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秘子

10月5日,山東戰事進入高潮。品書網 分置三處的三個戰場全部處於激戰中。北線,強渡膠萊北河的日軍第6師團沿濟登公路猛攻夏店一線16師47旅陣地,逼近了昌邑。在濟登公里以南展開的第18師團(欠24旅團)撲向瓦廟,企圖從南線迂迴昌邑,打開濰縣的大門。18師團第24旅團克服了小部華軍的襲擾,佔領嶗山,從北面包圍了青島。

南線日軍第3師團克服了交通困難,進逼至高密以東,與16旅部隊開始接火。該師團的一個加強聯隊向東南突進,以解除側翼威脅,與14師41旅發生激戰。

第9師團則繼續強攻青島要塞,繼4日的試探性進攻失利後,5日開始轉入正式的攻擊。日軍集中了大量重炮兵猛烈轟擊小湛山一線陣地,基本是延續了一個月前16旅的攻擊線路,企圖從南面達成對青島要塞的決定性突破。

國防軍的佈陣針鋒相對。

濟南已經實施了軍事管制和宵禁。城裡城外完全變成了一個超大的軍營。杜三立的第1師(欠第1旅)在9月下旬敵軍實力全部暴露後已奉命秘密出動,他們不是向東直接增援處於激戰中的南北兩線戰場,而是由濟南——泰安——兗州一路車運南下,自兗州拐向了沂州,然後北上沂水,翻越崇山峻嶺前出諸城以北,最終進抵總參及中央軍區預定的反擊陣地。

杜三立所部是華軍決定性的殺着。

無論如何,必須在高密——膠縣以南佈置一支強兵。這是司徒均爲首的總參謀部對於山東戰局的不變思路。這個任務交給了杜三立的第1師主力(欠第1旅)。

現在,這個國防軍王牌師還在艱苦的行軍途中。

來自東南軍區的第18師於10月3日齊裝滿員抵達濟南西郊。而來自直隸的第1師1旅以及第2師陸續沿鐵路轉運濟南。1旅的行動是高調的,但第2師卻打着第1旅的旗號。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不可能徹底瞞過日本的眼睛,總參的計劃就是虛虛實實相結合,不調兵增援山東是不可能的,但希望儘可能地欺騙日軍大本營,使他們產生錯誤的判斷。

再有兩天,所有用於山東戰役的部隊將全部抵達預定集結地,投入山東之戰的計有6個師。15個步兵旅及大量的特種部隊,總兵力超過了30萬。

10月5日晚,龍謙乘火車在蔣方震副總參謀長的陪同下秘密抵達濟南。這是他開戰前第一次親臨戰場,爲的是確定反攻方向。

龍謙將司徒均留在了北京,跟王明遠一起照應大本營。臨行前,司徒均和王明遠赴海晏堂爲龍謙送行,司徒均根據總參掌握的戰況。向龍謙談了自己對戰局發展的意見。

“總體上講,形勢按照我們的設想在進行着。膠縣失利對於全局發展並無不利。相反起到了意向不到的作用,至少讓寺內正毅輕敵了。也堅定了封司令在南線反擊的念頭。中央軍區堅持在南線動手是有道理的,兩個師團,第9師團被拴在了青島,只剩一個第3師團。打垮他的南線,青島之圍頓解,日軍只有部署撤退了。但是,”司徒均提高了聲音,“總參謀部反覆研究。認爲南線不如北線,南線或許只能抓住一個第3師團,北線則可能將第6、第18兩個師團兜入網中。這次日本將最強的4個師團一下子派了出來,不讓他傷筋動骨就太可惜了。封司令心情有些急,但我認爲發起反擊的時機還不成熟,一定要耗盡他的力量後再動手,一動就是雷霆萬鈞。讓他來不及組織增援。”

“唔,當初將杜三立派到南線是不是失策?”龍謙在陳淑的幫助下穿上外套。

“不。那是必須的。凡戰,未慮勝,先慮敗。第1師是爲了給青島解圍的備用棋子,萬一青島危急,這個師就必須提前投入了。最好不出現那個情況吧。”司徒均解釋道。

“是的。司徒說的對。根據今日收到的消息,各部均反映日軍戰力極爲強悍。樂觀的情緒基本不見了……”王明遠補充道。

“好吧。具體怎麼打,還要看戰局的發展。目前的兵力夠用了嗎?”

