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年光緒奪權

這一次的維新變法,比歷史上早了很多,也激進了很多,因爲吳國崛起的刺激。光緒皇帝想借此變法來實現自己親政的大夢,藉機奪權,很快頒佈了“詔定國是”,這一次變法的主角是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總理大臣、戶部尚書翁同龢、工部主事康有爲、刑部主事楊深秀、內閣中書楊銳、刑部主事劉光第,康有爲的弟弟康廣仁也從廣東南海趕來京城幫忙。

剛開始兩個月,光緒皇帝頒佈了雪花般多的新令,讓各省修鐵路,辦洋務,試探慈禧太后的態度,只是小打小鬧,這些舉措在慈禧太后的可接受範圍之內。

那一年七月十四日,光緒皇帝試着扔了一顆手榴彈:他開始改革官制,裁撤了詹事府、通政司、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大理寺等六個閒散衙門,相當於一下子撤掉了六個中央直屬機關,改革力度空前,慈禧太后依然沒有吭聲,在頤和園裡悠閒地看昆明湖的日出日落,帝黨歡呼雀躍。

這時,六部九卿的守舊官員坐不住了,因爲有謠言,下一步光緒皇帝和翁同龢、康有爲他們就要裁撤六部九卿,設立鬼子衙門。整個京師惶恐,守舊的老臣排着隊到頤和園找慈禧太后告狀,說現在朝中只有一個臣子能承皇上的意,那就是翁同龢。

慈禧太后安慰羣臣說:“你們暫且回去,哀家馬上下一道懿旨,收回二品以上大臣的任命和裁撤權,這樣你們這些朝中大員就可安心回家睡覺了。”

慈禧太后沒想到,她的懿旨剛發,五天後,光緒皇帝和翁同龢就給她扔了一顆炸彈!七月十九日,光緒皇帝未請示慈禧太后,就下了聖旨,罷免了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騤等六名高官,理由是他們不執行皇帝的維新旨意。

這六名高官都是一二品大員,光緒皇帝這麼做,是翁同龢和康有爲的主意,殺一儆百,一下子罷免六位高官,多威風,皇帝的威嚴馬上就會被樹起!而且這樣一來,慈禧太后那道要求二品以上官員由她處理的懿旨就成了一紙空文,相當於給了慈禧太后一耳光。

慈禧太后不愧是搞政變出身的,她這時竟然還不還手,若無其事在頤和園吃齋唸佛,面對那些找她哭訴的大臣,也令其“暫且忍耐”!

翁同龢和康有爲一看,這老太后不敢吭聲,肯定是被我們變法的氣勢嚇倒了,現在全國上下,無不爲我們的變法維新叫好,光緒皇帝學英語的新聞,還登上《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泰西各國公使也積極支持光緒皇帝變法。他們一鼓作氣,給慈禧太后爲首的守舊“後黨”扔了一顆“原子彈”:開始朝李鴻章下手了!

搞倒李鴻章,翁同龢等這一天,已經等了二十年,想得都快瘋了!

七月二十二日,光緒皇帝在翁同龢的大力慫恿下,下詔免了李鴻章總理衙門總署大臣之職。

翁同龢的想法,是先免了鴻章總理衙門總署大臣之職,如果慈禧太后不吭聲,他就接着慫恿光緒皇帝去掉李鴻章北洋通商大臣之職,如果慈禧太后依然不說話,就建議光緒皇帝去掉李鴻章直隸總督和大學士的職務,讓李鴻章告老還鄉!

不過,這一切,只是翁同龢做的春秋大夢而已,正如他和康有爲“變法三年讓中國自立富強”的烏托邦之夢一樣!

變法維新動到李鴻章頭上,已經觸及了慈禧太后忍無可忍的底線,老太太開始發飆了,一天連發三道懿旨反擊,第一道:翁同龢開缺回籍,永不敘用!第二道:把榮祿從西安調回京城,任九門提督和步軍統領,兼管禁軍!第三道:把李鴻章的北洋新軍調回天津衛,九月親自去閱操!

