽第539章 所求第425章 中箭第263章 水戰(下)第231章 勸降第352章 尊卑第321章 瀏陽第102章 劉修第70章 攤牌第380章 津鄉第147章 衡山第413章 潘濬第125章 新野第256章 說客第180章 回鄉第542章 出兵第350章 歸來第213章 女誡第315章 甘寧第199章 撤離第52章 歸家第14章 市井第247章 病逝第68章 俠客行第259章 送禮第496章 鐵壁第254章 突圍第127章 襦鎧第125章 新野第295章 召見第6章 葛生第191章 計議第141章 酃縣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218章 樓船第174章 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