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12日臺灣宣佈獨立後,竟沒有一個國家的承認,相反是一片反對臺灣獨立之聲,令趙京真想大罵一場。事情到了14日竟出現轉機,原來是流亡印度的*喇嘛表示“大雪國政府”支持臺灣獨立,在土耳其活動的新*立行動組織也表示“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支持臺灣獨立,不過都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臺灣也必須承認他們也是獨立國家,爲支持其“獨立”要提供物資和資金支持。這個“好消息”,竟將趙京“嚇”了一跳。這可不是鬧着玩的!趙京知道*與*組織一直是中國大陸政府的敵人,現在臺灣正欲與大陸議和,現在與他們合作不是時候,因此他顯示出猶豫。

“基於我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的原則,我們應與他們合作!”參謀總長歐陽濤在一旁發表了意見,他顯然與他不同。

“我們正準備與中國人議和,代表也派出去了,如果與他們相互承認“獨立”,不是找死嗎?”趙京終於說出自己擔憂的問題她眼見軍事上無法取勝,再打下去對臺灣不利,唯有與大陸議和,藉助於西方國家的力量結束戰爭。

“他們需要的是錢與東西,這些正是我們不缺少的。讓他們在中國的大後方製造混亂,牽制中國軍隊,可以減輕我們不小的壓力。”歐陽濤解釋道,他非常了對方的需要,因爲臺灣與這兩個組織早有聯繫,分裂中國是共同的目標,進行合作就成了非常正常的事。

“那你能保證他們的行動能夠牽制住中國軍隊嗎?”

“完全可以!只要我們能提供足夠的支援,這是沒有問題的!”

“好的,那你就去辦吧!不要太張揚了!”

於是歐陽濤馬上與對方展開了談判,進過討價還價,雙方達成了合作協議。其實他的工作非常簡單,因爲有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參與主持,臺灣的任務只不過是出錢出物,具體的組織由美國人負責。長期以來,美國人一直暗中支持着這些組織。這次美國表面上積極準備出兵,同時也不忘在暗中策動這些組織活動,美中央情報局受命專門從事有關事情。這可是“*”“*”組織求之不得地的事情,更何況還有錢與東西可得,還能實施“獨立夢”,這些組織立即積極行動起來。

策動分裂組織在中國製造混亂,這就必須有某些國家的參與。“*”組織長期活動於土耳其,一直是由土耳其政府在背後支持,所以“*”組織方面美國通過土耳其人就可解決問題。“*”組織則有印度政府在背後,對於印度人,美國解決的也非常容易。印度人一直對中國西藏地區流“口水”,作夢都想在西藏建立一個依附於它的傀儡國家,這現在有機會就不能放過,何況這次還有錢可得。

其實美國人對“*”一類組織的活動並沒有寄予多大的希望,只是希望藉此對中國人制造點麻煩,讓臺灣參與其中,只不過想讓臺灣出錢。

這時美國總統庫比勒正召集他的手下開會討論一些棘手的問題。

“我相信韓國軍隊不需要我們的支持就可以擊敗北朝鮮的抵抗,所有我個人認爲可以提供韓國方面的要求。”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瑟夫說道,這是他經過仔細的調查後,得出的結論,“韓國人擔心中國出兵,他們認爲中國當年出兵是因爲中國感覺受到威脅,所以正想一切可能的辦法,消除中國的憂慮,爲此已派人去北京。”

剛纔庫比勒正爲如何回覆韓國方面的要求徵求意見,韓國方面要求美軍不要參與對北朝鮮的軍事行動,解放北朝鮮的工作由韓國人自已負責,並希望美國減少駐韓的兵力,並通知美方,它不會爲美國出兵臺灣的行動提供任何支持,包括讓美軍使用韓國的基地,以表明韓國不與中國爲敵的立場。

