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整編與任命

送走陳超,龍謙了無睡意。腦子裡反覆盤算着整編的事情。再三掂量,還是覺得要先辦此事。手下的軍官們的性格,功績走馬燈似的在腦子裡轉,直到天色微明,才迷糊着。

大概只睡了一個鐘頭便爬了起來。早飯後,唐紹儀和吳永來道別。吳永決定先跟唐紹儀回濟南,龍謙不便反對。龍謙對唐紹儀說,“請代我稟報袁撫臺,這邊的事一了,我便去濟南。二位離開濟南後便各赴任所吧,我會很快過去的。”

送走唐、吳二人,龍謙將周毅、魯山、寧時俊喊來,分了下工,魯山帶情報科及警衛連負責甄別俘虜,並重新安排拘押地。龍謙與周毅、寧時俊、宋晉國分頭慰問鄭家莊及陳家崖陣亡的烈士家屬,並送去撫卹金和慰問金。數額還是按照宋晉國的意見辦了,每家烈屬發撫卹金十兩,另外贈慰問金五兩銀子。

周毅是最先回到司令部的,龍謙和宋晉國還沒有回來。這個活兒不那麼舒服,雖然十五兩銀子對於農家是一筆鉅款了,但失去兒子的悲傷是不能用銀子來衡量的。周毅感到自己幹不了這件事,在每家都是略坐片刻,講明隊伍會照顧烈屬家庭,放下銀子便走,不願意面對哭哭啼啼的父母兄弟。

回到家,周毅見鄭嬋和王月蟬在把玩龍謙送的那個純金長命鎖。這是龍謙給女兒的禮物,鄭嬋雖是出身鉅富之家,但打造如此精美的純金長命鎖還是令她喜愛不已。女兒還小,沒法戴,而且,這玩意也太貴重了些。溫氏稱了重量,足足八兩有餘。除掉鏈子是純銀打造,其餘都是純金。

“聽說部隊要整編了,這次你擔任什麼官職?還是副司令嗎?”王月蟬見周毅進來,擡頭問道。

“給我打盆水來。”周毅對妻子說。

“俺問你話呢。”王月蟬道。

“俺那裡知道。他又沒對俺說。”周毅看了一眼王月蟬,“這些事,你還是少操心吧。”

“好不容易熬出頭。俺覺得。這次整編。你應該下去當標統。”

“下面都在議論什麼?說說看。”

“魯山肯定佔一個標統,剩下的一個,有說會給王明遠,也有說給葉延冰和馮侖的。可是。葉營長惹了司令。沒戲了。”王月蟬瞟一眼周毅,“也有說會給你一個標,伍烈就說。那不是降了嗎?不過俺覺着,當標統比當副司令強。”

“爲什麼?”周毅來了興趣。

“龍司令如今官大了,管着兩州呢。你們也不會再在這個小地方窩着啦。肯定是沂州、兗州各扎一個標,這其中的區別,還用我跟你講?”

“嘿嘿,你倒是向着俺﹍﹍”

“廢話。誰讓小嬋是你媳婦呢。鄭篤那個王八蛋總不服氣,這下子還有什麼話說?喂,俺看你應當找龍司令探探口風。他不在的時候,你幫他看着這個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

王月蟬見鄭嬋端着熱水進來,便住了口。

周毅當然清楚實職與虛職的區別。尤其是在蒙山軍成爲正兒八經的官軍後,不是那些戰鬥力裝備均差的巡防營,而是地位堪比山東新軍的正規軍。以標統之職統帶強軍管轄一州,那是多麼風光的事?

可是,該怎麼跟龍謙開口呢?自傳來蒙山軍主力大敗洋人,龍謙受封副將後,周毅便後悔留在家沒有跟龍謙走了。相處近兩年,周毅也摸到了龍謙的脾氣,這個人還是比較公道的,提拔重用部下,更多的是看功勞和能力,這也是蒙山軍興旺發達的主要原因。但可惜蒙山軍一舉成名的戰役自己卻沒有參加,比起那幾個地位與自己差不多的人,自己實實地少了一份資歷。

一直到黃昏,龍謙纔回來,見周毅和魯山、寧時俊都在司令部了,魯山和寧時俊先彙報了俘虜的情況,將甄別出的頭目們單獨關押,特別是陶三,更是看守嚴密,應當是萬無一失了。下面的嘍嘍,魯山建議先送到石峁煤礦是挖煤,龍謙同意,指示要想辦法覈實下大頭目們的罪行,確實有對百姓燒殺淫掠的,一個不留,全部槍斃。魯山表示這點不好辦,從他們嘴裡是拿不到證據的。龍謙說不一定,可以發動嘍嘍們揭發,何況還有嶧縣呢,他們在嶧縣可沒少幹壞事。不處理掉爲首的壞蛋,那些嘍嘍就不會真正得到轉化。

