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送走王徵,回到後衙,與妻兒享受着天倫之樂,但火器局的劉方跑來求見,說是宋部的步槍,已經交付完畢,火器局是否還要生產步槍?
宋部原本有四個百戶的槍手,在卡當城與林丹汗的戰鬥,士兵傷亡大半,步槍也是折損不少。
回到西寧後,宋部在原先的框架下,早已恢復了原先的編制,即十個百戶的戰兵和十個百戶的輔兵,宋本人也被提升爲遊擊將軍。
火器局給宋部補足了十個百戶的步槍,宋部的戰兵,很快會恢復戰鬥力,經過卡當城的生死戰,戰鬥力甚至會超過以前。
接下來怎麼辦?
步槍肯定要繼續生產,哪怕暫時用不着庫存起來。
按照天命都督府原先的計劃,現在天命軍的五個步兵千戶,至少要達到十個百戶的戰兵,以保持各部戰力均衡,但駐守甘州的李績部,現在只有五個百戶的戰兵,必須增加步槍和戰兵的數量。
此外,步槍在操訓、戰鬥,也會出現損耗,各部還得不斷維修、補充。
李自成便交代劉方,讓他保持着原先的生產速度,繼續生產步槍。
劉方還告訴李自成,火器局已經生產了十門山地炮和數量不等的各式火藥包。
李自成想了想,十門山地炮,分別配發給秦大年、宋部,每部專門增加一個炮兵百戶,即日起加強山地炮的操訓。
至於各式大小火藥包,全部運出火器局,裝備至秦大年、馬有水、宋部。
李自成想,天命軍的每個步兵千戶,至少要裝備十門山地炮,戰爭時才能初步發揮齊射的威力,當然,這只是第一步,這些山地炮都是直屬千戶主官,待各部裝備了十門山地炮之後,接下來還要給各個千戶、百戶裝備山地炮,增加各部獨立作戰能力。
十二月旬,李自成閒來無事,在自家門口曬太陽,順便帶着李峰兄妹玩耍,何小米來報:“大都督,王徵回來,等着求見大都督!”
“王徵?”李自成幾乎將他遺忘了,他這一去,是一個多月,而且也是一個科技人才,至於他的科技水平,究竟達到什麼程度,李自成也不知道,不過,既然將人家從西安弄到西寧,也不能晾着,遂道:“讓他去書房吧,我隨後到!”
“是,大都督!”何小米答應一聲,轉身去了。
李自成待要起身,李峰卻是不看放他走,“峰兒要爹爹抱,還要爹爹講打仗的故事……”
李雨馨也是在李自成的腿不肯下來,“馨兒也要爹爹抱,還要爹爹陪,爹爹最會抖腿了……”
宋玉蓮與小梅一人一個,趕緊將他們抱開,“爹爹忙,待爹爹閒下來,再與你們耍!”
李峰卻不依,從宋玉蓮的懷掙扎出來,操起一根七八尺長的木棒,狠狠敲了下李自成的後背,口卻是大笑:“咯咯,爹爹槍了……咦,爹爹怎麼沒有倒下?”
“峰少爺……”宋玉蓮嚇得臉都白了,趕緊強行將李峰抱開。
“這小東西,將來一準是武將的命!”李自成扭動身子,隔着衣物,在後背撫了撫,方纔消去疼痛。
“自成,你也真是的,堂堂的大都督,在孩子面前,也不知道穩重些?”高桂英白了李自成一眼,終是不忍,將懷的李鬆丟給小蘭,親自幫着在李自成的後背搓揉起來。
李自成嘿嘿一笑,“孩子嘛,讓他們由着自己的天性發展,等長大了,也好按照他們的性子給安排生計。”
“那也不能讓他們對着爹爹胡來!”
“好了,桂英,家的事情你做主,” 李自成轉過身在高桂英的臉輕撫一下,“我去見見那個王徵!”便在高桂英的白眼離開後衙。
來到衙的書房,王徵已經在室內,卻是逡巡着不敢做,見到李自成,頓時叩拜在地,“大都督……”
李自成一愣,這個王徵,終於肯向自己下拜了?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在西寧究竟看到了什麼?
“王先生不用多禮,快快起身!”
“大都督,”王徵卻是不肯起來,“在下……在下希望……能爲大都督效命!”
“效命?”李自成笑道:“王先生先坐下,咱們慢慢談,小米,茶!”
王徵方纔在李自成的對面落了座,但這一次,他倒是有些忸怩,面也不似次那般呈現冷色,“大都督肯否收留在下?”
