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陳豪的使命

因德軍進攻而冒險乘坐飛機趕回位於利沃夫西南方面軍司令部的勃魯西洛夫將軍甚至沒有來得及去文尼察找葉延冰的麻煩。

第7集團軍的第一道防線已有三個地段被突破,部隊陷入了苦戰。初步判明,從克拉科夫方向突擊的德軍分成了兩個箭頭,一個指向了凱爾採,另一股德軍正在強渡維斯瓦河,方向指向了塔爾努夫,威脅到11集團軍的後方。

現在是11月24日,戰役已經進行了兩天。

德軍在克拉科夫方向的集結並未徹底瞞過俄軍。11月中旬以來,不斷接到德軍調動的情報,俄軍總參謀部也打來了電報,要西南方面軍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在第8集團軍被調入羅馬尼亞後,這個方向的兵力確實單薄了。當時勃魯西洛夫仍在布加勒斯特指揮戰事,對方面軍司令部轉來的情況和指示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說來說去還是一個兵力問題,大本營已經撥給了西南方面軍四個哥薩克騎兵師。那些部隊已經在去往前線的路上了。勃魯西洛夫認爲那四個師無足輕重,騎兵已經被證明落伍了,即便是進攻,曾經縱橫歐洲的哥薩克騎兵在機關槍和大炮面前早已失去了勇武,更別說是陣地防禦了。他更願意得到裝備精良的中國軍隊。

他給那位取得羅馬尼亞大捷並引起沙皇陛下濃厚興趣的葉延冰將軍不斷下達命令。除要求葉延冰將位於文尼察的兩個軍立即向指定區域集結外,還迫切希望位於日托米爾的部隊向利沃夫運動。羅馬尼亞戰役證明了華軍的價值,如果那位據說和中國最高領袖有着特殊關係的將軍麾下的部隊迅速彌補戰線。勃魯西洛夫就安心多了。

但葉延冰拒不執行這道命令!給出的理由是參加了羅馬尼亞戰役的那兩個軍因傷亡巨大需要補充,而新到的部隊因運輸工具的極度匱乏不能行動。葉延冰給他的回電中羅列了一大堆問題,指責俄軍未履行協議,導致部隊不能迅速恢復戰鬥力。

這是公開的抗命!但氣氛至極的勃魯西洛夫卻對葉延冰的抗命無可奈何。羅馬尼亞戰事已經證明那位中國將軍是一個不那麼好打交道的人,在取得羅馬尼亞大捷後更有了抗命的資本。

這時,勃魯西洛夫接到通知,中國遠征軍司令部及第二個集團軍已經全部抵達西南戰區的後方。集結於文尼察一線。勃魯西洛夫壓制着心底的憤怒,給彼得堡發電。要求他們在更高的層次上命令中國遠征軍無條件接受西南戰區的軍令,避免兩軍之間因配合問題帶來不利的後果。

總參謀長亞力克希夫上將迅速回電勃魯西洛夫,說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王明遠將軍根據皇帝陛下的要求已經前往彼得堡,大本營將與其商談遠征軍的指揮體系問題。對華軍的供給應由西南戰區給予滿足。

顯然。葉延冰已經向彼得堡告了狀。

勃魯西洛夫將軍感到憋氣。他確實沒有全部履行協議,並不是他有意剋扣對華軍的補給,而是認爲華軍的補給不存在問題。根據副總參謀長阿列克謝耶夫中將的調查,華軍的後勤供應不存在任何問題,彈藥被服藥品根據協議是由華軍自己來解決,俄軍供應的只是糧食,但華軍自身攜帶的糧食並不短缺!

這一條卻被葉延冰抓住,成爲了他抗命不遵的理由。

如果不是保加利亞戰局逆轉,勃魯西洛夫將前往文尼察切實解決與華軍的配合問題。但當時戰況緊張。把他拴住了。

對保加利亞的進攻是沙皇提議的。羅馬尼亞戰局迷惑住了渴望勝利的皇帝陛下,他對攻佔保加利亞後帶來的後果癡迷不已。而那裡被總參謀部確定爲一個可以迅速扭轉戰局並且通向勝利的一條捷徑。

如果迫使保加利亞退出戰爭,進而威脅到土耳其的立場。德奧的東方戰線就徹底崩潰了。俄國將獲得英法盟國的海上支持。而且,被德軍蹂躪的塞爾維亞將獲得解放。俄國曆來對巴爾幹方向重視異常,那裡是俄羅斯帝國最佳的擴張方向。

