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

第一百零八章時間差

曹義要打一個時間差。他就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

所以整頓之後,立即帶來大軍向阿刺知院軍隊衝了過來。

阿刺知院見狀,也出營列陣。

瓦刺人畢竟不是明軍,明軍可以堅守營寨。但是瓦刺的營寨簡陋之極,而守營之術,也稀疏平常。

即便堅守營地,也不能給阿刺知院帶來多大的優勢。

故而阿刺知院,寧可打上一場。

雙方一開始還是騎兵交鋒。

施聚親自上陣,兩萬騎兵在這裡反覆廝殺。

這個時代的騎兵一打起來也沒有什麼陣型可言,都是反覆衝殺而已。就在雙方廝殺的時候,地面整齊的整頓之聲傳了過來。

卻是曹義督促步陣緩慢而堅定的向前壓過去。長槍如林,軍陣如山,這山林帶着泰山壓頂之勢一點點壓榨而來。

施聚的騎兵打法立馬變了。

他們不再追求將瓦刺騎兵斬殺在馬下,而是將瓦刺騎兵向步陣之前驅趕。

但是撞到軍陣之前瓦刺騎兵,不管有多厲害,也擋不住無數弓弩的攢射。一個個變成了刺蝟砸在馬下。

隨即被無數腳踩在腳下,過去之後,就變成了一團肉泥了。

如此雙方騎兵的戰團,一點點的向南方移動。

阿刺知院見狀,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這一戰還沒有打多長時間,他已經試探出來了,不管騎兵還是步卒,都是一等一的精銳。

再打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區別。

“撤。”阿刺知院下令道。

這個命令不好下,雙方已經交戰在一起了,想要撤退,想要撇乾淨,哪裡有那麼容易。

非要有人殿後不可。

阿刺知院親自帶人殿後,好一陣廝殺才算是拜託了,明軍的騎兵,有些奇怪的時候是,明軍騎兵追擊的慾望並不是太堅決。

即便如此,他南撤幾十裡之後,重新整頓人馬,一清點折了三千人馬。可以說他所部萬騎,南下以來最大的折損就是這前後兩戰。

阿刺知院也知道,再有一次,想要脫身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所以連夜南逃。不過很快就與朝鮮數萬衆撞在一起。

瓦刺雖然損失不少,但是面對朝鮮士卒,還是佔據優勢的,只是阿刺知院擔心後面的追擊,僅僅是衝破朝鮮軍隊防禦,就逃之夭夭了。

留朝鮮李瑈在這裡收拾爛攤子。

當然這是後話了。

卻說戰場之上,阿刺知院下令收兵,施聚大喜過望,正要大肆追殺一段。

畢竟戰爭在相持階段,雙方的傷亡比相差不斷,真正能拉開勝負兩方傷亡的時候,就是追擊的時候。

而明軍更是以首級論功,這些潰兵,在施聚來說,都是長熟的莊稼,正等着收割。卻在這個時候,後軍傳來收兵的命令。

施聚豈能不生氣,他不敢違背曹義的命令,他回來之後,立即問曹義道:“大人,爲什麼鳴金收兵?”

曹義說道:“就在剛剛。我軍斥候發現了瓦刺斥候。”

施聚一聽,冷汗直流。

大軍放出斥候,是有講究的。一般就在一百里到二百里左右,畢竟放太遠了也沒有意思。

不過,這標準乃是草原上,平原上的標準。

在延邊山區之中,要打一個折扣了。

但是即便再大折扣,一百里也應該有的。

而一百里的距離,對騎兵來說,真要是亡命突擊的話,也不過是幾個時辰,大半天的時間。

一晝夜突擊三百里的戰例,在歷史上決計不說少見。

所以,在這附近發現瓦刺斥候,這就說明,在雙方激戰的時候,隨時可能遇見瓦刺援軍突然出現。

施聚這才佩服曹義的大心臟。

曹義能忍到打贏才收兵,已經是很鎮定了。

施聚立即行禮說道:“大人,末將失禮,請將軍責罰?”

