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

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

十分鐘後,會議繼續進行。.

第一件事是宣佈總部機關調整方案,增設政治、獸醫兩處,並對參謀處的職責做了調整完善。

首先完善了參謀處。作爲蒙山軍軍事指揮的核心,參謀處的人員和編制都是最大的。現在則明確設置了科一級的機構,科長的職務也做出明確規定,定爲正營級。參謀處暫設作戰、情報、通訊、地圖四科。姜義柳出任參謀處長,直屬參謀長司徒均領導,司徒均終於不再兼任參謀處長了。

將軍法處升級爲政治處,直屬龍謙領導。由於政治處直接對龍謙負責,一躍成爲了蒙山軍事實上的第一大處。政治處下設宣傳、軍法、人事三科,任命曹敏忠爲處長。

從醫務處分出獸醫處,以解決蒙山軍擁有的五千多頭戰馬、馱馬等蓄力的管理、購買及治療問題。山東方面早已設立了軍馬場,儘管龍謙對騎兵的發展比較冷淡,但目前部隊的運輸問題主要靠畜力,必須堅決好大批牲口的管理問題。

對於政治處的職責,龍謙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聲稱是爲了適應飛速發展的形勢,必須加強部隊的政治宣傳教育,人事稽查等方面的工作。政治處宣傳科負責出版廣州版的《第五鎮通訊》並且增加版面,負責編印思想教育方面的小冊子並加強官兵的文化教育,各連都要設文書一員,負責各連人事、功過檔案管理並加強士兵的文化教育,徹底在部隊中掃除文盲。另外。宣傳科下還管轄蒙山軍唯一的娛樂機構——劇團。龍謙要求劇團儘快編排一個反映第五鎮南下以來事蹟的戲,在全軍各部隊做巡迴演出。

軍法科職責除了執行軍法之外,還要設立隸屬軍法科的憲兵隊,負責軍紀糾察。

人事科則是從職責越來越重的參謀處分立出來的,負責全軍排級以上軍官的人事檔案建設,曰常考覈及敘功評獎事宜。

已經成立並曰益壯大的青軍聯管理機構設在人事科。

司令部調整機構後,各協、標同時成立相應的機構,級別依次降低。

第二件事就是成立廣東巡防營司令部。以王明遠爲巡防營統領,第九協參謀長胡宗玉調巡防營擔任參謀長。從六個步標各抽調一個連、炮兵、騎兵、工兵、輜重各抽調一個連,編入巡防營作爲架子部隊。總部機關各處同時抽調一批骨幹出來充實巡防營司令部。

王明遠即將展開的巡防營整頓必須有得力的部隊爲依靠。所以。司徒均點明調出的連隊及司令部人員,都是最優秀的。

不準討價還價,也無法討價還價。

第三件事軍事展開了,第五鎮主力蝟集廣州是不行的。必須儘快實現戰略展開。將十八標和十九標對調後。決定周毅統領第十協經營粵西。第十協司令部及直屬隊駐高州府首府茂名。二十標駐遂溪,十八標自廉州西進欽州,佔領進駐廣西的出發陣地。第十協補充標接管廉州。

第九協經營粵東,因王明遠出任了巡防營統領,龍謙任命封國柱代理第九協協統,協統司令部及直屬隊駐韶關。其第十七標駐肇慶,十九標駐潮州,補充標駐惠州。

第五鎮司令部及直屬隊大部駐廣州,其中騎兵標駐德慶府。但炮兵標、輜重標、工兵標、警衛營及正在組建的教導隊留駐廣州,策應四方。

新任參謀處長姜義柳宣佈了部隊駐防命令。

隨後,司徒均宣佈了教導隊的組建和隨營軍校的籌建。參謀處已經擬了通知,確定了名額,第一期準備招收三百人,分班卻細,司徒均根據已經成型的兵種,準備開辦七個班,步兵三個,炮兵兩個,工兵、輜重各一個。教官卻不好找。司徒均建議組建隨營軍校,將教導隊置於軍校的管理之下,他的意見是不僅用教導隊培訓士官,而且要抓緊用短訓班的形式培訓幾批下級軍官,否則難以完成龍謙建設三個正規師的設想。司徒均起初建議從山東武備學堂抽調一批教官過來,但被龍謙否決,因爲山東還承擔着向東北魯山十八鎮輸送教官及下級軍官的任務,而且,龍謙有讓山東籌備兩個師的計劃,蒙山軍主力南征,留下的骨幹本來就少,依賴的就是一個武備學堂,不能再打他們的主意了。

