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節 又一次被俘

平碼行是在上下游的貿易中逐漸自發產生的,並無戶部官牙貼,所以不具有壟斷性特權。各家之家的競爭很激烈,因而需要爭取行商“水客”的支持,所以在代客戶購銷過程中,時常需要預墊貨款,是需要相當本錢的生意。

本地的米穀商會的商人,究其源頭大多也是從平碼行轉業過來的。他們多年來居中交易,上下游客戶非常熟悉,積累了較多的資金之後便專營一行。不過,這些米穀商人的交易大多還是維持着過去的老習慣,等着廣西方面的糧食“水客”上門,囤入之後又等着廣東那面的“水客”來購入,只不過他們賺取的是差價而不是佣金了。

解邇仁在進城前已經大致讀過對外情報局編纂的《梧州概況》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對梧州的地理、人文、商業、風俗、民生、社會和“重點人物”都有詳細的介紹,讓接收城市的幹部們對接受對象有些大致的瞭解。

受惠於這本小冊子,他對與會的“鄉賢”的底細很是清楚,包括家庭成員,口碑好壞,大致經濟狀況等等。總得來說,梧州的“鄉賢”們和其他地方的並無多少不同,除了少數口碑極好的和極壞的之外,多數人大致屬於只要不損害自己的利益就能爲善的水平:遇到天災的時候他們會捐助錢米施粥度荒,也不妨礙他們利用這個機會大肆兼併土地收買奴僕;即給路倒屍施捨棺木,也爲了逼租把佃戶抓到衙門裡去毒打追比。

這些局董其實還算不上真正的“鄉賢”――本地的縉紳人家一戶也沒來。如此矜持倒也算情有可原,不過,來的這些商人們中間,頗有些梧州縉紳的“關係戶”、“白手套”。比如和元老院頗有淵源的吳芝香家雖然沒有人就任局董,但是局董笪辛軒卻是出自他家的門下。實際就是代理人。

“首鼠兩端!”解邇仁心裡暗暗鄙夷,不過眼下自己勢單力薄,缺糧食少錢,還得利用一下。所以少不得和他們應酬客套,很誇獎了一番諸位局董“急公好義”,設立粥棚,收殮屍體之類的“善舉”。接着,他便話鋒一轉,說道:

“如今梧州逢此大劫,城裡城外滿目瘡痍。百姓更是飢寒交迫――這些都要仰賴諸公出力。”

衆人不安的互相看了看,知道他話裡的意思,但是解主任即有槍桿子又有大帽子,不能不順着他的話,當下應道:“這等都是我輩應有之意。”

“熊文燦這個老傢伙,逃跑的時候還放了一把火,搞得現在城裡殘破不堪,民不聊生……”解邇仁先把責任問題說清楚:鬧成這樣要你們出錢可不是我,是熊文燦的鍋,“我想了想,眼下就有好幾件要緊的事情做。”

正說着話,忽然勤務兵來報:梧州城內十二社,城外十一坊的牌甲們都到了,正在外面候命。

“請他們也進來,一起議事。”

他一聲令下,牌甲們都進來了。牌甲們多是帶有些江湖氣的小買賣人,地面上人頭熟悉,衙門裡能應付,是地地道道的“土地爺”。

“土地爺”們知道不管哪朝哪代當皇帝,都少不了他們辦差,要說錢財呢,他們又算不上大戶,因而沒有局董那種惴惴不安的神情,進來了便亂哄哄的跪下磕頭。

“都起來吧,我元老院不興這套。”解邇仁雖然這麼說,心裡還是挺享受的。

“……眼下要做的事,一是治安,二是城防,三是救濟。這三樣做到了,下面的事就容易了。”

這三樣沒什麼稀罕的,善後局昨天私下裡已經會議過,拿出了一個十一條的善後方案。這三條都在其中,只不過澳洲知府老爺這麼說,大家便一起隨聲附和:“老爺說的是!”

“現在城中難民有多少人?”

