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連本帶利

bookmark

孫夢潔慌穿好衣服,將頭髮攏了攏,連李自成也不管了,飛也似的跑出乾清宮,回到永壽宮之後,閉了宮門,然後靠在宮門上,不斷拍打着胸口。

她也說不清,今日爲何這般緊張,皇上又不是沒有在大白日頭做出荒唐事……

她是皇上的妃子,皇上有權做任何事情,只是時間上有些不對而已。

難道是心繫標弟?也不對呀,皇上對標弟很好,已經授了千戶,將來還有可能封爵,孫家的將來,不在她身上,也不在大哥孫林身上,極有可能就在標弟身上!

是太在乎了嗎?

是在乎皇帝,還是在乎標弟?

小梅聽到關門聲,過來一看,見孫夢潔靠在宮門上,臉色紅潤,雙目發愣,不禁吃了一驚,“靜妃!”

孫夢潔呆了一呆,方纔搖搖頭,“沒什麼,小梅,你自己去忙吧!”

李自成在龍牀上躺了一會,自己穿好衣服,讓隨侍太監王廉去漢清部傳來王安平。

王安平匆匆來到乾清宮東暖閣的御書房,給李自成行了大禮,“臣叩見皇上!”

“免禮平身!”李自成示意王安平在對面就坐,“安平,北方司有沒有什麼訊息傳來?”

“回皇上,滿清方面沒有特別的訊息,”王安平想了想,道:“皇上,臣收到一些關於維葉縣的事情,不過,傳回訊息的人,暫時不能確認……”

“何事?”

王安平感覺道李自成這兩個字的氣度,忙道:“據說滕吉思不想歸化爲漢人……”

“現在不願意了?如果不是朕出動騎兵,恐怕被豪格滅族了,”李自成冷哼一聲,道:“訊息的來源?”

“是兄弟們從滕吉思的包衣中聽來的,所以臣不敢確認……”

“空穴不來風!”李自成道:“將訊息傳給第一營,讓劉雲水暫時不要回京,嚴密監視維葉縣,北方司的人,也要引起重視!”

“臣遵旨!”

李自成臉上的怒氣稍稍褪去,“安平可知道日本?”

“臣知道,”王安平心中一驚,“皇上,難道沿海又出現了倭寇?都是臣無能……”

“沒你的事,沿海也沒有出現倭寇,日本人還不敢明目張膽入侵華夏,”李自成道:“不過,日本南部有一個叫鹿兒島的地方,有一個實力強大的藩臣,叫做薩摩藩,藩主叫島津光久,竟然出兵擄走了琉球的國王,十餘年方纔放回,朕竟然不知道。”

“琉球?”王安平不明白,薩摩藩擄走琉球的國王,與華夏有什麼關係,事情又不是發生在華夏的土地上。

不過,皇上既然提到日本、琉球,總有皇上的道理。

“對,琉球是大明忠實的藩屬國,現在華夏代替了大明,自然不能不管不顧,”李自成思索片刻,道:“薩摩藩還把控着琉球的朝政,逼迫琉球王尚賢質子、納貢。”

“皇上是要解救琉球嗎?”

“暫時不需要,琉球現在還不是華夏的藩屬國,”李自成道:“立即向日本派出人手,打探當地的訊息,尤其是這個薩摩藩,土地、人口、軍隊數量、戰鬥力、與幕府將軍德川家是什麼關係等等,訊息越詳細越好!”

“幕府將軍德川?”王安平越來越迷糊了,日本的這些狀況,他絲毫不知道,他對日本的印象,還停留在“倭寇”的階段。

“幕府將軍,掌握着日本的軍政大權,幾乎架空了天皇,比華夏的總理還要厲害,”李自成道:“不過,日本國內,與華夏的大一統不同,大約類似於東周時期,全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而是有許多諸侯國,這些諸侯,名義上聽從天皇和幕府將軍,實際上掌握着地方的軍事、經濟、政治大權,完全就是‘國中之國’!”

“天皇?”王安平梳理片刻,腦中基本上有了印象,但對“天皇”一說,卻是十分不滿,“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小小的日本,將然敢稱“天皇”?難道還能蓋過華夏的皇上?“皇上放心,臣即刻着人去日本查探!”

“這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不必急在一時,人手要做好長期隱伏在日本的準備,”李自成略一思索,道:“福建有一個金凱公司,常年與日本人從事海上貿易,你可以與金凱公司聯絡,儘量在日本留下長期的人手,不要怕花銀子!”

“臣明白!”

李自成隨後召見了外交部長南居益、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馬紹愉,“你們儘快蒐集關於日本、琉球的一切訊息。”

“日本?”南居益一愣,以他對皇上的瞭解,皇上若是盯上了誰,誰恐怕就要倒黴了,“典籍中關於日本的訊息可是不少。”

馬紹愉道:“臣看過一些關於琉球的訊息,原先是大明的藩屬國,兩年一貢,但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日本薩摩藩派大將樺山久高入侵琉球,擄走琉球王尚寧,將王室的宗器遷移至薩摩藩屬地鹿兒島,琉球從此被迫對大明、日本雙貢,大明的要求,改爲十年一貢……”

“嗯?”李自成奇道:“大明知道琉球遭到薩摩藩的入侵?爲何沒有制止?”

