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變化六

蕭觀魚除降了地租外,另拿出一萬五千兩白銀和五萬斤糧食交給蒙山軍,換取自己的安全和自由。其家財是不是隻有三萬兩,龍謙也不爲己甚,因爲他還要用這個人。

在說服陳超,懾服蕭觀魚後,村民自治委員會也正式成立了。龍謙估計的不錯,有陳超出面辦這個“維持會”,村民們人心大定。陳超爲正,蕭觀魚和羅同秀爲副,每莊吸收了三個年老德昭的算作委員,統一協調解決在蒙山軍佔領下的三莊的民政問題。龍謙明確地講,在自治委員會成立後,蒙山軍將不再插手村民的任何事務,完全由自治委員會說了算。蒙山軍在民政上有任何要求,只跟自治委員會提出。

這就是完全表明了不擾民的態度。陳超和蕭觀魚很高興,老百姓們也高興,畢竟他們不願意跟當兵的來往,蒙山軍宣傳的子弟兵一類的口號,沒幾個人懂,更沒人放在心上。

龍謙希望陳超搞出一個村民公約。自治嘛,總要有個章程。封建制度下,官府的勢力一般不深入鄉村,前明的朱元璋還明令官員不要到鄉村擾民呢。像鄭家莊這樣的大鎮子,上了年紀的老人們也沒幾個見過縣太爺。只要納糧繳稅,官府纔沒精力去管農村的事情呢。只有一件事除外,那就是官司。可是,一般的經濟糾紛,村人們不會告到縣衙門去。除非是兇殺一類的命案,纔會驚動官府。村人中的絕大多數,終其一生也沒有去過縣城。即使出現老婆偷漢子一類的醜事,解決的渠道也在村裡,那就是宗族。宗族長老們承擔了社會職能,負責調解處置宗族內部的事務。所以,大村子一般都建有祠堂,但不一定有村公所。

龍謙雖然表明了放手“民政”的態度,實際上對這個不倫不類的自治委員會很是關心——超過了他對軍事訓練的關注。他不斷找到陳超,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村莊裡孤寡老人、孤兒及赤貧戶的救濟問題,設立公田的可行性,對軍屬和烈屬的撫卹,民事糾紛的調解,水利設施的恢復和建設,對鄉村手工業、商業的扶持以及教育問題。他都拿出來與陳超探討。

陳超不勝其煩但又覺得這些問題很實際——除掉那不現實的軍烈屬問題,這顯然是對方深具野心的證據。其他的,的的確確是應當給予關注的。

龍謙的問題偏偏撓中了陳超深埋心底的那塊“癢癢肉”。陳超放棄了科舉,表明了自己再無意仕途,但對於養育自己的故土,陳超卻懷着一顆赤子之心。眼看着故鄉在看得見的速度下衰敗,陳超憂心如焚。而龍謙現在指出,自治委員會可不僅僅做協調軍民關係的維持會,而是真正成爲解決民生困苦的機構,陳超又覺得其中大有深意。特別在龍謙率領他那軍紀嚴明的軍隊幫助三莊的百姓收秋後,陳超認爲,龍謙所說的一切,未必不能真正的實現。

比如水利問題。除掉鄭家莊佔據地利,一半的耕地可以引來昌湖水灌溉外,白魏及陳家崖就全是靠天吃飯了。龍謙提出,能不能在昌湖邊上挖一道明渠,將昌湖水引入隔絕鄭家莊和陳家崖之間的那條溝?再在溝邊安上幾部水車,不就解決陳家崖的澆水問題了嗎?若是將那條溝再延伸幾裡,白魏鎮也能用上昌湖水了。

這是龍謙的設計。陳超聽了既吃驚且感動。不是龍謙的設計有多高明,而是龍謙對於民生的關注打動了他。若是不操心百姓的生活,不會提出這個方案來。如果實現這個計劃,陳家崖一大半的旱地將變成水田,糧食畝產至少增加三成,那意味着基本上沒有人餓肚子了。

“怕是辦不成。”陳超搖搖頭,臉上帶着遺憾。

“爲什麼?”龍謙沒理解陳超的意思,“也不是多麼複雜的事。”這一帶地形差不多都裝在龍謙腦子裡了,昌湖就像是一個天然的水庫,兩面窄,中間是個大肚子,將那條季節性的小河在夏秋兩季的來水聚成了一個湖泊,工程量最大的是一個小山樑,只要挖通那裡,剩下的就簡單了,在平緩的地上挖十幾裡的渠就可以接入陳家崖南面的那道溝。而且,自己手裡有從鄭家莊繳獲的一些火炸藥,完全可以用上,“你看,這兒是你們說的昌湖,直線距離距陳家崖差不多有十五六裡地的樣子,關鍵是這裡﹍﹍”還是沾了水,龍謙在桌子上勾勒出一幅簡單的地形圖。

“這個法子,其實我也想過﹍﹍”陳超仔細看着圖,真是不謀而合呀。當初他就想聯合白魏鎮辦這件事,但被鄭家莊所阻,那時鄭經尚未回來,當家的還是前任莊主。鄭家莊的理由很充分,你們修這道渠,將水引到陳家崖和白魏,下游就可能枯了,直接影響到鄭家莊的利益。

“那好極了。”

“好什麼呀,你看,鄭家莊的地都在南邊,我們截了水源,下游就受到了影響。”

“原來是顧慮這個。昌湖水面不小,灌滿一道溝渠也不會影響下游吧?不必顧慮,現在咱們說了算。何況,你我都沒有犧牲鄭家莊而照顧白魏陳家崖的意思嘛。鄭家莊的工作,我來做。他們會同意的。不僅如此,我還會讓鄭家莊出工出力,大家一起來修這道利民渠。”

“那可就太美啦。”陳超想,如果這道渠修成,那可給陳家崖以及白魏帶來莫大的好處啦。這道還存在於桌子上的救命水渠修成,兩莊的百姓不知道該多感激蒙山軍呢。

“其實,鄭家莊也不是不受益。這一片是鄭家莊的地吧?不是也能澆上水?”

