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回

卷一 順流逆流 五十七回

那兩名武生本來已經扭做一團在地上滾來滾去,聽得桓震怒喝,不情不願地鬆開了對方,爬將起來。桓震板着臉道:“像甚麼樣子!你們今日是同學,他日便是同袍,怎的反自相毆鬥起來?”那母親被辱的武生口脣一動,似乎要說甚麼,卻給桓震一個白眼瞪了回去。桓震又道:“便是毆鬥,難道你們便這般扭打,好似市井無賴一般麼?平日教你們的那些近身搏擊之術,難道都已經還給教官了?”兩名武生,聽他這般教訓,都低下了頭,不再出聲。

桓震掃了衆人一眼,道:“你們兩個,到外面去比武罷!同在學中一樣,哪個贏了,便得一支箭。然而不論誰贏誰輸,今日這事,以後永遠不許再提,也不得心生怨恨。你們可願意?”兩名武生都點了點頭。當下桓震領着他們出去

,尋了一塊空廓地方,其他人也都出來觀戰,連帶也吸引了不少遼兵圍觀。

這一場比武,卻是那小炮手勝了。桓震見他鬥起來很有章法,雖然力量不如對方,卻能使巧取勝,心中覺得這孩子很是聰明,當下向身邊一個遼兵借了一支箭,送給了他。順便問他姓名,原來叫做王天相,今年只十五歲,卻是一個白身,這在武學之中十分罕見。那打輸了的武生垂頭喪氣,如同鬥敗的公雞一般,很是沒精打采。王天相猶豫片刻,將自己手中得來之箭一折兩截,把箭尾那一截遞給他,道:“這送你罷。”那武生神情驚訝,擡頭瞧了他一眼。王天相道;“你爹爹是千戶,我爹爹只是個鐵匠。我能在武學讀書,已經是前世修來,原不該妄想做甚麼炮手的。”說着分開人羣,轉身便去。

桓震很是吃驚,連忙在後追了上去。臨去之時彷彿見到袁崇煥也在那裡觀看,卻是一晃而過,未及招呼。他也不管這許多,一路追趕王天相,卻見他直向城頭跑去,連忙在後大聲叫喊。王天相這才停住,站在那裡嗚嗚哭泣。桓震笑道:“怎的又哭?我可聽說袁大人親自給你擦眼淚啦,莫非你還想要他來麼?”說着故意左右轉了轉腦袋,十分誇張地叫道:“啊呀,袁大人不在,那怎麼好?”王天相破涕爲笑,自己抹去眼淚,撓着後腦低下頭去。

桓震哈哈一笑,拍拍他肩頭道:“你很不錯啊。整個武學之中,也沒幾個白身的武生,你既然以白身進得武學,那便是大大不易。”王天相仰起了頭,反問道:“那麼他們幹麼總欺負我?”桓震默然,心想這些官宦子弟,當真有些過分了。當下道:“你莫管他們便了。我問你,你當真想做炮手麼?”王天相點頭道:“是啊。可是我不光想做炮手,我還想造火炮呢。”桓震大奇,心想你一個小小孩子,居然說這等大話,難道不怕叫人笑掉了大牙?有意要逗一逗他,當下道:“那麼可有炮手一面大哭,一面射炮的麼?”王天相漲紅了臉,低下頭去。桓震大笑,道:“那也無需介意,大炮的聲音原就是挺可怕的,我的耳朵到如今還在轟轟作響呢。”說着皺了眉頭,伸手使勁扯了兩下耳朵。

王天相瞧着他的怪相,不由得笑了出來。桓震笑道:“這纔好。男子漢大丈夫,沒事總哭哭啼啼地作甚?”想了一想,道:“現在要做炮手,恐怕還早了些。等你考過武舉,有了功名,我去替你求求袁大人,讓他留你在遼東射炮,可好?”說這話也只不過是安慰他一下,袁崇煥同他也沒甚麼交情,爲什麼要從他所請?然而王天相卻是十分高興,連連道謝不止。

桓震靈機一觸,突然想起,倘若招收年齡尚小的武生,從小按照炮手培養,那不是等於建立了一個炮兵學院麼?只是這個想法,照目前的情形還沒法付諸實施。又談幾句,便打發王天相回去睡覺,自己也慢慢走回營房去。走不多遠,竟然迎面碰上了袁崇煥,彷彿便是專爲尋自己而來的,遠遠地招呼他過去。