“韓國人爲什麼非要在這個時候出來胡鬧,我們那有多餘的兵力支持他們?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阻止韓國人發動戰爭,同時爲小心一點,我們還是準備出兵支援韓國人。”庫比勒在聽取了意見後,做出決定,他需要處理的問題太多了,他不想在這個問題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讓我討論下一個問題吧!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事還是先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吧!巴爾幹地區的問題也先讓歐洲人關心吧!這些都等解決臺灣問題後再說!”庫比勒簡單的將要處理的問題分了一下類別,將幾個他認爲次要的問題放在了一邊,對此參加會議幾位都不同意,但是這個時候臺灣問題過於緊迫,美回人也無力過多的參與有關問題,庫比勒接着問道:“海灣地區情況如何?我很關心這個問題!”

面對提出的問題,約瑟夫回答道:“十多年的經濟制裁使伊拉克經濟陷於崩潰,伊拉克短期內對周邊國家爲構成威脅,伊拉克新政府又與我們合作不錯,因此伊拉克可以讓我們放心。不過伊朗的發展讓人感到擔心,尤其是海灣國家,所以我的意見是使用伊拉克遏制伊朗。”

“我們需要一個遏制伊朗的國家,伊拉克無疑是最合適的、最有效的!”這時希夫揚發表出自已的意見。

“那讓我們利用伊拉克遏制伊朗吧!下面談一談沙特的情況,聽說發生又出事!”不等其他人發表意見,庫比勒就做出決定,並提出討論下一個問題。

“是的,不久前沙特國王與革命派發生一點小衝突,事情現在已經平息,不過局勢非常緊張!”

“沙特國王要求我們支持他,革命派也要求我們支持他們,應該支持誰?”

“如果從個人的角度說,我支持沙特國王,可是革命派的力量在沙特國內的很強,大多數美國人又支持革命派,革命派成員多都在美國生活過,屬於親美派。應該說沙特的革命運動就是因爲沙特人想象美國人一樣生活。”這時約瑟夫說道,“在沙特問題,我們必須小心處理,目前最好採取中立態度。”

“除了中立之外,我們沒有選擇!對付中國是我們唯一要做的工作!是否出兵雖沒有決定的,但出兵準備必須進行!史迪特將軍,你還需要什麼支持?”

史迪特將軍擔任美國太平洋戰區總司令一職,如果美軍要出兵臺灣,那麼具體的軍事行動由他指揮,此次他是特意趕到華盛頓來參加這次會議的。

“我們必須重新評估中國人的實力!”這是史迪特將軍說出的第一句話,接下來他解釋道:“臺灣的空襲沒有重創解放軍,解放軍的損失遠遠低於臺灣公佈的數字。相反,臺灣在一天之內損失一半的空中力量。解放軍還在戰鬥中使用了大量的巡航導彈,這是我們以前所不瞭解的,雖然沒有使用新式的地地導彈,但數量足以讓人感到驚訝。我們可以確信解放軍的戰鬥力已超出此前的評估,因此我需要更多的兵力和更好的準備。”

史迪特將軍說的是實情,許多事情都超出想象,以前我們還不相信解放軍已大量裝備有巡航導彈,可這次表明我們錯了,巡航導彈性能也超出了想象,甚至比我們的還好。”約瑟夫補充說明道。

庫比勒回答道:“我們會盡可能滿足你的要來,國會已批准徵集20萬名後備役人員,這些兵力將很快增派給你,還人什麼要求嗎?”

