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永明城

bookmark

“皇,不可,”樑成急道:“華夏現在最大的敵人,乃是東籲殘部,皇要收復八百大甸宣慰司,有可能引發與暹羅國的戰鬥,已經不應該了,如果再挑起與阿拉幹人的戰鬥,豈非三線作戰?不,北疆局勢不穩,實際是四線作戰……”

“成不用擔心,阿拉幹不過是一個小國,人口總數甚至還不第八營,”李自成道:“最終關鍵的是,如果不能征服阿拉幹,隴川至實兌的大道,便無法通行。 ”

樑成試探着道:“能否與阿拉幹人合作,共同擁有這條大道?”

“共同擁有?”李自成瞪了樑成一眼,“這條大道是整個華夏西部的命脈,豈能與他人共享?而且實兌港口在阿拉幹國內,隨時可能被阿拉幹人切斷,如此重要的大道,難道被別人控制在手?”

樑成只得嘆息一聲,他知道,在戰略問題,皇從來不會聽從任何人的勸慰。

牛金星小心地道:“皇坐鎮昆明,西南戰事盡在掌握之,不如讓臣去一趟阿拉幹……”

“這樣也好,給你第四營第一師趙烈部,正好在戰場見見北京步槍的威力,也好心有數,”李自成道:“戰爭問題,趙烈自己能解決,牛愛卿去阿拉幹,關鍵是安撫,儘快穩定阿拉乾地區。”

“臣明白!”

“西洋人已經來到東方,沿海港口可能有西洋人的商館,”李自成道:“如果遇西洋人,儘量禮遇,並立即飛鴿傳書昆明,”頓了一頓,又道:“但整個實兌府,華夏絕對要控制在自己的手。”

“臣遵旨!”

劉宗敏也想去阿拉幹征伐,不過,牛金星已經搶了頭功,他無法與牛金星爭功,“皇,臣願意親自征伐八百大甸宣慰司,儘快結束戰鬥。”

“捷軒如果閒不住,那去八百大甸吧,”李自成笑道:“朕會讓你帶隨行的官員,儘快立府,不過,如果有西洋人,暫時不要交惡。”

“臣明白!”

李自成的目光,轉到緬甸省的東南,“三位愛卿,此處是前朝大明的大古喇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以西,此處是怒江(薩爾溫江)的出海口,叫做毛淡棉,朕打算更名孟棉,你們說說,這個孟棉府,應該隸屬於緬甸省,還是雲南那省?”

樑成仔細觀看,籌劃的孟棉府,果然在緬甸省與雲南省之間,緬甸省的東海岸,皇一定非常重視,“皇的意思……”

“這個孟棉府,朕希望它隸屬於雲南省,這樣一來,雲南省有了出海口,不過,”李自成微蹙眉頭,“有兩個問題,讓朕猶豫不決。”

“請皇明示!”

“其一,現在的雲南省,加這個孟棉,還有孟艮、八百大甸、老撾,會不會太大?”李自成道:“雲南省是高山地形,交通本不便,如果地域太大,不太容易掌控。”

樑成深以爲然,思索良久,道:“皇,能否將孟棉、孟艮、八百大甸、老撾各地,再拆分出數府,單獨立省?”

“單獨立省?”李自成當即否定,“昆明要成爲西南的心城市,沒有人口怎麼行?一旦述地區單獨立省,雲南省的人口會更少,要發展爲心城市,談何容易?”

“這……”

李自成思索片刻,道:“暫時先隸屬於雲南省吧,將來根據情形再說。”

樑成點頭,現在的四府,還是以歸化當地的百姓爲主,“皇不是說兩個問題嗎?”

李自成向孟棉府以南一指,發現地圖並沒有多少,便抽出一張白紙,壓在地圖的下方,提筆在白紙畫出一條狹長的地域,一指延伸至遙遠的南方,“此處叫麻六甲,是華夏東部通往西洋的必經之路,當年鄭三保下西洋是時候,曾在北面的麻六甲城駐軍護衛,南面這一片叫舊港,大明永樂年間,曾在此立下舊港宣慰司……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部,在距離舊港不遠的這一片區域……”

樑成以爲是漢清部從南洋傳回的訊息,心並不見疑,卻泛起驚濤駭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部在此?這可是卡住華夏船隊下西洋的脖子……咦,此處與華夏的雲南、緬甸兩省,有陸路相通嗎?”

“陸路的確相通,通道是這一片的狹窄地形,”李自成道:“西南戰事結束之後,朕打算與暹羅國劃分邊界,這一片狹長的地域,現在隸屬於東籲國,將來應該屬於華夏,可是,這一片區域如果隨着孟棉一同隸屬於雲南,或是緬甸,似乎太過狹長……”

牛金星猛地一拍案桌,“皇,如果能將此地征伐過來,可以單獨立省!”

“單獨立省?”李自成思索片刻,道:“牛愛卿說得不錯,此地地形狹長,但面積不小,依朕看,可以單獨立省!”

樑成卻是十分擔憂,“皇,難道又要遠征?”

“朕暫時不會征伐,成放心,在解決緬甸省之前,朕不會輕易開啓新的戰端!”

