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

聽到這句話,有了確定的歸期,李若珪等人雖然心裡一鬆,但卻高興不起來,流露出異樣之色,一副“還要半個月”的樣子啊~!

似乎察覺到衆人心中的不解,看到他們的這副模樣,崇禎進而又補充道:“既然都到了南陽府,距離鳳陽皇陵已經沒有多遠,朕總要去拜祭一下祖先吧~!”

誰又能反對?又該如何反對?

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麼,崇禎又將目光轉移到陳奇瑜的身上,灑然一笑,爽朗地說道:“對了,陳奇瑜,朕將會留下一百萬兩紋銀,作爲購買辣椒的資金。至於後續購買辣椒的事情,就全權交給你了,錦衣衛只會從旁適當的配合一下,並不干涉。”

看到崇禎突然流露出的笑容,配合着那年輕的面孔,條件反射之下,在陳奇瑜的眼裡,怎麼看都一種邪惡的感覺,似乎又將有什麼難做的事情落到自己的頭上,心裡驟然緊張了起來。

聽到話語的內容,緊繃的神經頓時爲之一鬆,暗暗長吐了一口氣,有一些僵硬的神情也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宛若諂媚的笑容,連忙回道:“是...是,皇上,微臣一定將此事辦妥,深秋之前,定會將全部的辣椒送到京城,不會有任何的紕漏之處。”

“好,陳奇瑜,有你的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崇禎輕輕點頭,露出滿意之色,誇讚了一句之後,進而又補充道:“不過,朕可將醜話說到前面,如果誰敢借辣椒之事斂財,觸犯百姓的利益,巧取豪奪錢財的,十倍罰之,賠償給百姓;如果傷人性命者,不管是普通之人,還是王孫貴族,都要以命抵命。”

“是,皇上,微臣明白,關於辣椒之事,一定會公平買賣,讓那些老百姓得到應有的報酬。並張貼一些告示,闡述一些具體的細節,使得經手的官吏無法做手腳。”

當兩人應答之時,周圍的其他人不禁有着某種猜測,隱隱有一些明白了崇禎的做法,爲何那麼大手筆的收購辣椒,這等低廉、毫無用處之物?

幾乎是賠本的買賣,怎麼看,都是那麼不明智。

他們現在“明白”了,大概猜到了崇禎的意圖,皇上之所以這麼做,這是變相的增加百姓的收入,以另一種形式補貼銀錢,好讓那些生活艱難之人日子好過一些。

之所以有這種猜測,原因很簡單,一路走來,看到皇上發佈的各種政令,暗中運作的一些政策,不管是陝西的賑災,還是削藩之後的種種處理辦法,亦或是解決軍餉等一系列問題,皇上很少直接給銀子,而是讓那些百姓或者軍人付出一定的勞動,變相給予賑災錢糧與軍餉。

比如,陝西的賑災,除了老弱病殘孺,要想獲得朝廷的賑濟糧,就必須付出勞動力,或是爲挖溝渠或水井出力,亦或是鋪路架橋,還有其他的各種建設。

總之就是一句話,只要具有勞動力,除了第一頓,要想繼續獲得朝廷的賑濟糧,解決肚皮問題,就必須勞動,付出相應的勞力,絕不會出現那種躺着就能收到朝廷的賑災糧。

還有軍餉的問題,由於現銀的不足,財政的緊張,給不了士兵足額的軍餉,卻可以以田地折現的形勢,給他們的家人田地,以此抵償拖欠的軍餉。

所以,看到皇上大肆收購窮人手裡的辣椒,看成是來者不拒,有多少要多少,一副吐血賠本收購的架勢,他們自然而然地想到,這些人也就有了這種猜測,皇上這是想賙濟一下老百姓,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卻能讓他們的日子好過一些。

短期之內,緩解一下社會問題。

與此同時,和這些人想的不同,擁有着現代者靈魂的“崇禎”,腦海裡卻浮現出了近代史,大蕭條時期,美國的所作所爲,面對經濟的蕭條,許多人吃不上飯,不是直接救濟,而是大肆搞建設,增加工作崗位。

如此一來,不僅刺激了本國的經濟,還讓老百姓能夠自給自足,自己養活自己,率先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國家開始恢復實力,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此刻,“崇禎”想得就是這些,國家的財政越發的艱難,經濟越發的蕭條,天災不斷,大明王朝越需要大搞建設,增加工作崗位,從而提高百姓的收入,而不是單一的靠種地解決所有問題。

而且,將基礎設施完善之後,興修水利,修河建渠,將會爲大明王朝塑造經濟騰飛的潛力。

畢竟,無數的歷史證明,不管是穩定的和平環境,還是有着極爲發達的水上運輸,都能極大的盤活全國的經濟,從而達到各個地方互爲補充的模式,盛產糧食的地方打糧,貧瘠的地區發展其他經濟,比如藥材、瓷器、紡織等等。

有了錢財,只要運送糧食暢通無阻,一樣餓不着,有飯吃。

一念及此,崇禎越想越興奮,對於即將到來的小冰河時期全面爆發,有了宏觀上的應對之策,那就是,大搞建設,提高運輸效率,廢除重農抑商之策,徹底盤活全國的經濟。

只要商業活動越來越活躍,憑着商人的逐利性,一些問題,他們就能夠解決。

當然,這並不是說朝廷不作爲,只是居中扮演着調控者的角色,穩定物價,讓糧食的價格在老百姓能夠接受的範圍浮動。

還有最爲關鍵的一點,大旱時期,必須制定一個強硬的政策,禁止用糧食釀製酒水。

畢竟,一旦糧食的價格調控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獲利也就隨之減少,一些商人一定會將其轉化爲其他商品,將糧食釀製成酒,後者的價格可是遠高於前者,朝廷不禁止都不行。

大旱時期,連年減產,一些地方近乎於顆粒無收,糧食本就少得可憐,如果再不限制那些商販的作爲,糧食將會更少,到時候,即便百姓的手裡有錢,也買不到糧食;即便朝廷有心收購糧食,運到災區,也會陷入無糧可買的尷尬境地。

相比於小老百姓,那些富貴人家都有自己的糧倉,裡面存儲的糧食,足夠他們吃好幾年的,所以,若是沒有朝廷法令的禁止,他們根本就不在乎,將大量的糧食釀製成酒,只爲了味覺上的享受,一時的取樂。

心裡這樣想着,崇禎的嘴裡發出模糊之音,唸唸有詞道:“看來,回到京師之後,就該着手準備,讓那些大臣們擬定具體的政策,在一定時期內,禁止用糧食釀酒,建立一定的獎罰和舉報制度,使得在小冰河時期,天下處於一個糧食相對充盈的狀態。”

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十四章 錐刺奸臣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六百五十四章 兼而有之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瘋狂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六十章 喜訊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一百九十章 沒落的大明海軍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四百五十四章 臺灣島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
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十四章 錐刺奸臣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六百五十四章 兼而有之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瘋狂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六十章 喜訊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八)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十六章 社長的人選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綁票打劫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一百九十章 沒落的大明海軍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五百三十八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憐的稅銀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六百四十章 不好的預感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四百五十四章 臺灣島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二百六十四章 凡事以穩爲先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五百二十章 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