善後局的局董喬老爺趕緊從袖子裡摸出這個摺子來――善後局在街上施粥,每日派竹籌,按照這個數字可以大概統計出難民的人口。

“各處粥棚發出去的竹籌,大約有四千多口。”

“少了很多了麼。”解邇仁一聽只有四千多人,不禁鬆了口氣,因爲進城前他聽朱鳴夏說晚上兜捕出城難民就有一萬多人。

“老爺,這就不少了。”喬老爺愁眉苦臉:天啓-崇禎年間整個蒼梧縣的戶口不過6698戶,27424人――這還包括了相當一部分的農村人口。

雖說黃冊數字並不準確,而且梧州因爲是地區商業中心的關係還有大量的外來人口,但是城區加上近郊的人口也不過三四萬多人。四千多難民的比例已經非常高了

梧州光復之後,出城的難民凡是有家可回的,有親朋故舊可以投靠的,都已經陸續散去。留下的全是無家可歸的兩手空空的難民。僅僅要滿足這些人的吃住就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他看了一眼隨同一起接收梧州的歸化民副主任,問道:

“確切人數在統計嗎?”

“正在統計,但是難民分的很散,需要幾天時間。”歸化民副主任說道,“但是喬老爺說的人數差不太多……”

“現在難民都居住在何處?”

“大部分散在城內各處寺廟的收容點,另外城外的校場裡也收容了一些。不過街道上還是有不少難民。”

梧州城外有兩處校場,分別是在三合嘴和洗馬灘,這兩處都有原來的明軍戍兵的營房。其中洗馬灘的校場在城西2.5公里的潯江北岸,距離城區比較遠,現在是朱全興的第三營駐地,而洗馬灘的校場則作爲明軍俘虜的臨時關押地,朱全興把一部分難民也收容在這裡。

“城內外還有什麼廟宇之類的大房子可以收容難民的,都要敞開大門收容,”解邇仁加重語氣說,“一個難民也不能露宿街頭,明白麼?!”

難民在街道上度日,即有礙交通,又有衛生和治安上的隱患。

“喏!”

“這就好。”解邇仁點頭道,指了一下旁邊的秘書,“把包乾示意圖拿出來。”

旁邊的秘書立刻掛起一幅地圖來,原來是梧州城市區圖,包括城裡城外的街坊都標記的清清楚楚。上面用不同顏色勾畫出不同的大小區域來。原來這區域每個區域都用天干地支編着號,旁邊寫着一個名字,定睛一看,卻是善後局的諸位“鄉賢”們的名字。

衆人正疑惑不解,解邇仁解釋道:“這是你們諸位的包乾區,既然出來要爲梧州百姓做事,自然不能在善後局裡坐而論道――這是諸位的包乾區,每個人負責一片。你們不要怕,我自然會怕幹部去負責,你們和本區的牌甲們只要好好配合他辦事就是。”

解邇仁嘿嘿的笑了幾聲,接着道:

“你們每個人都要分片包乾,和各社各坊的牌甲們一起去巡視,看到難民露宿的,不管他願意不願意,都要登記送各收容點。如果有遺漏的,被我發現我可就送諸位家裡,請你們當老太爺養起來……”

這可嚇了衆人一跳,紛紛表示自己一定盡心盡責去辦。局董們一個個愁眉苦臉,這哪是什麼幹部,分明就是解老爺的化身,只不過他們幾天也不見得會見一次解老爺,這分片包乾的“幹部”可是時時刻刻都要見的。

接着解邇仁又宣佈了幾條規定:

難民收容之後,造冊登記,開具“難民證”。難民不得隨意流動,每日必須回收容點過夜。白天則憑“派工單”按十人一隊的編組集體行動。

救濟善後工作的核心政策是以工代賑。

救濟站即日起只給老幼病殘孕提供一日兩頓稀粥,凡十三歲以上的難民男女,一律編成勞工隊幹活。計日發給口糧。

口糧以工分計算,實行多勞多得制度。但是每人必須每天一定的基礎工作量以換取口糧,超出的部分,可以結算爲錢。

如果單純的驅使難民勞作,必然有出工不出力的情況,解邇仁沒有那麼多的人力監督管理。如果濫用本地的胥吏壯丁,難免會激化矛盾。最後決定還是以“經濟刺激”爲主。

工分是具體的工作量要求的。這種制度在臨高已經推行多年,什麼樣的工作多少工作量核多少工分都有運行成熟的成例可以查詢,非常方便,這也是解邇仁敢搞工分制的一個底氣。

解邇仁其實還盤算着:等城牆修好後,廢墟清理完畢之後,就開始道路和下水道改造工程,反正大戰方停,老百姓也不敢鬧騰,免得像廣州的劉翔,拆拆弄弄大半年,弄得怨聲載道。

難民們出了力,所需的錢糧,自然要請善後局來“有錢出錢”了。

“我知道大家家裡都不是金山銀山,也沒有米山面山,雖說是爲造福桑梓,畢竟也不是自個家蓋房子,要拿出來還是心疼的……”

