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

公曆1904年4月9號,遠赴重洋的宋晉國、大衛滿載而歸,促成了華美公司與杜邦公司的合作,成爲蒙山軍及濟南府最大的新聞。

在東北,日俄兩強間的戰事仍在按部就班地打着,大規模的陸戰尚未爆發,日本海軍還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封閉旅順港的努力,從而誕生了第二次閉塞作戰中戰死而被封爲軍神的廣瀨武夫少佐。瀋陽站這段時間轉來了魯山支隊的兩份報告,都是好消息,支隊一直在“剿匪”——與遼陽以東,鳳凰城以西那些被日軍收買的鬍子隊伍作戰,馮德麟部屢遭打擊,已經不成氣候了。支隊因此得到俄國人的獎賞,給予了武器方面的再次補充,部隊目前已經擴編爲三個大隊,七個中隊,總兵力達到1400餘人,魯山請求本部再派一批下級軍官過去以充實支隊的戰鬥力。

走了半年多的宋晉國回來,壓倒了龍謙對南滿支隊的關注。因宋晉國帶回來的業務涉及到山東大學堂,龍謙與宋晉國、周學熙、徐建寅來山東大學會晤許文夫,談畢公務,徐、週二人匆匆走了,許文夫卻“扣”下了龍謙,執意要請龍謙到家裡吃頓便飯。

許文夫的本意是要和龍謙詳談辦學之道。他本有雄心,那天龍謙在學校禮堂的演講及承諾更加勾起了他的心火,真要將山東大學堂辦成國內一流,世界聞名的大學,那將是多麼榮光的事!在許文夫看來,這就是他的最高理想,最輝煌的人生。

山東大學堂是建立在書院基礎上的,連續擴建,導致教師們的住宅還很不完善,作爲一校之長。許文夫與秋慕春教授合住了一所小院,正房三間住着許文夫一家,一明兩暗的格局,中間一間即使會客室,也是書房,兩邊套着的兩間屋子分別做了許文夫夫婦和許思的臥室。顯得有些擁擠了。不過學校正在蓋宿舍樓,秋天就可以搬家了。

龍謙是第一次到許文夫家。和許太太寒暄後。立即被客廳牆上懸掛的一副水墨畫所吸引。

這是一幅未完的畫作,畫面已有一個少女的側影,背景是江南小鎮風光,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充滿了畫意詩情。

“唔,想不到許校長還是丹青妙手……”龍謙讚道。

“哪裡,這是小女的習作。她總是嫌濟南的冬天難過,大概心念故鄉的風光吧……”

門簾一挑,許思從她的臥室出來,“啊,終於盼到龍將軍了……”

聽到濡軟的話語,龍謙的目光從畫面上轉過來落在少女臉上。立即呆住了!

原以爲只有夢中才能見到她。沒錯。這就是第一次見面的模樣!除了衣服不同,那身材、五官竟然如此相像!眉如遠山,膚似精瓷,特別是那雙顧盼生情的大眼,活脫脫就是魂牽夢繞的她!

賊老天!將我一夢越百年!難道是爲了補償老子。也將昕若也派回來了嗎?龍謙死死盯住微笑着的許思,失神了!

許思被看得不好意思,不自覺地轉過身去,龍謙清晰地看見她右臉頰靠近脖子上的那顆紅痣。

“昕若?”龍謙禁不住輕聲叫了出來。

“龍將軍,你見過小女?”許文夫看到了龍謙的失態。

“許校長,這位是?”龍謙終於回過神來。

“小女許思,前段時間在山東大學堂聽過大人的演講呢。”

“哦,原來是令愛。”龍謙用右手使勁掐了下左手的虎口,恢復了一貫的從容,“令愛使我想到一位故人,失禮之處,還望許校長海涵。”

“哦,原來如此。”許文夫微笑道,“小女一直想當面請教將軍幾個問題呢。”

不是昕若!永遠也不可能再見到昕若了!奇蹟不會重複發生,自己與她不會再重逢了。龍謙胸中突然涌上一陣悲痛,眼眶竟然溼潤了。

“龍將軍,小女很像你的那位故人嗎?”

“哦,是的,很像。真是對不起。”龍謙冷靜下來,“我不可能再見到她了……許校長,您說令愛那天就在禮堂,山東大學堂也招女生嗎?”

“哪裡,我倒是希望開設女校。但校務會不同意,何況也招不到女生啊。小思只好女扮男裝,卻不是長久之計。小思,愣着幹嘛?快給將軍沏茶呀?將軍請坐,寒舍過於侷促,讓將軍見笑了。”

“哪裡,這隻會讓龍某欽佩。不過,學校該改善教師們的生活條件了,連您這一校之長都身居陋室,是官府的失職啊。”龍謙落座,努力讓自己的目光離開許思婀娜的身影。

“教師住宅樓已在建設中,多虧了將軍慷慨捐助啊。”

“不能將功勞記在龍某一個人身上,要謝就謝華源和中興的職員們吧。哈哈,貴校學生將來多幾個人進華源中興公司效力,就是對他們的回報啦。”

“那是自然。學習理工科的,華源和中興定是首選啊。對了,龍將軍,杜邦公司真的要落戶濟南嗎?”