慈禧太后發佈懿旨,搞的是突然襲擊,光緒皇帝措手不及,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第一道懿旨送到時,正是翁同龢六十二歲的壽辰,光緒皇帝正在養心殿的大殿給老師過生日,現在翁同龢權勢正盛,文武百官大半來捧場,翁同龢也因爲革去了李鴻章的總署衙門大臣一職心情大好,“終於出了心中一口惡氣”。朝中那些善於阿諛奉承的人趁機大貶李鴻章,馬屁拍得翁同龢得意忘形,他正準備給大家分壽麪,李蓮英帶兩個太監闖入大殿,說:“老佛爺懿旨到,翁同龢接旨!”

以前慈禧太后每年都會給翁同龢送壽禮,翁同龢剛開始以爲李蓮英今日來也是例行公事,趕忙笑臉相迎,“啪啪”一甩官袖,下跪接旨。

李蓮英高聲宣佈慈禧太后的旨意:“翁同龢身爲帝師,本應鞠躬盡瘁,輔佐幼君。不想妖言惑衆,擾亂朝綱,着即日起,逐出毓秀宮,開缺回鄉,永不敘用!”

翁同龢聽到“永不敘用”這四個字,如五雷轟頂,上次餓死幾百萬災民,慈禧太后也只是讓他回家反省三年,這次是永不敘用,他知道自己的前途毀了。

殿裡的大臣們聽到“永不敘用”,紛紛搖頭,茶水涼了,當即走了一半。

光緒皇帝懵了,問李蓮英:“你是不是念錯字了?朕要去面見親爸爸。”

“回皇上,老奴眼拙,讀書不多,這幾個字還是認得的。”李蓮英陰陽怪氣地答道:“老佛爺還說了,她這幾日不想見皇上。”

然後,李蓮英命太監上前摘了翁同龢頂戴花翎,脫了他的官服,道:“翁大人,你還是快走吧。老佛爺懿旨,讓你馬上回鄉,如果晚了,老佛爺改變主意,你想走也走不了!”

這話意思再明白不過,如果慈禧改變主意,翁同龢就得人頭落地。翁同龢一口壽麪都沒吃,就失魂落魄地出了宮門,邁出午門時,還差一點被門檻絆倒。到了宮外,光緒皇帝拉着翁同龢的手告別,卻不知說什麼好。翁同龢說:“皇上快回去吧,彆着涼,保重龍體。”

說完,翁同龢弓着背,走出了這呆了幾十年的紫禁城。他知道,這一走。就再也回不來了!翁同龢擡頭望了一眼無垠的天空。那裡白雲蒼狗,催人淚下!

西安將軍榮祿接到慈禧太后的懿旨,馬不停蹄趕回京城,接管了九門提督的三萬兵馬,還有六萬禁軍,然後宣佈京師戒嚴。封鎖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北京城內此時已殺氣騰騰,到處是揹着洋槍巡邏的兵勇。

時機差不多了,慈禧太后把光緒叫到頤和園訓斥。

那日風和日麗。慈禧太后把慶親王奕劻以及一幫帝黨骨幹大臣請到便政殿,並在自己的坐前設置了執行家法的竹杖。

光緒皇帝到後,給慈禧太后跪着請安,慈禧太后沒有叫他起來,而是黑着臉問:“皇上知何爲天下?”

光緒皇帝一愣,正在揣度慈禧太后這麼問是什麼意思,難道她想考考我對於新政的理解,正準備回答,慈禧太和厲聲呵斥道:“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爲!諸臣者,皆哀家多年曆選,汝何敢說不用就不用?康有爲之法,能勝祖宗之法?康有爲之才,能勝哀家所選之人?汝何至昏聵愚蠢至此!”

