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

不久之後,畢自嚴走了進來,就站在霍維華的旁邊,一左一右,位於崇禎的對面,都是一臉的恭敬之,施禮過後,等待崇禎的訓話。

“畢愛卿,此次宣你們進宮,朕就是想了解一下,針對驛站的改革,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現在究竟是一個什麼情況?驛站的那些改革,是否有效?”

不得不說,崇禎對於驛站的重視程度,絲毫不亞於皇家科學院,不僅僅是因爲,這是他針對朝政、針對大明的一次真正性質的改革施政,主要還是在於,驛站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說,錦衣衛和東廠這兩個特務機構,就是大明的情報網,便於控制於天下,收集敵國的情報,那麼,驛站就是這個情報網的節點。

畢竟,在這個相對還算原始的社會,交通不便利,缺少電報、電話這樣的高端通訊手段,驛站就顯得尤爲重要,乃是朝廷快速瞭解天下輿情、快速將情報送抵京城的加油站。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還是一個聯絡點。

沒有立即得到回覆,看到兩人一副遲疑的模樣,霍維華與畢自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誰該發言。

見此情形,崇禎心中一動,爲之恍然,頓時明白了他們爲何是這副表情,乃是自己問得本身就有問題。

“嗯...霍愛卿,還是你來說一下陝西驛站的改革情況。畢竟,驛站本就是你們兵部的附屬,就是在你們兵部的管轄範圍之內,自然而然地,驛站的改革,當然也是以你們兵部爲主導,戶部爲輔。”

“嗯,是,皇上。”

霍維華極爲恭敬地迴應了一句,並未立即予以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組織好語言之後,這才鎮定地緩緩說道:“啓稟皇上,目前爲止,雖然是進行小範圍的驛站改革,僅限於陝西一道,但是,由於改革的力度相當之大,不僅裁撤了原來的許多人手,但也同時徵召了大批的年輕人,補充到驛卒的隊伍之中,更是將各個驛站修葺一新,又增添了了許多的馬匹等等,總得加在一起,也是一大筆開銷。所以,驛站的改革很是緩慢。”

這個時候,霍維華的話語稍稍停頓,見縫插針之下,畢自嚴連忙補充道:“是的,皇上,按照您的要求,根據李自成送上來的改革方案,對於遣散的驛卒,給予一定的遣散費,驛站的翻修,補充充足的糧食,新招的驛卒待遇,馬匹的添置等等,目前已經花去了將近百萬兩紋銀。”

霍維華頗爲感激畢自嚴爲自己說話,適時地站出來,等到對方說完之後,連忙接過了話茬。

“而且,不管是原來的驛卒,還是新招的驛卒,亦或是驛站的相關官員,都需要一定時間的培訓,讓他們瞭解和熟悉驛站的各個新增業務,以及相應的規章制度。”

“所以,到目前爲止,陝西的各個驛站,還未進入正軌,只是暫時維持原來的業務,爲朝廷收發與轉送行文,配合各種軍情邸報的送達。”

崇禎很平靜,聽得頻頻點頭,並沒有因爲驛站改革進展遲緩而動怒的意義,反而是一副我能理解的樣子。

雖然對管理和運營不甚瞭解,但崇禎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事情的進行,都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像驛站這種徹底性的改革,牽涉的事情更多,涉及到方方面面,這個過程也就越長。

“行,只要不影響陝西的行文遞送和軍情邸報及時送到京城,不耽誤這樣的大事就行,晚就晚一點~”

聽到崇禎的這句話,畢自嚴與霍維華彼此對視了一眼,同時鬆了一口氣,壓在心裡的一塊大石總算落下,深怕皇上由於驛站的事情遷怒自己,實在是驛站改革的事情,進展地委實過於緩慢了。

即便如此,兩人還是有一種心有餘悸的後怕,畢竟,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足以說明崇禎的行事風格,不僅是雷厲風行,還是那麼的殺伐果斷,下手絕不留情,尤爲重視辦事效率。

私下裡,他們這些官員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將近一年的時間裡,由於懶政的原因,也就是辦事不利,撇開貪污受賄以及黨爭不講,皇上懲處的官員,達到了百餘名,尤爲集中在最近的兩個月。

而這百餘人之中,其中一多半都是死罪。

可以毫無不客氣地說,不管是朝廷的吏治越來越清明,還是辦事效率越來越高,之所以有今天的這般成就,大明的情況越來越好,就是用人頭與鮮血鋪陳起來的,大明通向中興的這條路充滿血腥和累累白骨。

一時間,京城的官場上血雨腥風,風聲鶴唳,人心惶惶,深怕這場整肅吏治的風波殃及到自己的身上。

俗話說,有人歡喜有人愁,官員死得多,被貶謫的多,也就意味着空出更多的位置,也就有更多人的可以往上爬,填補空缺。

因此,儘管崇禎的反腐整的轟轟烈烈,卻未影響到大明的根基,從不缺少人手補充到相應的職缺上面。

尤其是班軍過後,皇上登基之前的京營,全都被調離了京城,負責衛戍京師的軍隊,或是秦良玉的白杆子兵,或是盧象升的天雄軍,招募的新兵,絕大多數都是農民子弟兵,亦或是像大寧都司這樣的地方部隊,皇上的施政力度越來越大了。

確切的來說,皇上對吏治的改革,對於懲治貪污**,可謂是大刀闊斧,下手毫不留情,說殺就殺,說斬就斬,毫無忌諱,宛若殺雞宰你一般。

一時間,京師的官場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人頭滾滾,百姓們卻是歡欣鼓舞,爲之津津樂道。

直到這個時候,京城的權貴階層,這才反應過來,真正的意識到,這位年輕的皇帝,不僅頗具治國之能,對於朝政有着不俗的見地,更爲關鍵的是,還不缺耐性。

就像是一隻守候在水池旁的鱷魚,極富有耐心,在獵物還未到來之前,在獵物還未進入攻擊範圍之內,一動不動的潛伏在那裡,靜靜地等待着。

扳倒魏黨如此,現在亦如此。...“”,。

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請名單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第十四章 錐刺奸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六百三十九章 形同第八部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四百九十四章 帥才?梟雄?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
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請名單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有圖謀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第十四章 錐刺奸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六百三十九章 形同第八部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四百九十四章 帥才?梟雄?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九)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