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

{ }?最終,還是另一側的爲首老者按耐不住了,焦慮的神情之中,又摻雜着幾分無奈之意,轉而又換爲了一副決絕的神情,更是狠狠一咬牙,就好像下定了某種決心,準備背水一戰一般,率先開口了,那種顧忌之色也明顯暗淡了許多。

“張大人,洛將軍,說句老實話,如果可以的話,莫說是老朽,就是眼前的這些同行,甚至於整個江南的士紳與商賈,都不願意偷稅漏稅,幹這種違法的勾當,近乎於冒着抄家的危險。”

猶如捅破了最後一層窗戶紙,隨着老者的這一番話,氣氛變得異樣起來。

這一刻,洛養性和張國維極爲默契的對視了一眼,轉瞬又恢復了正常,再次看向了那名老者,兩人的神色雖然平靜,始終沒有明顯的情緒波瀾,但在對視的那一瞬間,還是看到了對方眸子裡的那一抹奇異神采,儘管轉瞬即逝。

在兩人的心裡,也是一種共識,不怕這些說得話敏感,而是擔心他們不開口,死撐下去,否則的話,話不說開,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打不開局面,又不可能將江南的士紳統統抓了,全部抄沒家產。

只要肯開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向前邁了一大步!

尤其是洛養性,心裡依舊清楚地記着,離開京城之前,臨行之時,崇禎的一再囑咐和交代,抓捕一部分江南士紳,查抄他們的家產,只是一種手段,一種殺雞儆猴,進行樹威,卻不是最終目的,主要還是在於,讓江南的稅收回歸到正常。

總而言之,就是蘿蔔加大棒,打一巴掌,再揉揉,儘量不要將事情做絕,不要將事情辦到沒有迴旋的餘地。。

因此,如此一來的話,行動起來,操作整個計劃,就非常考驗技巧性了,極其耗費心神,既不能破壞江南的商業,又要塑造一種威勢,一種適當的高壓環境,從而將江南的賦稅迴歸到正途。

所以說,此次的江南強勢之行,他洛養性的主要任務,不是抓人,也不是查沒家產,充盈國庫,而是從根本上解決江南的稅收問題。

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之後,洛養性的神情愈發地凝重起來,直視着那名老者,沉重的語氣中帶着幾分誠懇之意,適時地問道:“既然如此,老先生,你們又爲何這樣做呢?朝廷已經釋放出了足夠的善意與誠意,並明裡暗裡進行了一定的警告,你們爲何還不補繳稅銀呢?”

“各位都是精明之人,有一顆玲瓏之心,想必應該知道,通過大明日報,製造yú lùn壓力,就是皇上對你們下達的最後通牒,而非是拿你們沒辦法。”

“如果你們能夠早一點領悟,並付諸於行動,如數補繳稅銀,並每年及時繳納稅銀,就不會有今天的這種局面,各位不是那種愚魯之人,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這個時候,就好像那種決心沒有了,老者沒有答話,而是目光緩緩轉移,看向了在座的同行,最後落在了席姓老者的身上,氣氛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似低迷,像悲哀,又似無奈的壓抑與沉悶。

毫無疑問,兩側的這些士紳,都有着共同的心事,也有着同樣的某種顧忌,需要一種契機,打破這種沉悶的僵局,他們才能真正的敞開心扉。

“方老哥,你就說吧~現在已經沒有任何的餘地了。”

隨着席姓老者的率先開口,就好像打破了某種深藏的寂寥,點燃了某種激烈的情緒,其他人紛紛響應起來,向方姓老者表明態度,進行力挺。

“方老,你就說吧,我支持你~”

“方老,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就跟你一起賭一把~!”

“我也贊同,方老,你說吧~!”

......

這一刻,看着眼前的這一幕,洛養性和張國維都是怔了怔,有一些失神的看着這些羣情激奮的衆人,在詭異的氣氛烘托下,表現地就像破罐子破摔一般,豪賭一把。

顯然,席姓老者的一句話,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那個剛剛好的契機。

得到衆人相應的方姓老者,猶如獲得了莫大的鼓勵,和心神安慰,這才真正地完全放開了,不再有任何的顧忌,直直地看着洛養性,略微沉吟了一下,再次平復了有一些起伏的心緒,這才緩緩開口了。

“將軍,實不相瞞,自從我們這些人的父輩開始,亦或是後起之秀,漏繳的那些稅銀,十之七八都被用於打點過去的那些官員了,進入那些貪官污吏的口袋。”

“如果只是正常的繳納稅銀,不再受貪官污吏的壓迫和緊逼,我們這些人都願意接受朝廷的條件,以拖欠的形式,每隔一段時間,償還那些漏繳的稅銀。”

“但是,怕就怕,我們這些人繳納了稅銀之後,每年還要受那些官員的脅迫,在繳納稅銀的同時,還不得不拿出一定的銀子,去孝敬他們,從而保證生意不受影響。”

“若是同時繳納稅銀和孝敬地方官員,就算我們這些人再如何的做生意,擅長經商,莫說是每年賺取的利潤入不敷出,恐怕也會將本錢打上去,如此長期以往下去,遲早會落敗,再多的家產,也經不起貪官污吏的獅子大張口,頻頻索取。”

......

漸漸地,洛養性和張國維沉默了,神色相繼變得極爲沉重起來,一直以來,整個過程中,兩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追繳稅銀方面,儘可能地不讓這些人破產,還有做生意的本錢,還可以東山再起,但卻忽略了一點,卻從未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即便是有,也很有限,也很片面,並不能體會他們的難處和無奈,迫於生計的一種屈服,一種認命。

方姓老者的這一番沉重的話語,近乎於哀求與絕望,提醒了他們,引得兩人一陣深思。

毫無疑問,就算是全免那些漏繳的稅銀,每年之時,既要繳納稅銀,又要打點地方官員,從而維持生意的正常運轉,這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巨大的開銷之下,將會一點一點地吞噬這些人的家產。

尤其是後者,相比於稅銀的額度是有限的,以貪官污吏的貪婪天性,他們的胃口卻是無限的,猶如無底洞。

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十九章 鐵公雞岳父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銳的洞察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三十七章 平衡...穩定第三十七章 平衡...穩定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
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十九章 鐵公雞岳父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銳的洞察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有餘悸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章 洛養性的小心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十章 眼饞拍賣行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以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升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三十七章 平衡...穩定第三十七章 平衡...穩定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