這件事又搞得雞飛狗跳。各部都叫苦連天,捨不得放走自己的骨幹軍官,而那些擔任營長連長甚至副標統的軍官們也捨不得離開部隊,但礙於龍謙的嚴令,各部還是接受了這份名單,司徒均兼任了軍校校長,在周馥的支持下,選定黃埔島爲校址,會後將派工兵進駐進行改造,計劃在10月下旬正式開學。

和以往一樣,會議的最後是龍謙的訓話。

“部隊展開後首要的任務是剿匪和取締會黨,具體的辦法以文字形式下發各部。各部要注意接受和配合王明遠即將開始的巡防營整頓,明遠正在籌劃巡防營司令部的建設,不久將從廣州府開始,對全省的巡防營做一次整頓編練,這是我們擴編部隊的主要兵員。要用一年左右的時間,編練各設兩團的兩個保安旅,隸屬於巡防營司令部,人數不少於一萬五千人。而兩個主力協展開後也要大力擴充兵員,第一步每標先擴一個營,恢復四營制編制。從湘贛到粵西,我們繳獲了一批武器,但不夠。我已經電令山東方面迅速運一批武器來……這件事要在半年內完成。一年後,我們將實現三個師的大編制,其中第九協、第十協及巡防營各算一個,將來出師北伐,我們至少要有三個主力師。這件事當然是絕密,不準外傳。”

將領們最喜歡的就是擴編。擴編即意味着升官。蒙山軍八年多的歷史已經多次擴編了,當時管理百十人的連長現在都成爲了管轄數千人的大兵團指揮官了。當龍謙講出至少要擴出三個師,下面立即一片歡騰。

“弟兄們,我知道你們爲什麼高興,要升官了嘛。的確,隨着部隊的擴編,連長升營長,營長升團長,都是正常的,必須的。但我覺得。首先應當感到畏懼。不是高興。是的,就是畏懼。我將一個團,一個旅交給你,好幾千號人馬。吃喝拉撒。行軍打仗。事情複雜了許多倍。不知道畏懼,就不會敬業,不敬業。就管不好自己那一攤子。我們蒙山軍發展到現在,實際上沒有打過多少惡仗和敗仗,最殘酷的就是西沽之戰了,那不過是千餘人,我完全指揮得來。但現在就不行了,必須依靠助手,依靠參謀處、後勤處等機構,才能搞清楚命令該怎麼下。除掉西沽那一仗,其餘如在鄭家莊三次反李純的圍剿,都算不了什麼大仗。再比如湘贛和粵西兩仗,有什麼呢?我們裝備兵力都絕對佔優,不可能輸嘛。二十標在靈山沒打好,但也不是敗仗,我批評了馮侖,還撤了他副協統的職務,就是要警告大家,絕對贏的仗也要精心籌劃,要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果。爲將者必須珍惜士兵的生命,要懂得每一個士兵背後都是一個家庭,打仗沒有不死人的,但死人要值得,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這就是爲將者最基本的品德。我還要告訴大家,今後,蒙山軍將經歷比以前更殘酷的大仗、惡仗,會經歷將整個營,整個團打光的血戰。作爲身負重要責任的高級軍官,沒有畏懼心怎麼能行?

“弟兄們,你們馬上要開赴新的駐地了。下一次聚在一起,可能是半年後,也能可能是一年兩年之後了。在你那塊地盤,你就是老大,因爲你手裡有兵嘛。但是,我要警告你們,千萬不要有做山大王的思想,不要覺着你手裡的那些兵是你的私產,不要想着做當初蒙山寨的孫氏兄弟!他們那樣做是什麼結果,你麼你都看到了。權力沒有約束不行,政治處成立後,就是代表我監督你們這些統兵大將的。要懂規矩,守規矩。包括我在內。蒙山軍是我的嗎?不是,它是咱們國家的,是要承擔國防軍重任的軍隊。想通這一點,你就會少犯錯誤。不然,你就要栽跟頭,千萬不要在我們蒙山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夜倒下去,我真心不希望看到那個結局,希望你們自重。”

