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

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

朱祁鎮參與的會議,也慢慢分出了等級。

只有內閣成員,或者一兩相關人員參加的是內閣會議。內閣五軍都督府六部都察院或有或沒有九卿。

畢竟九卿之中有些根本就是虛職。

這就是御前會議。

再有就大明高官一般都在,那就是大朝會。

只是會議的重要性,與會議參與人員沒有關係,大朝會一般都是走形式。

但是內閣會議有時候特別重要,有時候就是每日的例行會議。

唯獨御前會議沒有什麼大事不會召開。一件事情要到了召開御前會議的時候,就說明這一件事情特別重大,但又不夠重大。

真正重要的事情,根本不會開會決定。

只是即便如此,參與這一場會議的人員也分外之多。

無他,大家都聽到了風聲,而孟瑛的奏摺也都基本傳閱了。

征伐瓦刺乃是這麼多年來一直秉性的國策,這樣大事很多人都想參與進去。

最後只能人越來越多,最後武英殿大殿幾乎容納不住了。有內閣五軍都督府六部都察院九卿,還有一些在京勳貴等,再加上翰林院很多人過來做會議記錄,大殿之中有百餘人之多。

人一多,他們之間關係就複雜起來,彼此之間竊竊私語,一時間宮殿之中有一片嗡嗡的聲音。

“陛下駕到。”隨着一聲公鴨嗓子長扯。

這聲音才壓住其他的聲音。

朱祁鎮坐定之後,一番行禮如儀,朱祁鎮說道:“滕國公,你來說說吧。”

“是。”孟瑛滿頭白髮微微咳嗽兩聲,說道:“瓦刺自從脫歡之後,窺視本朝,屢屢犯邊,乃有巳已之難。陛下下罪己詔,此誠本朝開國以來,前所未有之事。爲臣子,寧不日日牢記於心,思滅此朝食,解國家之難,君父之憂?”

“而今數年以來,一戰於興凱湖,二戰於肇州。兩者皆捷。這正是陛下領導有方,我朝日興,而瓦刺日衰。”

“正是當大軍北上,逐敵於漠北,滅此朝食的時候。”

“滕國公。”王文說道:“軍國大事,關乎天下之命脈,不可不慎。你說瓦刺日衰,我朝日興,爲何不稍作等待?朝廷最近並不富裕。”

孟瑛說道:“王尚書所言差矣。我今日在這裡提這一件事情,又不是今年就要出塞,最早也都是明年的事情了,今年戶部開支我也知道的,雖然有些緊張,但是要比去年好多了。只是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難道王大人覺得,我們在這裡什麼也不做,也先就能自己死了,瓦刺就能自己敗了不成?”

“豈不可笑?”

王文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滕國公。”劉球說道:“你說的姑且都對,但是大舉出塞非同小可,你如果保證必勝?”

孟瑛說道:“戰場之上兵危戰急,沒有人能保證必勝。”

劉球說道:“沒有人能保證必勝,那就再等一等。到了必勝的時候再打不遲,老夫老胳膊老腿,是經受不起再一次大敗了。”

雖然劉球所言,根本毫無道理可言。

誰能在上戰場之前,就能保證必勝?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劉球所言卻被很多文武大臣贊同。

這就是很文官不願意打仗的原因。

出征的話,如果大敗,他們也要承受後果,但是如果打贏了,他們又沒有什麼好處?反而讓勳貴們話語權更高。

這種事情,在政治上怎麼看怎麼賠本。

很多人都要秉承這個態度,除非必勝之戰,就不要打。

朱祁鎮聽了,心中反而偏向了孟瑛。

無他,他召開這一次御前會議,其實他自己拿不定注意,想聽聽一聽別人的意見。而今劉球的話,近乎於胡攪蠻纏的角度。

似乎劉球也知道自己所說有些過於無理,他向朱祁鎮一行禮,說道:“陛下,非是臣要刁難滕國公,只是正統十四年一戰,朝廷用了五六年來恢復元氣,最危急的時候,兵鋒距離北京不過二百多裡。”

“天下震動。”

“臣而今思之,依然汗流浹背,一旦敵鋒破了居庸關,列代先帝寢陵被騷擾,老臣就不知道如何見先帝於地下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請陛下三思。”

劉球如此一說,自然有幾個官員一併出列說道:“請陛下三思。”

朱祁鎮對他們所想,未必不明白,但是更知道,這不是劉球一個人的想法,而是很多文官的想法。

什麼皇帝有罪己詔在太廟,他自己想放,那就放着吧,關我們有什麼事情?

就好像我們歷史課本上,將南宋主戰派都列入正面角色,但是實際上,南宋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想北伐。

與國家利益相比,自己的利益更加重要。

當然了,完全惡意揣摩劉球所想,也有一些偏差。劉球說的也對,大明不想在承受一次貓兒莊之戰了。

朱祁鎮心中不滿,但一點也不表露出來,所以他看向滕國公。

滕國公孟瑛咳嗽兩聲,說道:“劉大人所言差矣。貓兒莊一戰,固然是國朝奇恥大辱,但是此事因何而起,完全是永樂之後,朝廷對草原上的事情,不管不顧,才造成了瓦刺坐大,方有數十萬騎扣邊之事,以至於驚動京師。”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陛下痛定思痛,才屢屢出兵東北,與瓦刺相爭,步步緊逼,方有今日時勢,瓦刺之日衰,朝廷之日興,正是陛下苦心經營所致。”

“欲求邊關安定,豈是閉關自守就可以的,務必長驅於草原之上,大戰於漠北荒原,纔可後求安。”

“至於劉大人所言之必勝?自然是沒有的。”

“我將門世家,子弟出征,家中常安排同房,何也?無非是因爲戰場之上,立屍之地,出征之日,身許國家,不留私情,家中只希望求一血脈延子嗣而已。”

“但是,因爲出戰有失敗的可能,這仗就不打了,自古以來,何嘗有未戰就能勝的戰事,只是戰於草原,則九邊不被兵禍,戰於九邊,九邊百姓受此荼毒不說,一旦有失,殃及京師。”

“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且而今形勢,我強敵弱,而今還不肯出塞一戰,什麼時候出塞,難道閉關自守,重蹈覆轍?”

“臣以爲切切不可,請陛下明鑑。”

朱祁鎮心中嘆息一聲,這就是他越來越不喜歡開大會了。越來越喜歡只將商議範圍限制於內閣之中的原因。

跑題了。

朱祁鎮想商議的是,而今,或者是卻今明兩年就出塞大舉進攻合適不合適。但是被他們歪樓成要不要出塞作戰,甚至隱含一股見好就收,結束於瓦刺戰事的意思。

簡直是偏了十萬八千里。

朱祁鎮自然不能容許下去了,說道:“好。滕國公所言正合朕意。除惡務盡,乃朕之意。”

滕國公孟瑛立即說道:“陛下英明。”

孟瑛是時時刻刻不能忘記拍馬屁,他這麼一說,其他大臣自然不好不跟上,於是他們也說道:“陛下英明。”

“陛下,滕國公自然是對的,瓦刺一日不滅,本朝一日不安。”劉定之說道:“只是,朝廷用度有限,如果滕國公想大舉出塞,卻要細細思量,今明兩年間,恐怕不行。”

就劉定之來說,他想在這個場合於朱祁鎮唱反調,但是不說又不行。

萬一滕國公一口氣幾十萬大軍北上,他倒是舒服了,劉定之就要哭死了。難不倒真要讓朝廷砸鍋賣鐵不成。

第十六章 海漕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四十章 輿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
第十六章 海漕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四十章 輿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