李自成並沒有作答,卻是笑道:“王先生這段時間,在西寧看到了什麼?”
“這段時間,在下用雙目仔細看了,”王徵拱手道:“百姓、火器局與天主,與朝廷的面貌根本不一樣!”
李自成端起茶水杯,低着頭用杯蓋驅趕着漂浮的茶葉,“奧,王先生說說看,你具體看到了什麼?”
“百姓不僅安居樂業,還十分擁護天命軍,”王徵低眉道:“說句大不敬的話,如果在下敢說天命軍的不是,不僅大都督,這些百姓恐怕將在下吃了……”
“哈哈,”李自成大笑,“王先生可知,百姓爲何支持天命軍?”
王徵沉聲道:“像大都督說的,只有大都督纔會關心百姓的疾苦!”
“不錯,漢人的百姓,是世界最大的順民,”李自成也是斂了笑容,作色道:“你心裝着百姓,百姓的心自然裝着你!”
王徵沉默不語,低頭思索起來,良久,又是不住點頭,“大都督,在下明白了,大都督纔是能解決陝西盜賊的人!”
“陝西的盜賊,並非不能解決,”李自成道:“不過,盜賊的問題,積壓的時間久了,朝廷又在執行着錯誤的策略,要想一時解決,”搖了搖頭,道:“難呀!”
“無論如何,大都督總會有法子的!”王徵又是點頭。
李自成道:“王先生在火器局看到什麼?火器嗎?”
王徵道:“大都督,在下這次看了西寧的火器局,不僅生產的火器,朝廷的火器犀利得多,許多火器更是聞所未聞……”他長長地嘆息一聲,“在下倒是孤陋寡聞,原先還以爲自己……”又是不住搖頭嘆息。“王先生不必自謙,”李自成淡淡一笑,道:“火器局的確生產了不少犀利的火器,但這不是某一個人的功績,而是集體的智慧。”
“是呀,火器局內,無論是匠人、工人,都能人盡其才,”王徵的雙目閃現出光芒,“在下親眼看到,別說次品,只要某一個零件、某一道程序出現瑕疵,檢測的匠人都是不依不饒,這樣的火器局……絕對不會有次品流出……”
“西寧的火器局,實行事故追究制,責任到人,誰要是生產出次品,”李自成面色一凜,道:“不但要追究責任,扣除酬勞,以後再也沒有機會進入火器局了,王先生可能不知道,火器局的酬勞,一般種地的百姓,總會高不少!”
王徵不知道“高薪#養廉”這個詞語,但他已經隱隱感覺到,西寧的運行體制,似乎將百姓、官員的積極性全部調動了,如論是誰,都會忠於自己的崗位。
李自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然而王徵不知道的是,這是朝代更替的自然反應。
舊的王朝無力革新,貪墨、失敗、內鬥等等,一切的負面現象,都是名目張膽;而新興的王朝,因爲百姓得到實惠,全身都充滿着幹勁,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即便有少數不和諧,很快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兩相較,更是擴大了新舊王朝的落差!
王徵雖是官宦出生,但他一輩子致力於研究,在官場又是不得志,山東前線,更是險些丟了性命,現在還是戴罪之身。
他所追求的“桃花源”,恰好在西寧遇了!
“大都督……”王徵原本還有些孤傲,以爲自己是大明最爲傑出的研究人員,甚至連徐光啓、孫元化都不放在眼,然而,在西寧,他親眼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他的研究水平,最多不過是一介小卒……
他隱隱感覺到什麼,胸口像是被巨石堵住,卻一時推不開,像是地道的人,明明已經感受到陽光的存在,卻一時找不到出口!
“王先生有什麼話,不妨直說!”李自成的臉,掛着和煦的微笑。
看着李自成的笑臉,王徵忽地明白了,天命軍的屬地,非常尊重研究的人才,甚至還會鼓勵人才的出現。
天命軍的這個大都督,對研究人員極爲重視,他的臉,這種對研究人員發自內心的微笑,在朝廷,這是不可想象的!
自己來到西寧,也許是他們計劃的一環,儘管天命也曾採用了欺騙的手段,但王徵卻沒有恨意,相反,他是幸運的,如果沒有來到西寧,他絕對看不到這一切。
難怪……
他心的問題,已經不需要再問了。
王徵決定換一個話題,“大都督,爲何整個西寧,到處都是天主的信徒?”
李自成笑道:“王先生既然是神的兒女,可知天主教的教皇是誰?”
王徵道:“教皇不是在遙遠的羅馬嗎?”
“那是歐洲人教皇,”李自成淡淡地道:“在東方,本都督纔是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