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國家利益

bookmark

李淏、金自點已經走了,龔鼎孳還是如墜迷霧,“皇上,朝鮮的使者,還會回來嗎?”

李自成淡淡笑道“你說呢?”

“依臣看,他們恐怕不會回來了!”

“爲何?”

“五百萬兩,加上兩道的土地,”龔鼎孳喃喃地道“朝鮮的國王,絕對不會同意,如果是這樣,北方的土地,還不如就給韃子……”

“如果日本從南部登陸呢?”

“啊……”龔鼎孳頓時大驚,“皇上,日本果真要入侵朝鮮嗎?”

“如果薩摩藩有軍事行動,除了朝鮮,他們敢入侵華夏嗎?”李自成笑道“薩摩藩是否有行動,朕不知道,朕只是告訴金自點,薩摩藩的外海,除了漁船,還有艦船,一切都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

“啊……臣明白了!”龔鼎孳也是大笑,“皇上聖明!”

洪承疇一直在沉思,這時忽然道“皇上,朝鮮根本不可能拿出五百萬兩,華夏究竟會不會救援朝鮮?”

龔鼎孳也是道“是呀,皇上,華夏救援朝鮮,應該用不了五百萬……關鍵是,朝鮮根本拿不出五百萬,皇上這是……”

“朕讓你們參加召見,只是讓你們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朝鮮想要利益,就必須付出酬勞,”李自成看了洪承疇一眼,“華夏不能當冤大頭,不會白白犧牲自己的利益,更不會讓將士們白白犧牲。”

龔鼎孳道“皇上,臣有些明白了,不能輕易讓利給朝鮮!”

“大體上是對的,”李自成道“無論什麼時候,國家利益,都是至高無上的!”

洪承疇沒有說話,卻是緩緩點頭,似有所悟,難怪自己與金自點和談數次,沒有任何進展,原來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

“國家利益?臣懂了!”龔鼎孳也是頻頻點頭,“可惜了李淏和金自點,他們只能去一邊哭吧……”

“其實,站在朝鮮的角度,他們並沒有錯,他們只是爲朝鮮爭取最大的利益,”李自成道“可是,華夏不是大明,依靠兩滴眼淚,和毫無約束力的口頭承諾,就想從華夏獲得巨大的利益,又不管華夏的死活,這個時代,永遠過去了!”

洪承疇小心地道“朝鮮想要利益,也不是不可以,得拿華夏看得上的利益來交換!”

龔鼎孳不無擔憂地道“皇上,朝鮮拿不出五百萬兩,此時只怕就要告吹……”

“如果華夏不能從中獲利,便是告吹,也沒有什麼遺憾,賠本的買賣,華夏不需要,華夏不會爲了一點面子,而付出實際的利益,”李自成道“別人尊重華夏,不是因爲華夏寬厚,而是因爲華夏的實力!”

“實力?”

“只要華夏繁榮、強大,即便不是華夏的藩屬國,又有誰敢輕視華夏?滿人輕視華夏,已經嚐到惡果了,誰要輕視華夏,就得掂量掂量,”李自成道“國家之間,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利益同在,就是朋友;利益相悖,就是敵人!”

洪承疇喃喃地道“利益……國家利益……”

“國家的實力,就是有無數的利益組成的,也是由無數的利益,逐步積累起來的,仗可以打,但華夏必須從中獲益,”李自成道“萬曆年間,大明爲了增援朝鮮,傷亡數萬精銳將士,耗費銀兩七百萬,國家實力受損,致使大明一點點衰落,到了崇禎年間,連遼東的糧餉都拿不出……”

“臣等明白了!”洪承疇、龔鼎孳一起拱手。

“明白就好,可惜,你們不是外交人員!”李自成笑道“韃子在朝鮮肆虐,歸根到底,那是朝鮮的事,我們不必擔憂,國家之間的交往,每一個機會,我們都要從中獲益,只不過有些是短期利益,馬上就要兌現,有些是長期利益,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數十年、上百年才能顯現出來,無論多久,終歸是國家利益。”

洪承疇發覺,皇上說的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至上,而不是皇權至上!

