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北部,大同府已經有通往關外的大道,延伸至青山都督府的雄思府,加上河北省張垣府通往雄思府的大道,關外的大門已經打開,只是道路太少,太過依賴雄思府……
西面的河西都督府即將歸屬甘肅省,完全切斷了青山都督府的西路,北面的戈壁山與大戈壁,地勢上已經阻絕了青山都督府的蒙古人,西面西南都督府的蒙古人,歸化期比青山都督府更早,只剩下一個南方。
如果向南方修築一系列通道,加強與漢地的交流和融合,就能加快青山都督府的歸化速度……
李自成在地圖上指指點點,又思索了很久,初步爲山西、山西兩省和青山都督府規劃了主幹道。
山西省以太原爲中心,修築一條縱貫南北方向的大道,南通最南部的澤州府,北接大同府,與通往青山都督府雄思府的大道連接起來;
陝西省修築兩條南北方向的主幹道:一條是秦直道,從西安府咸陽縣開始,向北經過延安府,從榆林府越過邊牆,進入青山都督府,經過五原府,最後到達秦直道的盡頭,如今的九原府。
另外一條,從鳳翔府開始,南接華夏的西環,北通平涼、固原、寧夏三府,一直延伸至青山都督府的朔方府。
青山都督府境內,除了雄思、九原、朔方、五原四府與山西、陝西對接,再修築一條橫貫東西的大道,自東向西,將雄思、雲中、九原、朔方四府連接起來,這條大道一旦完工,北京至青山都督府首府雲中府的距離,比北
京至太原還近。
整個青山都督府,只有五府,其中雄思、雲中、九原、朔方四府東西向排列,幾乎呈一條直線,五原府在九原府以南的秦直道上。
如果五座府城全部通了大道,加強與山西、陝西在商業上的聯繫,將來在山區尋出幾處礦石,必要的時候,加強人員流動,必能促進民族融合……
李自成的嘴角不覺動了動,他的心中,不是想着豐功偉績,而是想着華夏永遠解決了北方的邊患,女真人、蒙古人的鐵騎沒有攻破的邊牆,如今華夏主動打開了!
如果華夏一這樣的胸懷發展下去,邊牆將永遠不會修復,只會成爲華夏百姓前來駐足觀看的一道風景,不知道這些邊牆,還能延續多少年……
李自成的思緒,還是停留在地圖上,伸出手指在地圖上一畫,如果從朔方府向西,穿越金字沙漠,至黑水府、哈密府修建一條大道,從北京通往西域的大道,會縮短不少吧?
不過,這條大道上不會有多少人口,經濟意義不大,等到華夏真正繁榮的那一日,或許會修建一條穿越沙漠的觀光大道……
李自成又是思索了很久,直到睡意襲來,方纔沉沉睡去。
翌日起牀後,李自成的腦中,想的還是修建道路的事,交通部下屬的四大路橋公司,第二路橋公司在東北修建道路,東北的道路會一直向北方延伸,根本無法抽調過來;第三路橋公司在江南諸省修建大道,第四路橋公司剛剛去了天南省,橫貫天南省的大道距離完工還早得很,只有在河北省修路的第一路橋公司,相對比較空閒。
他當即給第一路橋公司傳訊,讓第一路橋派出技術人員,前來山西太原,勘察南北方向的大道,所有的工人隨後也要來到太原,先修築太原至大同的大道。
李自成只是設置出大致的主幹道,具體的情形,將交給交通部,不過,交通部長的官員尚未抵達蘭州,他只能臨時客串一把。
早膳過後,李自成換了便裝,帶着百餘親兵,沿着西門大街來到西城門。
現在的蘭州老城,地形上已經與新城連接爲一個整齊,老城的西城牆就顯得有些多餘,城門處連守衛的士兵都沒有。
出了西城門,迎面便是新城的蘭州路,橫貫東西的蘭州路,是一條寬闊、嶄新的水泥大道,實際上整個蘭州新城的街道,都是水泥大道,類似於昆明南城外的雲津市坊。
僅僅一牆之隔,新城區整潔、高端,與老城區的的狹窄、擁擠,形成鮮明的對比,完全就是兩個等級的城市。
李自成沿着蘭州路走了一小段,心中更加堅決,蘭州老城必須整治,他甚至有一種設想,等到整個蘭州城面貌一新的時候,是否有必要將蘭州更名爲西京?
來到新城的中心點,向南拐上南北方向上的西寧路,不過兩三裡,便是蘭州科技高等學校,這是蘭州的第一所高學,由王徵領導組建,王徵也是蘭州科技高等學校的第一任校長,王徵去世後,繼承他衣鉢的長子王永春,成爲新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