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永昌十一年公元1653年三月,華夏在美洲的西海岸元州,正式開城立府,被西班牙商船擄往美洲的漢人百姓,陸續向元州聚積。
九月,李自成在月中的小型朝會上,決定征伐俄羅斯的西伯利亞。
隨即第四營第二師高祿部沿着鄂畢河攻擊俄羅斯的庫茲涅茨克城和託木斯克城;虎騎兵、狼騎兵、鷹騎兵從安西都督府出發,分三路攻打布拉茨克、伊爾庫茨克、赤塔;同時,祖大壽親率拓北團,越過北山,攻打勒拿河沿岸的重鎮雅庫茨克。
俄羅斯人似乎沒想到華夏突然不宣而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處守軍傷亡慘重,被華夏連下十一城。
特別是第四營第二師高祿部,在攻破庫茲涅茨克城和託木斯克城後,大軍折而向西,威脅着西伯利亞總督所在的鄂木斯克,俄羅斯西伯利亞總督巴什科夫驚慌失措,一旦華夏的軍隊攻佔鄂木斯克,就能切斷俄羅斯通往東方的大道,東面各據點的俄羅斯人,連家都回不了,只能向華夏投降了。
他被迫向莫斯科求援。
十月,華夏各軍冒着嚴寒繼續向俄羅斯人建立的各個城堡出擊,最多的推進數百里。
巴什科夫惶惶不可終日,求救的信件雪花般飛向莫斯科,最多的時候,一日向莫斯科送出三封求援信。
十一月,因爲天氣太過寒冷,李自成向前線各軍傳令,暫時停止軍事行動,進入城堡避寒,安撫當地土著。
十二月華夏北海艦隊的旗艦、排水量達到六百噸的“北京”號戰艦,經過兩個月的航行之後,到達美洲西海岸元州港,華夏在美洲建立第一個行省伯利省。
伯利省以元州爲首府,除了向南北方向大肆擴張外,還向東深入內地,一直延伸至科迪勒拿山。
華夏永昌十二年公元1654年二月,俄皇阿列克謝的使者庫爾文斯基來到蘭州,責問華夏爲何入侵俄羅斯,華夏外交部長南居益據理力爭,認爲北方的土地上都是黃種人,根據屬人原則,土地應該屬於華夏,是俄羅斯人入侵了華夏的土地。
雙方不歡而散。
庫爾文斯基離開蘭州的時候,放出隨身攜帶的信鴿,先行向莫斯科彙報會談的結果。
四月,俄皇阿列克謝親率十萬大軍出烏拉爾山,正式向華夏宣戰。
已經在塔城等待的華夏皇帝李自成,帶着兩個團的親兵,集中第四營八萬步兵,以及虎騎兵、狼騎兵、鷹騎兵約一萬精銳騎兵,前往西北方向迎戰。
兩軍在鄂畢河與額爾齊斯河之間相遇。
在第一次試探性攻擊中,俄皇阿列克謝派出一萬哥薩克騎兵,華夏皇帝李自成派出虎騎兵、狼騎兵、鷹騎兵一萬騎兵迎戰,戰鬥一日,雙方各自折損三四千騎兵,但戰場並沒有分出勝負。
俄皇阿列克謝重新審視華夏。
過了兩日,俄皇阿列克謝派出四萬步兵挑戰,華夏皇帝李自成派出第四營第一師、第二師前去應戰,也是四萬步兵。雙方的火炮、火槍、手雷等,所有用得上火器,全部出現在戰場。
激戰一日,俄軍傷亡過萬,華夏天命軍傷亡超過五千,天命軍小勝。
俄皇阿列克謝開始相信西伯利亞總督巴什科夫的話華夏軍裝備的火器,應該優於俄軍。
戰爭陷入僵局,誰也無法殲滅對方。
雙方時有小規模戰鬥,但華夏數次派出主力約戰的時候,俄軍都是拒絕應戰。
半月之後,俄皇阿列克謝收到來自國內的訊息克里米亞汗國在奧斯曼帝國的支持下,出動八萬騎兵入侵,深入俄羅斯境內上百里,屠殺、劫掠人口無數,多座城堡被毀
又一日,莫斯科再次傳來訊息,波蘭立陶宛大公國,出動數萬軍隊,從西南方向入侵了俄羅斯的切爾尼戈夫,莫斯科已經在威脅之下,西面的波羅的海沿岸,瑞典人陳兵三萬,入侵了剋剋斯霍爾姆
俄皇阿列克謝暗暗心驚,有意撤軍罷戰,派出庫爾文斯基來到華夏軍營,求見華夏皇帝李自成,力陳雙方勢均力敵,繼續戰鬥下去,對雙方都是巨大的損失,想要體面地結束戰鬥,唯有雙方同時撤軍。
李自成不但不許,還派出更多的軍隊前去挑戰。
俄皇阿列克謝憤怒之下,不顧羣臣的勸阻,命令全師出營迎戰,李自成以牙還牙,將第四營主力與虎騎兵、狼騎兵、鷹騎兵全部壓上去,大營內只剩下他的親兵。
西西伯利亞平原上,二十萬大軍陷入混戰,這是華夏建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決戰,關係着華夏與俄羅斯的國運。
