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

而且,從本質上講,他們雖然是商人,以信譽爲生,去做生意,但也知道一點,官員的允諾並不可信,也不牢靠,洛養性這樣的大白話,直言相告,反而獲得了他們的好感,感覺到了誠意。

這時,感覺到氣氛的微妙變化,似乎是看穿了衆人的心中所想,張國維隨之站了出來,緩緩開口了,進行一定的表態。

“各位,別的地方,本官無法說什麼,但在這十府之內,只要是在本官的轄區之內,只要是在職一天,若是有官吏對你們索賄,變相地阻撓和破壞你們的生意,本官都將會施以嚴刑,嚴懲不貸,你們也可以隨時找本官,反應諸多問題。”

無疑,張國維的這一番話,有着相當的力度,等於給洛養性的話語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使其更加地具有說服力,也給了衆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這江南十府之內,身爲巡撫的張國維,就是最大的官,有了這個保證,就等於變相地一個允諾,他張國維,就是他們這些人的靠山,他們的護身符。

若是放到以前,沒有對張國維有所認識和了解,就算張國維說得天花亂墜,哪怕是賭咒發誓,衆人也不會相信他的這個允諾,更多的還是嗤之以鼻,不以爲然。

一年多的親眼目睹,衆人知道,眼前的這個巡撫大人真的是一個好官,不像那些貪官污吏,只知道斂財,從種種施政來看,他絕對是爲百姓辦實事,是一個好官,

對於好官,不管是誰,都會對他有一種毫無原因的信任,或許,這就是貪官與好官的本質區別。

顯然,張國維這一年多的巡撫生涯,不僅獲得了江南百姓的好感,還獲得了這些士紳的認同,儘管在這段時間裡,相處的並不愉快,還經常發生衝突,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觀感,他們對一個好官壞官的判定,以及相應人品的個人評價。

幾天後....

文華殿中,崇禎正在看着一本奏摺,神情平靜無比,沒有一絲的波瀾,而站在一旁的冷曉磊卻是在喋喋不休,滿臉的好奇與疑惑之色,言語之中,顯然是已經看過了奏摺裡的內容。

“皇上,這本奏摺,您都已經看了四遍,末將並不覺得裡面還有其他的深意啊?”

“如果熊大人和朱元帥他們還有其他的用意,應該會在奏摺裡明言啊。畢竟,這又不是什麼十分機密的事情,沒有必要遮遮掩掩的。否則的話,直接密奏不就好了。”

“而且,像這種事情,是不是太過於天馬行空了?朝廷還有一大堆的問題亟待着要處理,哪還有多餘的精力關注南洋啊?何況,這個建議還是出自於一個洋人,這裡面別是有什麼險惡用心?”

......

看着奏摺上的內容,一遍又一遍,反反覆覆,每看一次之時,看到某處,崇禎的心裡就有着某種衝動,恨不得立即作迴應,答應朱一馮等人的建議,出兵南洋,也就是南海,一舉控制整個南海,控制住馬六甲海峽,這個海上交通要道,商船出沒最爲頻繁的地方,從而奠定大明在南海的霸主地位。

然而,也是在某個一瞬間,心裡殘存的理性使然,不斷地提醒着崇禎,南海雖然重要,馬六甲海峽雖然極具戰略價值,但是,現在還不是最佳的時候。

過猶不及,事有輕重緩急,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一個胖子。

在這一刻,在躁動的心緒之下,崇禎的腦海裡涌現一條又一條信息,大明存在的諸多弊病,諸多的當務之急,澆滅他的那股衝動,保持在一種慶幸而理性的狀態。

因此,此時的崇禎,陷入一種天人交戰的狀態,在出不出兵南海之間,進行徘徊。

撇開小冰河時期進入大規模爆發期不講,單單是如今的大明,雖然國庫充盈,北方邊患減緩,東北的後金已經是不足爲慮,苟延殘喘,但大明的內部問題還很嚴重,還很多,根本經不起折騰。

畢竟,要想控制住整個南海,並站穩腳跟,非常考驗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內部的情況。

土地兼併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只是緩解而已;吏治腐敗嚴重,亟待整飭;東林黨、魏黨雖已式微,卻依舊是虎視眈眈,想要再次控制朝堂;天下藩王衆多,雖然威脅不到皇權,沒有了zào fǎn的能力,但他們的藩地之多,佔地之廣,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大明的穩定......

想到這些,即便是身爲穿越者,崇禎也有一種頭疼炸裂的感覺,使得內心沉重不已,愈發的冷靜和清醒,深知事情不能操之過急,只能一點一點的來,一個一個的解決。

同時,看着奏摺裡面的內容,對於奪取南海,崇禎又是那麼的心動不已,想要冒險一試。

最終,還是理智佔據了上風,崇禎清醒的知道,有着長居在南洋當地的漢人作爲內應,佔據南海容易,趕走洋人也是輕而易舉。

可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要想牢牢地控制住南海,掌握在手中,將會佔據朝廷一大半的精力,如此一來的話,在這種巨大的財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之下,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大明的那些問題就不得不往後推,而往後推,只會是越拖越嚴重,很有可能脫離他的掌控。

攘外必先安內,或許就是崇禎此時的內心寫照,真實想法。

“好了,曉磊,別絮絮叨叨了,出去看看,周閣老他們怎麼還沒有到?”

“好勒,皇上,末將這就去看看~”

冷曉磊迴應之時,悻悻地笑了笑,有一些訕訕然,也意識到自己也太過於嘴碎了,惹得皇上有一些不耐煩了。

心念及此,爲了掩飾那一絲尷尬,冷曉磊進而輕撫額頭,故作恍然地說道:“也是喔,將近半個時辰了,這都過去了那麼久,算算時間,人應該早就到了,內閣就在文華殿的前院,張公公去了這麼久,人怎麼......”

“皇上,周閣老他們到了~”

然而,不等冷曉磊把話說完,這纔剛一擡起腳,就要去看看,隨着張彝憲那熟悉的公鴨嗓般的聲音響起,迴盪在大殿之中,冷曉磊那所有的言語和動作都是戛然而止,停了下來,隨着崇禎的目光,尋聲望了過去。

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丹汗這條鮎魚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銳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九十章 三卦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四百五十五章 佔盡優勢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
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丹汗這條鮎魚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銳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九十章 三卦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二十氣章 明悟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會(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四百五十五章 佔盡優勢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