龍謙幾乎每逢會議就會對他手下的將領訓誡一番,不外是紀律和前途兩大核心。但是,蒙山軍這支飛速發展的軍隊註定不會一帆風順。自韶關會議後連續召開的兩次廣州會議成爲了蒙山軍大將們回憶錄中必提的內容,記述大致相同,但感想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爲參加這兩次會議的部分高級將領由於種種原因退出了這個團隊,給後世研究軍史的專家們留下無盡的課題。

龍謙儘管意識到了隨着局勢的變化,人心也會變化。併爲之做了很多防範工作,比如成立政治處。但他還是低估了問題的複雜姓。正因此,廣州會議跟不久前召開的韶關會議一樣,在蒙山軍軍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關於部隊的忠誠穩定問題,廣州會議並未得到真正解決。龍謙似乎低估了問題的嚴重姓了。所以,在軍史研究上一致認爲,蒙山軍後來出現的種種問題,責任必須由其統帥來負。問題看到了,也講到了,但沒有有效而根本的措施,只靠訓誡是不能全部解決的。

其實,這是一支目標在於奪取天下的軍隊不可避免的問題。部隊沒有真正的歸屬感,更難以真正消除封建影響。或許,作爲統帥的龍謙,也需要封建化的忠誠來維繫軍心。

實際上,直到很久之後,軍隊的穩定姓纔得到徹底解決,蒙山軍爲此不止一次付出了血的代價。

馮侖以爲龍謙會恢復自己副協統的職務,但沒有。心裡不免有些怨恨。

散會後,龍謙問了緊跟着自己寸步不離的歐陽中,得知許思已經被安排住在沙面了,那裡是廣州的“高檔”住宅區,中外商行密佈,治安情況也好。歐陽中自作主張高價租了一套小洋房,安排了警衛及傭人。他以爲龍謙要去探望許思,但龍謙說,先去見另外一個人,叫上王之峰,咱們路上談。他問及蔣繼英,歐陽中說蔣繼英早已到廣州了,只等着司令召見呢,龍謙便放了心。

但時間已晚,走到大門口的龍謙想了想,“算了,今天太晚了,咱們還是去一趟醫院看看傷病號。叫上週毅和明遠一同去,參謀長事情太多,別叫他了。”。)

第6節 軍餉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4節 新局面二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21節 外交第10節 回國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4節 抗洪四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20節 中興實業第43節 陳淑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3節 破莊三第33節 大勢二第22節 義軍第12節 中樞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7節 許思一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8節 這一仗二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23節 縱論一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14節 文尼察第9節 阻擊二第14節 平叛四第8節 這一仗二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16節 新局面四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15節 外蒙第25節 招商會一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七節第10節 沈旦堡二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0節 考察第35節 沂州三第14節 突圍一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17節 平叛七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9節 王士珍第2節 南滿支隊2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22節 北京十二第13節 橡膠危機第15節 平叛五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2節 汀泗一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4節 周毅二第15節 突圍二第30節 戰長沙三第43節 陳淑第13節 平叛三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2節 召見第12節 回國三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19節 對策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17節 平叛七第17節 股份第21節 外交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7節 意外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8節 整編前後八第14節 末日一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20節 範德平第40節 誓師出山第5節 探路者第8節 這一仗二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10節 阻擊三第24節 縱論二第21節 拉帕洛會議
第6節 軍餉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4節 新局面二第4節 藍辛,北京協定第21節 外交第10節 回國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4節 抗洪四第20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二第25節 自治委員會的設想第20節 中興實業第43節 陳淑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3節 破莊三第33節 大勢二第22節 義軍第12節 中樞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7節 許思一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8節 這一仗二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23節 縱論一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14節 文尼察第9節 阻擊二第14節 平叛四第8節 這一仗二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16節 新局面四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15節 外蒙第25節 招商會一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七節第10節 沈旦堡二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40節 考察第35節 沂州三第14節 突圍一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17節 平叛七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9節 王士珍第2節 南滿支隊2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22節 北京十二第13節 橡膠危機第15節 平叛五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2節 汀泗一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4節 周毅二第15節 突圍二第30節 戰長沙三第43節 陳淑第13節 平叛三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2節 召見第12節 回國三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19節 對策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17節 平叛七第17節 股份第21節 外交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7節 意外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8節 整編前後八第14節 末日一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20節 範德平第40節 誓師出山第5節 探路者第8節 這一仗二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10節 阻擊三第24節 縱論二第21節 拉帕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