龔鼎孳思索片刻,道“皇上,那朝鮮的事,我們就不管了?”

“管!”李自成笑道“爲什麼不管?只要對國家有利,我們就該主動去管!”

“可是……”龔鼎孳道“皇上提出的三個條件,互派使節一事,臣看不出好壞,想來只有這一件事朝鮮方面是願意的!”

洪承疇道“歸還兩道之事,只要朝鮮願意,他們可以立即執行,向華夏交割文書,只是這五百萬軍餉之事,別說朝鮮境內被韃子肆虐,民不聊生,賦稅很難收上來,便是全額徵收上來,需要多少年才能積攢五百萬兩?”

“洪愛卿能考慮朝鮮的承受能力,非常不錯,”李自成道“五百兩銀子,朝鮮的確沒有,不過,朝鮮只要有心,可以換一種方式支付……”

洪承疇和龔鼎孳都不太明白,李自成也不解釋,卻是轉換了話題,“杜爾伯特部已經被征服,朕打算將屬地分爲南北兩府,北部在嫩江沿岸水草豐美的地方,立嘉思府;南部立大慶府,北征結束,謂之‘大慶’!”

龔鼎孳道“的確值得慶賀,滿清騷擾大明數十年,皇上只用了半年時間,不僅滅了滿清,還將國境線推到大興安嶺、嫩江流域……便是奴兒干都司,也是恢復了一小半……”

“龔愛卿也學會溜鬚拍馬了?”

“臣不是溜鬚拍馬,說的都是大實話,”龔鼎孳忙道“滿清滅國,華夏的北疆暫時安穩了,其餘的北夷,已經不足爲患!”

“臣恭喜皇上喜得兩府,”洪承疇拱手,“皇上,科爾沁各部已經全部歸順,東北地區的戰鬥,暫時告一段落,至少也要等到明年開春天氣轉暖……”

“愛卿說得是,北方嚴寒來得早,將士們恐怕很難適應嚴寒,”李自成道“軍士征伐可以結束,但還有一事,需要兩位愛卿盡心盡力。”

“皇上請明示!”

“朕這次北征,原本只想着對付滿清,沒想到順手拿下了科爾沁各部,隨軍的文官就不夠了,”李自成道“嘉思、大慶兩府,剛剛經歷過戰鬥,人心惶惶,官員們必須儘快赴任,你們能否從府中推選出兩名知府?”

“人選倒是有,”洪承疇道“只是,現在便要赴任,年底之前,恐怕連府城都無法立起來……”

“愛卿是擔心寒冷?”

“據臣所知,嘉思、大慶兩府,比瀋陽冷得多,時間也長……”

李自成想想也是,文官便是去了兩府,整個冬季,也只能窩在帳篷中,連牧民都無法接觸,實在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暫時放棄了派出文官的計劃。

等到洪承疇、龔鼎孳離開,李自成思索很久,終於給羅文峰、高一功、王俊卓三人去了一封長信,讓羅文峰的鷹騎兵暫時駐守嘉思、大慶兩府,兼安撫歸順的牧民,來年開春之後,朝廷纔會派出官員赴任。

塔林府的蒙古騎兵、安東都督府的騎兵,以及第五師,都要從嘉思、大慶兩府撤軍,各歸本營。

虎騎兵、狼騎兵也要撤軍了,根據李自成早先的安排,虎騎兵駐紮興安都督府的上谷、饒樂二府;狼騎兵駐紮興安都督府通遼、塔林二府。

不過,他們將延遲半個月撤軍,暫時幫着鷹騎兵維持當地的秩序。

李自成原先預備召見羅文峰、高一功和王俊卓,告訴他們要更改兩條軍律,一是限制軍士娶妻納妾的數量,二是實行輪休制度,儘量給將士們探親的機會。

既然無法召見,他只好將這個計劃傳出去,也不用徵求他們的意見了,先執行再說,如果有需要,將來可以再修改。

這邊的戰事結束,李自成便打算回京了,但在回京之前,還有幾件事情需要安排。

李自成首先在鳳凰樓召見了漢清部的人,新徵之地,不一定像看起來的那般平靜,必須安排人手深入官府、百姓之中,瞭解一切動向;未徵之地,將是天命軍下一次征伐的方向,也要安排人手打進去,刺探各項訊息,尤其是漠北蒙古各部,必要的時候,可以派人前去喝他們試探性接觸……