“夠了。日軍4個師團滿打滿算12萬人馬,我軍6個師加配屬部隊超過了30萬人,火器、後勤均佔壓倒優勢,如果啃不下就丟人了。”司徒均很輕鬆,“關鍵是如何實現總統打大殲滅戰的意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自明治建軍。日本還沒有損失過一支成建制的部隊呢。他們的聯隊旗都是天皇親授,珍視異常。封司令說了,這次一定給總統繳獲幾面回來。”

“沒那麼容易啊。”龍謙面色凝重起來。他的記憶裡可沒有什麼值得樂觀的東西,別說聯隊,便是成建制消滅日軍大隊的戰例也極少,在他熟悉的那個時空,日軍一個師團就敢於孤軍深入,插入我軍戰略縱深,幾倍,中國軍隊甚至十幾倍於敵的優勢都難以化爲勝勢。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蒙山軍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藐視敵人,這支自己創立的軍隊從未怵過誰,俄國人,德國人都打過了,每一仗都極大地提振了軍心士氣。而且,現在雖然國力總體孱弱,卻基本沒有內部的掣肘,可以舉全國之力對付侵略軍。

“你二位留守北京主持軍務,擔子不輕啊。山東戰局順利的話,我很快就回來。如果不順利……”龍謙叮囑自己的兩位大將。

“總統,您還是儘早回來的好,帥不離位嘛。仗交給我們打就是,要相信國柱,相信您一手建立的國防軍。”王明遠本就不贊成龍謙視察前方。認爲會帶給封國柱極大的壓力。

“誰說我不信任國柱了?不信任他會將中央軍區交給他?對日軍的認識,你們這些專門搞軍事的不一定比我深。我必須實地瞭解下情況才放心。”

聽說父親要去前線,十歲的興華提出來要請假跟父親走。龍謙當然不會答應兒子的要求,“你要學習你哥哥,先把自己的功課做好吧。不然,到時候你考不上海軍學院可別哭鼻子。”

興華跟老大振華不同,振華是全校出了名的“神童”,小學跳了兩級,中學又跳了一級。十二歲的振華已經升入了高級中學,在數學及物理學方面表現出令人驚異的才華,1913年暑假期間,北京市教育廳組織了中學生數學競賽,振華被他所在的中學推薦參加,獲得了銀獎——他的年齡足足小了參賽選手三歲,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特別獲知其爲總統長子後尤其如此。

鑑於振華出色的成績,大衛幾次勸說龍謙同意振華留學美國了。龍謙倒是沒意見。但陳淑認爲兒子太小,有些不放心,攔着沒讓去。

可老二興華的功課就差了,不喜歡學習,總想着當兵,跟父親去了趟廣州後喜歡上的海軍,收集了不少艦船模型,各種材質的艦船模型擺滿了他那間屋子。

糟糕的是,龍謙基本上不管次子的學習。對於興華根本拿不出手的成績單。龍謙很豁達:這沒什麼,孩子嘛,沒幾個愛學習的。

“可是他哥哥爲什麼那樣出色?”京城上層已經形成了一個個的小圈子,跟陳淑來往的,包括秋瑾在內都是一些“貴婦人”,談論孩子的功課也是常有的話題,振華令陳淑驕傲。興華則令她敗興。

“振華是個例。不足爲訓。興華正在貪玩的年齡,不值得大驚小怪。”龍謙對妻子說,“當然,振華是好樣的,說不定咱家會出一個數學家呢。”

“我很快也要去前線呢。”陳淑再次提醒丈夫。婦女聯合會組織了慰問團準備赴前線慰問,秋瑾是團長。陳淑是副團長,募集了9萬華元的勞軍款,已派了婦聯的人前往山東就地採購慰問品。

