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青海長城

李自成沿着北川左岸,縱馬奔騰,一口氣跑出三四十里,早已將輔兵留在身後,前面忽地被一道綿延不絕的土牆阻住去路。

“咦,這是什麼?難道是一座土城?”他放緩馬速,細細打量,也不像呀,這麼長的城郭,應該是一座大城,後世的歷史,怎麼沒聽說過?

劉雲水也是放緩馬速,靠近李自成,“大人?”

“雲水,你看看這是什麼?”李自成用馬鞭向前一指,劉雲水只是抓抓腦袋,他是甘州人,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大人,問問當地的士兵吧,看看有沒有知道的!”

次北伐的時候,他們也曾經過北川縣,不過當時走到是右岸,也許那一段恰好沒有這道土牆,所以沒有發現,這次爲了減少渡河的次數,走的是北川的左岸,這才發現了橫亙眼前的巨大土牆。

稍頃,一名士兵被帶到李自成的面前,“大人,此乃邊牆,並不是城郭!”

“邊牆?”李自成已經知道,長城只是後世的稱謂,而在大明時代,它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邊牆,它一般坐落在邊疆,目的是拱衛大明的城鎮,故此稱爲“邊牆”。

西北方向的邊牆,至嘉峪關、討來河墩而止,不可能延伸至北川,而且方向也對不。

望着斑駁逶迤的土牆,李自成在腦竭力搜尋,終於想起了,在某一部穿越小說見過,謂之“西海邊牆”,按照後世的稱謂,叫做“青海長城”更爲確切。

當時還以爲是作者的杜撰,沒想到卻是真的。

那此處的邊牆,拱衛的是那座衛城?

北川縣還在邊牆以北,而且還是自己設立的,不可能是邊牆拱衛的目標,東面還有一座威遠縣,原先叫做威遠堡,從位置看,應該在這座邊牆附近,也許是駐守邊牆的,但這樣一個軍堡,本身顯然不值得用如此一段邊牆來護衛,要修建這樣規模的邊牆,人力、經濟成本還是很高的。

難道這座邊牆拱衛的乃是西寧?

一定是這樣的,除了西寧,附近並沒有重要的衛所,更別說府縣了。

如果邊牆拱衛的是西寧,那邊牆以北,應該早不屬於大明瞭,大明修築邊牆的目的,通常是爲了抵禦遊牧民族,而邊牆,是大明與遊牧民族的分界線。

難怪麥力幹部能大搖大擺地遊牧達板山,原來已經得到大明朝廷的默許!

既然邊牆以北,原本不是大明的土地,那此次出兵達板山……

幸好在大明之前,還有大唐,還有大漢,只要去找,肯定能找到此地與漢民族之間的聯繫,哪怕是鄰居也好。

央之國領土廣泛,朝廷一向沒有擴張的眼光和習慣,但漢民族人口衆多,爲了緩解生存的壓力,他們會自發地向四面八方擴張,擴展生存空間。

即便沒有大漢、大唐,李自成也不會停止北伐達板山。

所謂的“固有領土”,不過是出兵的藉口,在西北這片荒漠的土地,各個遊牧民族與漢民族,你方唱罷我登場,誰又能說得清這塊土地究竟屬於哪一個民族?

或許最早據有這塊土地的民族,早已湮滅在歷史長河!土地究竟屬於哪一個民族,是要靠實力說話的,而擴張土地的動力,關鍵還是利益。

麥力幹部南下達板山,是看重了這一片的牧場,爲他們牧養更多的牲口,乃至養育更多的人口。

李自成兵伐達板山,一方面是爲了護衛大斗拔谷,將西寧與甘州,用最短的道路連接起來,使自己掌控的土地完全連成一片。

另外一方面,還是爲了銅礦,西寧軍現在對銅鐵的需求,可以說是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沒有銅鐵,無法造出西寧步槍與子彈,好不容易找到一塊銅礦,李自成豈肯放手?

無論達板山的過去屬於誰,今後將必須由西寧軍掌控,即便漢民族過去從來沒有染指過達板山,現在也該輪到西寧軍了。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既然遊牧民族不能好好開發這片土地,那交給西寧軍吧!

不僅是爲了這一片土地本身,更是爲了這片土地產出的紅銅。

“大人?”劉雲水的話,打斷了李自成的沉思。

他訕訕一笑,在士兵們的協助下攀土牆,目測了一下,土牆的實臺高達一丈五尺,牆還有跺牆,應該超過四尺,總高一丈九尺有餘,甚至接近兩丈。

邊牆是用黃土夯實的,相當結實,但靠近河岸的一段,損毀相當嚴重,可能是爲了方便商賈、百姓通行,這一段一丈餘寬幾乎被夷爲平地。

李自成粗略測量了一下,底牆竟然厚達一丈五尺,超過三角城的城牆,便是頂部,至少也有七尺。

“這段邊牆,一直延伸至何處?”

“回大人,此處叫小石山,據說邊牆一直延伸至娘娘山的沙爾嶺,至少有五十里,屬下只是聽說,並未走過這條道!”

