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滿清亡國

對政體的選擇,吳王曾紀澤自己偏向於稱帝,一個民族的思想文化不是說變就能變的,近代心理學家榮格發現了著名的潛意識,也就是說一個民族的思想不能突變,從專制到真正的民主,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他派人試探各國的態度,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電報發回倫敦,稱吳王曾紀澤將來必爲掌控中華局勢的第一人,建議英國政府重點扶持曾氏家族。法國和德國也表示支持曾紀澤。

山西、四川等地的漢人收到吳王曾紀澤反清的消息,民心振奮,不少人揭竿而起!於是,吳王曾紀澤心裡有了底,下令進攻忠於滿清的地盤,速戰速決,這樣西方列強即便想幹預也來不及。因爲西方的體制,對外出兵這種大事在議會討論幾個月很正常。曾廣孝率五萬淮軍一鼓作氣,一路勢如破竹,北上拿下太原,山西巡撫毓賢戰敗自殺。與此同時,劉銘傳帶領一萬淮軍攻下成都,四川總督奎俊戰死,兩軍對西安形成合圍之勢,陝西岌岌可危!

接到山西巡撫毓賢自殺,山西、四川失守的消息,恭親王癱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語地說:“大清國要完蛋了,我旗人要完了。”

這時,陝西代理巡撫端方站出來道:“王爺不要傷心,我們還有一員虎將可與淮軍一戰,此人一出,必定讓淮軍聞風喪膽。”

恭親王問:“誰還可與曾廣孝的新軍一戰?”

端方道:“喀什噶爾提督董福祥,此人土匪出身,悍勇善戰,曾參加過左宗棠剿滅回民起義和平定南疆阿古柏騷亂收復新疆失地之戰,多有戰功,董福祥在戰鬥中對待敵軍十分兇殘,號稱以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頂子,他的手下多來自民風彪悍的甘肅西北,極爲兇悍,朝廷可命他提兵兩萬,固守潼關天險,陝西和滿州必定無憂。”

恭親王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董福祥不是我旗人,他能爲我們效命嗎?”

端方道:“此人嗜好練武而不喜讀書,以忠勇著稱,只要王爺許以高官厚祿,他必定效死力!”

恭親王道:“好,我馬上讓皇上下旨,封董福祥爲平南大將軍,加兵部侍郎銜,讓他速來西安!”

陝西的關中之地,地勢險要,西安自古易守難攻,有“百二秦關”之說,意思是用二萬兵就可以抵抗百萬大軍的進攻,這也是西安能成爲九朝古都的原因。

看看地形,西安東面有潼關和黃河天險的保護,西面是隴山與六盤山的崇山峻嶺,南面有險峻的秦嶺山脈,北面是陝北高原上的子午嶺、黃龍山。

曾廣孝和劉銘傳率領淮軍,分北、中、南三路進攻陝西:北路由劉步蟾帶領三千長江水師,出河東自蒲阪津西渡黃河;南路由劉銘傳帶兵,先拿下宛城,繞道武關、藍田迂迴進攻;中路由曾廣孝領兵,沿大路攻潼關。

董福祥臨危受命,從新疆馬不停蹄趕到西安,率五千甘軍和兩萬清軍堅守陝西各地城池

曾廣孝的新軍在潼關前三裡駐紮。那天,天氣陰沉,加上已近隆冬,冷風一吹木葉凋零,大地一片蕭瑟之氣,蒼山如一條赤龍盤在關中大地。曾廣孝和袁世凱騎馬察看了一下潼關的地形,此關果然是“三秦鎮鑰”、“四鎮咽喉”,北臨黃河,南踞秦嶺山腰,東有禁谷,果然是仰止高山,天塹之險,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不要說人,就是鳥兒也難從此插翅飛進關中。

在回軍營的路上,袁世凱對曾廣孝說,“少將軍,我們從中原地區進攻關中,基本上是仰攻,地勢不利,尤其是攻擊潼關。不可硬拼,必須智取!”