“你已經說了至少三次了。”龍謙覺得陳淑越來越囉嗦了。

龍謙當然不會帶兒子視察前線。他的專列在10月6日凌晨兩點三十分抵達德國人主持修建的濟南車站,中央軍區司令部警衛團的一個營已經將車站及沿途徹底戒嚴,封國柱上將親自到車站迎接龍謙的到來。在車隊駛往司令部的路上,隔着五米就是一個釘子般肅立的士兵。

“太那個了吧。”龍謙放下轎車的窗簾。

“小心些好。你不是說過嗎?日本人就是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他們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已經得到證實。戰區發生了不止一起的針對平民的屠殺了。”

“完全預料到了。政治部要及時將情況傳達到下面,以激勵軍心士氣。”

“已經這樣做了。山東不愧是咱的老根據地,光是支前民工就組織了50萬人!部隊憋着一口氣,希望早日發起大反擊呢。”

“當然要反擊。但時機要捏準了。沒有海軍,狗日的們算是來去自由。”

“時俊乾的算是不錯了。”封國柱不失時機地爲老戰友美言幾句,“還有航空兵,發揮了我意想不到的大用場。我對加強航空兵建設再沒意見了。”當初封國柱可是堅定的步兵至上者。

“是啊,有這個認識就好。戰略戰術將隨着技術的進步而改變,跟不上就會落伍。”龍謙再次挑起了簾子,望着熟悉的街道。

沒有休息。一到司令部,龍謙立即聽取了中央軍區參謀長薛曉才的全面彙報,特別是今天白天幾個戰場的情況,龍謙問的特別仔細。

日軍對青島要塞的強攻遭到了慘重的失敗。驕橫的第9師團沒有重演16旅的榮光。據瞿鴻翔的電報,日軍昨日一整天的強攻沒有奪取一片陣地,在小湛山及小湛山北兩個主陣地前沿遺棄了至少上千具屍體。而第3師團對高密的攻擊也歸於失敗。只有北線日軍有所收穫,第6師團不愧是強軍,血戰奪取了夏店,逼近了昌邑。第16師主力已撤至了昌邑繼續抗擊。

“現在危險的是北線,”封國柱指着牆上的大比例掛圖,“我已將1旅用上去了。16師連續激戰了十天了,部隊已非常疲勞,濰縣絕不能有失……”

對於增援轉隸中央軍區部隊的使用,總參有明確的命令,必須獲得總參的批准。封國柱調1旅增援16師的要求已經得到了總參的認可。

“說說你的總體想法吧。”龍謙凝視着標註滿了符號及番號的地圖。

“判斷日軍南北兩線在圖謀會師。這個點就是濰縣(濰坊)。這是絕不允許的。必須將日軍隔開,方能實施各個擊破。我的計劃是北線死死頂住,不准他們奪取濰縣。南線則伺機放開高密,繼續誘敵西進,令第3師團孤懸在外。然後第1師主力出擊膠縣,切斷第3師團之歸路並防止第9師團的增援。集中第2、第18及第14三個師殲滅第3師團……”

“嗯,嗯。”龍謙盯着地圖琢磨着,“然後呢?”

“當第3師團被圍。第9師團一定撤圍青島來解圍第3師團。戰役的第二階段則以第9師團爲目標,瞿鴻翔第6師出擊,配合第1師合圍第9師團。”

“百里兄,你的意見呢?”龍謙轉過身問蔣方震副總長。

“第一階段沒有大問題。”蔣方震斟酌着詞語,“當第3師團被合圍後,首先發起援救的不是第9師團,而應當是第18師團。或許日軍會將第6師團也用過來,集中兩個半師團與我決戰!”

蔣方震性情儒雅,自忖資歷難以匹敵封國柱這班龍謙嫡系老班底的他生恐在語言上刺激了封上將。但總統委以自己重任。又必須將自己的觀點說出來。在北京至濟南的火車上,龍謙睡覺了,他卻在自己的包廂反覆研究了局勢,認爲中央軍區向總參提出的反擊計劃存在重大缺陷。

“嗯,繼續講。”龍謙點點頭。

蔣方震卻沒有再講。

“那也沒什麼。北線三個旅,應當可以將日軍三個旅團擋在合圍圈外了。我以三個師七個旅殲滅其第3師團,三天。最多五天就可以達成目的。一旦消滅這個突前的師團,向北向東都是我的自由。”封國柱信心滿滿。

“百里兄,你不要有什麼顧慮。你是代表總參的。你認爲如果杜三立達成中央突破,按照封司令的部署,三天,哦。五天吧,可以殲滅第3師團這個老牌師團嗎?”