“不敢,不敢。”衆鄉賢一邊“不敢”一邊心疼的直皺眉。

“所以呢,這錢糧是全城的大戶一起分攤――升斗小民底子薄,經不起折騰,只好請諸位多擔待了。”解邇仁說。

----------------------------------

下次更新:第七卷-廣州治理篇337節

第一百二十六節 預備隊四百五十三節 假銀元第九十五節 火燒連營第二百四十三節 借題發揮第一百零二節 焚樓(十七)第2802章 第二封信件第二百一十七節 射擊場第二百三十八節 新兵第二百七十九節 評估第四百一十二節 調查第一百六十八節 定級和津貼第四百六十八節 帶路黨們三百五十三節 開工大吉第二百一十二節 家事第四十六節 農莊新貌第二百四十九節 到南方去!第七十九節 承宣大街三百七十三節 經濟罪案調查處第七十七節 去杭州第三十七節 說服(上)第2797章 男女之事第二百五十三節 秋賦(十八)第2847章 發小第四百六十三節 專供大世界的核桃酥第三百四十三節 朝政第七十九節 甜港風雲--甕中捉鱉第一百四十四節 王四娘第一百一十九節拾貝人第二百五十二節 京師(九)第一百七十一節 調查(一)第二百六十二節 43號店鋪第四百零二節 消滅第一百七十六節 中央和地方(二)第四百三十二節 上海總號第一百四十六節 佛山之行(十二)第四百一十八節 平將軍第一百九十七節 風雅之事第一百二十二節三百五十節 曲線救國(二)第四節 整頓家業(三)第二百三十三節 徵糧的學問第一百五十二節 跑馬圈地第六十八節 神道設教第一百三十一節 能源使用第九十六節 戰後總結第一百九十八節 停業整頓第一百四十四節 我們的事業第四十八節 甲船上的人三百八十二節 小倉號上的女人們(二)三百九十節 檢舉第一百零四節 連州地區主任第七十八節 駱陽明家的家務事第四十九節 香港第九十二節 豆腐作坊第七十六節 點卯第二十八節 水與電(一)第一百四十五節 賀電第一百六十二節 廣州的活動第二十九節 鑄炮廠第九十八節 整軍備戰第二百五十一節 工業園的規劃第二百四十八節 流着牛奶與蜜的土地第九十八節 白銀和明膠第五十四節 攻佔梧州第二百三十九節 社戲(二)第十節 秘宅第2852章 左右爲難的信件第四百零八節 追擊2793.第2793章 海上臥談會四百一十九節 集體婚禮(二)第二百四十六節 各方想法第一百零六節 標準化船第一百八十五節 攻佔烏涌第一百九十九節 抓典型第一百八十二節 借兵第二百八十六節 落寞的湯夢龍第二百五十六節 南洋式步槍第一百五十八節 魏斯.蘭度第一百五十三節 四娘還鄉三百八十四節 航行第一百五十五節 東莞的暗流第一百八十一節 慶功表彰大會四百四十節 特殊的紀念品第五十五節 鹽場(一)第一百九十一節 澳門和約第一百一十節 焚樓(二十五)第八十七節 考察團二百八十六節 公務員考試(五)第三百一十節 三亞特區領導班子第一百八十節 宴請第二百二十四節 西班牙人的軍備競賽第二十三節 吃派飯第二十八節 鋼鐵聯合體第三百四十七節 行動自由第一百九十二節 送禮第一百二十五節 三江圩會師第五十節 討價還價二百零七節 還鄉(一)第七十一節 另有念頭第三十七節 來到榆林
第一百二十六節 預備隊四百五十三節 假銀元第九十五節 火燒連營第二百四十三節 借題發揮第一百零二節 焚樓(十七)第2802章 第二封信件第二百一十七節 射擊場第二百三十八節 新兵第二百七十九節 評估第四百一十二節 調查第一百六十八節 定級和津貼第四百六十八節 帶路黨們三百五十三節 開工大吉第二百一十二節 家事第四十六節 農莊新貌第二百四十九節 到南方去!第七十九節 承宣大街三百七十三節 經濟罪案調查處第七十七節 去杭州第三十七節 說服(上)第2797章 男女之事第二百五十三節 秋賦(十八)第2847章 發小第四百六十三節 專供大世界的核桃酥第三百四十三節 朝政第七十九節 甜港風雲--甕中捉鱉第一百四十四節 王四娘第一百一十九節拾貝人第二百五十二節 京師(九)第一百七十一節 調查(一)第二百六十二節 43號店鋪第四百零二節 消滅第一百七十六節 中央和地方(二)第四百三十二節 上海總號第一百四十六節 佛山之行(十二)第四百一十八節 平將軍第一百九十七節 風雅之事第一百二十二節三百五十節 曲線救國(二)第四節 整頓家業(三)第二百三十三節 徵糧的學問第一百五十二節 跑馬圈地第六十八節 神道設教第一百三十一節 能源使用第九十六節 戰後總結第一百九十八節 停業整頓第一百四十四節 我們的事業第四十八節 甲船上的人三百八十二節 小倉號上的女人們(二)三百九十節 檢舉第一百零四節 連州地區主任第七十八節 駱陽明家的家務事第四十九節 香港第九十二節 豆腐作坊第七十六節 點卯第二十八節 水與電(一)第一百四十五節 賀電第一百六十二節 廣州的活動第二十九節 鑄炮廠第九十八節 整軍備戰第二百五十一節 工業園的規劃第二百四十八節 流着牛奶與蜜的土地第九十八節 白銀和明膠第五十四節 攻佔梧州第二百三十九節 社戲(二)第十節 秘宅第2852章 左右爲難的信件第四百零八節 追擊2793.第2793章 海上臥談會四百一十九節 集體婚禮(二)第二百四十六節 各方想法第一百零六節 標準化船第一百八十五節 攻佔烏涌第一百九十九節 抓典型第一百八十二節 借兵第二百八十六節 落寞的湯夢龍第二百五十六節 南洋式步槍第一百五十八節 魏斯.蘭度第一百五十三節 四娘還鄉三百八十四節 航行第一百五十五節 東莞的暗流第一百八十一節 慶功表彰大會四百四十節 特殊的紀念品第五十五節 鹽場(一)第一百九十一節 澳門和約第一百一十節 焚樓(二十五)第八十七節 考察團二百八十六節 公務員考試(五)第三百一十節 三亞特區領導班子第一百八十節 宴請第二百二十四節 西班牙人的軍備競賽第二十三節 吃派飯第二十八節 鋼鐵聯合體第三百四十七節 行動自由第一百九十二節 送禮第一百二十五節 三江圩會師第五十節 討價還價二百零七節 還鄉(一)第七十一節 另有念頭第三十七節 來到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