曾廣孝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我也聽說董福祥是一員悍將,雖然我們新軍武器上有優勢,但不可輕敵。地勢對我們不利,父王要求我們速戰速決,我們就智取,誘他與我們決戰,一舉殲滅。”

於是,曾廣孝讓劉步蟾的北洋水師暫緩進攻,然後將一萬新軍全部集中於潼關。還讓劉銘傳的一萬新軍也開到潼關,作出要強攻潼關的架勢,讓段祺瑞的炮兵虛張聲勢,每日炮轟潼關。

本來董福祥認爲曾廣孝會讓北洋水師西渡黃河,從清軍最薄弱的地方攻入西安。早就在北面各城安排重兵防守,沒想到曾廣孝把軍隊都集中在潼關。董福祥聽到情報後,笑道:“果然是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子,不懂用兵!潼關天險,只要固守不出,兩三年之內,任憑他堅船利炮,也休想踏進關中一步!”

於是。董福祥把五千甘軍和兩萬能戰的清軍也都開到潼關,與曾廣孝的新軍對峙,閉關堅守不出,任憑曾廣孝的新軍辱罵縮頭烏龜!

曾廣孝也不着急強攻潼關。把陝西孤立起來,不許任何商人進入關中,尤其是糧商,然後天天派小股新軍不痛不癢騷擾駐守潼關的清軍。

劉銘傳也不理解曾廣孝爲何如此用兵,道:“老弟,如果你讓劉步蟾從北面的水路進攻,我從南面攻下武關、藍田,你強攻潼關,半年之內,必然攻下西安。爲何天天在此和董福祥的軍隊大眼瞪小眼?

曾廣孝道:“關中道路長遠,若果董福祥各依着地勢防守,就算我們三路出兵強攻,沒有一二年也難以平定,而且必然會傷亡慘重。現今董福祥他們全部到潼關來結集,雖然地勢險要,但我們一舉便可以消滅他們。不過,我估計不用等我們強攻,一個月內,董福祥的軍隊就會生內亂,潼關遲早就會是我們的。”

劉銘傳道:“這是爲何?”

曾廣孝道:“恭親王這個人,生性多疑,一直都堅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且董福祥本來就是土匪出身,迫不得已才投降清軍,這樣一個有叛變前科的將領,恭親王不會完全信任,董福祥的軍隊,雖然有兩萬五千人,但一部分是他帶出來的甘軍,一部分是旗軍,還有一部分是陝西原來的官兵,成分複雜,各懷鬼胎,董福祥把他們調到一起,輪流駐防潼關,肯定會產生矛盾,加上董福祥最近被恭親王加官進爵,肯定會遭人妒忌,我們只要耐心地等就行了,順便給他們添幾把柴火就行

。”

於是,曾廣孝命令段祺瑞的炮兵,打兩天歇一天,只要是董福祥的甘軍守潼關,就一炮不放,只要是旗兵和陝西清兵駐防潼關,就用克虜伯重炮轟擊,有時候連帶還讓王士珍的騎兵強攻潼關。天氣不錯的時候,曾廣孝還派甘肅固原籍的新兵到潼關前跟董福祥拉家常,提提他當年的英雄往事,比如當年董福祥利用其父與“哥老會”的關係,組織地方團練,建立強大的漢族武裝,保衛固原百姓安寧,一時追隨者絡繹不絕。

有時候,老鄉們還會提到當年安化縣把總王藹臣看到董福祥影響力不斷擴大,以莫許有罪名將其逮捕,押在囚籠中,用沸水燙他的頭,到現在董福祥的頭上還留有嚇人疤痕,“我們真替董將軍不值當呀,當年清狗如此對你,你還替他們賣命,攻打漢人,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曾廣孝的淮軍辱罵董福祥縮頭烏龜,罵他祖宗十八代,董福祥都能不爲所動,但聽老鄉提到這些歷歷在目的陳年往事,董福祥有時也無意識地搖頭嘆息。

然後,曾廣孝還故意示弱,讓淮軍假裝目無紀律,大吃大喝,不時還放放空槍,沉悶的槍聲在山谷裡迴盪,有時炮兵連克虜伯大炮都不收,就回營寨歇息了。

董福祥的副官朗吉格是正白旗人,二十八歲,兵書看了不少,但沒什麼實戰經驗,他見曾廣孝的軍隊紀律渙散,三次建議董福祥主動出擊,都被他拒絕了,董福祥認爲這是曾廣孝的誘兵之計!