“一週時間的準備時間太短了!我需要15天時間。”

“我會盡可能滿足你的要求!希望臺灣能支持15天!願上帝能創造奇蹟!”庫比勒一邊說道,一邊心中已誠心誠意地向上帝請求着。

然而事情並沒有向庫比勒所想的那麼容易,美國人的話韓國人根本聽不進去,13日,韓國以三八線地區再次發生交火事件爲由,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開始進行戰爭動員。北朝鮮人民軍也已開始相同的工作,只不過沒有如韓國那樣找一個“正當”理由,並對外公開宣傳。由於得到中、俄兩國將全力支持的保證,尤其是中國表示願意出兵支援,使北朝鮮方面對統一充滿信心。現在朝鮮半島南北雙方正準備以實際行動將統一之夢變爲現實。

雙方的大軍都迅速向三八線附近地區集結,後備役部隊則開始結集,準備向一線增援,各種物資也向前線運送。一切都在依照計劃進行,實際上進攻計劃早就制定,並多次修改過,只是由於多次拖延到現在才實施。這次雙方都投入了全部可以投入的兵力,雙方前沿陣地前的各種障礙物被全部移走,鐵絲網被剪開,反坦克壕被填埋,地雷被起出,爲進攻開闢通道。後方的醫院接到了準備接收大量傷員,藥品、血液等物資也不斷向靠近前線的醫院運送,遠在大後方的醫院則接到準備抽調醫務人員的命令。一切都要在爲大戰準備着,雖然對外宣稱這只是爲了防止意外的發生,但許多人都明白,這是要打大仗!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這場戰爭的發生!也絕對阻止不了!對於這場將要開始的戰爭,雙方都充滿了信心,對他們來說勝利就在眼前!

雙方一面積極調兵遣將,一面開始外交努力,朝鮮南北的特使急赴北京,爭着會見李思華,以尋求中國的支持。北朝鮮雖得到中國的保證,但還是不放心,尤其是得知韓國特使到達北京之後。韓國爲使中國保持中立,開出了許多誘人的條件,如保證韓國不會威脅中國的安全,戰後將不會允許美國再駐紮朝鮮半島等,李思華猶豫不決的答覆,增強韓國人的信心。

朝鮮半島戰爭陰雲密佈,“雨”馬上就要下了!

爲確保萬無一失,趙東雲於14日下午到達韓國第9師視察,該師部署於板門店以西,本來是負責保衛漢城,阻止北朝鮮人民軍南下,這次該師則將擔任主攻,將從這裡打開突破口,打通開城-漢城的鐵路。近幾年來南北雙方和談的實際結果之一,就是修復已經中繼的開城-漢城鐵路線,雖然這一工作此時還沒有完成,但韓國人經過仔細的研究後認爲,主要的工程已經完工,只有再用3天時間,就可以讓鐵路接軌。一旦鐵路修通了,開城-漢城鐵路將成爲一條重要的補給線,對於後繼的作戰影響極大,爲此準備專門組織了一個支3000人的工兵部隊。這裡也將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之一,第9師是韓國最精銳的部隊,有“白馬”之稱,擔任如何重要的任何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敵人有什麼情況?”趙東雲在觀測所內一邊向對面張望,一邊問道。

“敵人好象發現了我們的意圖,今天敵人在我師正面增加約1個師的兵力,我的壓力又增加了!”第9師師長周文彬回答道。

“你有點怕了嗎?”

“不!我擔心的是中國人!”

“這個你放心!中國正集中力量解決臺灣問題,沒有力量阻止我們。就是出兵也來不及,解放軍至少需要一週時間準備,可那時我們大概也到了鴨綠江邊。解放軍能投入的兵力也是有限的,不足以構成威脅。”

“那我就放心了!”

“依據計劃,發起進攻的時間爲明天早晨,因此一切準備工作當晚必然結束。”

“太急了一點吧?時間太短,許多部隊不可能在進攻之前到達。”

“是的,太急了點,不過對手也和我們一樣,現在就看誰的動作快,時間纔是最要的。”

“明白!”