光緒皇帝本想爭辯幾句,突然擡頭看到慈禧太后坐前設置的執行家法的竹杖,想起小時候被打的情形,心有餘悸,戰慄不已,不知道怎麼回答。

罵完光緒皇帝,慈禧太后把犀利的目光投向諸帝黨大臣,厲聲喝道:“汝等還不跪下?皇帝年少無知,汝等也吃了幾十年的白飯嗎?汝等真以爲哀家會坐視不管,聽皇上亡國敗家嗎?皇上乃是我立,他若亡國,汝等拿朝廷俸祿不力諍,哀家養你們這羣尸位素餐的人幹嘛?”

帝黨羣臣見頤和園內的守衛已經全部換成拿洋槍的兵勇,趕緊跪下請罪,大半大臣還當場辭職自保,慈禧太后全部恩准。

去了翁同龢,光緒皇帝等於斷了兩條腿,新法寸步難行,這次又失去了大半大臣,光緒皇帝身邊只剩下工部主事康有爲、刑部主事楊深秀、內閣中書楊銳、刑部主事劉光第等人,他自己也感覺大事不妙,誠惶誠恐。

心急之餘,光緒皇帝咬破手指,給內閣中書楊銳下了一道密詔:“朕惟時局艱難,非變法不能救中國,非換舊臣不足以變法,然今日太后深不以爲然,觸怒太后,今朕位不保,汝楊銳、康有爲、楊深秀、劉光第等,可妥速密籌,設法救朕,特諭!”

康有爲等幾人接到密詔,看到光緒皇帝說“朕位不保”,十分震驚,幾個書生亂了分寸,不知道怎麼辦纔好。這時康有爲想起了李鴻章,一廂情願地說:“事出危急,如今我等須拿血詔,引兵入京勤王,環視域內,只有李鴻章的新兵近在眼前,而且可用。”

劉光第表示懷疑,說:“李鴻章是後黨,皇上前些日子罷免了李鴻章的總署衙門大臣之職,他能爲皇上效力嗎?”

康有爲異想天開地說:“李鴻章不還給我們送過銀子麼?這說明他是支持變法的。此一時彼一時也,今天我等有皇帝的血詔,李鴻章進京勤王乃是身爲忠臣天經地義的事,你有更好的辦法嗎?我們不如建議皇上馬上接見李鴻章,給予厚賞,拉攏他,正因爲他是慈禧太后的人,太后也不會警覺,只要他肯出兵,我們的大事可成。”

於是楊銳興沖沖地帶着康有位這個勤王的主意去回覆光緒皇帝。

兩天後,李鴻章剛回到天津官邸,就收到了光緒皇帝的急詔,讓他進京面聖。

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當時在他的身邊,

一看這聖旨是明詔,對李鴻章道:“父親,康有爲這幾人真是愚蠢透頂,這時明詔你這樣握有兵權的將領進京,太后和榮祿必然會有所警覺。他們是推你入火坑啊。我們萬萬不可去。”

李鴻章道:“現在皇上畢竟還在位,如若不去見他,豈不是抗旨不尊?”

李經方道:“帝黨正是想拉你去趟這渾水呀!你若去了,就進退維谷,不救皇上,會落個千古罵名,進京勤王,更是以卵擊石,聽說榮祿不僅戒嚴了京城,還將天津到北京的鐵路也控制了,在沿路佈置了重兵。父親可有兩全之策?”

李鴻章想了想,便說:“你代爲父去見一個老朋友吧,或許他能幫上忙。”

李經方問:“誰?”

李鴻章說:“英國新任駐華大使朱爾典。”

李經方問道:“找朱爾典能幫什麼忙嗎?”

