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

隨着崇禎拋出這個問題,劉鴻訓和畢自嚴都是心中一動,微微一顫,忽然意識到了什麼,雖未回答,但也是形同於默認,心裡更是非常的清楚,對於一個三百人規模的使節團而言,三百八十餘貫,不僅不多,還是最保守的估計,實際上,花銷還要多得多。

顯然,從始至終,崇禎從未沒有想過,能夠從兩人的嘴裡得到想要的答案,只是看了他們一樣,就自顧自的說了下去,就好像一個人在自問自答一般。

“一個月三百八十餘貫,一般情況下,使團的往返,在大明滯留的時間,通常都是一年,而一年十二個月,那麼,粗粗算下來,一國的使團往返一次,朝廷大概就要撥付五千餘貫,中間還沒有任何的關稅稅收。”

“而這,單純這筆五千餘貫的支出,朕曾經做過了解,相當於日本籌措一次三艘勘探貿易船的全部費用,換而言之,也就是說,日本朝貢的全部支出,整個過程的生活費用,都是由大明在負擔,他們卻是穩賺不賠。”

“不僅如此,有人曾經留意過,日本貿易使團,每次朝貢之時,並不是單純的朝貢那麼簡單,來往的途中,更是做起了買賣,日商利用南北物價的差別,進行投機行爲,從而謀取暴利。”

“例如,景泰年間,京城的銀價是一貫銅錢兌一兩銀子,而南京城卻是對賣兩貫,寧波可賣三貫。”

“因此,日本使團大多會在京城收買大量的銀子,然後再到南方出賣,這樣一趟下來,他們可獲三倍之利,再以此錢購買大量的生絲回國,又可賺數倍之利。”

“可是,自始至終,在整個過程中,日本使團不僅白吃白住白拿,還賺取了驚人的利潤,卻從未向朝廷交納分文的稅銀,就那麼的甩甩屁股走人了。”

“而且,在這中間,所有的財政支出,還未算入其他的費用,比如,各國使團進入大明之後,還要有相應一定數量的軍隊,沿途護送,這些開銷,可也是算入大明的財政支出。”

一口氣說了那麼多,猶如連珠炮一般,說完之後,崇禎不僅有一些氣喘吁吁,還有他那稚嫩的面孔也是微微漲紅,明顯是憋得,說得有一些大腦缺氧。

這一刻,劉鴻訓和畢自嚴早就石化了,目瞪口呆地站在那裡,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該怎麼接話,就那麼愣愣地看着崇禎,實在是,眼前的這位年輕皇帝,給予他們太大的震撼。

這多的信息,還是那麼的詳細,這樣的準備工作,讓他們自慚形愧。

身爲戶部和禮部的負責人,當然對接待那些外國使團的流程極爲熟悉,特別是相應的財政開支,雖談不上了如指掌,但還是知道一些大概。

由於崇禎所講的這些多是陳年舊事,隨着對朝貢制度的完善,外國朝貢不再那麼頻繁朝貢,兩人並沒有太過直觀的認識和太深刻的體會。

不過,劉鴻訓和畢自嚴還是明白了一點,爲何朝貢的藩屬國越來越少,間隔時期爲何越來越長。

畢竟,這樣的“朝貢”方式,放在任何的強國身上,每年都是那麼頻繁,也非得被拖垮不可,非得被那些藩屬國“吃窮”。

這個時候,兩人雖然明白了崇禎言語中的一些用詞,能夠大概理解崇禎對朝貢制度的熟悉程度,但心裡疑惑的是,皇上怎麼會知道,日本三艘勘探貿易船的籌措費用?

畢竟,其他的事情都好說,都是發生在大明的疆域之內,日本使團的那些行爲,總會有人留意,並記錄在案,或是在民間流傳,皇上要想知道,並不會太難。

然而,日本使團,進行一次勘探貿易,籌措三艘船隻的費用,那就不一樣了,雖不是什麼辛密之事,但也是發生在日本,皇上又如何知道的呢?

這個時候,兩人的腦海裡剛剛冒出這個念頭,產生疑惑,還未來得及深想,卻被崇禎的一聲問話給打斷了,隨即拉回了現實。

“兩位愛卿,現在想來,細細盤算那些外國使團進入咱們大明,單單是一個日本使團,朝廷的財政支出就將近萬兩,這中間還沒有算所浪費的人力和物力,而那些外國人卻是賺得盆滿鉢滿,朝廷卻揹負着巨大的負擔,難道還不該做出相應的改變嗎?”

作爲大明的戶部尚書,畢自嚴當然是對這個提議舉雙手贊成,立即朗聲附和道:“該~太該了,早就該做出相應的改變,那些外國使臣是來朝賀的,又不是來當大爺的,沒必要慣着他們。”

說到這裡,話語爲之一頓,似乎想到了什麼,畢自嚴的雙眸裡煥發出興奮的光芒,更是進而說道:“而且,不僅如此,對於那些藩屬國,不管是出使的勘探貿易使團,還是他們本國的商人,來到大明之後,若是攜帶有商品,除了貢品之外,不僅要繳納關稅,一旦在大明做起生意,還要繳納稅銀,不能白白的便宜他們!”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在崇禎與畢自嚴都是頗爲興奮之時,禮部尚書劉鴻訓卻是滿臉的凝重之色,不無擔心地提醒道:“可是,如此做的活,會不會有失我們大明泱泱大國的風度啊?”

這一刻,看到崇禎的神色有一些不悅,甚是不滿,但劉鴻訓還是硬着頭皮地補充道:“畢竟,皇上,在對外宣稱之時,大明都是以天朝上國自居,還如此和藩屬國斤斤計較這些,會不會有失體面啊?”

“風度?斤斤計較?體面?”

此時,崇禎的神色雖然恢復了正常,但在吐出這三個詞語之時,幾乎是一字一頓的說出,聲音卻是那麼的冰冷,使得劉鴻訓的心裡頓時忐忑了起來,不等他再說些什麼,崇禎再次開口了,聲音卻是更加的冰冷。

“風度,那是什麼?體面,那又是什麼?它們又值多少錢一斤?劉愛卿,你出一個價錢,朕將這些按斤賣給你,怎麼樣?”

說出這番話之時,儘管崇禎的臉上掛着和煦的笑容,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但是,在劉鴻訓的眼裡,是那麼的xiéè,是那麼的腹黑,皇上表明流露出的和善之意,不過是一種假象罷了。

原因無他,崇禎的聲音雖輕,雖然很是和善,但話裡的內容,卻有着咄咄逼人之勢,尤其是在這種極爲平靜的氛圍,更加凸顯這種強勢。

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九十二章 宋獻策的謀士氣度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增一減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紐帶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
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九十二章 宋獻策的謀士氣度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增一減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五百八十三章 侵略者與被侵略的最大區別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四百四十三章 紐帶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一百六十章 變質的沐府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