“這個……臣在典籍中沒有看到,”馬紹愉道:“或許大明向日本派出使節呵斥,最後日本釋放了尚寧,尚寧也將琉球北部的奄美諸島割讓給薩摩藩……”

原來如此!

李自成的心中,對薩摩藩,對日本便有了恨意,依仗人數多、實力強大,竟然入侵琉球,還割走了琉球的土地。

難道薩摩藩不知道琉球是大明,是華夏的藩屬國嗎?那個時代的華夏,或許只是一個地理名詞,但這個華夏已經立國,豈能災容忍薩摩藩胡作非爲?

他微微頷首,道:“馬愛卿,你繼續說!”

馬紹愉頓時傻眼了,典籍上的記載,差不多到此爲止,琉球的現狀,典籍中不可能有記載,他思索片刻,道:“皇上,據典籍記載,大明洪武年間,琉球曾經派出官生來國子監學習,朝廷對這些官生照顧得非常細緻,他們回國時,洪武帝還有不少賞賜……”

南居益那個後悔呀,早知如此,自己也該多看些關於琉球的典籍,今日也好在皇帝面前露露臉。

馬紹愉繼續道:“當時的琉球王,曾經派國相的兒子到國子監學習,國相的兒子代爲上奏洪武帝,‘右長史王茂輔佐我有些年頭了,請求朝廷允許我將他提升爲國相;左長史朱復,原本是江西的饒州人,輔佐我的祖父四十多年,絲毫沒有懈怠之處,現今他年過八十,請求朝廷允許我讓他辭官還鄉!”

“奧?”李自成道:“後來如何?”

馬紹愉道:“洪武帝自然是同意了,於是琉球王便任命朱復、王茂一併爲國相,朱復以國相兼左長史的身份辭官回家,王茂以國相兼右長史的身份處理本職事務。”

“奧,”李自成心中一動,道:“這個國相兼左長史朱復,竟然來在中土,江西的饒州人!”

馬紹愉順着李自成的意思,道:“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5年),琉球曾請求大明賜給一些人丁,於是洪武帝賜給了琉球‘三十六姓’,這些人中,後來不少人在琉球爲官,由此琉球國內,漢話更加盛行……”

“漢話?”李自成大驚,“馬愛卿,你說琉球境內通行漢話?”

“回皇上,典籍上是如此記載的,琉球國內通行漢話的情形,甚至超過朝鮮、越南,”馬紹愉不慌不忙道:“琉球一直是中土的藩屬國,到大明年間,更是絡繹不絕,便是崇禎年間,大明已經自顧不暇,但依然有不少琉球的使者出現在大明的朝堂上。”

李自成心中“咚咚”亂跳,猶如第一次掀開女人的胸衣。

雖然隔着大海,但琉球與大明之間的關係,似乎超越了普通的藩屬國,人口、官員、語言,等等。

如果琉球屬於大明的土地,華夏豈能弄丟了?

他明白琉球對華夏的重要性,後世的時候,封鎖華夏東出太平洋的第一島鏈,就是以狹長的琉球羣島爲主鏈,如果華夏得到琉球本身,也就不存在第一島鏈問題了,相反,琉球將成爲華夏東出太平洋的一塊重要基地!

琉球必將屬於華夏,李自成缺少時間,更缺少理由。

有了馬紹愉這個降臣,一切就不一樣了!

李自成將馬紹愉的話在心中捋了一遍,或許典籍中記載有誤,已經不重要了,他認定典籍是真的,有選擇地相信。

送上來的理由!

琉球既然是華夏的地盤,豈容薩摩藩染指?薩摩藩割走琉球的奄美諸島,好得很,華夏原先與薩摩藩沒有土地糾紛,這下總算有了!

對付薩摩藩,他也需要一個理由,割去的島嶼必須還回來,連本帶利!

小小的薩摩藩,連幕府將軍都不是,就想學着華夏開疆拓土!

李自成的嘴角,忽地顯出一絲冷冷的笑容,一閃而逝,他看着馬紹愉,笑道:“愛卿不愧是外交部亞洲司司長,不錯,繼續查詢琉球的有關訊息!”

“臣遵旨!”

李自成的目光掃向南居益,臉上的笑容忽地斂去,“南愛卿,有關日本當下的訊息,也要儘快蒐集,越詳細越好。”

“臣遵旨!”南居益低下頭,心中卻是一片茫然!

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142章 合作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399章 密談(中)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258章 教皇國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89章 生路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48章 謀劃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1091章 不委屈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545章 鑲黃旗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151章 模具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699章 入漢籍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87章 管家婆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867章 重重打臉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1204章 華夏二爵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235章 大勢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680章 戰與和第133章 同牀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504章 遺腹子
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142章 合作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1196章 響聲震天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399章 密談(中)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14章 久旱的沙漠第471章 吃裡扒外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258章 教皇國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816章 一箭雙鵰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89章 生路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826章 突圍而去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48章 謀劃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1091章 不委屈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545章 鑲黃旗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151章 模具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699章 入漢籍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87章 管家婆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1346章 帶頭立功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867章 重重打臉第1152章 八公主達哲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1204章 華夏二爵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16章 壺蘆山裡的人家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235章 大勢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680章 戰與和第133章 同牀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504章 遺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