“無妨。”曹義說道:“你準備戴罪立功吧。有一場惡戰要打。”

曹義尋一個依山傍海的地方,安營紮寨。

很快朝鮮軍隊也過來了。

曹義毫不猶豫的接管了朝鮮軍的指揮,至於李瑈是什麼王子,大君,曹義也絲毫不在乎。

朝鮮軍的到來爲曹義,解決了大麻煩。

首先後勤上的麻煩解決了。

曹義雖然沒有阿刺知院輕裝那麼徹底,但也是輕裝而來,所帶的乾糧不多, 有了朝鮮軍隊的支援,也就不成問題了。

其次,就是民夫問題。

瓦刺大軍要到了,這一次來得人就不是一萬兩萬了,曹義自己是安營紮寨謹守以待。

但是土木工程是需要人力的,三萬士卒都是精銳,讓他們建立營盤,消耗體力,等瓦刺大軍真來了,豈不是沒有體力作戰了。

而朝鮮軍隊的戰鬥力,曹義也不是太指望的。但是他們好歹是壯勞力,做些事情還是可以的。

第三個問題就是阿刺知院所部。

阿刺知院損失不少,但是主力倖存,如果他再與瓦刺大軍作戰的時候,阿刺知院忽然從南邊打過來,卻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朝鮮軍隊一到,曹義人手寬裕了,就將施聚所部抽調出來,讓他立即南下,目的就是驅除阿刺知院,不管能不能剿滅他們,都要將他們遠遠的驅除開來。

曹義爲了特地讓施聚放出消息,施聚所部是先鋒,大軍就在後面。讓阿刺知院不敢停留與施聚鏖戰。

爲了營造信息差。

曹義還修建了兩三座大土坑,立即最上面都是瓦刺士卒的屍體,但是三千多具屍體硬是埋出了一萬人陣勢。

並將所有屍體之中,長得像將領的幾具屍體的頭顱砍下來,作爲給也先的禮物,並在營盤之上,豎起十幾根竹竿,每一個竹竿上面都掛着一顆人頭。

最高一根竹竿上面的人頭,就是阿刺知院。

不管是別人怎麼想,曹義說是,舉營上下沒有一個人敢說不是。全力營造出阿刺知院全軍覆沒消息。

故而也先一到,首先就接到了曹義這一分大禮。

一時間也先部下瓦刺軍隊之中,人人氣憤不已,紛紛請戰,定然要將曹義殺了,給阿刺知院報仇。

唯有也先卻並不是太相信的。

原因就是太快了。

也先得到曹義出兵的消息,就立即出兵救援,雙方是前後腳的功夫,即便算上因爲出發地不同的時間差。

也不過是三四天而已。

如果說,曹義擊潰阿刺知院,他是相信的,三天的時間足夠這一切了。但是如果是全殲,卻是不大可能。

因爲人不是豬,一支軍隊的負隅頑抗可以堅持很長時間的,就好像長平之戰中,趙軍即便進入埋伏圈,被包圍了,還堅持了好長一段時間。

所以,也先不相信這麼快,在被包圍的情況之下,連三天都堅持不了。

但是他相信不相信,又有什麼用處。

這人頭是真的,這些都是瓦刺軍中中下級將領,軍中自然是有人認識的。也先一伸手,向下一按,衆人頓時平靜,他說道:“這個仇,我一定會報的。”

也先不能不報這個仇。

可以說從脫歡時代以來,這是瓦刺大軍敗得罪慘的一次,如果這一戰是真的話。

不僅僅損傷了瓦刺的軍力,也損傷了瓦刺的威信。

瓦刺是靠着瓦刺大軍無敵的戰力,而整合草原,讓無數附庸跟着瓦刺征戰的,而瓦刺不敗威名破滅之後,草原上會有更多人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草原從來是野心家的沃土,從來不缺少野心家,不管是什麼時候。

也先,必須儘快重振瓦刺的威望,讓他們知道,之前的失利不過是一個偶然事件,瓦刺的刀,依然鋒利如昔。

要證明這一點,就需要一場大勝。

第八章 斷事官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七章 議政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九十章 少府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
第八章 斷事官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七章 議政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九十章 少府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