此時許多士兵已經從最近反常的行動中,感覺到戰爭的來臨,當天的晚宴相當豐盛,但是許多人的心情非常沉重,一點食慾也沒有,在他們看來這可是是最後的晚餐,不知下一次大家在一起吃飯時還能有誰。然而大家的情緒還很穩定,“實現統一”是每一個韓國人的夢想,人們正等待着這一刻。

當韓國人正在吃最後的晚宴之時,他們的對手--北朝鮮人民軍的士兵們已經吃完飯,軍官們正在開會,士兵們則忙着收拾行裝。原來北朝鮮人民軍也在準備進攻,由於人民軍平時就於高度戒備狀態,隨時準備着戰鬥,所以人民軍很快完成進攻準備。

此時人民軍炮兵們就將炮衣退去,火力準備馬上就要開始,爲方便每門炮旁都堆積了大量炮彈,早已超出條例要求。與此同時,步兵部隊進入一線出擊陣地,他們將在火力準備之後發起衝鋒。後方不遠處集結的坦克,將爲他們提供支援。工兵已將陣地前最後的障礙物清理完畢。顯然人民軍已準備好進攻,原來人民軍從各種情報中判斷韓軍的進攻時間爲15日早晨時,立即將進攻時間提前到14日晚10點。

進攻之前的等候給人的感覺是縵長的,也是沉悶的,但是縵長的等待很快結束。正如人類歷史,許多次大規模進攻戰役開始時那樣,炮火準備是必不可少的序幕。

當無數人民軍軍人手中的手錶上的指針剛剛指向10點整之時,猛烈的炮擊開始!第二次朝鮮戰爭爆發!

整個三八線地區內的數千門火炮幾乎同時發出“聲音”,榴彈炮、加農炮、火箭炮、迫擊炮,包括了現代軍隊使用的所有種類的火炮。數以萬計的炮彈在空中“飛舞”,將一切可以摧毀的東西加以摧毀。

韓國炮兵立即開炮還擊,然而效果並不明顯,因爲韓國炮兵數量明顯處於劣勢,質量優勢在這個時候發揮不出來作用,而且反擊也是倉促的,沒有任何組織。人民軍則準備充分,牽引式火炮多有掩體保護,自行火炮則打上幾發不斷移動發射陣地,火箭炮則只要十幾秒鐘就可以車上的幾十發炮彈就全部發射完畢,撤走後重新裝填。

人民軍炮兵轉爲持續的壓制性射擊,步兵跟隨於炮幕之後發動衝鋒,坦克緊隨步兵之後,提供直瞄火力支援。由於此前雙方都將陣地前的障礙物清理差不多了,人民軍步兵迅速推進,不過當距離韓軍了陣地只有200米時,韓軍的迫擊炮、輕重機槍、步槍、40毫米自動榴彈反射器齊鳴,一時間人民軍的士兵一批批倒下。韓軍已從混亂中恢復過來,等人民軍的壓制炮火一向後方推移,所有的能戰鬥的人員就進入陣地,投入戰鬥。然而人民軍的攻勢並沒有因一時間受阻而停止,初次進攻一失利,僅過了十幾分鍾,第二次衝鋒就開始了,這次衝鋒更加猛烈。當第二次衝鋒開始時。

韓國第9師受到人民軍的猛烈攻擊,周文彬用光手中的預備隊後,將師部的參謀、勤務兵、警衛、文職人員等組織起來投入戰鬥,然而這依然無效,防線依然及及可危,直到駐韓美軍的第2師也趕來支援才穩定防線。原來在如何對待駐韓美軍的問題,北朝鮮領導人的一致看法是:“美軍是不會旁觀的,參戰是早晚的事。”因此駐韓美軍非常自然地被列入人民軍打擊目標之內。戰鬥一開始,人民軍就以遠程火炮炮擊了美軍的駐紮地,造成12名美軍死亡,7名受傷,結果迫使美國不能不下定決心參戰或者說給了美軍一個很好的參戰藉口。

韓國第9師在美軍的支援下,成功阻止了人民軍的攻勢,然而整個戰局對韓美聯軍不利。人民軍發動的是全線進攻,整個戰線上每一個地方都在發生戰鬥。人民軍的主要突破方向在中部,東部、西部只不過次要方向,用於牽制韓軍兵力的。韓軍的主攻方向則在東、西兩個方向中,正好與人民軍相反。正因爲這樣,韓軍在東部、西部集中了大量兵力,使人民軍未能前進一步。而在中部地區則處處危急!

