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

黃宗羲的聲音很輕,說得也十分認真,看似人畜無害,完全出於公心,但是,一連串猶如機關槍的侃侃而談,氣勢反而越來越強,頗有咄咄逼人之意,說得對方那是啞口無言。

一時間,陳貞慧被置問的無言以對,不知道該回應些什麼,隱隱還有一些羞愧難當,面色更是微微漲紅,油然而生一股莫名的窒息感。

這一刻,聽着黃宗羲的這些言語,陳貞慧感覺慚愧之時,腦海裡情不自禁地浮現一串文字,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投機取巧...鑽營...總想着好事情,卻不願意擔責,不肯冒險....

糾結在自責與愧疚之中,恍惚間,陳貞慧頓悟了,隨之更是一陣的心驚與後怕,如果沒有黃宗羲的這番話,形同於迎面痛批,當頭棒喝般的警醒,一旦在這篇稿子上有所退縮,表現的過於圓滑與世故,自己將會失去一個無比重要的機會。

毫無疑問,黃宗羲的話語裡也有所點指,大明日報的創辦初衷,不僅是當今皇上想要鞭策文武百官,更是在培養後備力量,在儲存人才。

不拿想象,一旦自己的表現差強人意,與那些皇室宗親來往曖昧,與皇上的初衷不符,就算不會被剔除大明日報社,也會逐漸淡出皇上的視野,不再是皇上任免官員的考慮範圍之內,再也不在這個隱性存在的人才儲備庫內。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明日報社就是終南捷徑,乃是走入皇上視野、獲得皇上賞識的最佳途徑!

想到這些,陳貞慧摒棄心中的雜念,不再想着做一個老好人,不再想着事事都能夠做到左右逢源,面面俱到,而是堅定了本心,貫徹大明日報的理念,以服務皇上爲主。

在這個過程中,即便是得罪了一些高官重臣,但獲得了皇上的認可與賞識,那些就顯得尤爲不重要了,官場之上,依舊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更不會再缺少施展才華的可能。

所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大明日報社這個處於風暴正中心的存在,未嘗不是一個試煉場,或許就是向皇上宣誓忠心的地方。

畢竟,現在的大明日報社,差不多等同於御史衙門,最爲得罪人,他們這些社長、主編、編輯等等,就像是言官,所不同的是,前者僅限於言語上,卻沒有監察百官之責,卻不能向皇上直接彈劾犯罪的官員。

“社長,我明白了。”

想通了這些的的陳貞慧,暗暗長呼了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的同時,忽然來了這麼一句,臉上的愧疚之意猶在,但卻多了幾分堅毅與認真,那是誠懇改變態度的表現,進而又說道:“社長,你管放心,我馬上就和顧炎武將這篇稿子潤色一下,隨後就排版,明天早上一定夠見報。”

“好,你們去吧~!”

黃宗羲微微一笑,輕聲回了一句,並未有過多的表示,看着兩人離去的身影,房門關上的那一刻,神色兀自的一斂,平靜中多了幾分凝重,但更多的還是欽佩,嘴裡也在喃喃道:“皇上,我終於明白了你創辦大明日報的初衷了。”

“看似是在揭露朝廷存在的種種弊端短,鞭策文武百官,對言官的一種補充,好像又有一些兒戲,利用大明日報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謀取錢財,賺那所謂的廣告費,補貼日益緊張的國家財政。”

“實則卻不然,事實卻是,有了大明日報的存在,皇上就能在輿論上佔據主動,漸漸收回輿論權,而不是那些官員把持輿論監督大權,以至於影響皇上的耳目,對事實情況的瞭解。”

“這一切都不過是一種表象,並不是皇上的真實意圖,一直以來,由於歷朝的原因,都察院幾乎淪爲了內閣的附屬,都察院的那些言官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好賴不一,往往是爲了個人私怨而彈劾,多是風聞奏報,搞得官場上烏煙瘴氣。”

......

這一刻,頓悟的不僅僅是陳貞慧,還有嘴裡唸唸有詞的黃宗羲,創建大明日報之初,對於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賺取錢財,黃宗羲還頗有微詞,但現在心裡不再有任何的牴觸情緒。

在京城帶來那麼久,經歷的事情,見到的人,瞭解到的消息,隨着黃宗羲對這些懂得越多,越發體驗到朋黨的危害性,朋黨在官場上的存在,使得朝堂上形成了一個個小團體。

有時候,小團體的利益大過國家的利益,黨爭,使得朝廷變得僵化起來,辦事效率越來越低,慵懶之風越發的強盛。

而黨爭,就是這些小團體的延伸和結合,嚴重危害着朝廷的利益。

黃宗羲漆黑的眸子晶瑩之光閃動,不斷地流轉,想到了更深層次,大明日報社的最大用處。

大明日報社就像一個磁鐵,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有識之士加入,以匡扶社稷爲己任,以忠君報國爲己心,而這些加入的有識之士,隨着他們發表的報道越多,越來越針對朝中的弊病鍼砭時弊。

看似他們在爲國着想,出於公心,何嘗又不是與那些專注於黨爭的官員割裂開來,無形之中,形成彼此對立的關係,互相仇視。

不難想象,一旦皇上將這些有識之士吸納入朝堂之中,朝廷的慵懶之風必然能夠得到遏制,宛若給大明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灌注新的活力,各個衙門的辦事能力將會大幅度提高。

思及於此,黃宗羲又想到了即將形成的復社,以張溥和張採爲倡導人,希望整個文社,成立一個大的、更具有影響力的復社。

“不行,明年的創建復社聚會,不僅不能參加,也不可以加入復社。”

嘀咕這麼一句之時,黃宗羲輕輕甩了甩頭,也在暗想,復社雖然是文人社團,以砥礪文章、求取功名、切磋學問等爲主,但他的先天屬性早就被訂上了東林黨的標籤。

而東林黨,如今之時,乃是朝廷的最大危害,嚴重阻礙了各種政策的實施和推行,一旦參合進去,無異於引火燒身,自找麻煩。

大的團體,規模性的教派,自古以來,就是當朝、身爲這個國家主宰者的忌憚之處,將會是最先打壓的對象。

如果“崇禎”這這裡,聽到黃宗羲的這些話,知道他的心中所想,一定會驚訝於他的才思敏銳,居然將自己的意圖猜到了八**九。

身爲穿越者,還是歷史學家,“崇禎”最能體會輿論權的重要性,就是因爲官員們掌握着輿論控制權,使得歷史上的朱由檢歷次遷都不能成功,更無法光明正大的與建奴和談,以便贏得緩衝的時間。

僅此一點,足可見人言可畏有多麼的厲害,輿論權對帝王有多麼的重要。

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一百七十九章 鞏固既得成果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
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火箭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壓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一百七十九章 鞏固既得成果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悽慘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況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