俄羅斯帝國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擴張的機會。這場令俄國付出慘重代價的大戰因塞爾維亞引起,俄國有權在東南歐顯示自己的存在。

勃魯西洛夫並不反對攻擊並佔領保加利亞。相反,他是皇帝陛下新戰略的積極支持者。建立堪比蘇沃洛夫的功勳激勵着勃魯西洛夫,夏季戰役的勝利衝昏了他的頭腦。羅馬尼亞的戰局旋轉在他看來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爲什麼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勃魯西洛夫於是調出了第8集團軍投向了保加利亞。既然中國人不願意幹,那麼就由自己幹。其實他也不願意讓中國人幹。如果擊敗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的偉業由中國人來完成,將不利於帝國的長遠戰略。他並非不顧及第8集團軍調出後方面軍主戰線的安全,第7、第11以及方面軍直屬部隊(含增援的4個騎兵師)總計34個師,面對的德奧聯軍總兵力爲35個師。這個對比堅定了勃魯西洛夫發動保加利亞戰役的信心,何況他手裡還有實力強大的中國遠征軍呢?

在這裡,勃魯西洛夫忽略了四個問題。第一是俄軍的戰鬥力根本不如德軍。兩年來的戰爭已經充分證明了這點,德軍在東線一直是以寡擊衆,但德國人卻勝多負少。第二是經歷了夏季進攻戰役後,西南方面軍部隊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補充,部隊缺員嚴重,更不要說武器方面的極度短缺了。第三就是俄軍內部存在的厭戰和反戰勢力,這條的危害超過了前兩條。最可怕的是第四條。即中國遠征軍並不是來拯救俄國的,他們在指揮體系上有着很強的獨立性。被他視爲預備隊的中國遠征軍並不一定按照他的意圖行事。

勃魯西洛夫或許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但肯定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如果不是中國人在羅馬尼亞乾脆利落地擊敗了德國人。勃魯西洛夫不會不重視自己的問題。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些優秀的軍事領導人在勝利的情況下不免過度誇大自己的實力而忽視敵人的力量。

勃魯西洛夫認爲,德國人絕不會坐視保加利亞垮臺。所以,德國即使向東線調來援軍也會投向保加利亞。所以,他的西南主戰線是安全的。事實證明,德軍確實向保加利亞增兵了,第8集團軍面對的就是德國從西線調來的部隊。

現在。俄軍在保加利亞遭到了失敗,部隊被迫撤回了羅馬尼亞。他需要時間鞏固羅馬尼亞南部防線。以整頓羅馬尼亞殘破的軍隊。而德軍卻在自己的主戰線動手了。

匆匆回到利沃夫的勃魯西洛夫面對的形勢一團糟。收集到的情報很多是自相矛盾的,敵人究竟有多少兵力?他們的攻擊是戰術性的反擊還是戰略性的進攻他不清楚,甚至搞不清德軍前鋒已經挺進到了哪裡,甚至連第7集團軍司令科斯堅科將軍也說不清準確的情況。

最大的問題是自己手裡急缺戰略預備隊。如果第7集團軍的防線被擊穿,德軍向東、向南和向西的突擊都很順利,因爲第7集團軍的後方沒有有力的二線部隊。

這當然是最壞的打算。科斯堅科的第7集團軍還在抵抗,如果他能依託第二道防線擋住德國人,那麼局勢並不算嚴重。但中國人必須上來了,聽說華軍聯絡組已經到了利沃夫,勃魯西洛夫將軍立即接見了鍾石。

“將軍先生,”在聽完勃魯西洛夫要求遠征軍迅速南下的要求後,鍾石問道。“葉將軍非常關注西南戰線的情況,我21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向利沃夫方向開進。您能告訴我詳細的戰局嗎?敵人有多少兵力?他們在哪裡?這對我們很重要。”

“重要的是貴軍必須立即出動!不是先頭部隊,而是主力!明白嗎?全部主力都要調上去!應以最快的速度向盧布林以西方向集結!應當集中全部的汽車運輸。先運一個軍上去。”

“盧布林?”鍾石粗略計算了一下,距離日托米爾至少400公里,以21軍和3軍的裝備,最快的速度也要在十天之後了,當然採取汽車運輸要快的多,但那不符合軍事常規。“我可以向葉司令報告。但我必須獲知戰局的真實情況。”

“中校,只有上帝才知道真實的情況。我的部隊正在戰鬥。爲了我們共同的利益,請貴軍立即行動吧。如果我軍遭受失敗,貴軍將在波蘭平原面對氣勢如虹的德軍!你們到前線多長時間了?爲什麼一直縮在文尼察不動?”