桓震連忙上前行禮,袁崇煥還了一揖,道:“方纔之事,本官聽人說了。桓主事,御下親切固然是好,然而太過親切,也就失了威嚴,你明白麼。”桓震心知他定是瞧見了自己與王天相一番說笑,這纔有此一語,當下道:“受教了。袁大人帶兵多年,說的話定有道理,卑職記住了。”袁崇煥嗯地一聲,道:“本官瞧你防守南門,做得甚好,是一個可造之材,這才同你推心置腹。”說着停步不走,望定了桓震,過得片刻,這才道:“實對你說,濟爾哈朗雖然是你所部斬殺,然而本官敘功之時,卻不能歸在你的名下。”桓震這才知道,他特地來尋自己,便是爲了此事,怪不得連一個隨從也不曾帶。卻不明白他此言何意,不解道:“爲甚麼?”

袁崇煥輕嘆道:“那你也不必問了。其實爲將之人,只消能殺敵保疆,一生心願已足,那些身外的功名,要來又有何用?”桓震細細思索他話中含義,忽然之間明白過來:歷史上寧錦一戰之後,朝廷中敘起功績,幾乎將所有戰功全都算在了魏忠賢頭上,而邊關浴血奮戰的將士,連一紙嘉獎也得不到。就連主將袁崇煥也得不到甚麼重賞,只升官一級。奉承魏忠賢的官員卻有數百人因此大捷而升官,理由是在朝中策劃有功,連魏忠賢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從孫,也因此而封了伯爵。魏忠賢這時更叫一名言官彈頦袁崇煥,說他沒有去救錦州爲“暮氣”。他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只得自稱有病,請求辭職。此刻袁崇煥既然這般說話,那是已經預見到閹黨將要奪功;只是他卻未必知道,自己不久就要給罷職回家了。想來他也不知自己與魏忠賢的關係,那卻也不必特意告訴他。

桓震想到這一節,一時衝動,忍不住開口問道:“袁大人,卑職有一句話冒昧請問。”袁崇煥心中對於抹消了桓震的功績,也有些過意不去,當下道:“但說無妨。”桓震心中措辭一番,這才問道:“假若朝中有……有人逼迫大人辭職,那當如何?”袁崇煥愕然,道:“你說甚麼?你怎知道?”他的座師韓爌,乃是東林的首領,因此袁崇煥在政治上屬於魏忠賢的敵對派系。加上不肯如毛文龍一般剋扣軍餉去孝敬魏忠賢,弄得魏閹十分不滿,數次都想尋機會將他趕走。這些事情袁崇煥並非不知,他也極力結好軍中的監軍太監,然而似乎並不能動魏忠賢之意。若說將他去職,倒也不出意料。

輕嘆一聲,道:“功高明主眷,心苦後人知。”桓震卻是知道他這兩句詩的。那是說,我功勞不小,皇上的恩遇也重。但我的苦心,卻只有後人知道了。只是天啓決不是明主,天下皆知,他這麼一說,未免便有些志不能伸,牢騷滿腹的意味了。桓震深有同感,一時間下面這句話竟然問不出口,咬了咬牙,問道:“假若……假若當今要殺大人……”袁崇煥奇道:“甚麼?”在他的心裡,是不相信天啓竟會要自己性命的。他本來是一個七品知縣,自天啓二年到七年夏天,短短的五年半之間,幾乎年年升官,中間還跳級,直升到“巡撫遼東、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實在算是飛黃騰達,心中對於天啓皇帝,還是很感知遇之恩的。突然之間告訴他皇帝要殺你,那簡直便是天方夜譚。然而桓震所指,卻並不是天啓。

當下臉上變色,道:“天子聖明,怎能濫殺大將。”天啓究竟聖明還是不聖明,他心中自然有數得很,只是他身爲一方主帥,總不能對皇帝口出怨憤之言罷。桓震連忙謝罪,道:“卑職妄言了。然則倘若真有那日,大人當如何自處?”

