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

陳藎對陳可新有舉薦之恩,陳可新因爲之前在夷陵時,組織的民團曾被小虎隊徵募,左良玉收復夷陵後,他便因此被治罪。

結果堂堂一個舉人,居然險些居無定所、淪爲餓殍。到河南受到一些同年接濟後,日子稍微好過一些,但因爲他過去有從賊的嫌疑,做官幾乎是不可能了。

多虧了在河南頗有名望的陳藎推薦,他才能到河南巡按高名衡的幕中忝居僚屬。

所以現在雙方雖然分屬撫、按兩個陣營,但陳可新還是不得不見自己這位恩人了。

“中州擾攘,溫故在按院幕中如魚得水,如今受命張儀之任,想來也是能夠一展長才和抱負了。”

陳藎對自己這位得到高名衡賞識的朋友恭維了幾句,陳可新卻苦笑道:“張儀之任?小弟在湖廣時就因官場積習的腐敗風氣所害,幾乎家破人亡。幸而得到我兄的舉薦,才能在按院幕中混口飯吃,可所作所爲終究還是一些黨爭傾軋的事情,一切不過逢場作戲,其實不值—提,何必言賀。”

“哦?上回在南陽時,我還未詳細問過,溫故你在夷陵的家人都如何了?”

陳可新回想到夷陵之戰的往事,恨恨道:“全是闖賊之過!闖賊攻破夷陵州城,以重金相誘,使得我組織的一批民團幫助他們修繕城防。城破以後,大將軍因此怪罪於我,我家家人大多因此治罪!”

陳藎心中對陳可新把這件事情怪罪到闖賊頭上,而非左鎮頭上,感到一陣無語。不過他畢竟身負任務,還是勸慰說:“溫故身懷才具,絕不會和光同塵,將來總有一番事業。現在撫臺正在收復洛陽的關鍵時候,溫故能否聽我一言,先放下撫按傾軋的事情,等剿賊以後,再論其他?”

陳可新看了陳藎一眼,突然笑了一聲,說:“兄長,你竟然是這般看我?我豈是醉心黨爭傾軋之人?流賊已經塗炭於中州,而撫臺、按院還爲幾頂烏紗帽不顧一切,我亦深恨之。這回我到陳永福的營中,正是勸說他不要顧及按院,盡力進兵,收復洛陽。”

“好極了!只是弟如此爲之,按院那邊如何處置?需要我盡一分臂助之力嗎?”

“按院那裡……”陳可新搖了搖頭,嘆息道,“我在開封見到高按院後,被他的才具所折服。我曾在高按院家中,聽他談過一席話,他認爲如今朝政腐敗、災荒連年,東虜內犯、流寇四起,既是局面崩塌之時,也是刷新政治之機。”

陳藎撫須沉吟說:“按院這句話倒確實卓有遠見,如今朝廷正將有土崩瓦解的不可言之勢。但若我輩仁人志士,能夠有用武之地盡抒長才,未必不能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哈哈!按院曾給皇上寫過一份奏疏,提出‘選賢任能,不必循資論俸;整頓吏治,亟嚴逗怯之誅’的方略。這奏疏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可又何曾見到朝政因此有所好轉?反而按院自己到河南出任巡按以後,每日同巡撫鬥得不可開交,初心何在!”

陳可新說到這裡,突然將話題轉了一個方向,反問陳藎說:“王臣我兄,你敝屣功名,無意青雲,襟懷高曠。我聽說兄辭官後,也曾在江南等地遊學?不知江南情形比之中州、三楚如何?”

陳藎眉頭一皺,回答說:“江南如一座大廈,根基樑柱已朽,外觀仍是金碧輝煌,彩繪絢麗。沒有意外變故也不會支持多少年,倘遇一場狂風暴雨,必會頃刻倒塌,不可收拾。”

“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麼?難道一班士大夫都不爲國事憂心忡忡麼?”

“目前江南士大夫仍是往年習氣,到處結社,互相標榜,追名逐利。南京秦淮河一帶仍是花天酒地,聽歌狎妓。能夠關心大局,以國事爲念的人,千不抽一。那班自命風雅的小名士,到處招搖,鼠目寸光,紙醉金迷,根本看不到大廈將傾的危機。”

陳可新大嘆道:“北方已經糜爛,南方猶且如此,天下事幾不堪問矣。”

他回到正題上,對陳藎說:“我可以爲兄確保,陳永福一定會盡心作戰。我在開封觀河南諸軍,稍有兵略者不過陳永福、高謙二人,但高謙十分油滑,陳永福則頗爲質樸,將來支撐中州大局的,或許正是斯人。”

陳藎拍拍陳可新肩膀說:“按院那邊……這件事我會爲你盡力瞞住,假使撫臺還是不能逃脫皇上的追責,被逮京治罪,也絕不牽累到你,也不會讓你失去在按院那裡的僚職。”

“唉,天下事越發不忍言了。我兄是否有避居江南之意?”

陳藎搖搖頭說:“江左一樣是乾柴堆積,只差烈火。到處是佃農、奴僕起事造反的佃變和奴變,而且文氣太過、質樸不足,一旦天下有事,我恐怕永嘉、建炎之事難爲矣。”

突然間,陳藎心中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他突然問道:“五季之初,唐室分崩,天下未入藩鎮之手,亦未入門閥之手。反而是邊賊李克用和流賊朱溫爭衡天下,溫故,你說今日的天下,是否會有邊賊、流賊角力之事?”

陳可新對陳藎說的這番話感到不可置信,他瞪大了眼睛說:“老兄你在想些什麼!朝廷雖然困頓,但豈曾如唐室之分崩,天下縱使有事,也絕不至於讓邊賊和流賊登堂入室。”

“哈……的確,大明之患不在於四肢,而在於朝廷腹心啊。”陳藎搖搖頭,同陳可新確認了一番陳永福出兵的事情後,感到把握增加許多。

高謙的兵馬約有兩千人,他同高名衡不和,不會爲按院做事,應該會盡心盡力攻打洛陽。陳永福的兵力則有兩千人到三千人之多,是河南官軍的一支主力,如果陳永福所部可靠的話,收復洛陽應該不成問題。

根據他們從饑民那裡拷打來的訊息來看,闖賊留守洛陽的兵馬,可能在一千人到兩千人之間。

雖然洛陽城防算得上堅固,但洛陽作爲河南府的府城,又是福王就藩的地方,城內豪紳巨族不少。一旦官軍圍城,城內士紳必然發起內應,闖賊是很難依靠洛陽的城牆進行防守的。

想到此處,陳藎感到事情應該已很穩妥,除非闖賊留守洛陽之人是太原公子復生,官軍纔可能失手一着吧!

他看到遠處標着陳字的旗幟已經飄動了起來,知道陳可新所言非虛,陳永福的確用心於收復洛陽的戰事。陳藎很快返回巡撫李仙風處彙報了相關的情況,讓絕望中的李仙風終於稍稍增加了半分信心。

駐紮在孟津的數千官軍,也漸漸開始行動了起來,金戈、旗鼓之聲響徹黃河南岸。這支軍隊是河南官軍的精華,在保定總督楊文嶽麾下的虎大威部和傅宗龍督率的秦軍抵達前,是支撐中州大局的唯一有力力量。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忽略了楊嗣昌遺言中,調往豫西恢剿的秦軍賀人龍部。

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
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