“羅馬尼亞戰役後我軍休整地點和時間是雙方商定的,我軍並未違反協定。”

“但德國人不是我的參謀長!”勃魯西洛夫吼道,“他們秘密調來了大批的生力軍。我要警告你,並請你轉告你們的司令官,如果出現不幸的事件,責任將完全由貴軍承擔。”

“葉司令不同意發起保加利亞戰役正是基於這一點!”鍾石毫不在意勃魯西洛夫的暴怒,“可惜的是你們不願意聽葉司令的建議。導致如今不利的局勢不應該由我軍承擔。”

“立即將他給我趕出去!可惡的中國人,可惡的黃皮猴子!讓他們全部見鬼去吧!”勃魯西洛夫暴跳如雷。

鍾石被暴怒的勃魯西洛夫趕出了司令部。現在的局勢證實了葉司令的判斷,他心底涌起了對司令官的欽佩。由於他的工作性質,他能夠獲悉一部分戰略計劃,遠征軍總部堅信德軍將在波蘭動手,現在完全應證了。

鍾石回到自己的住所,在俄國人的監視下向文尼察發去了密電,沒有理會跟隨他的俄軍少校向他索要電報內容的要求。俄國人對自己不敢怎麼樣,現在他開始擔心去了前線的陳豪。於是又給陳豪去了電報,讓他務必注意安全。

此刻的陳豪已經在盧布林了。這是他來歐洲所到的第三個國家。這令他感到自豪。雖然這裡距前線還有相當的距離,但當地的氣氛已經很緊張。流言開始出現。最恐怖的是德國人已經攻佔了斯塔洛瓦沃拉,距盧布林已經不遠了。但這個消息無法證實。

接到鍾石的電報後,陳豪回了一封簡單的電文,告訴鍾石他已經在盧布林了,正要去見當地駐軍司令,有關情況待覈實後告知。

憑着西南方面軍開出的證件,陳豪受到了盧布林城防司令的接見。但對於陳豪所要了解的戰局進展,克拉科夫以北的斯塔洛瓦沃拉究竟是否失陷。那位瘸腿的上校也說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斯塔洛瓦沃拉並無俄軍重兵駐守。於是,陳豪決定繼續向南進發。還是他那輛卡車,車上多了一個盧布林衛戍部隊的上尉。

他在羅馬尼亞戰役後曾向葉延冰提出到下面帶兵。葉延冰沒有同意,大概不太好安排他,主要是沒有合適的崗位。部隊在羅馬尼亞打了大勝仗,不能撤換任何一個團長。團長一下的崗位倒是有,將出國前已經是團長的陳豪降職使用葉延冰也不願意。

在文尼察休整時有的是接觸葉延冰的機會。陳豪是1集作戰處副處長,而作戰處歷來是司令官戰時最倚重的部門,按照龍謙立下的規矩,司令官在戰時是必須跟作戰處住一起的。而孔東原副參謀長不知從哪裡聽說了葉司令跟陳豪的淵源,一般性的請示報告都交給了陳豪。果然無有不允。一句話,在文尼察的日子裡,陳豪幾乎就成了葉延冰的副官。

葉延冰是在瞭解了陳豪山東戰役的表現後才向總參要人的。在文尼察司令部,葉延冰對這個過去總叫他二姐夫的孩子——葉延冰印象中陳豪總是那個住在陳超外院捅着兩管鼻涕的髒孩子,有了嶄新的瞭解,對其深爲滿意,不僅打仗不怕死,而且對戰略問題有着自己的思考。更令葉延冰滿意的是陳豪的性子。沉穩大氣,絕不吐露與自己的關係。說話辦事極有分寸,令葉延冰大起愛才之心。

正因如此,對於遠征軍的總體戰略,葉延冰並未對陳豪隱瞞。葉延冰扣住部隊不動,爲得就是讓德軍再給俄軍一次沉重的打擊,最好能重創勃魯西洛夫西南方面軍主力,波蘭的安全不在葉延冰的考慮範圍。當德軍精疲力竭時,遠征軍將扮演扭轉乾坤的角色。而這,將是實現總統俄國戰略的關鍵一步。