魯山心領神會,“明白了。這件事我會辦好的。請司令放心吧。”

現在缺兵,放着上千的俘虜不用是傻子。

“是不是等我吃飯?也好,咱們幾個邊吃便聊聊明天下午的會議議程吧。”龍謙對三個副手說。

“是呀,俺們在等你嘛。”周毅很想單獨跟龍謙談談,看來是沒機會了。

“好,稍等。”龍謙進了他的屋子。

等他洗了臉出來,周毅等已經圍坐在桌前了。晚飯很簡單,小米粥、玉米餅子和用蘿蔔醃的鹹菜。

“咱們該確定編制了,不然人心不定,訓練也受影響,馬上部隊就要擴兵,分駐各地,這件事不能再等了。參謀長還是由時俊擔任。兩個步兵標,我考慮由你們倆分任標統。你們是什麼意見?”龍謙吃飯速度極快,其餘三人還在用飯時,他已經吃下去三塊玉米餅子,喝了兩碗粥了。

周毅心中一喜,“多謝司令的信任。沒說的,俺一定帶好部隊,請司令放心。”

“你看,我有些心急了。你們慢慢吃。我回屋裡等你們吧。”龍謙先離開了餐廳。

很快,三個人相跟着來到龍謙的屋子。

“隨便坐,”龍謙摸出一張紙展開。“先說說兩個步標,第一標由魯山任標統,馮侖爲副標統,藍心治爲參謀長。轄三個營,一營馮侖兼任,二營石大壽,三營盛光。第二標由周毅任標統,封國柱爲副標統,鄧清華爲參謀長。也是三個營,一營封國柱兼任。二營程二虎。三營杜三立。”

葉延濱被免掉了營長,但這份名單竟然沒有王明遠!沒等他們問出來,龍謙慢條斯理地繼續講,“每個步標直轄騎兵、機炮、輜重各一個連。參謀科。後勤科也要成立。要成爲具備獨立作戰的能力。戰鬥力要全面超越我們目前全軍!你們有沒有不同意見?”

“明遠,延冰,怎麼安排?延冰犯了錯。懊悔的要死。處理是不是有些重了?”魯山小心翼翼地問。

“明遠另有安排。但葉延冰需要好好反省。犯了錯就要受到懲罰。”龍謙一擺手,意思是不再談這個問題了,“各營要設副營長,兼任主力連的連長,副營長的人選你們提出來。對了,這次整編,每個營不是三個連,而是四個!這樣,就需要提拔一批連長。我的意思,現有的連隊,一般不要打破建制,這樣可以保持戰鬥力。這半年來訓練作戰表現好的排長們,提拔一批進入連長的崗位。具體人選,你們今晚拿出來,由參謀長彙總,明早報我批准。”

“設副連長嗎?”寧時俊問。

“設。每個崗位,一般都可設副職。作爲正職的備選。一但崗位空缺,就可以頂上去。但副職均要兼任下一級的正職。”龍謙看看三人,“下面說說司令部及直屬隊吧。時俊爲參謀長,我不在時,參謀長主管全軍,代理我的職務。司令部設參謀、後勤、情報、軍法監督、醫務(含獸醫)五處,前四處分別由司徒均,宋晉國,江雲、曹敏忠爲處長。醫務處處長暫缺,時俊代管一下。各處可以再細分業務,設科,比如後勤,就要細分爲財務、糧秣、被服等科,參謀處下應有作戰、動員、軍訓、軍械等科,這個不急,可以慢慢完善。除此之外,司令部還直轄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營。騎兵營長由遲春先擔任,工兵營長由樑華達擔任,輜重營長由連樹鵬兼任,老連擔任晉國的副手,兼任輜重營長。炮兵營長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先由貢開辰代理。司令部還將直轄警衛連,騎兵通信排,蔣存先調入情報處另有任用,警衛連長由丁小富擔任。騎兵通信排長的人選,參謀長決定吧。”

三個人拼命記下龍謙的意見。

“還有幾個特殊的人物,要用起來。一個是姜義柳,此人是在西沽之戰後加入我軍的,原爲聶士成部參謀,這段時間一直跟着藍心治幹,這回留在參謀處,要給他一個職務,至少是副科長。聶士成部還有兩名軍官加入了我軍,韓子英原爲隊官,這次調給魯山的一標,給他一個連,柴守業原爲排長,給二標,這次任命爲副連長兼排長。這兩個人,你們倆要好好關照,明白嗎?袁世凱派來督戰的兩個參謀張伯村和於乾祝都不錯,可惜都回了濟南了。這幾個都是受過正規訓練的軍官,用好了,有很大的意義。”