在中部地區,韓國部署於一線的有5個師,爲此人民軍集中19個步兵師以及其它部隊,總兵力超過30萬人。人民軍爲實施火力準備,集中了極爲龐大的炮兵,總數約3500門大口徑炮與火箭炮,此外還有大量迫擊炮。

總攻一開始,火炮齊鳴,瞬間雷聲隆隆,飛沙走石,韓軍防線被淹沒在火海與煙塵中。短短的10分鐘的狂轟就消耗一個基數的炮彈,接着以彈幕推進,將大量的工事逐一摧毀。整個火力準備持續近一個小時,將整個韓軍防線翻了一個個。

以阻止人民軍的從中部突破,韓美聯軍全力阻擊,韓國空軍全部戰機和美軍的大部分戰機投入到中部戰線。對此人民軍早有準備,在這一地區集中了大量的防空兵力,全部戰鬥機也都投入到這一地區,令韓美聯軍飛行員無不將參與這一地區的攻擊行動視作一場惡夢。當然質量與數量處於弱勢的人民軍空軍以此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火力準備一停,突破就開始了。人民軍投入絕對優勢的兵力,其中主突破口投入5個步兵師,突破口位置選擇於韓軍第18師與第12師的結合部。

此時韓軍前線各師與下屬部隊間的通信聯絡,不管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多在炮擊中中斷。韓軍各部隊都陷入混亂,必竟韓國陸軍已經幾十年沒有打過仗,軍官和士兵都缺少經驗。人民軍的進攻非常猛烈,韓軍前沿陣地很快落入人民軍之手,不過韓軍的抵抗是非常頑強的,人民軍的推進速度遠遠沒有達到計劃的要求。

人民軍正在一步步逼近韓軍的重要防禦設施--著名的三八線水泥牆,一條韓國人花費數年時間、耗用了數以萬噸計的水泥之後,建成的一條將朝鮮半島一分爲二的高牆。“柏林牆”不同的是“柏林牆”只能防人的,可三八線的水泥牆是用來防止敵人軍隊的,水泥牆的高度和寬度都滿足了這一要求。對於這道“牆”,人民軍使用了一種相當簡單的方法--用zha藥爆破,只不過zha藥的數量多了點。許多年前,人民軍就挖掘了多條從己方陣地通到三八線水泥牆下的地道。對於人民軍修地道一事,韓國雖早就發現,可一直以爲這是爲讓特種部隊向韓國後方滲透修築的,還爲此組建專門的反滲透部隊,並進行了大量演習。人民軍利用地道在三八線水泥牆下按放了數以噸計的zha藥。爆炸並沒有把整個水泥牆“送”上天,而是通過現代的爆破技術讓水泥牆幾段“陷入地下”,從而打開幾個“大口子”。原來人民軍用數年時間,將水泥牆下面“挖空”,爆炸則將水泥牆四周的土壤炸鬆,使水泥牆自然下“落”。

這次爆炸產生的威力是驚人的,以至於在地震儀記錄上這是一次強地震,被人懷疑這是核武器爆炸。爆炸不只是給人以“地動山搖”的感覺,許多人因靠近爆破點而被震昏,甚至震死,使好幾個陣地輕鬆落入人民軍之手。

三八線水泥牆的爆破成功,爲人民軍南下作戰打開通道,然而此後的進展並不順利,原來韓美聯軍投入大量兵所實施反擊,迫使人民軍一點點的後退。此時韓軍一線部隊已全部投入,而增援部隊還在路上。在這種情況下,人民軍提前投入第二梯隊的部隊止住了後退,還順勢發動了衝擊。