“我可能要背黑鍋,這沒什麼。大不了把我撤職。俄軍崩潰對於我們不是壞事,這很殘酷,也不地道,但符合我們的利益。”葉延冰在一次與陳豪的單獨交談中這樣說。

當得知葉司令準備派人去俄軍戰線瞭解情況時,陳豪爭來了這個任務,葉延冰起初不同意,最後同意了,“也好。你需要一些資歷,我需要真實的情況,特別是俄軍前線部隊的情況。別人去,我還有些信不過呢,因爲你知道我需要什麼。等這場仗打完,我就派你下部隊。”

現在,陳豪帶着他的分隊沿着盧布林——斯塔洛瓦沃拉的大路向南進發,天已經黑了,陳豪決定連夜趕路,他估計,在到斯塔洛瓦沃拉後就會獲知俄軍的真實情況。

車上備了一大桶汽油,這是必須的,不能保證在俄國人那裡獲得油料。他還要返回烏克蘭,他只是來偵察情況的而不是打仗的,就憑他帶的兩個報務員一個參謀及五個警衛,在這樣的大戰中濟得什麼事?

車子凌晨3點,車子過了克拉希尼克,路上熱鬧起來,俄軍運送傷兵的馬車出現了,偶爾還會遇到幾輛向北行駛的卡車。隱約的,南面傳來沉悶的雷聲,陳豪清楚那不是冬雷震響,而是炮聲!

“中校,看來敵人已逼近了斯塔洛瓦沃拉了,我們還向前走嗎?”中尉參謀周振發請示道。

“簡直是廢話。我們的任務是什麼?”陳豪不滿地看了坐在自己跟司機小苗中間的周振發一眼,“斯塔洛瓦沃拉是必守的要點,我們必須看一看俄國人的部署,如果他們守不住斯塔洛瓦沃拉,盧布林就危險了……小苗,加快速度。”)。

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3節 立憲之爭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39節 第十鎮第7節 新軍第3節 重逢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8節 人才第8節 國慶日一第19節 袁世凱的盤算第35節 大勢四第14節 突圍一第16節 新局面四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9節 秘子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14節 于右任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6節 讓步第8節 國慶日一第14節 末日一第35節 沂州三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5節 破莊五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23節 春節前一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7節 這一仗一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36節 鑾駕回京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節 破莊二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32節 出征二第32節 大勢一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9節 實力對比第11節 戰後四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22節 擴軍第8節 交底第4節 各方第4節 國會四第6節 武昌一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5節 洹上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40節 誓師出山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10節 兗州行四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5章 整肅第一節文武第6節 等待第22節 授勳第6節 隨營軍校第20節 中興實業第4節 萊州第3節 潘亮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26節 風波一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21節 敗露第14節 楊士驤四第14節 陳豪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24節 風箏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2節 軍銜第32節 情報處二第7節 孫娟們二第16節 平叛六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1節 平叛一第17節 逆襲二第40節 周馥二第3節 龍口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6節 戰火重燃第7節 許思一第26節 變化二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20節 軍委會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2節 分歧第9節 阻擊二第16節 北京會議第24節 貪腐案三
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3節 立憲之爭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39節 第十鎮第7節 新軍第3節 重逢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8節 人才第8節 國慶日一第19節 袁世凱的盤算第35節 大勢四第14節 突圍一第16節 新局面四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9節 秘子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3節 西沽之戰二第14節 于右任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6節 讓步第8節 國慶日一第14節 末日一第35節 沂州三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5節 破莊五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23節 春節前一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7節 這一仗一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36節 鑾駕回京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節 破莊二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32節 出征二第32節 大勢一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9節 實力對比第11節 戰後四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22節 擴軍第8節 交底第4節 各方第4節 國會四第6節 武昌一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5節 洹上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40節 誓師出山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10節 兗州行四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5章 整肅第一節文武第6節 等待第22節 授勳第6節 隨營軍校第20節 中興實業第4節 萊州第3節 潘亮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26節 風波一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21節 敗露第14節 楊士驤四第14節 陳豪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24節 風箏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2節 軍銜第32節 情報處二第7節 孫娟們二第16節 平叛六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1節 平叛一第17節 逆襲二第40節 周馥二第3節 龍口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6節 戰火重燃第7節 許思一第26節 變化二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20節 軍委會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2節 分歧第9節 阻擊二第16節 北京會議第24節 貪腐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