樑成心滴血,明明與東籲的戰爭尚未結束,又要征伐阿拉幹,收回八百大甸時,或許還會與暹羅發生齷齪,難道這是“不輕易開啓戰端”?他實在不明白,如果皇所謂的開啓戰端,是不是將全世界都征服了?

李自成似乎明白樑成的心思,“成不用擔心,除了阿拉幹是華夏國必須要征服的,朕只是收回前朝大明時代的國土,連口邊的暹羅都不會征服……”

樑成欲哭無淚,難道皇又盯了暹羅?

早知如此,當初不該同意遷都昆明,拼着辭職,也要將皇按在北京,可是……皇在北京,會停止征伐嗎?

不會!

他很快否定了,如果皇留在北京,受害將是北疆之外的某些土著!

華夏立國之時,征伐註定不會停止……

樑成他們離開之後,李自成獨自思索片刻,暫時沒有徵伐麻六甲的打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大批海軍住在巴達維亞,在解決東籲之前,暫時不要去招惹荷蘭人。

要招惹荷蘭人,不一定非得去巴達維亞,只要緬甸省的海域控制起來,能切斷荷蘭的商道,可惜,緬甸省的東、西、南部海域,並沒有華夏的海軍……

午膳之後,李自成正在思索隴川至實兌的大道,不知道勘測得如何了,要不要增派勘測的人手,小太監王廉來報:“皇,北海艦隊的訊息!”

“北海艦隊?”李自成心道,北海艦隊有什麼重要的訊息?難道薩摩藩要出戰了?

他撕開封紙一看,不覺大喜:北海艦隊在安東都督府的延邊府海域,尋到一塊優良的基地,當地已經立縣,沿用了蒙元時代的名稱——永明!

永明港地勢險要,又是羣山環抱,每年只有三個月的封凍期……

隨着訊息而來的,還有一份簡易的海疆圖,海疆圖標註了永明城的位置。

李自成並不關心永明城所在,只要北海艦隊能在東北的海域建立基地,能常駐東北,進而與東北的各支陸軍協作,儘快控制整個東北,甚至不斷向北方推進。

最好能在黑龍江口建立基地,接應北的拓北團,將黑龍江、阿速江以東,鯨海西岸的土地控制了,他還等着立省呢,最不濟也是一個過渡性的都督府。

李自成踱了兩步,心想着永明城能給華夏帶來什麼樣的短期利益,除了建立海軍基地,能不能闢爲沿海城市?

他回到案桌前,仔細觀看着地圖的永明城,既然是海軍基地,必然會臨海,只是不知道面積有多大,除了海軍基地,剩餘的部分還能立城嗎?

想着訊息所說,永明城原本是一座縣城,既然已經立城,面積不會太小……

看着看着,李自成忽地覺得不對,怎的如此眼熟?

難道真是那個令央之國咬牙切齒、魂牽夢繞,卻又無可奈何的海參崴?

位置應該不錯,至於爲何叫永明城,或許是蒙元的事了,名稱並不重要,關鍵是這座海港城市……

李自成發現,自己似乎太急了,北海艦隊剛剛在永明城建立海軍基地,距離開發永明城還早得很。

有了明確的方向,總是不錯的。

李自成思索良久,決定仿照毛子的開發方式:軍民兩用!

永明城是東北方向最優良的軍港,或許是唯一的大型軍港,黑龍江出海口的位置,可以建立海軍基地,但黑龍江口太過偏北,氣候寒冷,冰封時間長,不適合停泊大型艦隊,漫長的冬季怎麼辦?難道眼睜睜地看着戰艦被冰封而無法出海行動?

永明城僅僅做爲軍港,實在是一種浪費,還要開發爲民用港口,將來騰出手來,修建一條從長春至永明城的大道,整個安東都督府的經濟,可以邁新的臺階,甚至可以與遼寧省相媲美。

永明城所屬的延邊府,雖然開府立縣,但還是粗放式的歸化異族階段,等到年底,陳永福會和他的五千士兵,帶着同等數量的韃子女人在延邊府安家落戶,延邊府纔有可能進入建設階段。

從安東都督府的地圖可以看出,地域太過廣闊,必要的時候,將永明城單獨立府……

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398章 密談(上)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1316章 拉郎配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67章 夜談第36章 分水嶺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34章 血腥味第569章 官二代第715章 千戶官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524章 暗花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983章 七千勇士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726章 晚飯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644章 拜年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79章 集體婚禮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117章 家規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112章 上下左右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543章 趁亂收編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489章 蓬蓽生輝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478章 小旗官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302章 偷襲第1257章 整編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924章 潼關下第71章 殺強盜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2章 遊街示衆第536章 車技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1262章 永明城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206章 煩勞
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398章 密談(上)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1316章 拉郎配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67章 夜談第36章 分水嶺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34章 血腥味第569章 官二代第715章 千戶官第1323章 紅色爲翡,綠色爲翠第524章 暗花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983章 七千勇士第950章 高臺炮擊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726章 晚飯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644章 拜年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79章 集體婚禮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117章 家規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638章 婢子不怕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576章 保甲制度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112章 上下左右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543章 趁亂收編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489章 蓬蓽生輝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478章 小旗官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988章 阿濟格的心思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302章 偷襲第1257章 整編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924章 潼關下第71章 殺強盜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2章 遊街示衆第536章 車技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1262章 永明城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206章 煩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