朗吉格忍無可忍,將董福祥的一舉一動偷偷報給了恭親王。恭親王大怒,那天把董福祥叫到王府,道:“本王聽說你天天和曾廣孝的新軍眉來眼去,你以逸待勞,甘軍又以勇猛著稱,爲何不出一兵一卒?”

董福祥道:“潼關只可守,不宜攻!而且,新軍的洋槍洋炮,威力驚人,強攻必然會敗!”

恭親王道:“曾廣孝的軍隊已經切斷了陝西的糧草,明顯是想圍城,餓死我們,你卻按兵不動,難道你是他的同謀嗎?”

恭親王讓朗吉格派五千旗軍夜襲曾廣孝的新軍,曾廣孝見出擊的不是董福祥的甘軍,知道恭親王已經上當了,於是下令新軍潰退,並一路丟盔棄甲。

這一戰,朗吉格的五千旗軍大展雄風,他一路追擊曾廣孝的新軍七十餘里,大獲全勝,還繳獲了克虜伯重炮五門,不禁心花怒放:“這號稱鐵打的淮軍,看來也不過如此!”

朗吉格的五千旗軍旗開得勝,勝利回潼關,恭親王更加認定董福祥徒有虛名,關鍵時刻,還是旗人可靠,於是將董福祥降爲副將,讓剛立了戰功的正白旗將領朗吉格升任主將。

曾廣孝帶淮軍到河南地界後,重整旗鼓,補充糧草,再次迅速返回潼關挑戰。

朗吉格一看,“敗軍之將,還敢來送死!”他命令兩萬五千名清軍,包括董福祥的五千甘兵,全部出關,和曾廣孝決一死戰,董福祥不願意帶兵出關,朗吉格下了死命令:“膽敢違抗本帥軍令者,斬

!”

結果,駐守潼關的清兵傾巢而出!

劉銘傳此時已經又帶八千淮軍迅速拿下宛城,繞道武關、藍田,迂迴攻佔潼關,然後,他和曾廣孝的新軍夾擊清軍,朗吉格在指揮騎兵攻擊時,袁世凱親手點燃了克虜伯重炮的導火索,一炮擊中朗吉格的戰馬,他和那匹可憐的白馬都被炸得粉身碎骨。

董福祥帶着五千甘軍死戰,被袁世凱的三千端着天龍步槍的步兵居高臨下,圍在了禁谷裡。

曾廣孝看五十三歲的董福祥還算一員猛將,又是漢人,於是騎着馬上前喊話,要勸降他:“董將軍,我聽聞你的甘軍,都是西北父老,你睜開眼睛看看你面對的新軍,他們中很多也來自甘肅,和你一樣出身貧苦,但他們現在爲自己的父老鄉親賣命,而不是爲滿清的主子賣命!滿清的氣數已盡,只要你投降,我不僅既往不咎,還可以讓你繼續做你的將軍!”

董福祥看了一眼周圍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家鄉子弟,他們很多人的臉上沾滿了血污,想起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眼巴巴望着他這個大哥,董福祥心軟了,將手中的指揮刀插在了地上,跪降!

曾廣孝命董福祥的甘軍爲先鋒,殺回西安!董福祥熟悉了陝西的駐防,一路勢如破竹,不到半個月,攻下西安,恭親王帶着五歲的兒皇帝載濤和端方等旗人狼狽逃回盛京,此時,滿清的地盤,就只剩下了滿洲,也就東北三省,還有蒙古和西藏。

曾廣孝請劉銘傳率八千淮軍從四川出發,西征拉薩,他自己帶着兩萬淮軍進攻盛京,袁世凱也帶着八千新軍,從朝鮮出兵,跨過鴨綠江攻擊清軍,恭親王成了甕中之鱉,滿清王朝對中國二百多年的統治,眼看就走到了歷史盡頭!