洪承疇、龔鼎孳倒是不用交代,剛剛還一同會見了朝鮮人。

李自成想了一想,又連夜召見了李信。

第三營雖然有十萬將士,但與廣闊的東北相比,無論多少士兵,總顯得十分單薄,只能選擇重要的節點駐守。

李信已經知道了杜爾伯特部的訊息,除了行禮,便是恭喜,“皇上,滿清滅了嗎?科爾沁各部都歸順了嗎?臣如同夢中一般,實在不敢相信這樣的事……”

李自成大笑,在出徵之前,他也不敢相信這樣的事,甚至能不能接近滿清的盛京,他都不敢確定,最初的計劃,只是攻克三岔河以東,然後在北海艦隊的配合下,最好能收服遼南四衛,將韃子趕回至遼陽一線,讓華夏的遼西、遼南連成一片……

如果能實現這個目標,北征便是不虛此行!

變化比計劃快得多。

在最初的規劃中,恢復大明的遼東都司,將韃子趕出邊牆,至少需要五年時間,然而只用了半年,不但滿清滅國,連滿清最親密的盟友科爾沁都是歸順了。

華夏的遼寧省、安東都督府、興安都督府……華夏在東北方向拓展的土地,恐怕接近百萬吧?更重要的是,這百萬的土地上,原先都是華夏的敵人,這些敵人正逐漸轉化爲自己人!

不過,李自成似乎沒有多少成就感,如果不是李信提起,他只是覺得,這就是一系列普通的戰鬥,華夏依靠火器、人數上的優勢,恢復了大明時代的遼東都司,部分恢復了奴兒干都司……

原本就該是中央之國的土地,只是恢復而已,值得炫耀嗎?

李信主動提出了駐軍的設想第一師駐紮遼寧的東北部,必要的時候,配合拓北團掃蕩安東都督府的東南角;第二師駐紮遼寧省西北,協助威懾剛剛歸順的興安都督府;第三駐紮遼西、海州、遼陽一線,直至鴨綠江畔的九連城;第四師常駐瀋陽;第五師常駐安東都督府,並且做好向北面擴張的準備。

李自成對駐軍進行了微調第二師暫回瀋陽休整,必要的時候,讓第二師駐紮長春,將第五師完全解放出來;第一師繼續駐紮朝鮮邊境。

李信立即就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思,“皇上,第五師隨時可能增援朝鮮嗎?”

“這是朕最後牽掛的一件事,”李自成苦笑,“這件事情解決了,朕才能安心回京!”

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588章 勖勤宮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699章 入漢籍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25章 女學子第123章 不要錢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399章 密談(中)第63章 三角古城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304章 百姓破城第56章 孫家小妞第611章 富庶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3章 劫道第971章 《反貪律》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60章 心思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26章 信鴿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687章 責罰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328章 各有所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689章 後套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726章 晚飯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505章 擔憂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503章 獨角戲第737章 武侯祠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328章 各有所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280章 龍駒島第86章 偷襲西寧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34章 天主教第1155章 鷹騎兵第613章 攻守兼備第235章 大勢第539章 收房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862章 大潰敗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747章 公子李信
第797章 各個擊破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588章 勖勤宮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699章 入漢籍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125章 女學子第123章 不要錢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399章 密談(中)第63章 三角古城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304章 百姓破城第56章 孫家小妞第611章 富庶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3章 劫道第971章 《反貪律》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160章 心思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26章 信鴿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687章 責罰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328章 各有所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689章 後套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726章 晚飯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505章 擔憂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503章 獨角戲第737章 武侯祠第908章 大戰在即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328章 各有所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280章 龍駒島第86章 偷襲西寧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1144章 飛上天空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34章 天主教第1155章 鷹騎兵第613章 攻守兼備第235章 大勢第539章 收房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862章 大潰敗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747章 公子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