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九州風雲_第316章:夢想隴海路



到了崇禎六年的年底,進入了十二月。

長江航運迎來了兩艘新的客輪,這兩艘船是安東造船廠新建造出來的,這一批同時建造三艘,噸位都是1500噸。這三艘船將爲近海航線增加一艘,長江航線增加兩艘,這是由於長江航運客流量大,沿海的航運客流量的發展趕不上長江航運的原因。

用於海運的一艘被命名爲“廈門號”,用於長江航線的兩艘被命名爲“鎮江號”和“安慶號”,他們的航路都是上海到武漢。這兩艘新船加入長江航線之後,上海——武漢段航運就可以每月大約十個航班的密度了,這條航線就真正成爲了天下第一航線,他將極大的促進長江沿線的經濟發展。

其實長江航運進入四川的一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他的重要性就體現在四川盆地,乃至西康西藏地區的主要物流出口就在長江上,其他商路的貨運量總和,也趕不上長江航運的一個零頭。

但是朱家一系的航運現在就到宜昌爲止,並沒有進入四川。其原因有二,一是國防軍僅僅控制了長江三峽,到達萬州爲止,僅開通宜昌到萬州意義不大,國防軍再往前走就進入了四川腹地,目前國防軍的軍力還不足。其二是,三峽清理礁石的工程進展不夠理想。以灩澦堆爲例,預計到明年開春時只能幹掉它的一半,需要明年繼續爆破。

炸掉了一半的灩澦堆,其險情將大大的降低。道理很簡單,變小了的暗礁所形成的漩渦就要小,“灩澦不可下”的諺語說的就是那個漩渦很可怕,沒有了巨大的漩渦,這段航路就安全多了。其他清理礁石的工程點也有類似的情況,所以莫不如再等一等,等待更好的時機再開通四川航運。

......

北方的各種事務處理暫時告一段落,年底之前朱萬化就要返回臺灣了,那邊也有很多事務,朱萬化遠在濟南處理起來也是不方便。

但是,每逢重大事件,朱大典的作用不可小視,所以朱萬化還是覺得重大的事件需要與朱大典商議,電報通信畢竟比不上當面交流,因此他也感覺兩難。

由此他就想到了交通。他現在有自己的專用坐船金華號,航速非常快,正常的航速就是25節,最快可以達到30節。臺北到威海(也可以選擇青島)只需要一天半的時間,已經是非常快了。陸地上從威海到濟南約一千里,雖然有公路了,可是乘馬車最快的速度也要兩天,這主要是路況不允許馬車全速奔跑的原因。那麼能不能修一條高速路呢?讓馬車快速地奔跑起來,這樣就可以用更換馬匹的辦法高速通行了。

這個想法有點奢侈了,有多少人可以享受這種高價昂貴的旅行呢?一天跑不了幾趟車的路又有多大的價值?

這讓朱萬化不由得又想到了鐵路,臺灣的南北鐵路已經修了一半,並且已經開始試運行,鐵路的確是最經濟的運輸,運費比水路高不了多少,並且速度很快。

放眼全國,南北有運河以及沿海的近海航路,基本解決了南北發達地區的交通,長江解決了東西向的交通。但是由於黃河基本不能通航,在北方就少了一條東西向的通道。

如果考慮到新疆、蒙古等疆土的穩定,如果有一條鐵路通達到烏魯木齊,哪怕到達蘭州也好,那麼情況就會大大地改觀。

烏魯木齊,古稱輪臺,後來又有迪化之名。迪化和烏魯木齊均爲清乾隆時期所定名稱,“烏魯木齊”之名在前,“迪化”之名在後,迪化沿用時間較長,新中國後恢復舊稱“烏魯木齊”,烏魯木齊是蒙古語,意爲“優美的牧場”。

在明代它的名稱就是“輪臺”。

既然如此,就不如慢慢地做起來,不怕慢,就怕不幹!幾千

年都過去了,幾十年算什麼,在歷史的長河中幾十年不過一瞬間。想到這裡,朱萬化來了精神。又去找朱大典商議,先把濟南到青島(這時叫做靈山衛)的鐵路修起來,從濟南經淄博、濰坊到達靈山衛,一路是平原,長度與臺灣的南北鐵路相當,都是700裡左右。

濟南到靈山衛這一段,即便是用五年修完,也是意義重大,從歷史上看用五年也是高速度了。

後世的隴海路東部起點是連雲港,時代不同,經濟、政治的要求不同,這條路就要有所差異。修到濟南之後可以考慮沿着黃河南岸直到潼關,這一路都是平原,並且由於黃河是高架河的原因,它幾乎沒有之流(只有運河),除了運河之外它不需要大型的橋樑,這是非常理想的線路。

