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

張維賢接過了邸報,快速展讀了起來,神情非常的凝重而認真,崇禎卻轉而問道:“你覺得,朝廷應不應該答應卜失兔的請求,兵出大同府,進入察哈爾右翼所在疆域,支援土默特部?”

很顯然,邸報的內容極爲詳細,囊括了察哈爾右翼的具體形勢,張維賢看得也十分認真,過了足有一刻鐘,這才予以了迴應:“啓稟皇上,微臣以爲,應該支援卜失兔,打退林丹汗。”

“哦...你的理由是什麼?”

崇禎意味深長地問了一句,不等張維賢繼續回答,臉上夾雜着莫名的笑意,進而繼續說道:“據朕所瞭解的信息,朝中一多半的大臣,都是秉持着作壁上觀、不予理睬的態度,放任蒙古人自相殘殺,朝廷好坐收漁翁之利。”

“不錯,皇上,這樣的策略,確實能夠削弱蒙古帝國的整體實力,於我大明有利。”

張維賢適時地附和了一句,臉上卻是滿滿的凝重之色,更是微微搖頭,進而補充道:“實則卻不然,對朝廷卻是利大於弊,時間越久,這種弊端就越大,就越明顯。”

“喔...這話怎麼說?”崇禎再次問了一句,反應依舊很平靜,彷彿面對的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兒。

“皇上,經歷過三娘子時期,以土默特爲首的察哈爾右翼蒙古部落,多是與我大明修好,如此一來,陝西、山西和宣府一帶的邊境纔會沒有什麼大的戰事。”

“即便是一些蒙古小部落襲擾邊境,搶掠大同府和宣府等地,不用朝廷出面,土默特部就會主動擔起責任,將鬧事兒的部落首領抓起來,送到京城,交給朝廷處理。”

“在遼東,林丹汗雖然被建奴打得打敗,折損嚴重,元氣大傷,但依舊具備很大的戰力,可以打敗以土默特爲首的蒙古各部落。若是沒有朝廷的軍隊插入,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林丹汗佔據察哈爾右翼的所有地區,整合察哈爾右翼蒙古各部落。”

“但是,英國公,你不要忘了,朝廷與林丹汗也有着盟約,若是冒然插手察哈爾內部的事情,是不是不太好?”

崇禎雖然是在問,卻沒有絲毫擔心的意思,隱隱還好像很贊同張維賢的說法,後者是一個多麼狡猾之人,心思玲瓏,當即心領神會,說話更加的有底氣。

“皇上,林丹汗和黃豬皮一樣,都是極具有野心之人,察哈爾右翼的那一大片土地,根本滿足不了他的貪婪**。”

“何況,從以往的事情來看,林丹汗並不是一個講究信義之人,所謂的盟約,在他的眼裡,根本就分文不值,隨時都有可能背棄,將其撕毀。”

“一旦讓他在察哈爾右翼的那片土地上站穩腳跟,趁勢做大,陝西、山西和宣府的邊境地區,等同於徹底暴露在林丹汗的鐵蹄之下。如若遼東有一個風吹草動,亦或是其他地方發生戰事,使得朝廷的大軍抽不開身,被牽制住,他很有可能入侵陝西和山西等邊境地區。”

“最爲關鍵的是,由於多年沒有戰事,陝西、山西和宣府的邊防極爲薄弱,年久失修,很難抵擋得住蒙古鐵騎,幾乎無法禦敵。”

“不錯,朕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崇禎讚歎了一句,聽得頻頻點頭,臉上的平靜之色早已消失不見,卻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凝重,心裡更是想到了許多,穿越前的記憶隨之浮現,關於林丹汗佔據察哈爾右翼之後的所作所爲。

正如張維賢所言,林丹汗毫無信義可言,隨着明廷陷入農民起義軍與建奴的戰事之中,林丹汗曾經先後進犯關內,攻打陝西的寧夏和山西的大同府,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直至在崇禎五年,再次被黃豬皮打得打敗,最後病死於青海大草原。

所以,在“崇禎”看來,歷史上,袁崇煥的那番建議,朝廷保持着作壁上觀態度,放任林丹汗攻打察哈爾右翼,進行西遷,什麼所謂的讓蠻夷內鬥,根本就是短視之見。

後世證明,隨着林丹汗佔據察哈爾右翼,西遷成功,大明王朝又多了一個新的戰場,北面和西北的防線拉長,被牽制住更多的大軍。

如果讓林丹汗待在遼東,無法西遷,還能老老實實地與大明合作,結成同盟,一同對付後金。

崇禎的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轉瞬又恢復了正常,一臉的平靜之色,並未予以張維賢肯定的答覆,又將手裡的奏摺遞了過去,轉而說道:“英國公,你再看看這個....”

很顯然,奏摺的內容非常簡潔,幾個呼吸的時間,張維賢就看完了,卻又非常的不簡單,因爲他的神色變了幾變,有一些不自然起來,最後更是被憤怒所取代。

“皇上,楊一鵬大人彈劾的好,如此責罰李守錡,簡直太輕了,在臣看來,應該削其爵位,貶爲庶民,身爲京營總督,居然監守自盜,虛報兵額,貪污軍餉,若不嚴處,不足以警戒後人。”

義憤填膺地說出這番話之時,張維賢偷偷打量着崇禎,留意着對方的神情變化,後者不僅沒有暴怒,發脾氣,反而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樣,話語裡卻透着濃濃的感慨。

“哎...同樣是軍功起家,世襲爵位,怎麼就這麼不同,相差甚遠呢?”

如此嘆息的說話,配合着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張維賢怎麼看,崇禎的神情都給他一種怪異之感,讓他心裡發毛,後續的話語更是如此,卻又透着無厘頭的味道。

“身爲襄城伯,擁有着那麼多的土地,每年的祿米那麼多,李守錡已經是京城最頂層權貴的行列,怎麼還會這麼貪呢?真不知道,究竟需要多少銀子,才能滿足他的貪婪**,纔是一個盡頭?”

聽到這兩個連連發問,張維賢心中就是一緊,知道自己的計劃落空了,李守錡的下場絕不會太好,受到的處罰,遠遠不是削爵罷官那麼簡單。

從福王與唐王的下場,就可見一斑!

此時,就在張維賢暗自嘆息之際,崇禎的神情變得無比鄭重起來,突然問道:“英國公,一直以來,你就像一根定海神針,都在京城駐守,你想不想到邊境磨礪一番?想不想擔起宣大總督的重責?”

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治癒天花的藥方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六)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九十九章 冷靜....理性....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二百三十八章 貨幣戰爭(三)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請名單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
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四百零三章下定決心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治癒天花的藥方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五百二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一)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六)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九十九章 冷靜....理性....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三百一十四章 輿論的可怕之處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六百五十五章 更遑論潞王府?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二百三十八章 貨幣戰爭(三)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請名單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