“小石山?娘娘山?沙爾嶺?”李自成輕輕唸叨着,邊牆依山而建,符合大明修築邊牆的習慣,如果有時間,不妨沿着這段邊牆徒步而行,領略一下娘娘山的風光。

不過,現在大軍正在出徵的道路,李自成暫時沒有這個閒心,他也沒有時間。

西寧軍的目標,乃是邊牆北面的達板山,看來,這段邊牆今後再也無法發揮軍事的作用了,最多讓它保存下去,給後人留下一段古蹟,也許能拉動當地的旅遊經濟。

李自成沒有再做停留,而是從破壞的那一段邊牆穿行而過,又行了十餘里,前面赫然便是老爺山。

老爺山的餘勢,幾乎延伸至北川岸邊,幸好有前人通行,靠近岸邊的這一段,已經相當平坦,只剩下微微隆起的一段土脊,騎兵通行,毫無阻滯。

老爺山的北麓,靠近北川的東岸,是一片難得的開闊地,紅河鎮便坐落在這片開闊地的心。

紅河鎮並沒有圍牆,鎮內都是在當地耕種的百姓,居民不過百餘戶,大部分都是從各個山坳遷入的,實際只能算得一個稍微大一些的村落。

從房屋幾乎都是嶄新的泥土可以看出,居民遷入的時間並不會太久,他們大部分都是北川立縣之後,在西寧軍的干涉下,被迫或是主動歸附的,然後逐漸遷入紅河鎮。

在紅河鎮的人口,原先的漢民並不多,絕大部分都是由土人歸化而來,土人並沒有自己的字,連土語都是殘缺不全,日常交流都要依靠漢話,所以歸化起來,難度並不大。

土人最大的土司陳有道,被西寧軍抄家、滅族之後,不僅普通的土人奴隸,是附近的土司,都是被迫歸化爲漢人,與原先的漢人取得同等數量的土地。

李自成甚至懷疑,這些土人,原本是由內地遷移過來的漢人,只是央之國在漫長的歷史變遷,逐漸放棄了這塊土地,而土地的漢人,也被異族同化,忘卻了自己的先祖,形成了今日的土人。

至少有這種可能性。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了,這些連字都沒有的民族,誰也無法真正替他們找到先祖,後世雖然有一些“磚家”,認爲他們是羌人的後裔,其實磚家們忘了一點,羌人原本與漢人同源,如果讓漢人與羌人居住在同一區域,雜居,通婚,不過數代,他們的面目會變得完全一致。

況且,僅僅依靠紙面的考古,難道靠得住?

弱小民族如果能融入到強大的民族,可以避免很多戰爭,對這些弱小民族來說,除了失去部分傳承(一個連字都沒有的民族,又有多少有用的傳承?),他們可以和強大的民族一樣生活得很好,至少有平等的生存機會。

李自成的侍妾,宋玉蓮與陳秋蝶都是土人出生,她們原本是大土司陳有道的夫人和女兒,但她們現在已經完全漢化,在李家,與漢人一般無異。

不知道他這個土人的姑爺,是否會受到當地土人的歡迎。

剛剛進入村口,李自成便看到跪了一地的人,“大人!”

他低頭一看,跪在最前面的,赫然便是北川縣令杜有恆、刑民師爺陳久。

“你們怎會在此?”

杜有恆連頭都不敢擡,整個身子完全匍匐在地,“屬下聽說大人北征,故至此等候!”

“起身吧,”李自成又向後面的百姓揮手示意,讓他們一同起來回話,沒想到自己這個土人的姑爺,在土人如此受歡迎,雖然明知道這是杜有恆、陳久等人的安排,但並不妨礙他意淫一把。

“屬下已經爲大人備下了熱湯飯,懇請大人移步鎮內!”

爲自己單獨準備小竈,李自成本不想前去,但考慮到土人剛剛歸化不久,不能寒了他們的心,便讓劉雲水在鎮子外面休息,用些乾糧清水,自己則是帶着親兵,隨杜有恆緩步進入鎮內,“杜大人一向可好?”

“不瞞大人,屬下初至北川的時候,忙得連拉屎撒尿的時間都沒有,不過,現在好多了,土人總算……總算服帖了!”

“奧?那北川縣的百姓們,收成如何?能否吃得飽?”

“吃得飽,吃得飽,”杜有恆一疊連聲,微拱着身子,小聲道:“西寧衛雖然對百姓們徵稅,但只有十五稅一,原先的各個土司至少輕了一半,百姓們只要不偷懶,除了衛裡劃分的土地,還可以自行開墾少量的自留地,兩廂較,百姓們手都會有一些應急的餘糧,他們……他們現在從心裡感激大人呢,聽說大人路過紅河鎮,都搶着要給大人叩頭謝恩……”

“哈哈哈……”

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075章 爲了你第620章 白市裡驛站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26章 信鴿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88章 格殺勿論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1316章 拉郎配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999章 清水報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410章 夢魘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792章 恐懼感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478章 小旗官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702章 掏心拳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1262章 永明城第292章 四嫩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137章 有後了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836章 挖祖墳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26章 信鴿第80章 築城第659章 啞謎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1219章 佈局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54章 困惑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28章 狹路相逢第61章 幹票大的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002章 責任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
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075章 爲了你第620章 白市裡驛站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26章 信鴿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88章 格殺勿論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1316章 拉郎配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346章 誘敵深入第999章 清水報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410章 夢魘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792章 恐懼感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478章 小旗官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702章 掏心拳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1262章 永明城第292章 四嫩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137章 有後了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836章 挖祖墳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第26章 信鴿第80章 築城第659章 啞謎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1219章 佈局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54章 困惑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28章 狹路相逢第61章 幹票大的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002章 責任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360章 就當是聘禮了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