憑藉第二梯隊部隊的投入,人民軍終於在韓軍的防線上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突破口,第一階段的作戰目標實現,人民軍原計劃使用3個小時實現這一目標,可此時已近日出,而且損失也遠遠超出原來的估計,還將原本用於擴大戰果的第二梯隊投入戰鬥。如果不是韓美聯軍及時投入預備隊,有效阻止了突破口的進一步擴大,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爲減輕地面部隊的壓力,韓軍海軍派出戰艦沿朝鮮半島西海岸線北上,使用艦艦導彈對人民軍的海軍基地、岸防陣地等目標實施打擊。按一般人的常識,反艦導彈是專門用於攻擊軍艦的,不過經過對制導系統改進之後,攻擊陸上目標的效果也相當不錯。只可惜韓艦上的導彈太少,每艘最後8枚反艦導彈,沒能給人民軍以重創。

北朝鮮海軍也甘示弱,立即派出艦艇出擊,然而人民軍海軍的實力終究遠遠不及韓國海軍,岸炮和岸艦導彈打不着,空軍又無力支援,全部空軍力量都投入到中部戰場,至少作戰艦艇,僅有的幾艘護衛艦早已躲開,僅派出少數導彈艇、魚雷艇,還有一些炮艇出海迎戰,結果沒等靠近,就被對手的艦炮與導彈擊毀不少,不僅沒能擊退對手,還損失慘重。

北朝鮮海軍唯一可與對手相比的是,它擁有的大量潛艇,正是這些潛艇還是讓韓國海軍的勝利顯得毫無光彩。早在開戰之前,北朝鮮的全部潛艇已奉命出海。

開戰後,這些潛艇立即投入到對韓國的封鎖戰中。一艘往來於韓國與中東之間的貨船首先被擊沉,接着一艘韓軍驅逐艦因艦員過於大意,甚至於還沒有發現潛艇就被擊沉。當然韓國海軍的反潛戰能力也不弱,開戰當天即擊沉3艘、俘獲1艘潛艇。

當天的戰局對韓國來說並不糟糕,形勢還沒有失去控制,問題對於普通人來說,糟受多少損失比取得了什麼樣的戰果更重要,更不可能與去分析戰局,結果大多數韓國人的感覺是“前方失利”,使人們驚慌不以,漢城市內已經出現恐慌,顯現出混亂,好在,秩序還能夠控制。

人民軍已經用盡了全力,突破口才剛剛打開,而第二梯隊已經投入戰鬥,且損失不小,要完成計預定任務已經不可能,可後繼部隊還沒有趕到戰場,不可能及時投入戰鬥。接下來的切割與圍殲敵軍的任務將更加艱難。付出慘重代價與進展緩慢,令金峰等人民軍領導人也意識到他們不僅過低的估計了敵人,也過高的估計自己的。沒有一個人願意或者敢於提出放棄進攻,戰爭一經開始,在未分勝負之前,不可能輕易停止,勝利雖然遙遠,但並非不可及。

金峰下令:全軍連夜進攻!於是本已疲勞的部隊再次投入戰鬥,15日一整天進展一直沒有停止過,人民軍從被打開的突破口內蜂擁而上,往韓軍後方進攻。韓美空軍全部投入戰鬥,地面部隊也全力抵抗,但人民軍依然緩慢的推進着,速度也越來越慢。人民軍的裝備質量的劣勢顯現出來,尤其是通信設置的落後與不足,使指揮失靈,失去許多戰機;不過人民軍的步兵的確是優秀的,不畏困難,更不畏犧牲,視死如歸的精神讓對手敬佩,也正是靠這一精神,人民軍才得以前進。

韓國人也是大吃一驚,精心經營的防線竟在一天之內被打開一個大口子,事實讓韓國的將軍們重新評估人民軍的實力。有人提出南撤的計劃,撤到南部地區,等待美國的援助,然後再發動反擊。可這個計劃不僅被否決了,而且提出者還被趙東雲以憂亂軍心的犯名抓起來,說要槍斃他。

“你的心情不好嗎?”雲昊問道,他是趙東雲的朋友,韓國陸軍總部的一名作戰參謀,聽到有關的消息之後,於是親自前來想向趙東雲問介明白。

趙東雲回答道:“不!我的心情不錯!”