技術上還有一個大便利,那就是即將收復遼寧,那裡可以很快的建成大明的第一個重要的鋼鐵基地,修鐵路至關重要的鐵軌就不愁了。

瀋陽之南的鞍山是優良的鋼鐵基地,那裡有易於採掘的鐵礦石,品位中等。瀋陽之東的撫順盛產煤炭,它的煤炭從質量上說可算得上世界第一,並且儲量豐富,埋藏淺,容易挖掘。距離不遠的本溪更是出產圍繞着鋼鐵產業所需的多種礦藏,可以便利地生產出不同品質、用途的鋼鐵。緊鄰瀋陽北側的鐵嶺也大量的蘊藏着煤炭,距離稍遠的阜新更是一個大煤海。在後世,這裡被稱爲中國的魯爾區(魯爾區是德國重工業的發祥地),是重工業、鋼鐵工業的搖籃。這些知識一般人都知道,筆者就說這幾句,到此爲止。

但是有一樣東西真要說一說:除了這種完美的礦物搭配之外,針對當前朱萬化的技術水平,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物質條件:在鞍山可以輕易地也練出“球墨鑄鐵”,這絕對是得天獨厚的。

球墨鑄鐵是什麼?朱萬化有什麼用?爲什麼鞍山是它的產地呢?

球墨鑄鐵的發明及應用時間不到百年,是出現的比較晚的鋼鐵製品,所以在二戰那種大規模的戰爭中,它沒能發揮作用。當然這其中還有這樣那樣的爭論,比如,有人說中國早在某某年就已經有了球墨鑄鐵,這些就扯得太遠了,我們就不管他了。

大家都知道鋼和生鐵都是鐵和碳的合金,鐵碳所佔比例的不同就是鋼和生鐵的區別。而球墨鑄鐵就是:從碳含量上看它屬於生鐵,但是它內部的碳,微結構上是成球團狀的,這就使得它具備了鋼的特性。比如說:它可以鍛造,就是燒紅了用鐵錘可以鍛打它,以便打造成型,因此,球墨鑄鐵又叫做可鍛鑄鐵。

聽明白了嗎?更淺顯的解釋就是:像生鐵一樣廉價,容易生產,可是它具備價格昂貴的鋼的特性。鋼和生鐵的差價是很大的,在大明這個時代是五到十倍的差價。

如果說球墨鑄鐵可以代替鋼,就有點誇張了,球墨鑄鐵僅僅是趨近的鋼的性質,還是達不到鋼的高品質的。但是,臺灣的鐵軌是鑄鐵的,球墨鑄鐵可就極大的提高了鐵軌的性能,更小重量的(瘦身)的鐵軌具備了更強的載重能力。還有,在鋼鐵產業還處於低水平的大明來說,大量的民用工具、農具,可就實現了鐵代鋼,其經濟意義之大不可估量。

再說說鞍山和球墨鑄鐵的關係。

大明的時代是沒有鞍山這個地名的。那時的遼陽是這一帶的大城市,遼陽曾經是遼東的中心,曾經是這一地區最大的城市,鞍山就在遼陽城之南不遠處。

球墨鑄鐵的生產方法很多,其中一個最簡便,質量最高的辦法就是鍊鐵時加入菱鎂礦。菱鎂礦的儲藏量中國是世界之最,並且產地就在鞍山(別處沒有),從菱鎂礦的品味質量上說鞍山的菱鎂礦是世界上獨有的。所以綜合存儲量和質量就可以

說這是全球唯一的。如果從製造球墨鑄鐵來說,沒有鞍山的菱鎂礦就要選用其他複雜的生產方法了。

通俗地說就是:離開了鞍山,就沒有那麼便宜的球墨鑄鐵!

這個球墨鑄鐵的發明者就不用說了,就是後世的鞍鋼。

對現在的朱萬化來說,鞍山就是大規模建鐵路的第一有利條件。如果讀者還記得的話,臺灣的鑄鐵鐵軌是兩端鑲嵌鋼鐵以防止衝擊的,用球墨鑄鐵鑄造鐵軌,這一條就免了。以前朱萬化不提球墨鑄鐵的理由也就不用說了,不到鞍山談何容易?

......

朱大典對於這條北方的東西運輸大動脈的意義那還是很清楚的,但是鐵路的投資可不是個小數字,大明帝國有這個經濟實力嗎?