李鴻章說:“過幾日有四艘英國的軍艦要到天津港訪問,你去和他交涉,請朱爾典發電報給總理衙門,裝作干涉中國內政的姿態,同時讓英艦在大沽口附近遊弋,不要靠岸。這樣爲父就可以英艦來犯爲名,坐鎮天津。太后也不希望看到我此時入京,必然應允。”

李鴻章沒有奉詔進京,康有爲頓感不妙,趕緊離開京城,溜到上海。

而慈禧太后很快就朝剩下的幾人下手了,刑部主事楊深秀、內閣中書楊銳、刑部主事劉光第,還有康有爲的弟弟康廣仁,相繼被捕,被押赴菜市口的刑場砍頭。這時,他們才意識到,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變不變法跟他們關係不大。這四位一心爲民的熱血男兒,在臨死前並沒有受到老百姓英雄般的歡呼,他們坐在囚車裡,頭上套着沉重的枷鎖,見到的,是一張張麻木的臉,還有扔過來爛菜葉子,白菜梆子,臭雞蛋,還有兩個病癆咳嗽着,拿着雪白的饅頭,在等着他們的人頭落地,好拿饅頭沾一些他們的鮮血治病。

臨刑前,劉光第擡起頭,很想喊一句:“人死不過頭點地,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但一眼,就看到那兩張麻木慘白的臉,和他們手中的饅頭一樣白,終於,他閉上眼睛,什麼也沒說,然後,劊子手熟練舉起大刀,一刀砍下了他的頭顱,滾到了一個黑色柳條筐裡,他解脫了,眼睛還是閉着,再也不想看這個骯髒的世界一眼。

在《申報》上看到四位同伴在菜市口被殺的消息,康有爲趕緊逃離了上海,連夜坐上了去香港的輪船。

到了香港,康有爲馬上向日本駐香港領事上野季三郎尋求政治避難。

上野季三郎電報請示日本首相大畏重信,大畏重信覺得留着康有爲,或許將來還能禍亂中國,於是請上野季三郎轉告康有爲,他在日本期間將獲得“適當的保護”,康有爲於是從香港啓程去了日本,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此時的光緒皇帝,就真成了孤家寡人,成了慈禧太后的甕中之鱉!(。)

第51章 大漢國思想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44章 蘇丹玉璽第58章 蕩平海盜第105年光緒奪權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64章 孤軍深入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72章 改朝換代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45章 饑荒之城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163章 英國妥協第74章 曾國藩治軍第93章 禍起蕭牆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60章 救了林肯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第62章 謀取東南戰略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29章 天京大殺戮(3)第13章 世道人心第60章 曾國藩復出第74章 大敗日本第130章 大海軍建設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89章 艱難的決定第195章 奇怪的暗殺第83章 左宗棠可殺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19章 大漢帝國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59章 建國大典第63章 齊人之福第84章 出征朝鮮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168章 閃電戰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76章 統一南方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84章 密謀反清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172章 法軍大反攻第2章 頓生殺機第71章 慈安干預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2章 頓生殺機第56章 農業建設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71章 慈安干預第139章 奪取柬埔寨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160章 傀儡國王第44章 蘇丹玉璽第69章 石達開受挫(2)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166章 導火索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80章 決戰寶慶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61章 用人之道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195章 奇怪的暗殺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5章 大決戰(1)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43章 重用容閎
第51章 大漢國思想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44章 蘇丹玉璽第58章 蕩平海盜第105年光緒奪權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64章 孤軍深入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72章 改朝換代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45章 饑荒之城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163章 英國妥協第74章 曾國藩治軍第93章 禍起蕭牆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60章 救了林肯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第62章 謀取東南戰略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29章 天京大殺戮(3)第13章 世道人心第60章 曾國藩復出第74章 大敗日本第130章 大海軍建設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89章 艱難的決定第195章 奇怪的暗殺第83章 左宗棠可殺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19章 大漢帝國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59章 建國大典第63章 齊人之福第84章 出征朝鮮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168章 閃電戰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76章 統一南方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84章 密謀反清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172章 法軍大反攻第2章 頓生殺機第71章 慈安干預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2章 頓生殺機第56章 農業建設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71章 慈安干預第139章 奪取柬埔寨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160章 傀儡國王第44章 蘇丹玉璽第69章 石達開受挫(2)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166章 導火索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80章 決戰寶慶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61章 用人之道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195章 奇怪的暗殺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5章 大決戰(1)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43章 重用容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