“是啊,鄭經的地都在另一邊,他纔不關心這邊呢。”陳超在鄭經主管莊子後曾提過此事,被鄭經婉拒。

“村子間鬧糾紛,多半是因土地水源而起。這就是組織三莊自治委員會的好處了。以後辦事,再不能各顧各了,將來水渠修成,在兩岸栽上柳樹,多美。另外,還要建一兩道木橋,以溝通兩莊間的聯繫,大家也不要爬上爬下了。”龍謙繼續爲陳超描繪着未來的美景。

“若鄭家莊那邊贊同就好了。”陳超還是有些擔心。

“放心吧。他們會贊成的。只要將道理說清楚。冬天就要到了,村民們都閒下來了,自治委員會出面組織大家一起幹,分段包乾,爭取今冬就竣工。只要官軍不來,蒙山軍會全力幫助大夥兒修渠!”

“你會讓你的兵修渠?”

“當然。我會親自帶大家幹!那條山樑,就交給我的部隊。現在就要仔細計算一下工程的可行性和工程量的大小了。這方面你有沒有人才可用?”

“莊子裡哪有懂水利的人,鄭家莊倒是有人會打井,風馬牛不相及啊。”

“沒關係。其實也不難。你先跟白魏蕭先生商議商議。鄭家莊這邊的工作,我來做。”

龍謙跟羅同秀、程大牛說了,程大牛一口答應,但羅同秀有顧慮。羅秀才的地也在南邊,水渠修成了與他實無多少好處。又擔心河水被截留影響自己的收成,支支吾吾的。龍謙笑着跟羅秀才說,“羅先生,你這就不如大牛兄有氣量了。大牛兄所分的地也在那邊,他就沒有在意嘛。何況,你怎麼知道這邊一引水,那邊就沒水了呢?你現在是自治委員會的副主任,心裡想的,可不能只是一家一戶的事情啊。放心,蒙山軍做事,絕不會扶一家,損一家。陳家崖和白魏富起來,於鄭家莊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其實也用不着做更多的工作,鄭家莊的村民們一來感激蒙山軍的義舉,二來懾於蒙山軍的軍威,敢當面反對的真沒有。何況,還有一小半的村民會因爲引水而受益,所以,鄭家莊很快就通過了飲水工程的決議。

秋糧已經收完了,莊戶人都閒了下來,漫長的冬季一般都是閒散的季節,寒露過後,引水工程就將正式啓動。陳超等人已將整條水渠劃分爲三段,分別由三莊“承包”,最難的一段,即那道山坡的工程則由蒙山軍負責。

九月初九,重陽節那天,三莊都像是過年似的,熱鬧非凡。三莊分別舉行了開工儀式,殺牲祭奠,鳴炮開工。

龍謙親自帶他的參謀組用土辦法測量了小山坡的工程,開始在背靠湖水的另一面鑿洞,準備用爆破的方法開鑿一條明渠。

“這是個技術活。咱們沒有專業工兵,要知道,現代軍隊,工程兵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後我們也要建立工兵部隊,若是有礦工一類的人,注意招攬過來。”龍謙對寧時俊等人說。

第7節 政府第3節 破莊三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10節 這一仗四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20節 中興實業第19節 視察第七節第38節 山東提督第16節 北京六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6節 雜音第11節 封國柱第2節 繼位爲誰第12節 反擊計劃第25節 新生活第3節 立憲之爭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5章 整肅第一節文武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17節 逆襲二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18節 北京八第5節 洹上第5節 要塞五第2節 喀山一第12節 這一仗六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10節 民黨第7節 這一仗一第3節 端方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34節 沂州二第5節 要塞五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9節 彼得堡五第20節 中興實業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9節 別離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27節 招商會三第23節 韶關會議第20節 中興實業第7節 政府第6節 等待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8節 許思二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11節 進京一第6節 許家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1節 平叛一第20節 秋瑾一第23節 韶關會議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2節 袁克定第9節 彼得堡五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4節 于右任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39節 周馥一第23節 北京十三第2節 美國特使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22節 義軍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34節 整編一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7節 許思一第17節 平叛七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6節 陳豪的使命
第7節 政府第3節 破莊三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10節 這一仗四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20節 中興實業第19節 視察第七節第38節 山東提督第16節 北京六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6節 雜音第11節 封國柱第2節 繼位爲誰第12節 反擊計劃第25節 新生活第3節 立憲之爭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5章 整肅第一節文武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17節 逆襲二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18節 北京八第5節 洹上第5節 要塞五第2節 喀山一第12節 這一仗六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10節 民黨第7節 這一仗一第3節 端方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34節 沂州二第5節 要塞五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9節 彼得堡五第20節 中興實業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9節 別離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20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三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27節 招商會三第23節 韶關會議第20節 中興實業第7節 政府第6節 等待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8節 許思二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11節 進京一第6節 許家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1節 平叛一第20節 秋瑾一第23節 韶關會議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2節 袁克定第9節 彼得堡五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4節 于右任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39節 周馥一第23節 北京十三第2節 美國特使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22節 義軍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34節 整編一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7節 許思一第17節 平叛七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6節 陳豪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