因此,他說道:“鐵路之事真是急不得,初期要壓縮到最小的規模,以減少投資。募集資金可以用股份制,但是,在初期,恐怕只有我朱家一家入股了,這麼大的資金,沒有認識到經濟利益的人是不會投資的。所以第一期工程就選濟南到濟寧之北,運河進入黃河前的位置,里程大約200裡。如果資金能跟上,一年可以竣工,然後就運營這一段,只要取得效益,後面的事就好辦了。”

朱大典的意思很明顯——要經濟效益!運河是南北運輸大動脈,但是運河不經過濟南,雖然通過黃河,濟南可以連接運河,但是黃河的河道太不適於航運了,一般的船走不了,並且一年之中要看時間,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行船。也就是說運河經過山東,但是山東不能充分的利用它。這條鐵路就把運河與山東腹地連接了起來,經濟意義就很大了。

朱大典的眼光還是有獨到之處的。

朱大典又說道:“萬化,修鐵路就少不了橋樑,我們現在選擇的路線很少經過河流,橋樑就少了,小的河流容易,因爲不必考慮下面行船,可是將來總要過運河的,運河的帆船高度雖然有沿路橋樑的限制,畢竟也很高,這個橋不容易呀!你想過辦法嗎?”

這條線路的確非常好,除了運河之外,直到西安也不會跨過需要行船的河流。

在大明這個年代,大型的鋼架橋樑是修不起的。哪一座橋的投資都是天文數字!可以說橋樑就是銀子堆起來的,明代不具備這個財力。

朱萬化說:“辦法有,頭一個就是隧道,隧道與橋樑相比要容易的多,廉價的多,特別是運河的河道很窄,隧道很短。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降低橋樑高度,就像吊橋一樣可以從兩邊把橋樑中部拉起來,船隻定時通過。最廉價的可以選擇用渡船渡過火車。總之哪個便宜可行就用哪一個,有鐵路就比沒有鐵路強。

但是過了河南,到了西北就不容易了。西北的河流有一個特點:平時就是亂石灘,也不能行船,但是洪水來了,可是不得了,水量大得很。還有就是黃土高原上由於水土流失嚴重,有極深極寬溝壑,我現在真的沒有辦法對付它。好在這也是幾年,甚至是十幾、二十幾年之後的事情了,但願能有好辦法。”

年後在濟南就要組建青西(青島、西安)鐵路公司,靈山衛的港口已經被命名爲青島,這條鐵路的中期目標是西安,所以叫做青西鐵路。

其實朱萬化還有一個宏偉的計劃他沒有說,那就是黃河大橋或者隧道,它的意義太重大了。

千百年來,在一年之中,春秋兩季至少要有半個月的時間,黃河要把中國分爲兩半,黃河兩岸之間任何交通工具都不能通過黃河,這就是黃河的冰凌期,連接南北的運河也中斷了。對於一個國家,這就太嚴重了。

因此,黃河太需要一座橋樑了。

--- 第316章完 ---

(本章完)

