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

“皇上...”

這一刻,看到崇禎如此模樣,畢自嚴頓時着急了,才喊出這麼兩個字,後面的話語,卻被崇禎的一個問話給噎了回去。

“畢愛卿,朕且問你,如果開了這個口子,就會給他們一個錯覺,或者是說幻想,餘下的那些商人紛紛效仿,大肆地偷稅漏稅,認爲拖欠的稅款越多,朝廷越不敢動他們,如果真出現了這種情況,朝廷日後還如何管理天下所有的商人?”

“可——可是——皇上——”

深知商業遭到重創所帶來的危害,心有不甘之下,畢自嚴還想爭取一番,然而,吭吭哧哧的吐出幾個字,卻不知下文該說些什麼了,努力地還想擠出幾句話,卻被崇禎揮手給打斷了。

“畢愛卿,無需多言,朕明白你的意思,也知道你想要說什麼,但是,你也要明白,補齊偷稅漏稅的稅款和商業受到影響,即便它們有着因果關係,但它們也是兩碼事兒,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不能混爲一談。”

似乎是心有不忍,感念於畢自嚴的忠心,不願意看到他這副心急如焚的模樣,崇禎略微沉吟了一下,心裡想了一想,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

“畢愛卿,你所擔心的商業會出現破敗,問題的關鍵所在,不是在於那些人應不應該補齊偷稅漏稅的稅款,而是在那之後,他們將會出現資金短缺,無法支撐他們的那些產業。”

“是的,皇上英明,微臣正是這個意思......”

“既然如此,那些人補齊了偷稅漏稅的稅款之後,只要解決了他們用錢的事情,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這一刻,畢自嚴被說蒙了,被弄得暈頭轉向,有一些糊塗了,不知道崇禎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儘管心中不解,滿滿的疑惑,但還是覺得對方說得非常在理,忍不住地頻頻點頭,以示迴應,表達贊同。

“所以,朕準備在寶源局和寶泉局的基礎之上,設立一個大明錢莊,專門從事相應的事務,並增加新的職能,有一些類似於典當行,不僅是那些士紳與商人,還有全天下的所有人,只要拿出相應的抵押物,就可以從錢莊裡面借錢。”

“當然,朕所講的抵押物,又與典當鋪又很大的不同,比如房產之類的,在抵押期間,屋主還可以繼續使用,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償還完本金和相應的利息,房產還是他們的。”

“如果不能按期償還全部的借款和利息,錢莊就會查封他們的抵押物,在皇家拍賣行拍賣,拍賣所得財物,刨去他們所欠的借款和利息,餘下的錢財還會給那些人。所以說,那些商賈並不吃虧。”

“而且,朕的大明錢莊,不僅有典當、借錢的功能,還可以存儲,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可以將他們的錢財存在大明錢莊裡面,並且,錢莊還會給他們一定的利息,作爲存錢的報酬。”

聽到這裡,畢自嚴早已是神采連連,雙眼裡面光芒閃爍,而商部尚書林宗載卻是有一些錯愕,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幾乎是一種條件反射,本能地張口問道:“可是,皇上,如果一些人從大明錢莊裡面借錢,再將其轉手存入,謀取利息差,朝廷不就虧大發了嗎?”

剛一說完,林宗載就後悔了,轉瞬就反應了過來,很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這個問題問得也太愚蠢了,幾乎是愚不可及。

“林大人,恐怕你沒有完全理解皇上的意思,存儲與借貸的利息,恐怕兩者相差懸殊,不可能給那些人投機取巧的機會。”

說這話的時候,畢自嚴的心中一動,想通了更多,愈發地佩服崇禎,創建大明錢莊,可謂是高明至極,不僅解決了那些人的錢財問題,更是在借雞生蛋。

不難想象,有着朝廷的這個金字招牌,有着朝廷作爲擔保,毫無疑問,大明錢莊將會生意興隆,存儲錢財的人很多,就等於拿其他人的錢財,借給另一部分人,朝廷從中賺取利息差。

而且,大明錢莊還有一個致命性的吸引力,那就是安全!

放眼於天下,錢莊何其多?

然而,那些錢莊之所以發展不起來,就是因爲,他們存在着一個先天不足,那就是安全不足,很難取得天下人的信任,朝廷就不一樣了,自帶着公信力,除非大明沒有了,那他們存在大明錢莊裡面的錢款就沒有問題。

這個時候,就在畢自嚴與林宗載品味着大明錢莊的優勢之時,崇禎想得卻是其他問題,一旦大明錢莊投入運行,大明也就有了自己的銀行,以後再將寶源局和寶泉局併入大明錢莊,那就是真正性質的銀行了。

憑着銀行的金融能力,將會極大地促進大明的商業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變相的增加大明的商業稅收。

而且,最重要的,也是最爲關鍵的是,通過大明錢莊,可以對周邊地區和國家,進行經濟干預,從而達到控制一個國家經濟命脈的實力。

崇禎笑了起來,笑得是那麼燦爛,卻又是那麼的狡黠,充滿邪惡之意。

與此同時,畢自嚴算是完全弄明白了崇禎之前的那番話語,不僅是不想向那些士紳和商人退讓,更是一種變相的警告,如若以後再偷稅漏稅,朝廷的手段就不會這麼溫和了。

想通了這些,放鬆了心情之時,在佩服崇禎諸多因由之中,又多了一條,這位年輕的皇上,不僅擅長因勢利導,又精於利用民意,更是善於操縱輿論,從而從民意上,逼迫對手進犯。

這一刻,崇禎提出了“大明錢莊”之時,讓畢自嚴看到了,他不僅有各種陰詭手段,善於算計,更是有着極爲高明之處,就比如山西八大奸商這場風波,處理的就非常巧妙,頗有帝王之風,恩威並施,逼迫那些士紳不得不就範。

否則的話,等待他們的就是冷幽幽的斬殺。

所謂的衆口鑠金,不外如此!

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麼,崇禎輕撫額頭,爽朗地說道:“對了,畢愛卿,林愛卿,你們戶部和商部,聯合下發一個行文,形成一個告示,張貼於天下各地,內容很簡單,一定是要大白話,百姓能夠看得明白,聽得懂,凡是偷稅漏稅的商賈和士紳,朝廷不予以庇護,若是發生了什麼不測的事情,只要未出人命,朝廷就不會過問,更不會管。”

{哎...訂閱慘不忍睹,數據更慘,月票沒有,推薦少的可憐,打賞更是微乎其微,新的一週,求波支持啊,求賞求月票求推薦,寫書需要動力啊,大大們,多多支持啊!對了,如果有看盜版的,還希望朋友多多支持正版喔,成績本就不理想,多一個全訂,多一個自動訂閱,俺都會樂不可支……}

第六十四章 被束縛的兩大特務機構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十九章 鐵公雞岳父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九十章 三卦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四百四十三章 紐帶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篇稿子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六百零一章 災難財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錢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九)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並施
第六十四章 被束縛的兩大特務機構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十九章 鐵公雞岳父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九十章 三卦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鬥力飆升五倍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四百四十三章 紐帶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篇稿子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六百零一章 災難財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六百一十九章 改得面目全非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錢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第二百零二章 驟然緊張了起來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四百八十九章 替罪羊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九)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三)第八十一章 新的政策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四百一十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