周毅和魯山點頭接受。

“最後就是隨營學校了。我打算建立一個軍校,分批培訓現職軍官。不知你們注意到了沒有,我們在練兵上取得了一些經驗,但培養軍官就差一些。班長直至營長,接受的訓練與士兵沒什麼不同,也就是在認圖識字上有所區別了。這不行。我自己兼任隨營軍校的校長,由司徒均擔任副校長兼軍校的教育長,瞿鴻翔任副教育長,制訂教學大綱,編制教材,分批輪訓在職軍官。達不到要求的,堅決不能任用,這點沒得商量。就是你們三人,也要受訓並擔任教官,你們要有所準備。我計劃在部隊編組完成後,便將隨營軍校正式辦起來。”

對於辦軍校,三個人倒是沒有意見。也沒有準備。只是因爲龍謙自認校長,感到了龍謙對與軍校的重視。

“最後就是預備役建設了。我準備建一支預備役部隊,有三個任務,一是吸收新兵後完成軍訓,就像當初我們搞的新兵連一樣。待訓練完成後補入正規部隊。第二就是將沂州和兗州的適齡青年組織起來,加以訓練。使其掌握一定的軍事技能,這些人不是新兵,他們不脫產,就是該幹什麼幹什麼,但必須在一年之中抽出若干時間接受訓練。第三個任務就是我們部隊的老兵——咱們不能讓大家一輩子當兵的,到一定時間,比如四年爲期,不能升爲軍官的,就轉入預備役。萬一發生戰事,立即招收回來。就是一支由戰鬥力的軍隊。所以。要抽調一批有經驗的軍官幹這件事,我計劃讓明遠牽頭做。他的職務就是沂州兗州預備役司令官,這個部隊的架子,要慢慢地搭起來。”

這是個宏大的計劃。魯山腦子快。立即意識到了其中的價值。“這個法子好。如果給參加訓練的農民一些補助。他們會樂意乾的。”

“是,”寧時俊道,“司令這個方法極妙!我們部隊不可能在兩州的地面上全面鋪開的。如果各村各縣都有預備與部隊,當地的治安一定會好的多。”

“好,這樣咱們就等於準備了一大批兵員,隨時可以補入部隊了。”周毅也覺得這個辦法十分妙,“司令真是妙計!”

“這有什麼!人家外國早就這麼幹了!”龍謙笑道,“既然你們不反對。那麼將來預備役司令部抽調各營的骨幹,你們就要支持。暫時不會有大的戰事了。一些老兵就要抽出來,幫助組織訓練預備役,你們要大力支持明遠的工作。他明早就回來了,我會跟他詳細談這件事的。”

“那些土匪俘虜,是不是補入部隊?聽了司令的設想,營級部隊就有十幾支了,而且每營都增加了一個連,缺員會很多。”周毅道。

“土匪是要補充進來的,但需要大力整頓,徹底消除他們身上的壞習慣才行。缺員不要緊,先將架子搭起來,等我們開拔至新駐地,招兵就是。不過,這次不同以往,兵員寧缺毋濫,而且要抓緊訓練。你們沒有意識到嗎?這次整編完成,蒙山軍看起來實力增加了,但戰鬥力註定是下降了。所以要拿出蒙山整軍的幹勁,好好地給我練上幾個月!”

“司令,武器怎麼辦?朝廷會補充給我們嗎?”寧時俊問。

Www▪ Tтkā n▪ c o

“肯定是要向朝廷伸手的。不過,估計會比較難。我忙過這段時間,會去趟濟南。武器的事,還要立足自己,我已經安排司徒去做這件事了,爭取能從外國洋行手裡買一批武器,重點是機關槍,大炮。”

“司令,那筆錢還在北京。另外,會不會引起朝廷的注意?”魯山有點擔心。

“這個我想到了。方法要靈活一些,不要緊,朝廷不會有那麼多精力查咱們的事。不過,既然說到這兒,我準備成立一個機構,專門管這筆錢。先讓老宋的後勤處管起來。要量化給蒙山軍的每個老兵!這是最關鍵的,那筆錢人人有份,但不直接發到手裡。先忙完整編的事,再做那件事。”

