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

,最快更新明末達人秀最新章節!

這一番的坦誠相待,開誠佈公的對話,沒有任何的藏着掖着,崇禎身心爲之輕鬆的同時,很是滿意孫元化坦率的回答,聽得那是一個頻頻點頭,等到孫元化剛一說完,隨之接過了話茬。

“是啊,朕的用意正是如此,之所以打壓那些遼東將領,不是什麼功高震主,也不是忌憚武將的軍權,其目的所在,就是加強朝廷在遼東的統治,打擊那些遼東勢族在軍中的影響力,而不是針對某個人,某個將領。”

“因此,只要那些遼東將領不聚在一起,尤其是像祖大壽這樣的將領,只要不是一家子窩在一起,全軍上下到處都是他們祖氏一族的子弟,朕並不在乎他們的子弟投軍哪個部隊?”

“說白一點,朕之所以不牴觸祖大壽等人那樣做,將家族子弟投軍於他處,就是因爲,隨着祖家子弟分佈在各個軍中,就不會像以前那般,對於軍隊有着絕對的控制力。”

這一刻,孫元化心中的疑惑隨之消散,頓時明白了過來,對於崇禎的那種做法,故意打壓遼東將領,真真正正地理解了,打心底裡佩服。

之所以這樣做,並沒有個人喜好的因由,更不是因爲功高震主,而是因爲,像祖大壽這樣的遼東將領,暗含的不穩定性太大了,隱隱已經不在朝廷的控制之內。

畢竟,祖大壽所統帥的軍隊,遠遠不同於其他的大明官軍,性質早就發生了變化,這樣的軍隊,名義上雖是大明的軍隊,實際上卻是從祖家那裡獲得糧餉,更像是私人武裝。

如此一來,他們更像披着官軍外衣的私人武裝,不穩定性太大,太過危險,很難掌控。

祖家年輕一輩,投軍的那些新軍就不一樣了,單單是糧餉,就是由朝廷直接派發,對於升遷方面,更是人人平等,論功行賞,根據個人所立的軍功,所斬殺的敵人,才得以晉升,而不是靠裙帶關係。

因此,就算祖大壽的那些子侄投到吳三桂的帳下,也尋不了私,佔不到任何的好處與優待。

畢竟,不管是從普通士兵升任小旗,還是大旗、百戶這樣相對較高的職位,絕不是某個人一句話能夠決定的。

最爲關鍵的一點,也是崇禎最爲放心的是,新軍如此好的氛圍之內,對於大明的忠誠度極高,自然而然地,就算祖家的那些年輕子弟位居要職,也很難威脅到朝廷對軍隊的控制。

畢竟,新軍與祖大壽所統帥的軍隊有着本質性的不同,後者不僅是自己招募的,由自己家族出資,償付糧餉,主要還是在於,這樣的軍隊的組成成份,絕大多數都是由家丁家奴構成。

自然而然地,他們對於大明的忠心度,要淡然得多。

換而言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隨着那些祖家年輕子弟的離開,轉投新軍,自然而然地,像祖大壽這樣的遼東將領,所統帥的軍隊,就會空出許多職位,朝廷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安插人手進去,漸漸回籠軍權。

恍惚間,孫元化有一絲明悟,不禁聯想到了東南的鄭家軍,爲了解除這個地方勢力,給朝廷帶來的隱患,皇上也是採取的相似手段。

也是在一定的條件之下,朝廷在地方佔據着相當的優勢,或明或暗的逼迫對方自我削弱的軍事影響,形成那麼一股氣氛,逼迫他們不得不自我解除武裝,軍隊漸漸交給朝廷控制。

兩者不同的是,皇上在遼東做得更加明顯,更加的強勢,使得祖大壽這樣的遼東將領不得不服軟,不得不放低姿態。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異,不同的對待,因由不言自明,朝廷在遼東更加佔據優勢,條件更加的成熟,不像東南那麼形勢複雜,當地不僅有山賊土匪和鄭芝龍這樣的地方勢力,外面還有洋人虎視眈眈,而開放部分海港又是那麼的迫在眉睫,需要鄭家水師保衛大明的海疆。

自然而然地,爲了避免削弱戰鬥力,保證鄭家水師的完整性,就顯得十分有必要。

而像祖大壽這樣的遼東將領,所統帥的軍隊,隨時都能夠由其他軍隊所代替,並非那麼不可或缺。

腦海裡快速閃過這些念頭之後,孫元化直直地看着崇禎,神色愈發的鄭重,崇禎的話音剛落不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之中,面有猶疑之色,緊跟着,緩緩開口了。

“皇上,以微臣之見,收復遼東的全部失地之後,朝廷在遼東的重點,已經不再是加強那些軍隊,加強對那些軍隊的控制,而是在於儘快恢復遼東的民生。”

“而且,在恢復遼東民生的過程中,儘可能地削弱那些遼東勢族的影響力,削弱其本身實力,使其無法再影響朝局的走勢,再也無法左右遼東將領和官員的決策。”

“若是不能解決那些遼東勢族的問題,軍隊的問題依舊無法得到根本解決,遷移到遼東的那些災民,他們的生計勢必也將會受到影響。”

“所以啊,收復遼東全部失地之後,只要遼東的邊防一穩定下來,就是處置那些遼東勢族問題的時候,尤其是那些與建奴暗中往來的勢族,更是朕首先解決的重點,到時候,嘿嘿......”

隨着崇禎的這一聲冷笑,眸子中閃過一縷凜冽的殺意,結束自己的話語,孫元化就是心裡一驚,暗自打了一個激靈,一陣腹誹。

看來,皇上這是準備殺雞儆猴啊,先解決一部分遼東勢族,該抄家的抄家,該滅族的滅族,一點也不會手軟,從而達到震懾的效果,使用雷霆手段,徹底解決遼東的固有頑疾,一直存在的問題。

一想到這一點,孫元化就是倒吸一口冷氣,感嘆崇禎的鐵血手段,雷霆一擊,滅了一部分遼東的勢族。

這一刻,孫元化一點也不擔心,崇禎的強勢手段,會引起那些遼東勢族的強烈反彈,牴觸心理,進而演變成遼東的騷亂和不穩定,給西面的林丹汗以可乘之機。

原因很簡單,如今的大明王朝,在遼東不僅有着大量的新軍,更有那些新式火器,不僅可以震懾林丹汗,防止其騷擾遼東邊境,還能震懾遼東的那些宵小,犯上作亂。

駐紮的新軍,加上遼東各地組建的民兵隊伍,足以鎮壓遼東的一切動亂。

這個時候,孫元化還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崇禎的一句話給打斷了。

“對了,孫愛卿,立馬快馬通知孫承宗,讓他放下手中的事務,交給袁可立等人,收復鐵嶺和安樂州等地,儘快來見朕。”

“是,皇上,微臣遵旨!”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九十章 三卦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八十章 化名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七章 莫名的慶幸之感(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四百五十章 碾壓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錢堆起來的戰鬥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九十章 三卦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六十三章 蒼白的安撫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八十章 化名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四百八十三章 扶持一個勢力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該改變嗎?第一百二十八章 儲藏之處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四百二十九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七章 莫名的慶幸之感(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倆(一更)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四百五十章 碾壓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錢堆起來的戰鬥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