俄皇阿列克謝記掛着國內,華夏皇帝李自成心無旁騖,他要用硬碰硬的方式,徹底震懾俄皇,阻絕俄羅斯東擴問題。
戰鬥延續了三日,血流成河,屍體遍地,草原被多次染成紅色。
俄軍戰敗,天命軍追殺百里。
俄皇阿列克謝心中記掛着數國入侵,火器又是落後於華夏,被迫撤回烏拉爾山以西,天命軍緩緩進逼,在烏拉爾山口紮營,隨時可能越過烏拉爾山。
烏拉爾山是俄羅斯在東方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烏拉爾山口失守,將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俄羅斯再無險可守。
俄皇阿列克謝一面組織殘兵抵擋各路入侵的敵人,一面派出庫爾文斯基出使華夏軍營,這一次是求和。
五月,阿列克謝與李自成簽訂烏拉爾條約。
烏拉爾條約規定一、華夏與俄羅斯,自北向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爲界,烏拉爾河的下游,是克里米亞汗國的領土,由華夏與克里米亞汗國協商解決;
二、雙方從即日起派出人員,共同勘察烏拉爾山主脈、烏拉爾河主航道,並附圖確認最終的邊界;
三、俄羅斯將烏拉爾山以東所有土地、城堡交給華夏,華夏允許烏拉爾山以東的俄羅斯軍民撤回,並允許軍民帶回屬於自己的財物;
四、華夏、俄羅斯的商人,可以去對方國家行商,但須取得對方的同意,必要的時候,雙方開放邊界貿易;
五、華夏與俄羅斯結束戰爭狀態。
烏拉爾條約的簽訂,標誌着華夏與俄羅斯的戰爭正式結束,在這場戰爭中,華夏步兵傷亡一萬二千,騎兵傷亡更重,僅陣亡的戰士就超過五千,超過總數的一半。
但華夏也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不僅收復了廣闊的西伯利亞,還斬斷了俄羅斯伸向東方的魔爪。
由奧斯曼帝國操縱,克里米亞汗國、波蘭華夏大公國、瑞典參與的對俄戰爭,也隨之結束,各方都達到了削弱俄羅斯的戰略目標。
克里米亞汗國劫掠俄羅斯青壯五萬、年輕的女人三萬,在俄羅斯大軍趕到之前,已經撤軍南下,只要在奧斯曼的奴隸市場將這些戰俘出手,就能獲得巨大的收益。
波蘭華夏大公國佔領了俄羅斯的切爾尼戈夫,瑞典佔領了俄羅斯的剋剋斯霍爾姆及附近的海岸線,奪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讓俄羅斯人遠離波羅的海
李自成先行回蘭州,第四營則在西西伯利亞休整了半個月,然後留下第一師趙烈部駐守烏拉爾山,主力撤回天北都督府的過程中,在鄂爾圖玉茲中玉茲部的協助下,順手征服了烏拉玉茲大玉茲,哈薩克汗國覆滅。
樑文成在辭職之前,給華夏增加了四個省級都督府
自烏拉爾山至葉尼塞河的西西伯利亞,立爲秋明都督府,首府秋明城;葉尼塞河以東,至勒拿河的中西伯利亞,包括捕魚兒海,立爲捷軒都督府,捕魚兒海更名拉穆湖,首府是拉穆湖以東的赤塔;勒拿河以東,直至大海,包括靈武半島,立爲勒拿都督府,將俄羅斯人的雅庫茨克城更名勒拿城,做爲勒拿都督府的首府。
將鄂爾圖玉茲和烏拉玉茲合併,立爲裡海都督府。
裡海都督府的建立,華夏的國土,延伸至鹹海北岸和裡海東北岸。
七月,李自成回到蘭州,樑文成在完成北方的四個都督府後,以年老體弱爲由,向李自成辭職。
這一次,李自成沒有挽留,而是接受了他的辭呈,敕封爲忠義公,在北京的十王府街賜府邸一座。
國防部長牛金星接任政務院總理。
李自成還准許外交部長南居益告老還鄉,外交部長由原副部長、廣中省長張獻忠繼任
與俄羅斯一戰之後,短時間內華夏不會有大規模的戰爭了,李自成趁機對華夏的十大營軍隊進行了調整。
第一營與第二營、虎騎兵、狼騎兵、鷹騎兵合併,組建新的第一騎兵營,李過任主將,王俊卓、羅文峰任新的師長,高一功調任國防部長;
駐紮在喀什的第十營,更名第二營,擴軍至四個師的滿編;
原第一營主將劉雲水,任第七營主將,原第七營主將宋文,着告老還鄉,加封忠勇公,在北京十王府街賜府邸一座;
撤銷第九營,原第九營的軍士,安置在廣中省落籍,家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