四個人一直商量到深夜,算是將部隊編組定下來了。第二天上午王明遠回來,龍謙單獨與他談了預備役部隊建設的事。王明遠雖然不情願離開正規部隊,還是感覺到了龍謙對他的器重,接受了龍謙的任命,出任這個尚不知所以然的預備役部隊司令了。

當日下午,龍謙主持召開了全軍連長以上軍官會議。宣佈了威勝軍右翼的整編方案和各部軍官的任命。

這次整編,絕大多數軍官得到了提升,所以整個面上是皆大歡喜。當然,也有不高興的,比如被抽調進入“特種”部隊的軍官,比如工兵營,輜重營等部隊的軍官,總覺着離開了一線步兵部隊有些被拋棄的味道。龍謙特意強調了除步兵意外兵種的重要性,“大炮的威力是見識過了,但工兵和輜重兵的重要性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戰爭的方式正在發生着劇烈的變化,那種靠騎兵和步兵包打天下的想法必須拋棄!工兵和輜重兵的軍餉決不低於步兵,他們的存在是我們打勝仗的保證!誰敢歧視他們,我就讓他去體驗下這些新兵種的味道!”

樑華達根本沒想到自己會直接擔任工兵營長。很意外。在袁世凱的部隊,從隊官升爲營官是很艱難的一步,自己竟然在蒙山軍一下子就完成了。

剛剛被免職的葉延冰和熊勳沒能參加會議。他倆可憐兮兮地在司令部外面轉悠了一下午,因爲沒有接到命令,不敢進入會場。讓警衛連站崗的士兵很是不忍。

不過在會後,龍謙派人將他們二人找了來,一起吃了晚飯。與他倆深談了很久。倆人高高興興地走了,繼續去當他們的大頭兵去了。因爲是單獨談的,誰也不知道龍謙跟他們談了什麼。直到一個月後,葉延冰被調入司徒均的軍校去當教官,熊勳被派去協助王明遠組建預備役司令部,纔算部分揭開了謎底。

不僅是葉延冰和熊勳,原蒙山軍營連長中,張玉林、許公持被調入了軍校擔任教官。範德平、胡宗玉被調入預備役司令部。這些都是久經戰陣經驗豐富的軍官,他們的調動,足以看出龍謙對隨營軍校和預備役部隊的重視。

第15節 末日二第2節 北京二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11節 戰後四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8節 這一仗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4節 練兵之始第34節 整編一第32節 情報處二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2節 軍銜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7節 起步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6節 逆襲一第4節 去哪兒?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7節 彼得堡三第10節 天津四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9節 天津三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7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6節 許家第32節 情報處二第17節 龍楊會第8節 湖北第6節 嶧縣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4節 抗洪四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23節 行刺第26節 招商會二第13節 橡膠危機第15節 七月第12節 政治版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4節 要塞四第18節 榮軍農場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7節 蔣繼英第16節 提親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1節 進京一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8節 人才第21節 整編前後十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2節 要塞二第31節 展望第14節 北京四第26節 俘虜們三第35節 大勢四第10節 彼得堡六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7節 太原第15節 外蒙第2節 齊河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8節 這一仗二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8節 北洋第39節 周馥一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9節 沈旦堡一第4節 萊州第28節 拖刀計第4節 鐵良發難第10節 戰後三第4節 陸軍整編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5節 演習第21節 北京十一第43節 陳淑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5節 楊度第11節 回國二第30節 軍火採購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32節 大勢一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
第15節 末日二第2節 北京二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11節 戰後四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8節 這一仗二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4節 練兵之始第34節 整編一第32節 情報處二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2節 軍銜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7節 起步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6節 逆襲一第4節 去哪兒?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7節 彼得堡三第10節 天津四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9節 天津三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7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6節 許家第32節 情報處二第17節 龍楊會第8節 湖北第6節 嶧縣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4節 抗洪四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23節 行刺第26節 招商會二第13節 橡膠危機第15節 七月第12節 政治版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4節 要塞四第18節 榮軍農場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7節 蔣繼英第16節 提親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1節 進京一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8節 人才第21節 整編前後十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2節 要塞二第31節 展望第14節 北京四第26節 俘虜們三第35節 大勢四第10節 彼得堡六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7節 太原第15節 外蒙第2節 齊河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8節 這一仗二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8節 北洋第39節 周馥一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9節 沈旦堡一第4節 萊州第28節 拖刀計第4節 鐵良發難第10節 戰後三第4節 陸軍整編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5節 演習第21節 北京十一第43節 陳淑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5節 楊度第11節 回國二第30節 軍火採購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32節 大勢一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