袁崇煥瞧他神色嚴肅,似乎不是同自己耍笑,心中愈來愈是奇怪,瞧着桓震,百思不解,這一個小小兵部主事,爲甚麼要特意同自己講這一番話?桓震給他瞧得後背發毛,卻仍是挺直了脊樑,與他對視。過得半晌,終於聽得袁崇煥說了七個字:“終須以國家爲重。”桓震腦中一陣暈眩,他並非不知道天子要殺他,他是可以提兵造反的,沒人能奈何得他;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一去,再沒人能守住遼東,可是他爲甚麼甘心就死?甚至於莫名其妙地給崇禎下了獄,還要寫信招祖大壽回來守北京?

袁崇煥瞧他只管發呆,嘆了口氣,道:“本不該說這些的。今日言盡於此,本官送你一句話,你且記住。一時的意氣,一時的聲威,一時的榮辱盡皆微不足道,爭一時者必不能爭千秋。”說罷,回身便去,將桓震一個人丟下,茫然立在那裡。過得許久,這才猛然記起,原本要告訴他後金也有可能學去造炮之法的,卻全然給忘記了。不過想來以袁崇煥的遠見,必能備及此處——倘若他不是那麼早便給殺了的話。

一百一十九回八十二回三十三回重逢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一百二十五回七十八回四十二回一百三十六回一百一十回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一百三十八回二十七回第十回三十七回除夕夜把酒論道第8回 劫獄一百四十一回十七回四十五回營求二十二回妙才施計耍無賴試官入院通關節五十回立威二十回死戰九十七回三十二回一百四十回四十三回二十四回前路一百四十回十九回危局七十三回四十一回三十八回覬王位李貴謀叛歷苦難崇禎歸國十八回周旋四十三回去官一百二十八回七十六回五十一回三十四回一百四十三回一百一十四回一百二十一回第6回 驛卒六十八回四十四回援手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一百一十四回一百二十二回四十回寇邊四十四回四十四回援手十九回危局一百二十七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一百一十一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一百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七十三回三十回初識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一百零六回153十二回落草九十五回三十二回五人一百一十七回三十五回再會一百一十二回九十回一百一十一回一百二十三回五十一回一百一十八回二十八回一百三十三回四十回寇邊十五回妒婦人因嫉生恨賢女子委曲求全四十三回去官一百四十四回一百四十四回一百四十四回156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151一百二十三回七十四回六十一回二十八回乃翁四十五回八十九回二十五回六十一回一百一十四回第9回 傷逝十三回破軍九十二回一百三十三回一百四十二回四十一回破虜
一百一十九回八十二回三十三回重逢第2回 議經濟廷揚遭縲紲 識人才百里辨冤枉一百二十五回七十八回四十二回一百三十六回一百一十回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一百三十八回二十七回第十回三十七回除夕夜把酒論道第8回 劫獄一百四十一回十七回四十五回營求二十二回妙才施計耍無賴試官入院通關節五十回立威二十回死戰九十七回三十二回一百四十回四十三回二十四回前路一百四十回十九回危局七十三回四十一回三十八回覬王位李貴謀叛歷苦難崇禎歸國十八回周旋四十三回去官一百二十八回七十六回五十一回三十四回一百四十三回一百一十四回一百二十一回第6回 驛卒六十八回四十四回援手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一百一十四回一百二十二回四十回寇邊四十四回四十四回援手十九回危局一百二十七回十六回周氏女得而復失旅順兵或潰或叛十九回李經緯取死有道桓百里殺人自存一百一十一回十二回謫戍臣擇善固執新巡撫舉火燒天一百回三十六回梅贊畫怒彈道員七十三回三十回初識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一百零六回153十二回落草九十五回三十二回五人一百一十七回三十五回再會一百一十二回九十回一百一十一回一百二十三回五十一回一百一十八回二十八回一百三十三回四十回寇邊十五回妒婦人因嫉生恨賢女子委曲求全四十三回去官一百四十四回一百四十四回一百四十四回156第1回 雄兵歸遼去外侮 頑童弄藥炸東林151一百二十三回七十四回六十一回二十八回乃翁四十五回八十九回二十五回六十一回一百一十四回第9回 傷逝十三回破軍九十二回一百三十三回一百四十二回四十一回破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