“是華美公司投資華源和中興。而華美則成爲杜邦的股東,進入了杜邦的業務領域了。這次宋處長他們差事辦的好,眼下要迅速提升山東的工業實力,也只有引進外來的資金技術一條路可走。”

“將軍請用茶。”許思低聲道。

“謝謝。”龍謙接過茶杯,目光卻一直留在對面牆上的那幅水墨畫上。

“讓將軍笑話了,這幅畫正是小女的習作。小思一向不喜女工,卻喜愛音樂和美術,前段時間帶她看了第五鎮的閱兵。很是欽佩將軍所做的幾首樂曲,認定將軍是音樂名家,非要當面請教將軍……”

“不敢,龍某哪裡當得名家之稱……”龍謙終於將目光轉向許思,發現許思也正在望着他,二人目光交匯,許思立即避開了,卻沒有離開客廳。

“絕非虛言!實在是令人振奮啊。特別是那首軍歌!那天聽了將軍講述西沽血戰。難怪將軍可以痛擊八國聯軍!”許文夫沒有注意到許思與龍謙的表情。

“謬讚了……令愛的畫工不俗,畫中藏詩,看來令愛還是難忘故土啊。”

“那是。她在蘇州長大,自然對家鄉難以忘懷。對了,那天演講會有個問題想請教將軍,又不會說出口,今日正好當面請教……”

這時門外有人喊許先生。許文夫答應一聲站起來。來人是學校的教工,在門口與許文夫低聲說了幾句,許文夫歉意道,“龍將軍且寬坐。我去去就來。今日內子備了酒菜,中午不要走,品嚐下內子的廚藝。小思,你且少陪將軍。”說罷許文夫不等龍謙答應,匆匆去了。

“唔,令堂不在家嗎?”龍謙打破了沉默。

“家母出去置買菜蔬了……龍將軍,我知道家父要問您什麼……”

“哦?”

“他是想問您,對革命黨怎麼看?”

“哦,許小姐你怎麼看?”

“是我在問您。”許思徹底鎮定下來。觀人觀其眸。龍謙眼神清澈。正襟危坐,不似登徒子。剛纔目不轉睛地盯着自己,不是另有緣故嗎?那個昕若是什麼人?關心這個幹啥?和自己又沒有關係……

“哈哈,維新也罷,革命也好。都是爲了富國強兵。不過是選擇的路不同罷了。前者是在修補,後者則要另起爐竈而已。”龍謙隨口應付。他總不會去說,前者是維護現有的統治,而後者則是要推翻現有政權。

“那麼將軍並不認爲革命黨是亂臣賊子了?”

“龍某身爲朝廷命官,立場自然要與朝廷保持一致。倒是奉勸小姐,不要去關心政治了吧,畫畫,作詩,纔是才女所爲啊。”

“可是將軍曾言,只有人人奮起,才能救國救民。難道您在學校禮堂的演講,全是應景之作嗎?”

“革命意味着流血犧牲,意味着破壞重建。而且,有多少罪惡借革命之名而行。許小姐乃名門閨秀,才華出衆,前程遠大,就不要去關注革命了。今日談別的尚可,談及造反,恕龍某不作回答……”

許思嫣然一笑,“好吧。那麼請問,那天閱兵場所奏的三首樂曲,真是將軍大作?”

龍謙沉吟片刻,“讓許小姐見笑了。”

“將軍大才,小女子欽佩無已。將軍是在美國學習的音樂嗎?”

“並沒有專門學過,不過是愛好而已……”

“沒有專門學過?”許思睜大了眼睛,“只是愛好?那首軍歌的歌詞也是將軍所作?”

“許小姐以爲那首歌的歌詞如何?”龍謙反問。

“細細演繹,怕是有礙物議呢。請問將軍,您心目中的祖國是什麼?”

祖國是軍歌中出現的一個詞。那是沒辦法的事。再改,那首名作就不成樣子了,“祖國嘛,就是我們腳下這塊土地,就是我們祖先生存繁衍的地方……”龍謙微笑着答道。

“也包括滿洲嗎?”

“當然。難道你認爲滿洲不是祖國的一部分?”

“那麼,您怎麼解釋民族問題?”

“民族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廣義上講,生活在祖先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民族,都可以稱爲中華民族,漢族不過是其中的主要部分。狹義上講,又分爲若干個習俗、語言、信仰乃至文字不同的種羣。這樣的解釋對嗎?”

“那,滿族也是中華之一員了?”

“難道不是嗎?蒙古人曾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講習歷史,難道會將元朝割裂出去?”

“可是,近年來不是總有滿漢之辯的議論嗎?難道將軍不讀報紙?”

“我剛纔說過了,最好不要談及政治。尤其是像你這樣的小姐……”龍謙甚至有些懷疑許思是革命黨了。

“好的,”許思調皮地一笑,“不談政治了。小女子對將軍大人的音樂之才欽佩無已,您能告訴我,如何作出悅耳的曲子嗎?”