“現在前線危急!有人提出南撤計劃並非不可以!”

“不用擔心!我們一定給勝了!”

“什麼?”

“那我問你,我們的空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佔據優勢,可爲什麼不能取得中部地區的制空權?甚至還處於被動的地位。”

“敵人不計損失的與我們爭奪中部地區的制空權,甚至不顧其它地區。”

“不計一切的進攻的確迫使我們後退了,但我們還沒有崩潰。對手已經損失慘重,不說別的,就其空軍的損失,我想你很清楚,幾乎拼光了本錢。”

“那當然,我們的損失還不大,明天取得制空權不成問題。”

“他們用盡了全力,有生力量正被快速消耗掉;而我們還有勁沒用上,大批部隊還沒有投入戰鬥。”

這時雲昊說道:“我想北方最大的錯誤是,不應主動攻擊美軍,結果使美國出兵支援我們。”

可是雲昊卻說:“他們沒錯,”

“爲什麼?”

“美軍參戰就是早晚的事,所以還是先下手的好。美國人能當旁觀者嗎?再說北方人能美國人當朋友看嗎?”

“我擔心的是中國人,據可靠情報,中國軍隊已開始向邊境地區集結,同時大批部隊正在向北方調動,顯現出其意圖是出兵朝鮮半島。”

“我認爲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中國人的反應很正常,如果中國人這個時候沒有考慮出兵的問題,誰也不會相信的。我們的外交官正在與中國政府溝通,希望能讓中國人放棄出兵的打算,即使不能,也能拖沿一點時間。”

“如果中國人真的出兵怎麼辦?”

“我不希望與中國開戰並不表示我畏懼中國軍隊,中國軍隊在我的眼中不過是屬於二流的軍隊,”說話之中,趙東雲的眼中不禁顯露出輕蔑的神態,“再說這個時候中國人正忙於對應臺灣,在北面同時用兵的可能性不大,再說要出兵也需要時間準備。”

“你不應如此輕視中國人!”

“不!”

第55章 第3節 第2節 第45章 第1節 第48章 第1節 第49章 第3節 第10章 第6章 第26章 第3節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39章 第40章 第3節 第14章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26章 第43章 第3節 第13章 第2節 第3節 第51章 第45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14章 第12章 第30章 第39章 作者的話第14章 第11章 第19章 第1節 第64章 第60章 第30章 第36章 第7章 第1節 第46章 第62章 第1節 第1節 第45章 第55章 第50章 第53章 第6章 第36章 第11章 第35章 第3節 第19章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23章 第1節 第28章 第1章 第3節 第36章 第17章 第59章 第57章 第11章 第3小節 第49章 第3節 第61章 第2節 第2節 第12章 第29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3章 第51章 第3章 作者的話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27章 第1節
第55章 第3節 第2節 第45章 第1節 第48章 第1節 第49章 第3節 第10章 第6章 第26章 第3節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39章 第40章 第3節 第14章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26章 第43章 第3節 第13章 第2節 第3節 第51章 第45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14章 第12章 第30章 第39章 作者的話第14章 第11章 第19章 第1節 第64章 第60章 第30章 第36章 第7章 第1節 第46章 第62章 第1節 第1節 第45章 第55章 第50章 第53章 第6章 第36章 第11章 第35章 第3節 第19章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23章 第1節 第28章 第1章 第3節 第36章 第17章 第59章 第57章 第11章 第3小節 第49章 第3節 第61章 第2節 第2節 第12章 第29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1節 第23章 第51章 第3章 作者的話第2節 第1節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27章 第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