卷六:楊威天下_第481章:佔領梧州卷五:縱橫天下_第370章:西康攻略(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65章:炮艇生產線卷六:楊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動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六:楊威天下_第496章:虛君立憲(續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60章:蹊蹺的剿匪卷六:楊威天下_第430章:進入廣東卷一:藏龍臥虎_第48章:初探金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519章:通緝張彝憲卷一:藏龍臥虎_第13章:培養人才(修改)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四:九州風雲_第240章:政局大變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五:縱橫天下_第404章:地廣人稀的青海卷三:嶄露頭角_第208章:和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63章:遵化戰的攻略卷二:初露崢嶸_第128章:遼寧建省卷七:巍巍中華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五:縱橫天下_第375章:原始的電話卷五:縱橫天下_第391章:溫體仁到開封卷四:九州風雲_第319章:遼寧怎麼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303章:火燒福岡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四:九州風雲_第240章:政局大變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二:初露崢嶸_第119章:平臺奏對(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21章:黃河河務卷六:楊威天下_第422章:四川易幟卷六:楊威天下_第508章:控制波斯灣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四:九州風雲_第244章:汝州事件卷二:初露崢嶸_第134章:收復臺灣(三)卷六:楊威天下_第496章:虛君立憲(續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49章:就任督軍卷四:九州風雲_第310章:聚寶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四:九州風雲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115章:聞香教餘孽許湯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四:九州風雲_第310章:聚寶門卷七:巍巍中華_第572章:蘇伊士的故事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卷四:九州風雲_第280章:秦良玉卷六:楊威天下_第465章:廣東打黑卷六:楊威天下_第459章:鄭芝龍要稱王卷六:楊威天下_第513章:尋找油礦卷六:楊威天下_第431章:絕妙的靈渠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二:初露崢嶸_第106章:佔領宜蘭卷五:縱橫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稅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二:初露崢嶸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二:初露崢嶸_第145章:佔領金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靈渠卷二:初露崢嶸_第70章:火炮初發威卷四:九州風雲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268章:路在何方卷四:九州風雲_第243章:賦稅卷六:楊威天下_第431章:絕妙的靈渠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三:嶄露頭角_第218章:攻克赫圖阿拉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一:藏龍臥虎_第2章:定計卷二:初露崢嶸_第141章:南洋貿易卷二:初露崢嶸_第63章:遵化戰的攻略卷二:初露崢嶸_第60章:近海艦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靈渠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六:楊威天下_第480章:梧州動亂卷三:嶄露頭角_第177章:河南的改革步伐卷七:巍巍中華_第532章:火攻之烏龍卷五:縱橫天下_第344章:闞城狼煙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四:九州風雲_第303章:火燒福岡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七:巍巍中華_第539章:糧荒卷六:楊威天下_第487章:起死回生卷四:九州風雲_第313章:種草卷四:九州風雲_第277章:亂套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七:巍巍中華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四:九州風雲_第271章:北方的領土卷五:縱橫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稅卷二:初露崢嶸_第119章:平臺奏對(二)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三:嶄露頭角_第232章:防汛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四:九州風雲_第267章:準備會談卷四:九州風雲_第324章:自作孽不可活卷七:巍巍中華_第522章:糧價之戰
卷六:楊威天下_第481章:佔領梧州卷五:縱橫天下_第370章:西康攻略(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65章:炮艇生產線卷六:楊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動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六:楊威天下_第496章:虛君立憲(續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60章:蹊蹺的剿匪卷六:楊威天下_第430章:進入廣東卷一:藏龍臥虎_第48章:初探金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519章:通緝張彝憲卷一:藏龍臥虎_第13章:培養人才(修改)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四:九州風雲_第240章:政局大變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五:縱橫天下_第404章:地廣人稀的青海卷三:嶄露頭角_第208章:和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63章:遵化戰的攻略卷二:初露崢嶸_第128章:遼寧建省卷七:巍巍中華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五:縱橫天下_第375章:原始的電話卷五:縱橫天下_第391章:溫體仁到開封卷四:九州風雲_第319章:遼寧怎麼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303章:火燒福岡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一:藏龍臥虎_第45章:不惹事不怕事(修改)卷四:九州風雲_第240章:政局大變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二:初露崢嶸_第119章:平臺奏對(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21章:黃河河務卷六:楊威天下_第422章:四川易幟卷六:楊威天下_第508章:控制波斯灣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四:九州風雲_第244章:汝州事件卷二:初露崢嶸_第134章:收復臺灣(三)卷六:楊威天下_第496章:虛君立憲(續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49章:就任督軍卷四:九州風雲_第310章:聚寶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四:九州風雲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115章:聞香教餘孽許湯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四:九州風雲_第310章:聚寶門卷七:巍巍中華_第572章:蘇伊士的故事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卷四:九州風雲_第280章:秦良玉卷六:楊威天下_第465章:廣東打黑卷六:楊威天下_第459章:鄭芝龍要稱王卷六:楊威天下_第513章:尋找油礦卷六:楊威天下_第431章:絕妙的靈渠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二:初露崢嶸_第106章:佔領宜蘭卷五:縱橫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稅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二:初露崢嶸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二:初露崢嶸_第145章:佔領金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靈渠卷二:初露崢嶸_第70章:火炮初發威卷四:九州風雲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268章:路在何方卷四:九州風雲_第243章:賦稅卷六:楊威天下_第431章:絕妙的靈渠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三:嶄露頭角_第218章:攻克赫圖阿拉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一:藏龍臥虎_第2章:定計卷二:初露崢嶸_第141章:南洋貿易卷二:初露崢嶸_第63章:遵化戰的攻略卷二:初露崢嶸_第60章:近海艦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靈渠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六:楊威天下_第480章:梧州動亂卷三:嶄露頭角_第177章:河南的改革步伐卷七:巍巍中華_第532章:火攻之烏龍卷五:縱橫天下_第344章:闞城狼煙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四:九州風雲_第303章:火燒福岡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七:巍巍中華_第539章:糧荒卷六:楊威天下_第487章:起死回生卷四:九州風雲_第313章:種草卷四:九州風雲_第277章:亂套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七:巍巍中華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四:九州風雲_第271章:北方的領土卷五:縱橫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稅卷二:初露崢嶸_第119章:平臺奏對(二)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三:嶄露頭角_第232章:防汛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四:九州風雲_第267章:準備會談卷四:九州風雲_第324章:自作孽不可活卷七:巍巍中華_第522章:糧價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