女孩那純情的一笑令龍謙心神一蕩……趕緊收攝心神,“樂由心生,憋在家裡是不成的。當你經歷了一些事,心有所感,樂曲的某些樂章或者樂句就會自動地閃現腦海,抓住那一瞬間的靈感,可能會寫出一首不錯的曲子。”龍謙的目光掃過書架對面的一架漆面褪色的鋼琴。

“高論。我在上海學習時,老師也曾這樣講過。可是我總是找不到那一瞬間的靈感,怎麼辦?”

“你今年多大?哦,對不起,是我唐突了,不該問這樣的問題。”

“沒有關係。小女子光緒十一年生人……”

“十九歲……”龍謙默算了一下,“就算你到過上海,見過十里洋場的繁華,但人生的閱歷畢竟很淺。閱歷和挫折是作曲者的財富,不能着急。”

“可是,父親說音樂是需要天賦的,不止於努力。是這樣嗎?”

“任何領域取得驕人的成績都需要天賦,但努力很重要。美國一個叫愛迪生的大發明家就說過,‘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原文記不清了,大致意思是這樣。不過,就我看來,許小姐不必拘泥於作曲的苦惱中,作爲調劑身心的愛好就蠻好。而且,你繪畫的水平可不低……”龍謙指了指牆上的那幅畫,“剛纔我說的對嗎?小姐心中可是一直思念着故鄉?”

“沒錯。那是我最喜歡的一幅畫。不然我不會掛出來。您剛纔說畫中藏詩……老師曾說,詩詞可觸動作曲的靈感,您能爲我的塗鴉之作寫詞一首嗎?”許思完全沒有了初次見面的生澀,提出了一個令龍謙尷尬的要求。

“我是個軍人……哪裡懂得作詩啊。”龍謙趕緊推辭。

“‘休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將軍既然能爲麾下鐵軍寫出那般激昂慷慨的軍歌,就試着爲小女子作一首嘛。”

龍謙心中一動,目光不由得落在許思嬌豔的面容上,“好吧,試試。有鋼筆嗎?”

立馬成詩嗎?許思驚訝萬分。但飛快地回到她的臥室,取來一支鋼筆和一個作曲練習本。

龍謙接過來,略一沉吟,刷刷地寫下幾行。剛將本子遞迴女孩手中,屋外傳來許文夫和一個婦人的對話聲,許思立即回自己屋中了。

“抱歉的很,讓大人久候了。”許文夫進門,“這位便是內子,喔,他便是提督龍將軍。”

“夫人安好。”龍謙趕緊站起身來。

許文夫的小腳太太急忙回禮。

“咦,小思呢?”許文夫發現女兒不在了。

“她在屋裡……”

“嘿,這個丫頭好沒禮貌。請將軍過這邊來吧,內子整了幾道家鄉小菜,我們邊吃邊聊。”許文夫做了個請的手勢。

ps:

前文將許思誤作許雪,蓋因存稿未審之故,請書友諒解。

第8節 天津二第7節 破莊七第4節 練兵之始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十七 北京七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3節 立憲之爭第28節 變化四第15節 平叛五第19節 北京九第16節 北京六第12節 平叛二第19節 犧牲三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6節 軍餉第4節 破莊四第32節 變化八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18節 北洋第31節 出征一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5節 南京二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2節 抗洪二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6節 軍餉第38節 山東提督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5節 外交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5節 破莊五第3節 立憲之爭第32節 沂州一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19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二第14節 陳豪第4節 周毅二第30節 情報處一第7節 天津一第9節 戰後二第25節 新生活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1節 阻擊四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10節 彼得堡六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十七 北京七第30節 變化六第6節 就職第2節 要塞二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16節 提親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29節 戰長沙二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12節 條件第七節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2節 初戰一第17節 股份第10節 阻擊三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4節 練兵之始第32節 情報處二第18節 平叛之後第18節 榮軍農場第12節 政治版第22節 授勳第32節 洪粵誠一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
第8節 天津二第7節 破莊七第4節 練兵之始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十七 北京七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3節 立憲之爭第28節 變化四第15節 平叛五第19節 北京九第16節 北京六第12節 平叛二第19節 犧牲三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6節 軍餉第4節 破莊四第32節 變化八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18節 北洋第31節 出征一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5節 南京二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2節 抗洪二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6節 軍餉第38節 山東提督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5節 外交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5節 破莊五第3節 立憲之爭第32節 沂州一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19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二第14節 陳豪第4節 周毅二第30節 情報處一第7節 天津一第9節 戰後二第25節 新生活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1節 阻擊四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19節 楊士驤的困局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10節 彼得堡六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十七 北京七第30節 變化六第6節 就職第2節 要塞二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16節 提親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29節 戰長沙二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12節 條件第七節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2節 初戰一第17節 股份第10節 阻擊三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4節 練兵之始第32節 情報處二第18節 平叛之後第18節 榮軍農場第12節 政治版第22節 授勳第32節 洪粵誠一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