曾廣孝攻下陝西后,西安下了一場大雪,整個關中大地千里冰封,白雪皚皚。他命令部隊休整,準備一鼓作氣攻下盛京,這時,沙俄調集步兵、騎兵十七萬,分六路進攻南滿洲。英國這時怕中國佔領西藏後,會威脅到英屬印度殖民地的利益,也轉變了中立的立場,出兵干涉西藏事務,劉銘傳的新軍只好停止進攻拉薩。

這時,中國主要的矛盾就不再是滿漢之間的矛盾,吳王曾紀澤寫信給恭親王,答應滿清皇室自行宣佈退位,這樣就可以不給俄國人和英國人出兵干涉中國內政的藉口,而且保證

新成立的帝國每年撥付歲用三百萬兩白銀給滿清皇室,滿清皇室在北京及周圍的宗廟陵寢,由帝國派兵保護,滿清政府可以在滿洲封王。

曾紀澤的條件已經很優厚了,恭親王知道滿清的大勢已去,爲了保全滿洲的皇族,不得不接受了吳王曾紀澤的條件,宣佈接受吳國的條件,滿清皇帝自動退位,這正是標誌着滿清亡國,滿清在中國二百多年的統治,徹底結束了。

曾紀澤知道,在北方尤其是關外,這時滿清皇室乃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有些愚忠的鄉紳那裡,還是有一些號召力的,如果滿清皇帝和平退位,國外勢力也就沒借口乾涉中國內政,他決定立即成立新的大漢帝國

曾廣孝卻有點不理解曾紀澤對待滿清皇室的態度,發電報道:“劉銘傳的新軍一路攻城拔寨,可以乘勝直抵拉薩。要不了三個月中國就可以永固西陲!我加快進攻盛京,兩個月就拿下滿洲,消滅滿清的皇族。”

吳王曾紀澤回電道:“你要記住,對一個國家來說,事情有輕重緩急,妥協是政治和外交的要義之一,我們暫時不能像慈禧太后那樣,盲目對列強宣戰,那是自取滅亡。現在英國人和俄國人都對滿洲國虎視眈眈呀。俄國十七萬陸軍,這是我們的當務之急。沙俄的野心勃勃,素來覬覦他國的領土,這頭北極熊現在竟敢把爪子伸向中國,必須要教訓一下了。”

(。)

第129章 中國大獲全勝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44章 蘇丹玉璽第85章 肅順攬權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78章 少年袁世凱(2)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37章 誅殺勝保第69章 一場大火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89章 艱難的決定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68章 石達開受挫(1)第113章 瓜分日本計劃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71章 慈安干預第8章 曾國荃殺俘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154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88章 權力的遊戲第61章 容宏歸來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89章 中法大戰(2)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28章 天京大殺戮(2)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4章 李秀成擴軍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105年光緒奪權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9章 大戰告捷第19章 論持久戰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85章 肅順攬權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78章 少年袁世凱(2)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30章 大海軍建設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191章 毒氣戰第60章 救了林肯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15章 要變天了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57章 工業建設第113章 瓜分日本計劃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161章 佔領南亞腹地第61章 容宏歸來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76章 統一南方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70章 進軍巴黎第86章 搞定朝鮮第65章 神秘來客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129章 中國大獲全勝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44章 蘇丹玉璽第85章 肅順攬權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78章 少年袁世凱(2)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37章 誅殺勝保第69章 一場大火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89章 艱難的決定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68章 石達開受挫(1)第113章 瓜分日本計劃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71章 慈安干預第8章 曾國荃殺俘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154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88章 權力的遊戲第61章 容宏歸來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89章 中法大戰(2)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28章 天京大殺戮(2)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4章 李秀成擴軍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105年光緒奪權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9章 大戰告捷第19章 論持久戰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85章 肅順攬權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78章 少年袁世凱(2)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30章 大海軍建設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191章 毒氣戰第60章 救了林肯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15章 要變天了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57章 工業建設第113章 瓜分日本計劃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161章 佔領南亞腹地第61章 容宏歸來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76章 統一南方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70章 進軍巴黎第86章 搞定朝鮮第65章 神秘來客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國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