“回總統的話。我認爲不保險。不能低估日軍拼命的頑強。如果以圍困的形式,將其精力耗幹則比較保險,我軍的傷亡也會小的多。第二階段作戰的要旨是圍點打援,一手抓住第3師團,一手對付靠過來的第6和第18師團。如果形成第2個包圍圈就比較理想了。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決不能暴露我軍的意圖,特別是杜將軍的第1師。目前不宜輕動。”

“國柱,你認爲蔣副總長的意見如何?他這個意見代表了司徒的意見。”

“如果實現,當然好了……”封國柱計算着自己手裡的兵力。如果殲滅一部擊潰另一部,自己手裡的兵力足夠了,如果圖謀將南北兩線日軍全部裝進口袋中,似乎就有些不足,“我需要計算。”

“是的,需要計算。”龍謙很滿意封國柱的謹慎。判斷和決策建立在計算的基礎上,不僅要計算雙方的兵力裝備,更要計算後勤和交通。

“立即組織你的參謀們進行計算。給你4個小時的時間,”龍謙看看手錶,已經是凌晨三時五十五分了,“上午八點,我聽你們的彙報。”

“總統,我跟中央軍區的同仁們一起做吧。”蔣方震請示。

“再好沒有。”龍謙點點頭,“國柱,部隊的傷亡如何?14師情況如何?”龍謙轉了話題。

“正常。孫武的14師在膠縣吃了虧,主要是40旅沒有打好,但41旅卻表現不錯。我沒有出面批評,這個師目前在高密,今天表現正常。”

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13節 平叛三第34節 沂州二第26節 平定第20節 軍委會第3節 司徒均二第6節 彼得堡二第26節 風波一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8節 戰後一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31節 出征一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七節第20節 北京十第2節 分歧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15節 平叛五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23節 韶關會議第4節 黑溝臺二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35節 風起一第6節 許家第10節 彼得堡六第14節 于右任第6節 軍餉第2節 初戰一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4節 春節三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2節 召見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13節 北京三第4節 鐵良發難第27節 變化三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15節 七月第2節 召見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7節 規勸第20節 秋瑾一第10節 阻擊三第40節 周馥二第7節 天津一第13節 阻擊六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0節 秋瑾一第17節 股份第35節 沂州三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5節 張作相第12節 這一仗六第16節 提親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10節 民黨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19節 犧牲三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36節 風起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3節 司徒均二第3節 抗洪三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5節 彼得堡一第26節 俘虜們三第2節 要塞二第20節 範德平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30節 戰長沙三第9節 秘子第22節 北京十二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32節 情報處二第7節 太原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6節 就職第14節 于右任第8節 許思二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
第16節 陳豪的使命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13節 平叛三第34節 沂州二第26節 平定第20節 軍委會第3節 司徒均二第6節 彼得堡二第26節 風波一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8節 戰後一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31節 出征一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七節第20節 北京十第2節 分歧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15節 平叛五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2節 大衛要求入夥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23節 韶關會議第4節 黑溝臺二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35節 風起一第6節 許家第10節 彼得堡六第14節 于右任第6節 軍餉第2節 初戰一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4節 春節三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2節 召見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13節 北京三第4節 鐵良發難第27節 變化三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15節 七月第2節 召見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9節 彰德秋操五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7節 規勸第20節 秋瑾一第10節 阻擊三第40節 周馥二第7節 天津一第13節 阻擊六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20節 秋瑾一第17節 股份第35節 沂州三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第15節 張作相第12節 這一仗六第16節 提親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10節 民黨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19節 犧牲三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36節 風起二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3節 司徒均二第3節 抗洪三第8節 初識方聲遠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5節 彼得堡一第26節 俘虜們三第2節 要塞二第20節 範德平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30節 戰長沙三第9節 秘子第22節 北京十二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32節 情報處二第7節 太原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6節 就職第14節 于右任第8節 許思二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