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澤國

第284章 澤國

“北軍完了……”望着蜂擁逃入新營地的荊州軍士卒,宋麟不禁感慨道。他三天前趕赴酃縣面見劉景,僅僅待了一個晚上,次日就匆匆趕回來了,畢竟他並非無名小卒,如果長時間不露面,必然會引起荊州軍的懷疑。

區雄對此深以爲然,荊州軍確實完了。其身高六尺六寸,膝蓋以下,皆沒入水中。新營地地勢甚高,尚且積水數尺,荊州軍營地那邊水深怕是得有數丈了。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荊州軍敗局已定,如果他們的水軍接下來能夠頂住劉景水軍的進攻,或許還有機會拔出餘衆,退回臨湘。如果頂不住劉景水軍,全軍覆沒就是他們唯一的結局。

區雄非常慶幸自己之前當機立斷,做出投靠劉景的決定,倘若他當時稍有遲疑,未能下定決心,今日再想投靠,劉景也未必會接受了。

“不過……”區雄微微眯起眼睛,他之所以敢投靠劉景,除了劉景有容人之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自信自己對劉景有着莫大的幫助,甚至有機會左右戰場勝負。

然而由於這場意外的洪水,他還沒來得及展現自己的價值,劉景就已然勝利在望,總不好就這麼空着手去見劉景吧?

就在區雄心裡盤算着該給劉景準備什麼“見面禮物”時,其眼簾內忽然浮現出劉磐的身影。

相比於身受重傷,行動不便的蒯越,劉磐反應就要快多了,當洪水來臨的那一刻,他意識到這等天災絕非人力所能抵抗,當即便拋棄了蒯越及全軍將士,帶着數百部曲一路退入新營地。

劉磐的選擇無疑是理智而又正確的,如今新營地中不僅有數千步騎兵,兩萬民夫,軍中大部分軍資糧秣也都轉移到了這裡。

只要劉磐順利接管新營地,便足以從容面對天災人禍,安心等待己方水軍的救援。

劉磐成功脫險後,心有餘悸的回頭看了一眼後方迅速漫延的洪水,以及在水中掙扎的士卒,這樣的場面他將銘記一輩子。

新營地的看守是督軍從事鄧方,他率領諸將迎接劉磐時,卻未看到蒯越的身影,急問劉磐道:“劉中郎,怎麼不見長史?他沒有跟你一起逃出來嗎?”

劉磐被問得一臉尷尬,回道:“當時洪水來勢甚急,營中一片混亂,將士爭相逃命,我亦被部曲裹挾而走,是以未見長史。”

鄧方也不好對劉磐橫加指責,天災降臨,自己都未必顧得上,更何況他人呢?面露擔憂道:“長史有傷在身,面對洶涌而至的大洪水,將何以自存?”

“長史吉人天相,一定能得脫大難。”劉磐這番話說得連他自己都不信,毫無說服力可言。

鄧方心中一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他不再糾纏這個話題,轉而和劉磐道:“也不知水軍營塢那裡情況怎麼樣了。”

他說的是駐紮在湘水西岸,護衛大軍側翼的水軍營塢。

劉磐皺起眉頭道:“那座營塢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大軍不受水上騷擾,前後只花了數日就建成了,遠談不上有多堅固,以這洪水來勢之兇猛,情況恐怕不容樂觀。更何況,天亮之後,劉景水軍定會趁人之危,只希望軍師能夠儘快率兵船南下支援。”

言訖,兩人一時相視無言,現在正值洪水洶涌之時,蔡瑁想要率衆逆流而上,談何容易?

…………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轉眼雞鳴已過,平旦來臨,天地間漸漸有了一些微弱的亮光。

荊州軍營地周邊不乏山嶺、土岡,新營地距離也不算遠,加上荊州軍將士多數來自於漢、江流域,基本都會游泳,因此只要不是第一時間被洪水淹死,荊州軍將士大都能逃出生天。

荊州軍將士佔據的山嶺、土岡,猶如一座座孤島,而包括荊州軍營地在內的廣袤地區,則皆化作澤國,與湘水連成一片。

荊州軍將士爲了躲避洪水,折騰了小半夜,早已是身心俱憊,飢腸轆轆,可惜別說熱乎乎的粥飯,連冷硬的糗糒也沒得吃。

荊州軍將士強忍着腹中悲鳴,眼巴巴望着東方,他們知道水軍營塢距離他們不遠,心裡都期盼着水軍同袍能夠儘快前來解救自己。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水軍的情況並不比他們強多少。

由於營塢建設過於簡陋,兼且事先沒有準備,水軍可謂損失慘重,不僅舟船多有傾覆、遺失,戰士、棹夫也是死傷無數,營塢內一片狼藉,幾乎淪爲廢墟。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營塢剛剛經歷一場洪水的肆虐,荊州水軍將士尚未得片刻喘息,劉宗便率兵船傾巢而至。

因爲王彊的提醒,劉宗有了近三天的準備時間,得以將洪水的影響降至最低。

劉景水軍此番前來,船艦器械皆精,將士精力十足,而且兵船數量上也佔有極大的優勢,這一仗尚未開打,結果便已註定。

劉宗這次作戰的目的不是擊敗敵人,而是全殲敵人,是以,命王彊率領本部兵船,迂迴至荊州水軍的身後,堵住其等後路。

一見劉景水軍擺出一副準備圍殲己方的陣勢,本就惶恐不安的荊州水軍士卒更加騷動連連。

危急時刻,蔡勳等將不得不以殺戮作爲手段,並且身先士卒,這才勉強定住了軍心。

然而雙方一經交戰,荊州水軍立刻便落入了下風,不久就開始節節敗退,顯露出不支之相。

這也不能全怪荊州軍士卒不盡力,實在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他們當前士氣低落,飢渴難耐,不管是精神,抑或身體,都處在低谷,這也就是在水上,四周皆是茫茫江河,士卒無路可逃,若是在陸地上,早就一鬨而散了。

不過這一戰也並沒有持續太久,當王彊迂迴到荊州水軍的身後,完成合圍,並配合正面的劉宗展開夾擊,荊州水軍士卒立即就崩潰了,各個船艦上開始陸續收旗棄棹,向劉景水軍投降。

(本章完)

第344章 中箭第297章 除孝第485章 誓師第141章 酃縣第271章 火攻第502章 選將第184章 七夕第298章 歸來第394章 夜襲第367章 跛馬第398章 攻城(2)第536章 邀請第191章 計議第460章 趙戩第154章 縣舍第358章 戰略第544章 葛周第373章 盟約第370章 同州第319章 還禮第319章 還禮第16章 決定第256章 說客第244章 生子第78章 曬書第249章 聞訊第228章 斬首第529章 詔書第143章 縣丞第346章 青綬第233章 圊溷第297章 除孝第266章 兵臨第259章 送禮第456章 房陵第425章 中箭第326章 相遇第73章 送別第90章 朝會第382章 西進第280章 投靠第380章 津鄉第199章 撤離第397章 攻城(1)第415章 龐統第517章 古樟第145章 離開第185章 許願第374章 圍攻第356章 請婚第53章 道歉第54章 鄧攸第358章 戰略第105章 八陣第359章 八月第247章 病逝第141章 酃縣第209章 攻城第130章 親迎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499章 縊殺第166章 崩潰第489章 太史慈第14章 市井第250章 說服第363章 攬才第193章 耒陽第189章 噩耗第176章 親耕第318章 放歸第155章 拜訪第234章 耀功第404章 赴死第20章 南陽來客第500章 敗慈第217章 牀弩第85章 囚徒第32章 求字第352章 尊卑第534章 歸心第65章 後續第174章 滅族第393章 破城第427章 身當第182章 慈幼第152章 改名第447章 高義第538章 董和第332章 徐庶第281章 面見第219章 開戰第163章 解土第98章 高利貸第294章 輕鬆第162章 免役第405章 防疫第10章 劉伯嗣第22章 交談第65章 後續第443章 韓暨
第344章 中箭第297章 除孝第485章 誓師第141章 酃縣第271章 火攻第502章 選將第184章 七夕第298章 歸來第394章 夜襲第367章 跛馬第398章 攻城(2)第536章 邀請第191章 計議第460章 趙戩第154章 縣舍第358章 戰略第544章 葛周第373章 盟約第370章 同州第319章 還禮第319章 還禮第16章 決定第256章 說客第244章 生子第78章 曬書第249章 聞訊第228章 斬首第529章 詔書第143章 縣丞第346章 青綬第233章 圊溷第297章 除孝第266章 兵臨第259章 送禮第456章 房陵第425章 中箭第326章 相遇第73章 送別第90章 朝會第382章 西進第280章 投靠第380章 津鄉第199章 撤離第397章 攻城(1)第415章 龐統第517章 古樟第145章 離開第185章 許願第374章 圍攻第356章 請婚第53章 道歉第54章 鄧攸第358章 戰略第105章 八陣第359章 八月第247章 病逝第141章 酃縣第209章 攻城第130章 親迎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499章 縊殺第166章 崩潰第489章 太史慈第14章 市井第250章 說服第363章 攬才第193章 耒陽第189章 噩耗第176章 親耕第318章 放歸第155章 拜訪第234章 耀功第404章 赴死第20章 南陽來客第500章 敗慈第217章 牀弩第85章 囚徒第32章 求字第352章 尊卑第534章 歸心第65章 後續第174章 滅族第393章 破城第427章 身當第182章 慈幼第152章 改名第447章 高義第538章 董和第332章 徐庶第281章 面見第219章 開戰第163章 解土第98章 高利貸第294章 輕鬆第162章 免役第405章 防疫第10章 劉伯嗣第22章 交談第65章 後續第443章 韓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